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操擁兵百萬,為何不敵孫劉聯軍?

2020-12-15 東方早行

三國這段歷史提供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有些簡直達到了令人費解的程度,比如說赤壁之戰中,曹操擁兵百萬,為何不敵孫劉聯軍?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而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就是本文所要闡述的三國歷史人物之一的魏國國主曹操。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大有勢如破竹之勢,北方影響曹操發展趨勢的各種割據勢力基本上都被曹操劃入了自己的版圖之下,消滅烏桓集團,呂布集團,張繡集團以及最大的號稱四世三公的,袁術,袁紹及其袁紹的兒子集團。

三國演義當中的曹操形象

也就是曹操在讓縣寫的《自明本志令》裡面的話,軍旗指處,望風披靡。說自己從一無所有開始打拼到擁有30萬大軍,並且說自己已經達到了人臣至極的高度。側面反映出了曹操的能力之強大。自此以後又加入了一些投降的將軍和士兵,總量達到了百萬之多。天下的其他諸侯只要聽見曹操的名氣嚇得只有投降的份。

新三國演義當中的曹操圖

曹操完完全全解決了後方問題之後,開始了下江南的打算,以至於後來的赤壁之戰中調動了百萬雄兵,虎視江東以及成都周邊。多少小諸侯一聽曹操就到,馬上開城投降,有些不投降的也是嚇得慌得一批,抵抗幾天也就沒求事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死亡時刻會發生,誰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呢,而且基本上如果不投降的話,會連自己的親戚朋友都難以倖免於難,更別說子孫後代了。

我一直以為劉備是偉大的,他是多少諸侯投降了還在死死堅持抵抗的少數英雄人物之一。就像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說的話,只要你躲得好,螞蟻是不可能被大象踩死的一樣。劉備就是這樣的小螞蟻而已,在曹操準備下江南前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半塊土地,依然依附於自己的本家劉表生活,可笑的是劉表死後,就連這個依附的大樹也在自己兒子手裡投降了曹操,聰明的劉備依然沒有放棄抵抗曹操的決心,一邊給自己找立足之地,一邊籠絡人心,不停的打聽吳楚的人才並且通過三顧茅廬的方式將諸葛亮請出了山,博望坡打敗夏侯惇後,氣急敗壞的曹操親自引大兵前來,劉皇叔只能攜民渡江,反正就是不投降。但是就是這樣的劉皇叔如何抵抗曹操的百萬雄兵,所以孫劉聯軍登上了歷史舞臺。

三國演義當中的劉備圖

劉備的過人之處我認為就是不認輸的個性,不懼怕強大敵人的良好心理素質,而且善於把握機遇,忍別人不能忍之事,不怕依附於誰,而是努力尋找自己的立足點。

我們再看看孫權方面的變化,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說是諸葛亮以舌戰群儒的方式激勵孫權方面抵抗曹操的百萬雄兵的,而且面對強大的對手,羅貫中將東吳從帝王到謀士再到武將每一個人的鮮活的心理變化展現得很明顯。但是,真實的歷史情況並非如此,人物的心裡活動肯定是有變化的,因為沒有幾個人願意白白的犧牲自己的性命。

三國演義當中的孫權

歷史當中的周瑜是自己主動抵抗曹操的,並非小說裡面的諸葛亮用改寫的曹植寫的《銅雀臺賦》激勵。羅貫中可能只是把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升華。當然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的到來,誰敢保證自己就能百分之百的勝利,誰不怕自己的妻兒父母無故被殺。何況孫權只是從自己的哥哥孫策手裡面剛剛得到東吳的管理權限,作為新的繼承人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勝利的把握。但是孫權的厲害之處在於籠絡人心,迅速將文臣武將集中到一起任自己使用。

赤壁之戰的發生我認為只是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殊的情況下的無能為力的選擇而已。從真實的歷史背景考慮,曹操肯定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劉備和孫權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對抗曹操的百萬雄兵。

綜合分析就知道,赤壁之戰,曹操的百萬雄兵不敵孫劉聯軍,我認為只是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小概率事件而已。

相關焦點

  • 曹操有一大批優秀謀士,但在赤壁之戰中,為何無人看出火攻計?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下江南,原本他有著一統全國的機會,卻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火攻下慘敗,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曹操手下大批出色謀士,為何在赤壁之戰中,卻無人看出火攻計呢?我們先來看下赤壁之戰前曹操手底下著名的謀士,包括程昱、郭嘉、賈詡、荀彧、荀攸等人,當時郭嘉已經病逝,荀彧在曹操出徵的時候,一直承擔的是守護後方大本營的角色,194年曹操攻擊徐州陶謙,呂布趁機偷襲,就是荀彧憑藉計策守護住了城池等到大軍的回援。因此他留在了後方,小說中雖然出現過荀攸提醒曹操火攻的場面,但是他正史也沒有去前線。
  • 黃蓋:赤壁之戰獻策大破曹操的英雄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經典的三大戰役之一。曹操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周瑜則以三萬兵力,和曹操在赤壁附近的烏林對峙。從兵力上看,東吳的勝算並不大。東吳若是戰敗,東吳孫氏政權則會瓦解,曹操則有可能會統一天下。
  •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的元兇「蔣幹」
    赤壁之戰是書中的精彩部分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赤壁曹操敗北的元兇。一:蔣幹盜書,曹操錯殺蔡瑁張允赤壁大戰,曹操為了了解周瑜的作戰部署,想派一個前往三江口周瑜大營。可是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自古有之,可是古往今來喪命的使臣卻也不佔少數。
  • 三國志戰略版赤壁之戰怎麼答? 半年慶古戰遺風赤壁之戰答題詳解
    三國志戰略版赤壁之戰選什麼?在不同問題中,選擇最佳答案。手機樂園夏了夏天小編帶來答案詳情,正確選擇回答。 半年慶古戰遺風赤壁之戰答題詳解 問:赤壁之戰前,曹操滿懷壯志,吟詠的詩歌是? 答:短歌行 問:赤壁之戰中,使用苦肉計詐降曹操的是哪位吳國將領?
  • 赤壁之戰,都說曹操是敗於諸葛亮、周瑜之手,其實這一切都是天意
    史籍中對於赤壁之戰的描述,既提到了火攻,又提到了疾病。在討論疾病因素之前,我們先考慮下火攻的可能性。對於赤壁之戰的地點,大多數人都覺得是現在歸蒲圻市所管轄的赤壁。這裡位於長江南岸,而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卻跟這裡的情況有些對應不上。
  • 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弱勝強誰最猛?
    在數不清的戰役中,最出名的當屬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些都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那麼哪一場戰役最猛烈呢? 一開始的戰況是曹操方佔優勢,畢竟以靜制動,而袁紹一方則遠來疲敝;但是到了戰爭的中後期,由於消耗甚大,導致曹操一方缺糧,加之雙方相持日久,因此百姓多叛曹歸袁,形勢對於曹操一方十分不利! 不過天命似乎是站在了曹操一邊,就在曹操一方快要糧盡的時候,袁紹帳下謀士許攸來投靠曹操,並建議夜襲烏巢,斷其糧草輜重。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和你熟知的版本差別真的很大
    赤壁之戰一、赤壁之戰,曹操為什麼會輸?一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肯定會直截了當的回答:當然是因為他中了周瑜和諸葛亮的「火攻」之計。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落敗的原因並不僅僅是遭到了火攻。或者說,火攻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根本原因。按照史書記載,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因此在軍隊中爆發了一場嚴重的瘟疫。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還會養著他?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在《三國演義》當中,徐庶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是劉備創業期間,最早投奔到他旗下的謀士,並且還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不過後來卻因為曹操俘虜了徐庶母親,徐庶被迫前往曹營,從而離開了劉備。
  • 為什麼張郃在赤壁之戰之前不出名,在三國後期突然成為名將
    在跟隨袁紹期間,在攻打公孫瓚也屢建奇功,還與當時名將趙雲單挑過,可惜敗了,畢竟趙雲是五虎上將之一,敗了也不丟人。袁紹為人也是格局小,不知道重用人才,張郃在袁紹陣營了不僅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被猜忌。隨著統一北方四州後開始對中原的曹操虎視眈眈,而曹操也在南方各個諸侯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積極備戰。
  • 同樣都反對曹操加官進爵,為何荀彧身死,而夏侯惇卻榮寵不衰
    初平元年(190),「太祖行奮武將軍,以(夏侯)惇為司馬」;初平二年,荀彧從袁紹帳下投歸曹操「以為司馬」,此後的歲月裡,這兩人長期擔負留守根據地、主持全面工作的重任。官渡之戰,荀彧留守許昌,鼓勵曹操堅守到底,「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最後終於熬到許攸獻策火燒烏巢、大破袁軍;赤壁之戰,夏侯惇留守鄴城,坐鎮北方四州,使得慘敗而歸的曹操依然立於不敗之地。
  • 龐德英勇就義,曹操為之落淚,如此忠義為何當初要棄馬超而去?
    在正史中,龐德是在曹操平定漢中之後,才率眾投降曹操。而在演義中,龐德是被曹操用計所擒,最後認為曹操有容人之德才投靠的。  那在演義中,龐德這一位忠義且勇武的武將,為何不跟隨馬超一起投靠劉備,而是為張魯作戰,最後更是投靠曹操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龐德是忠義之人,懂得知恩圖報。馬超在冀城被楊阜和夏侯淵等人所敗後,便率領僅有的騎兵投奔了漢中的張魯。
  • 三國赤壁之戰前夕玩套路,你以為我在第一層?其實我在第五層了
    赤壁之戰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既開戰前,戰役中以及勝利後,其中從開戰前,這千層餅的套路就已經開始了。首先是在曹操平定南方後,劉表病亡,曹操隨即徵兵南下,知道這個消息後他的小兒子劉琮二話不說接受蒯越等人的建議直接投降曹操,這時候劉備還不知道這個事情,直到曹操快打到家門口了,才知道這個事情,打不過怎麼辦?
  • 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不能一統天下,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赤壁之戰曹操為什麼會失敗?曹操戰勝烏桓後,志得意滿,曹操的實力和聲望達到了一個高峰。並沒有把劉備和孫權放在眼裡,驕傲自滿所以導致赤壁之戰的失敗。曹操統一北方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發展計劃,深受百姓的愛戴,赤壁之戰其實並沒有給曹操造成多大的損失,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橫行朝野,被一些地方大族所厭惡,況且又是太監的後代,沒有強大的身世背景和政治基礎,很難得到大族的支持,這是原因之一。
  • 赤壁之戰中蔣幹盜書了嗎?歷史上的蔣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關於赤壁之戰,描寫的相當的精彩,誘使曹操走向失敗的第一步就是殺了自己的水軍將領蔡瑁、張允。曹軍多為北軍,騎兵非常驍勇,說到水戰,那簡直一竅不通。因此作為荊州降將的蔡瑁、張允,兩人作用非常之大。周瑜一直對此二人非常的忌憚,欲除之而後快,只是苦無良策。
  • 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不殺關羽為何還要他立軍令狀,用計太毒
    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在三國時代,就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事,也就是在華容道,從諸葛亮視角來說,其派關羽去華容道也就是不願殺曹操,可是,明知道關羽不殺曹操,立軍令狀就死定了,為什麼還非得逼關羽立軍令狀呢?難道說想殺他?其背後有什麼內情?真相是什麼?
  • 荀彧為曹操鞠躬盡瘁,為何最後被曹操逼令自殺?
    荀彧的一生確實為曹操鞠躬盡瘁,勞累一生,最後被曹操剝奪原來的官職,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突然遭受如此待遇,荀彧心情煩悶而鬱郁而死。那麼荀彧到了晚年,為何遭遇如此待遇以致抑鬱而終呢?曹操為何要逼死荀彧呢?荀彧之死頗有蹊蹺,有些地方記載是曹操送了一個空盒子給他,荀彧見了之後,二話不說就吃毒藥死了。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荀彧見曹操將自己強留軍中無法返回許都,因此病死了。
  • 天貓總裁何去何從 說說三國曹操的桃色事件之殤
    預計其接下去的仕途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天貓總裁將何去何從,不得而知。不過歷史上的曹操可是因為桃色事件吃了大虧。赤壁之戰-敗於桃色誹謗為了儘快建立孫劉聯盟,以實施破曹大計,諸葛亮製造了這起針對曹操的桃色誹謗案。
  • 三國歷史: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什麼唯獨器重鬼才郭嘉
    鬼才郭嘉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曹操對他讚不絕口呢?第一:郭嘉很有遠見。說到郭嘉很有遠見想必大家都不相信。早在曹操奉旨徵討袁術時,天下諸侯沒有一個來幫忙的,只有劉備來了,這個時候郭嘉就提醒曹操,劉備此人胸懷大志不願屈居於人下,以後必定是主公的大敵,最好能控制住他。
  • 關羽在華容道殺了曹操,結局會怎麼樣,3大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歷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戰輸給曹操,主要原因是曹操的士兵是北方士兵,到南方後水土不服發生了瘟疫,這讓曹操的軍隊自身出了問題,曹操才被迫撤軍,東吳的火攻對這場大戰影響很小,所以曹操的撤軍是很從容的,沒有周瑜的追殺和諸葛亮的設伏,以及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 曹操是三國中最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可惜三次機會都錯過,遺憾終生
    說起曹操,大家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詞應該是梟雄,他可以說是三國裡面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他和那些泥腿子不同,除了長得不帥之外,他簡直是富二代的典範,不僅有家庭背景還有能力不像袁術袁紹,靠著家裡的背景聚集起一大批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