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無病三分虛」 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麼吃!

2021-02-16 名醫話養生


大暑,單從這簡單的兩個字,便感覺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氣。的確,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隨著大氣環境改變,紫外線強度越來越高,近年來,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也逐漸增多,防曬是所有人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對已出現的曬傷,可用鮮蘆薈去外皮,取汁塗抹患處,十分鐘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是一年中地面溫度最高、雨水較多的時節,很多地方會出現高於40度的溫度,溼氣瀰漫,老人小兒及高血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儘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溫度較高時參加戶外活動,早晚鍛鍊時也要注意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容易造成暑熱合風寒之邪共同侵襲人體,會導致頭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脹腹瀉之陰暑之證。另外,大家不宜久居空調室內,尤其是在汗後、毛孔大張之時,更要避免冷氣直入肌理。烏梅是藥食兩用的常見果品,酸甜可口,功善收斂,上能斂肺氣,下可澀大腸,入胃又能開胃、生津、止渴,最為應季。酸梅湯做法:以烏梅、山楂、甘草、冰糖為主,可適當加些陳皮、桂花同煮。體寒或脾虛之人可用烏梅與生薑熬成梅薑茶,亦有防暑之功。西瓜也是大暑節氣的防暑佳品,堪稱「盛夏之王」,味甘多汁,清爽解渴。暑熱盛時西瓜自然成熟而甜,表明此時適宜食用。西瓜皮在中醫稱之為「西瓜翠衣」,具清熱解暑、瀉火除煩、降壓等功,食瓜過多成病用瓜皮煎湯即可解之。南方的朋友可在林間小溪,或山泉流淌之處,端坐岸邊,伸足而沐,或熱或涼,隨人而異,體寒可選陽光下的熱水,燥熱可擇林蔭間涼湯,思緒隨水而留,身心煩熱頓消。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火毒,應常常去按揉,或者撥動,一般不少於36下,最少一天兩次,可以疏通經絡,還可調理睡眠和改善心臟不舒服。

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溼濁之氣聚集於此。經常拍打曲池穴,可以祛除身體的溼濁之氣,方法為: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溼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36下。

酷暑溼熱煎熬,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老人和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溼熱之邪無隙可乘。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於油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山藥、蓮藕、木耳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大暑時節,還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喝粥能健脾益氣、養胃陰以補虛損。「可以喝點荷葉薏米百合粥、綠豆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夏季本來就是一個火熱的季節,尤其暑天更是一年中最「火」的時候,所以清火成為了重中之重。夏天清火就要猛吃苦味食物嗎?有些熱性體質的人確實夏季愛上火,需要適當清火,不過對於大便稀溏、容易拉肚子的脾胃虛寒者而言,一味強調吃「苦」反而有害無益。那麼夏季清熱適合吃點什麼呢?以辛涼甘寒為主,辛涼的藥物如薄荷、連翹、金銀花等,甘寒的有西瓜、蘆根、荸薺等,這些藥物或食物能夠清熱養陰,去火而不傷身體。有些上火屬於體內的火、熱、氣鬱積於上,從而導致口鼻乾燥、咽喉腫痛、牙痛等不適,這時可以用艾灸去火。具體方法是:點燃艾條灸足底部的湧泉穴,把上面的火、熱、氣引下來,使其回到該去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大暑期間人們出汗多,最容易丟失津液,需適當食用酸味食物。一方面多食如西紅柿、檸檬、草莓、葡萄、山楂之類果品,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溼,既可以預防因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做飯時,也可在菜中加點醋,除了可以增進食慾、抑菌,還能保護維生素不被破壞,促進鈣、鐵離子的吸收。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中暑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芹菜、毛豆、香蕉等中含鉀較多。茶葉中也含有較多的鉀,中醫提倡夏天熱養生,熱天多喝熱茶,既消暑,又能補鉀。

常飲3粥,健脾防病

暑天藥粥種類很多,功效各異,除消暑解渴外,對各種致病菌引起的腸道疾患亦有輔助治療作用。取綠豆2兩,入水煮至開裂;加入粳米或糯米適量,煮熟;加入百合一兩煮片刻,加白糖調味,即可服用。

鮮馬齒莧半斤,冼淨,切成一段段,入清水煮20分鐘左右,去渣;放入粳米適量,煮熟,放入少許食鹽或砂糖調味,即可服用。取茶葉一小撮,約9克,入水煮至滾沸,去渣;加入粳米若干,熟後加糖或鹽調味,即可服。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良心推薦】早晚空腹吃它,補肝強腎、延年益壽,現在知道還不晚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暑丨喝什麼茶可以幫你度過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大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節氣,比小暑更甚,故而稱之為大暑。人的心氣在這個時候容易虧耗,吃溫熱性食物,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驅除暑溼。而喝茶就是很好的消暑解熱的方法。在茶葉的製作過程中沒有加入任何添加劑,它的色、香、味的形成只與原料品質和製作機理有關。而許多飲料為了改善感官性,在製造過程中往往添加了很多諸如色素、香精、糖精等化學物質,有時還要根據飲料的不同作用適當加進興奮劑、麻醉劑或防腐劑。
  • 調養身心過「大暑」 靜待秋涼翩翩至
    「大者,乃炎熱之極也」不覺間就迎來「大暑」節氣,這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了。大暑,一年最熱時今年梅雨期超長,幾乎見天都是雨水霖霖,氣溫也一直徘徊在「2」字頭,舒適得都有些涼意了。讓人有夏天還未開始,就要結束的錯覺。當然這只是錯覺。
  • 大暑丨預防中暑:涼食敗火,願君夏安;節氣民俗與美食有啥講究?
    7月22日,我們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因溼氣積聚而招致的大雨滂沱,也以推枯拉朽之勢將暑氣逼退三分。【大暑習俗】大暑節氣驕陽似火,講究怡情養心的中國人,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取類比象,寄寓對生活的美好希望。1、飲伏茶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相傳伏茶始於宋朝,盛於清朝。舊時南北交通要塞都有茶亭,從農曆六月到八月,當地人免費烹茶煮水,施捨行人。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24節氣大暑設計素材》天目將軍-協助拍攝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 最熱節氣大暑來臨,4種美食要常吃,賽過吃人參,精神滿滿過伏天
    明天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大暑。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當然也是最為炎熱的時候,「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所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一夏無病三分虛」,秋冬滋補湯!
    又到一年秋冬季節,經過了一個苦夏,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所以秋天需要適量進補。
  • 夏季無病三分虛,預防暑氣逼人看這三招!
    今天是24節氣的「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頗有「上蒸下煮」的感覺。
  • 今日大暑:炎炎夏日長,詩中尋清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7月22日大暑節氣早安祝福圖片,祝你大暑快樂吉祥
    1.今日大暑,驕陽似火。一年最熱的時候來了,最易心煩氣躁,請堅守在工作崗位的每一位注意避暑,尤其是戶外工作者們,請大家對他們對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體諒。致敬每一位認真生活的人。早安~2.每一縷陽光,都是生活的芬芳。
  • 京味作家肖復興:大暑趣話民俗,憶老北京的節氣物語
    肖復興: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中國總結出獨有的二十四節氣,農事稼穡、辛酸苦辣都融合在一節一氣之中,它並不是一種風花雪月,而是與老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在鄉村, 如果說春天是播種的節氣、秋天是收穫的節氣,那麼大暑就屬於一年四季當中「生長」的節氣。民諺說「大暑不暑,五穀不鼓」,如果大暑節氣天氣不熱,穀物的顆粒就不會飽滿。
  • 大暑,最適合吃這小吃,養胃助消化,緩解暑熱和便秘,適合夏天
    大暑,最適合吃這小吃,養胃助消化,緩解暑熱和便秘,適合夏天明天就是大暑節氣了,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很多小夥伴們都表示不能適應。因為炎炎夏日不僅能讓小夥伴們感到炎熱、體虛乏力、胃口變差、消化不好、失眠,還容易導致小夥伴們火氣上升、情緒煩躁、焦慮、容易激動等。
  • 大暑後,脾最虛弱,喝點健脾養胃的米油,參湯都不如它!
    明天就進入大暑了。大暑是夏季最後的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現在正是三伏天,雖然炎熱,但調理身體起來卻要比平時更省力,更有效。大暑正值長夏,在五行中,長夏對應的臟腑是脾,所以大暑節氣的重點就是調理脾。
  • 大暑 | 養生四要點:健脾,祛溼,養心,清火
    前 言 《經緯》曰:「六月中,小大暑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最熱的時節。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臺灣大暑吃鳳梨: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 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來啦、吃什麼美食來消夏呢?我來說幾句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暑,己到、這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來到了。這個節氣雖然熱,但是也有一些特點、這也是一年中萬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再加上這個季節雨水充沛、莊稼那是一天一個樣兒的茁壯成長。給人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 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來啦!吃火鍋能減肥去溼,這難道是真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通訊員 吳玲瓏 郭俊今天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據天氣預報顯示,今天的最高溫度將達到37℃。大暑時節,以清淡飲食為主,可適當吃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通常可以清熱瀉火預防中暑。日常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清心除煩,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
  • 重慶將迎來清涼大暑 節氣養生不能忘
    今年7月16日入伏,7月22日就迎來了大暑。大暑節氣正好遇到了頭伏,加上7月連日的降雨,重慶大暑的溫度並不太高,最高溫度為31℃,夜間溫度能降到25℃。對於重慶這個火爐而言,可以說是十分的清涼。
  • 大暑前後,要常吃這肉,一年四季不咳嗽,比豬肉便宜,比羊肉滋補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候炎熱而又多雨,暑熱夾溼,非常難熬。因此,在飲食上我們要多下些功夫,多給家人喝一些清補的湯湯水水。鴨肉,是三伏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有清熱健脾、止咳化痰、滋陰補虛、養胃生津等功效,因此民間也有「吃鴨肉,喝鴨湯,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說法。每年大暑前後,婆婆都會在家裡買好一些土鴨肉帶來給我們,現在吃鴨肉比豬肉便宜,比羊肉滋補,不懂就虧大了。現在天氣熱,出汗多,可以多給家人喝一些鴨肉湯,滋補不上火,全家都適合!
  • 知識窗|「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大 暑」氣/溫/升/高 注/意/避/暑22/7July 22th星期三Wednesday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的節日習俗1喝暑羊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