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2020-12-23 騰訊網

為了保證肉雞的健康快速生長,生產中常大量使用具有促生長作用的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同時帶來細菌耐藥性增加等負面效應,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1-2]。在禽類生長中,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提高禽類生長性能並保護腸道健康從而抑制腹瀉等疾病發生[3]。因此,如何選擇和應用具有以上功能的抗生素的替代品成為肉禽養殖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丁酸鈉具有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促進腸道健康的作用。它主要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緩解炎症、提高免疫力以及促進腸道屏障功能等途徑發揮上述作用[4-9]。

益生菌如丁酸梭菌等同樣由於可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可以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對肉雞生長性能發揮積極作用[10-12]。此外,已有研究報導,益生菌與酶製劑(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澱粉酶和蛋白酶等)具有協同作用,可以提高肉雞飼料利用率、腸道健康和生長性能[13]。但是,目前關於早期丁酸鈉營養幹預及其與益生菌、酶製劑聯合應用對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腸道微生物組成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研究了早期添加丁酸鈉以及早期添加丁酸鈉,且全程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形態結構、腸道氧化應激反應、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以及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期為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肉雞生產中的聯合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與試驗設計試驗方案經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長沙)動物試驗方案管理與評審委員會批准,按照動物保健和福利的指導對肉雞進行照料和屠宰。試驗從肉雞孵化場購買剛出雛的AA白羽肉仔雞2 100隻,隨機分配到3個處理組:對照組飼餵基礎日糧;丁酸鈉組,第1~14 d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1%的丁酸鈉,然後飼餵基礎日糧;複合組,第1~14 d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1%的丁酸鈉,全程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2%益生菌和0.05%酶製劑。每個處理10個重複,每個重複70隻肉雞。整個飼養期為42 d。試驗各階段基礎飼糧在參照NY/T 33—2004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踐配製,其基礎日糧組成營養水平見表1。進雞時,前3 d圈舍溫度保持33 ℃,隨後逐漸降低,在21 d時,溫度保持23 ℃,此後保持該溫度到試驗結束。全期自由採食和飲水。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羅酶寶,優越型複合酶AP10)均由安迪蘇生命科學製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益生菌主要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製劑,有效含量2.0×109 CFU/g;酶製劑主要成分為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酶活單位分別是木聚糖酶大於等於2 200黏度單位/g,β-葡聚糖酶大於等於200 AGL單位/g。

1.2 生長性能與死亡率分別於0、21、42日齡以重複(欄)為單位稱重,計算生長前期(1~21日齡)、後期(22~42日齡)和全期(1~42日齡)各重複的平均日增重。記錄試驗全程採食量和死亡雞隻數,以重複為單位計算階段平均日採食量、料肉比和死亡率。

平均日採食量=總採食量/(天數×只數)料肉比=平均日採食量/平均日增重死亡率=死亡數/總只數1.3 樣品採集試驗第42 d肉雞稱重後,每個重複選取3隻體重適中的肉雞並屠宰,分離迴腸(近盲腸)取2 cm左右固定於10%的福馬林溶液,用於觀察腸道組織形態。收集迴腸樣品液氮速凍後,保存於-80 ℃,用於測定腸道氧化還原狀態指標和相關基因表達。分離盲腸,收集盲腸食糜測定腸道菌群。每欄中的3個樣品混合成一個樣品作為一個重複。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1.4.1 腸道形態結構分析取10 %的福馬林溶液中固定好的迴腸樣品包埋於石蠟塊中,然後將石蠟塊中組織切成8 μm厚附著於載玻片上,用伊紅蘇木素染色觀察腸道形態結構。

1.4.2 腸道氧化應激狀態指標測定製 備 回 腸 的 組 織 勻 漿, 測 定 總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T-SOD)、總抗氧化酶(T-AOC)和穀胱甘肽還原酶(GR)的酶活以及丙二醛(MDA)與穀胱甘肽(GSH)含量。測定採用南京建成生物功能研究所提供的試劑盒,按照說明書上的操作步驟進行測定。

1.4.3 螢光定量分析從迴腸樣品中提取RNA,通過應用反轉錄試劑盒(Takara,北京,中國)進行轉錄獲得cDNA,採用實時螢光定量PCR分析相關基因表達量(引物的序列見表2)。

1.4.4 腸道微生物組成分析盲腸內容物用QIAamp DNA stool Mini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DNA樣本。應用16S rDNA擴增子測序技術進行PCR擴增,對擴增產物進行純化獲得400~450 bp長度的產物 ;委託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文庫製備、庫檢、上機測序以及結果分析等。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採 用SPSS 22.0進 行 單 因 素 方 差 分 析(One way ANOVA),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

2 結果與分析2.1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和死亡率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21 d末 重 顯 著 提 高(P

與對照組相比,1~42日齡期間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和日採食量均顯著提高(P

2.2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形態結構的影響(見表4)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和複合組絨毛高度顯著增加(P0.05);與對照組相比,複合組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的比值顯著升高(P0.05)。

2.3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見表5)由表5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複合組肉雞腸道T-AOC和GR活 性, 以 及GSH濃 度 顯 著 升 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腸道T-SOD活性顯著升高(P

2.4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見表6)由表6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迴腸occludin, claudin-1和ZO-1 mRNA表達量顯著增加(P

2.5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見表7)由表7可知,微生物組成分析發現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微生物豐富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

3 討論研究表明,丁酸或者其鈉鹽丁酸鈉可以顯著提高肉雞生長性能[14-15]。也有研究認為,丁酸鈉對正常飼養管理下的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4,16-17]。本試驗結果發現,僅在1~14日齡白羽肉雞飼料中添加0.1%的丁酸鈉即可顯著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Leeson等[16]和Smulikowaka等[18]認為,丁酸鈉的添加量以及肉雞所處環境可能是導致上述研究不一致結果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發現,當肉雞處於高度潔淨、病原菌少的環境中時,飼料中添加丁酸鈉對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此外,本研究發現,在前期(1~21 d)飼糧中同時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時,肉雞生長性能不再顯著提高。在後期(22~42 d)飼糧中繼續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後,肉雞生長性能雖然與單獨添加丁酸鈉組無顯著差異,但有提高的趨勢(0.05

由於本試驗過程中肉雞日糧中未添加任何抗生素或其他促生長以及抗菌類添加劑,因此對照組和試驗組肉雞生長性能遠低於實踐生產中的生長性能。此外,本試驗肉雞並未處於高度潔淨的生長環境,添加丁酸鈉顯著提高了肉雞生長性能。

腸上皮的長絨毛和淺隱窩說明腸上皮細胞與營養物質的接觸表面積大,這種情況有利於提高腸上皮細胞吸收能力及促進腸道健康發育[19-21]。本試驗研究發現,飼糧中添加丁酸鈉雖然對白羽肉雞迴腸隱窩深度無顯著影響,但可以顯著提高迴腸絨毛高度。這一結果與之前關於丁酸鈉的研究相一致[17]。丁酸鈉的這一作用可能是由於其活性成分丁酸可以快速被腸上皮細胞吸收,從而作為能量物質促進腸道細胞發育和提高腸上皮吸收功能等[22]。通過對腸上皮細胞形態學觀察發現,飼糧中添加丁酸鈉可以減少腸絨毛脫落,維持腸絨毛的完整性。此外,本試驗通過檢測基因表達還發現丁酸鈉同時還促進了腸道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添加丁酸鈉的同時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同樣可以顯著提高絨毛高度和腸上皮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但是與單獨添加丁酸鈉的白羽肉雞無顯著差異(0.05

氧化應激情況下機體促氧化系統和抗氧化系統失衡,從而可能導致營養物質的浪費,且在氧化應激過程中產生的過量自由基可能對機體造成損失[23]。炎症反應通常也伴隨著氧化應激發生。本試驗結果發現,添加丁酸鈉可以顯著降低腸道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以及降低IL-1β表達。這些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丁酸鈉的抗炎抗氧化作用[7,17]。而本試驗結果還表明,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可以發揮比單獨添加丁酸鈉更顯著的作用。這說明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緩解應激和炎症反應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是機體維持生理機能和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且腸道微生物尤其對腸道生理功能發揮重要調節作用[24-25]。研究表明,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主要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來發揮其作用[10,17, 26]。

本試驗結果表明,早期添加丁酸鈉可以顯著提高盲腸微生物的豐富度,這與Wu等[17]研究結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報導丁酸鈉對腸道微生物的alpha多樣性無顯著影響[5,27]。

這種不一致的結果可能是肉雞所處生長環境,以及丁酸鈉的形式,添加濃度和時間等不同而造成的。然而,大部分研究結果都證明丁酸鈉影響腸道微生物的beta指數[5,17,27]。

本試驗結果也提示添加丁酸鈉組微生物組成分布與未添加組是分開的。此外,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組微生物組成分布與對照組以及單獨添加丁酸鈉組也是分開的。

各試驗組微生物門水平組成無顯著變化,本試驗的這一結果與之前一些研究不一致[17]。這可能是因為本試驗添加丁酸鈉時間比較短。此外,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微生物門水平組成也無顯著影響,說明益生菌和酶製劑可能不在丁酸鈉的作用基礎上進一步影響微生物。

4 結論在本試驗條件下,飼糧中添加丁酸鈉或者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可以顯著提高白羽肉雞生長性能,降低死亡率,維持腸道形態結構和完整性,緩解炎症和氧化應激以及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抗炎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相關焦點

  • 三丁酸甘油酯對動物生長和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研究報導,TB能夠促進腸道絨毛生長、增強營養物質的消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增強緊密連接、促進黏蛋白分泌、提高免疫力,進而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因此,在飼料中添加TB已成為改善動物腸道屏障功能、促進動物生長的一種營養策略,並被廣泛應用於畜牧業養殖過程中。本文主要就TB在促進動物生長和維持腸道屏障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機制進行闡述。
  • 薑黃素等替代那西肽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替抗連載34
    試驗目的:與那西肽對照,研究薑黃素等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替抗產品:薑黃素(廣州市科虎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研發生產)、丁酸鈉、益生素、乳化劑和蛋白酶 試驗設計:
  • 安泰來替代桿菌肽鋅對產氣莢膜梭菌攻毒肉雞生產性能和腸道健康的...
    試驗目的:與桿菌肽鋅對照,研究安泰來對產氣莢膜梭菌攻毒肉雞生產性能和腸道健康的評估 試驗地點:泰國羅勇省Nikompattana區NKP養殖場Saksit RINONGKOTE博士研究機構 替抗產品:安泰來:一株有效提高家禽腸道健康的益生菌(安迪蘇生產提供)
  • 腸道健康怎麼維護?了解腸道的「好朋友」益生菌,保護腸道環境
    這些菌群受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影響而變動,從而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一般情況下,生活中食物消化吸收正常、微生態正常穩定、無酶缺乏等,就代表著腸道的菌群環境處於健康的狀態。不過這種的平衡並不是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根據身體情況,腸道的自主調節能力會有所下降,再加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腸道的有益菌群數量下降,導致微生物動態平衡被打破,而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補充一些益生菌,才能有效調整腸道的菌群環境。腸道和益生菌有什麼關係?很多人都以為益生菌是腸道的有益菌群,但要知道的是,不僅身體本身會產生益生菌,很多食物當中也含有益生菌。
  • 有助於腸道益生菌生長的食物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要輔助腸道益生菌生長,可從補充含益生元或含益生菌的食物著手。一、補充含益生元的食物益生元是一種可促進一個特定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生長和活性、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多種食物中含有益生元。1)可溶性膳食纖維補充膳食纖維不僅能夠幫助維持腸道黏膜完整性,而且可以幫助保持腸道菌群的多樣性,促進身體健康。
  • 益生菌、腸道健康、免疫力和EF621K之間的關係
    一、腸道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好細菌的影響  好細菌通過產生有益的物質來執行各種有益於我們健康的功能。  壞細菌的影響  壞細菌會產生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各種負面影響。    改善腸道環境和維持腸道健康對於維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二、乳酸球菌(EF-621K)就是一種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好細菌  乳酸球菌(EF-621K)是腸球菌的一種,在腸道中特別是在小腸裡常住的乳酸菌。研究者們發現乳酸球菌(EF-621K)的功能是非常大的。
  • 立足生物發酵,圍繞腸道健康,科潤生推出「益生菌+酶製劑+植物提取...
    ,充分整合行業資源和專家團隊,研發生產與無抗飼料和健康養殖相關的產品,同時注重產品功效和應用研究,早在2015年就推出「益生菌+酶製劑+植提植物提取物」三大成分組合的拳頭產品「杜布拉」。 1、針對抗生素的缺點及帶來的問題,選用綠色、安全、健康的原料進行合理配伍,使各組分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協同增效,為動物的健康養殖保駕護航。 2、針對動物腸道可能出現的問題,選用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種,如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對動物腸道進行調節,抑制有害菌生長繁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 腸道益生菌哪個牌子好?揭秘真正的腸道健康衛士
    腸道益生菌哪個牌子好?揭秘真正的腸道健康衛士適合食用益生菌的人群1、免疫力低下群體:這部分人群大都體質較弱,易發生過敏問題;而腸道大約有人體70%的免疫系統,益生菌則可以刺激免疫分子分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繁殖,幫助提高免疫力。
  • 抗過敏益生菌對寶寶健康有益?揭秘,益生菌對寶寶腸道的種種影響
    益生菌是人體腸道當中的其中一種微生物,健康人體腸道當中的益生菌為主要優勢群體,其種類高達上百餘種,數量也足足有40萬億,對人體健康有著方方面面的影響,那麼下面就來說一說,益生菌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吧?益生菌可維護人體健康人體當中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微生物群體,可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大類,總數量高達100萬億,種類又可被細分為1000餘種。益生菌是主要優勢群體,佔所有微生物的40%,當有益菌數量減少時,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影響人體健康。
  • 維持健康腸道的營養素與益生菌
    攝入不足時,可影響乙醯膽鹼合成,並使水解加速,進而影響神經傳導,導致胃腸動力不足,蠕動變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還影響糖代謝導致細胞功能下降,出現腹脹、腹痛(腸繫膜淋巴結腫大)等各種消化道症狀。微量元素鐵和鋅◆ 鋅:參與構成唾液中的味覺素和胃酶,缺鋅早期表現就是味覺減退與食欲不振;會引起兒童異食癖,消化不良。 ◆ 鐵:缺鐵性貧血直接影響胃腸道動力,影響胃黏膜功能,嚴重缺乏時可致萎縮性胃炎,導致頑固性厭食和消化紊亂等。
  • 益生菌製劑和益生菌酸奶,我應該怎樣選擇?
    益生菌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在腸胃道內的生長,從而調節腸胃道菌群狀態平衡。益生菌有四大功能:1.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機體部分疾病是由於體內菌群失衡造成的,益生菌可以將體內菌群狀態調節至平衡狀態,體內菌群狀態平衡後,自然可以緩解或治療這些疾病。雖然益生菌有許多益處,但目前在醫學上尚無證據顯示益生菌的使用有助於改善免疫系統和腸道健康、緩解便秘及預防感冒等。
  • 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助力腸道健康——訪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武慶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中提到了「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的治療建議,可見腸道微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作為對腸道微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的益生菌,近年來也頗受關注。 關於益生菌和腸道健康之間的關係、以及益生菌可以給人體帶來哪些益處?
  • 守好寶寶腸道菌群健康,小衛士益生菌愛作用大
    對於腸道菌群的建立,寶寶出生後就會從媽媽那裡獲取了一定數量的益生菌保護腸道健康,尤其是經陰道順產的嬰兒的腸道菌群定植和多樣性會更"優秀"。之後寶寶們又會從母乳餵養中獲得大量益生菌。正常情況下,寶寶體內的有益生菌佔優勢,能控制住有害菌,使身體處於健康狀態。
  • 益生菌是腸道健康的「橋頭堡」,80水蘇糖是「腸道黃金」
    腸道是否健康通暢,取決於腸道固有益生菌群是否數量足夠,比例合適,且具有很強活性,如果以上條件均滿足,腸道健康是必然的。 腸道細菌可分為有害菌、中性菌和有益菌三大類:有害菌始終對人體有害;中性菌實際上就是牆頭草,兩邊倒,或導致感染或激發腸道免疫系統的抗感染能力,是敵是友,誰強跟誰走;而益生菌則是腸道健康的好友。
  • 腸道健康和益生菌到底有什麼關係?今天為你說清楚!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和免疫器官,腸道中的微生物總數約佔人體微生物總數量的80%,這些微生物與其所處的微環境、組織、細胞及代謝物一起構成了人體的腸道微生態系統,它們各司其職,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維繫著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對人體健康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 細菌對腸道也有益?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與腸道中的一種細菌關係密不可分,這類細菌數量減少就容易引起腸道菌落水平失衡,那麼會引發較多的腸道疾病。比較常見的包括腸道炎症,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問題。這類對腸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細菌就是益生菌,多補充益生菌,有利於維護腸道穩定與健康。
  • 腸道助攻力,三個重點挑對益生菌,培養健康腸道環境
    生活中的壓力和錯誤的飲食習慣都會影響腸道健康,造成許多的腸胃問題,許多人都會透過補充益生菌來改善腸道健康,然而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百家爭鳴,大部分都強調補充益生菌調整腸道機能,卻忽略了不僅要補充益生菌,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好菌」,從根本培養良好的腸道環境,才能真正調整體質,擁有健康的腸道機能。
  • 愛益森益生菌,讓腸道更健康的小管家
    小編今天就來和各位仙女們一起聊聊關於愛益森益生菌是如何受到仙女們追棒的吧!避谷是最近在減肥圈中比較流行的方式,但是靠節食減肥,水果蔬菜統統都不能吃,時間一長,身體是瘦下來了,可是頭暈、臉色暗沉、血糖血壓不穩定等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選擇一種健康的減肥方法呢?小編覺得益生菌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
  • 如何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從改善我們的腸道開始
    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力器官,腸道健康一旦亮起紅燈,腹瀉、便秘、腸炎等問題就容易接踵而至,甚至動不動就患上感冒。 因此,如何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最簡單的方法是,從改善我們的腸道開始。 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種,存活於人體內,能抑制和殺死有害細菌。
  • 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推薦品牌發布
    本次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發展論壇,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益生菌使用準則和國家食品安全法作為依據,結合現場專家評委的評分,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發展論壇組委會評選出了「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推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