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水仙聞名遐邇,其中以金盞銀臺和百葉水仙最受歡迎

2020-12-26 棠梨子樹下

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民間俗稱「凌波仙子」,視為吉祥如意之花。

漳州水仙花盛產於漳州市南面圓山東南麓,即龍海蔡坂村一帶。據蔡坂村《張氏家乘》記載:明景泰年間 (1450—1456年),在河南汲縣做官的張光惠致仕返鄉時,船過洞庭湖,從水面拾得兩顆水仙花頭,帶回家鄉,在圓山腳下的琵琶坂試種獲得成功。

漳州水仙花所以能獨步花壇,聞名遐邇,得益於圓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據科學考證,圓山東南面上午向陽,下午背陰,日照適宜,明暗調和。山下九龍江西溪水 和山澗泉水縱橫交錯,農地水源充足,地溫適度。再加上花農曆代傳承的種花經驗,採用三年複種和人工閹割等獨特的種植方法,因而能栽培出莖大、花多、味香的優質水仙。

漳州水仙有「金盞銀臺」和「百葉水仙」兩個品種。單瓣, 白色,六片花瓣向四邊舒開,中間一個酒杯狀副花冠,形似六稜白玉盤託起一盞金杯者,稱「金盞銀臺」。復瓣,花形卷皺,上白下黃,形如少女百褶裙者,稱「百葉水仙」。正宗漳州水仙每個鱗莖可長3—7支花箭,最多可達11支。每支花箭可開5—7朵花蕊,最多可達十餘朵。養花者可根據鱗莖形狀,「據形授意」,雕刻岀「龍鳳呈祥」、「天女散花」、「孔雀開屏」、「雙龍戲珠」、「金雞報曉」、「鴛鴦戲水」等 各種造型的水仙花盆景。

水仙花產地圓山腳下,流傳著許多關於水仙花傳說。相傳古時漳州南鄉土地肥沃,綠野平疇,鄉民安居樂業,引起了山妖的妒嫉,它搬來一座圓山截住水流,致使莊稼不長, 百姓流離。這時一對青年戀人金盞和百葉挺身而出,挖山鑿洞,疏通水流,當山洞挖到只差一層薄壁時,他們已用盡氣力,便用身體向薄壁撞去。九龍江水奔騰而來,把他們衝走。 後來人們在水中發現兩朵清香撲鼻的鮮花,那單瓣的花就是金盞,那復瓣的花就是百葉。人們把這兩朵花插進圓山之麓的沃土中,它們便在這裡生長繁殖,成為今天漳州水仙的兩個馳名品種:金盞銀臺和百葉水仙。

漳州水仙花,通常只有金盞、百葉兩種品種,而且花蕾都是黃色的。

歷史上有沒有紅色水仙呢?有。蔡坂村《張氏族譜》記載,張光惠從湖南洞庭湖帶回來水仙花品種,就有紅、白、黃 三色。《本草綱目》也記載:一種千葉者,下輕黃而上淡白, 不作杯狀乃……一物二種,亦有紅花者。《花史》云:「唐玄宗賜虢國夫人,紅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寶所造。」可見,這 種紅水仙特貴重,可惜已經失傳了.

相關焦點

  • 漳州水仙:凌波仙子待涅槃
    水仙花行情的迅速跌落,受傷害最深的還是那些種了一輩子水仙的花農。在龍海市百葉水仙花專業合作社,今年已經60多歲的九湖鎮洋坪村花農王建坤告訴記者,他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種植水仙,在九湖鎮水仙種植達到最高峰的時候,還跑到外地租地種水仙,結果當年一筐共100多頭水仙的價格才10多元,自己的家當都打了水漂。
  • 漳州水仙:最是氤氳能致遠
    福建日報記者 白志強 攝重振水仙花產業被列入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力爭通過一系列「水仙花+」舉措,推進水仙花原產地保護和產業發展—— 漳州水仙:最是氤氳能致遠 東南網11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陳群 李晚晴)
  • 崇明水仙:清雅香濃
    世界上有水仙花的國家和地區很少,我國產地也不多,其中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不象漳州水仙「蟹膀四出」,而且芳香濃鬱,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水仙花瓣潤白似玉,狀同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臺」之美稱。崇明水仙屬單瓣,然而人們愛單瓣水仙勝過雙瓣水仙,這不僅因為它香濃,還由於它更顯清雅。
  • 四季教你區分中國水仙和洋水仙
    朋友,當你種植的花木失去生機,當你為空空的花盆感到失落,請你關注四季盆栽微信公眾號,感覺有用請轉發朋友圈推薦(*^__^*)四季手機號、微信號:18001425559公眾號:sijipenzai-  水仙一般可分為中國水仙和洋水仙兩類
  • 水仙的新年意趣-中新網
    參與互動(0)   南方的許多地方都有買花迎春的風俗,水仙是最受歡迎的應節鮮花之一
  • 花中俊物雅水仙(家中如何養好水仙)
    還有稱之為「雪中花」的,這是因為水仙在嚴寒大雪之時,仍能開花吐豔。這些別名雅號,都是對水仙寄予了深情,但還是「水仙」這個本名,較為世人所熟悉。水仙花,於葉叢中抽出花莖,頂端開出潔白的花朵,素雅清新,風韻獨特。明代李東陽有詩說得好:「澹墨輕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風鬟霧鬢無纏束,不是人間富貴妝。」
  • 天下水仙數漳州——「漳州三寶」水仙花
    因龍海隸屬漳州,故歷來以「漳州水仙花」名世。水仙花、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寶印泥素稱漳州三寶。它以球大、形美、花多、味香、期長而馳名海內外,素有「天下水仙數漳州」的稱譽。水仙花是漳州市花,福建省省花;1987年6月入選中國十大名花;產地龍海市九湖鎮,於2000年被國家林業部(後降格為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協評為「中國水仙花之鄉」。
  • 首批崇明水仙元旦投放 上市量4萬盆 精品盆裝最貴400多元
    百葉水仙花合作社  水仙,是深受市民喜愛的冬季家庭花卉之一。記者從中國最大的復瓣水仙種植基地——崇明百葉水仙花合作社獲悉,首批崇明水仙正在裝盆,預計元旦上市,單個種球價格在20-25元左右,盆裝30-400多元不等。「水仙種球不是只要5塊錢一個嗎?」一些市民聽聞崇明水仙的價格不禁疑惑。
  • 水仙
    急吼吼開花的,是水仙。冬至到了,便意味著最寒冷的時令到了。水仙花卻在這樣的日子裡,一簇簇一叢叢,在清澈的小溪旁,在亂石堆的邊上,在家鄉貧瘠的紅土坡上迎風綻放了。六片白色的花瓣團團圍坐在一起,如白花環一般,圍著一個黃燦燦的花蕊,顯得特別的淡雅。
  • 漳州水仙花海 洋水仙迎春開放
    臺海網2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曉琪 通訊員 蔡佳鑫 文/圖)繼漳州本土水仙花準時「報年」後,在這個冬去春來之際,漳州水仙花海的洋水仙接過「接力棒」,為廣大市民「報春」來了一朵朵從國外漂洋過海來到漳州的洋水仙,正在陸續破土而出,迎春開放。  導報記者了解到,洋水仙的種植地佔地約30畝,包括日本越前水仙、英國甜蜜水仙、丁香水仙、喇叭黃水仙等30多個珍稀品種。洋水仙花田與漳州水仙花田位於觀光長廊的左右側,遙相爭豔。這些異域的花朵花期大多可以到三四月份,開花後接近半個月的時長才會進入休眠。
  • 漳州水仙花「重生」:「連臺好戲」守住水仙之根
    水仙花市場蕭條的反思  在漳州圓山腳下的水仙花海,放眼望去,阡陌之間滿是翠綠的水仙花。花農陳國輝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今年水仙品質不錯,市場卻絲毫沒有好轉。」  眼看著自家的水仙花田從十畝地變為兩畝地,陳國輝和兒子起了爭執:「一畝地一年虧本3000元,他想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三角梅。
  • 北宋黃庭堅為何愛水仙?
    壹好友王充道,送來五十支水仙明代王世懋在《學圃雜疏》中說:「水仙宜置瓶中,前接臘梅,後接江梅,真歲寒友也。」水仙花姿優雅,氣味芬芳,白花黃心,有「金盞銀臺」之稱。一盆清水,點綴幾塊頑石,便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清供之花。
  •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元旦派送漳州水仙 共300顆
    原標題:元旦公園派送漳州水仙  東方網12月28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每年冬季時節,人們都喜歡栽幾盆水仙花,待到春節期間花開時,滿室馨香,不但為春節增加了濃濃年味,也象徵著新春如意福壽吉樣。記者昨天從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獲悉,「2019新春市民水仙造型展(大賽)」即將與市民遊客見面。
  • 龍江夜讀|水仙·水仙
    龍江夜讀水仙·水仙簡清枝水仙之夜今夜她的身姿玉立她的笑靨如花她一定才情兼備她使閩南一個叫漳州的地方芬芳四溢在這世上保持如此之美好的姿容>我甚至願意攜水仙秉燭而遊愛我 水仙今夜水仙的長袖飄飄我與共舞,風情萬種今夜我與水仙相依為命
  • 每日花語今日說——水仙
    --楊萬裡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
  • 「崇明水仙」四季綻放傳承百年
    絕大多數水仙都是單瓣花,俗稱「金盞銀臺」,崇明水仙則均是復瓣花,喚作「玉玲瓏」,花美香更濃。上世紀30年代初,崇明水仙種植面積超過500畝,「施家花廂」與趙家菊花、俞家康乃馨、林家小盆栽並稱上海花卉「四大家」。  施家種花人中,名氣最響的莫過於施谷郎堂兄弟四人,其中就有施克松的祖父施洪福,「那時候,他們已經將水仙花賣到了北京、南京、漢口,還出口日本、美國。」
  • 水仙清芬 - 人民網
    我家原來住的地方,叫水仙街,我小時候念書的字校,叫水仙小學。聽母親講過去這條街上,有許多人家喜歡養水仙花。記得那時,每年臨近春節,母親都要託人捎來水仙球莖養水仙花。有一次,父親出差到漳州,母親說那裡是水仙花的家鄉,品種多,花形花色好,便讓父親專門帶回了幾個水仙球莖。
  • 海上花語 | 水仙:凌波仙子,踏水而來
    水仙傳入荊州後,首先在這一地區種植傳播開來,此後北宋時期歌詠水仙的文學作品也高度集中在以湖北荊州、襄陽為中心的鄂北和豫西地區。到了南宋,閩、浙沿海地區水仙種植興起,一是由於東南沿海是海外貿易的集散地,很容易直接從海外獲得外來物種,二是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水仙也更適宜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種植。
  • 「凌波仙子」正當時,這樣養水仙才是真高手! | 花博士小課堂
    水仙、蠟梅、天竺並稱為「歲朝清供」,蠟梅和水仙不僅有傲對霜雪的形態,更有提神醒腦的清香。  在水仙悄然上市之際,周到君請來著名園林專家,上海植物園科普室原主任,「花博士」鄔志星——聊聊水仙和古人今人的故事,以及我們要怎麼「養」和「種」水仙。
  • 花之美不分南北 福建漳州獨特的水仙雕刻技藝
    2011年南京師範大學的程傑教授發表了《中國水仙起源考》,文中提到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水仙花傳入中國的記載。這從歷史學的角度論證了中國水仙確是外來歸化植物。傳入中國的水仙花,首先落地湖北荊州一帶。南宋時期,水仙栽培中心轉移到了都城臨安(今杭州)和閩、浙兩地的沿海地區。明朝嘉靖之後,蘇州嘉定、吳縣一帶成了水仙著名產地,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