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工資5000,靠讀書副業2萬:職場人,為什麼一定要多讀書

2020-12-21 苑燕兒

"我的家裡有很多書,連走廊都擺滿了書。"

速食時代,車馬都快,可人們漸漸發現,讀書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短視頻,遊戲充斥的現實生活,越來越難容得下一方安靜的書桌。所以當拿著一把扇子,在《曉松奇談》中引經據典的高曉松一出現,人們紛紛驚嘆,人的氣質,絕不僅僅來自於那一副皮囊,讀書多的人,張嘴就是一方天地。

"矮大緊"高曉松:讀書讓人忘記眼前的苟且

引爆了網絡的"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正是出自其貌不揚的高曉松之口。他曾說,對於尚未擁有詩與遠方的人來說,讀書就是擺脫眼前的苟且的最好方式。

高曉松出生在一個文化世家,從小書就供不應求。在《魚羊野史》中他寫到,"我的家裡有很多書,連走廊都擺滿了書。"對於高曉松而言,讀書,自然和睡覺,吃飯一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上學的時候,老師在臺上忘詞,他在底下能自動背出詩句;大學時,用上廁所的十分鐘,寫出膾炙人口的歌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即使是在酒駕被判入獄的半年時間裡,他也不忘用讀書來沉澱自我,廢寢忘食地用那段時間讀完了《大英百科全書》,那段自由讀書的日子被他描述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

讀書讓他見識遼闊的同時,也賦予他超高的包容性和寬容度。

他以"矮大緊"的名字自稱,經常在微博上po出自己的醜照自嘲,公開場合用自己的容貌開玩笑,面對網友"身懷六甲,學富五車"的調侃,他也一笑置之。真正的自信,不是建立在驚為天人的容貌上,而是經過讀書淬鍊後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讀書,讓人忘卻眼前的苟且,也可以成為一個時常能擁抱遠方的遼闊人。

何炅:我把家裡陽光最好,最舒適的地方放置書桌

何炅在最近的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因疫情宅在家的日常。

何炅說自己,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平時因為工作,只能進行碎片化讀書。而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他就利用這段時間,瘋狂的讀書,輸入,有的時候甚至可以一天讀完兩本書。在節目中,何炅也為觀眾朗讀了自己喜歡的書中的內容,深情款款,表情專注,對讀書的熱愛溢於言表。

曾是大學老師的他對讀書,文字都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在節目中他自曝,裝修自己的新家時,特意找了陽光最好,最舒適的一個地方來放置書桌,還在書桌上擺上了筆墨。

人們一次次為何老師超高的情商,機智的救場稱讚,也喜歡他低調平和的生活態度,羨慕他的好人緣,看過何老師的讀書習慣才深知,哪裡來的社交天才與天賜的高情商,全都是在這一朝一夕的讀書過程中得到的歷練。

一場疫情足夠拉開人與人的距離:同樣是宅在家裡,有人在書中尋找自由的遠方,有人囿於家中的狹小天地,在一個個小視頻中流連忘返,在激烈的遊戲中度聊以度日,敲敲睡眠過多導致頭疼的腦袋,感嘆生活的空虛與無聊。

殊不知,讀書是能夠填補生活空虛,精神貧瘠的良方。

對於普通人而言,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最次也可以提高收入

有很多人叫囂"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可現實中隨處可見因為讀書而改變命運的人。

小米科技的創始人雷軍在一檔節目中分享了他少年讀書的經歷:

青年時期的雷軍有著與同齡人一樣的迷茫,有一次在圖書館中看到一本名叫《矽谷之火》的書,裡面講述了賈伯斯等一批人在矽谷創業並引發信息產業顛覆的故事。這給學計算機的他帶來了極大的震動,年僅18歲的他就決定效仿書中前輩,以促進信息科技的發展變革。

引導一個18歲的有志青年走上創業之路,是一本書的力量。

還有北大研究生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上振聾發聵的演講:自己從一個河北農村貧窮家庭出來的女孩,靠著對知識的信仰,一步步成為北大研究生,依靠知識與書籍帶來的力量,成為某文化傳媒公司的CEO。

這同樣是一個依靠讀書觸底反彈,決戰命運的故事。

很多人都說,你說的都是已經成功的人,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同樣可以改變人生軌跡,最次的改變也是能提高自己的收入。

說一個我的真實故事。

我高考考得很差,大學上的專科,讀的是設計類專業,畢業後就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在濟南這座城市,拿著一個月四五千的工資,過著最普通的生活。

沒有什麼特長,沒有什麼技能,也沒有什麼喜歡到發狂的愛好,就是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讀些書,也純粹是因為在書中能看到不同人的精彩人生,所以前期看的書小說,故事居多。

兩三年前,看到一種聽書稿件比較熱,所謂聽書稿就是看完一本書,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書中知識提煉出對讀者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稿酬很可觀(不得不承認,金錢的誘惑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自己也覺得反正平時也讀書,通過讀書賺點外快不更好嗎,於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學習聽書稿,通過聽書稿開始了寫作副業。

當時通過三四個月的學習,順利籤約平臺,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聽書稿為我帶來了可觀的寫作收入。直到2018年下半年,聽書稿市場開始萎縮,我轉戰頭條,開始自媒體寫作,直到現在成為頭條籤約寫作者,拿到青雲計劃90+,在平臺的寫作收入每月早已達到一兩萬,是我工資的三四倍。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不值得一提,但是閱讀和寫作這件事讓我受益良多,也讓我的收入有了質的飛躍。

那作為職場人,應該如何通過讀書提升自己呢?

職場人讀書要三步走

首先是根據閱讀目的、書的信息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

我不贊同書有好壞之分的,關鍵看讀書的人。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漫無目的讀書,畢竟時間對於職場人來說還是挺寶貴的,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對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我們可以按照目的給書分類,讀一本書你是想要獲得信息,學習技能,還是愛好驅使,或者就是簡單的消遣娛樂,根據讀書目的,分配讀書時間和比例。比如,在一個月內,學習技能的書要佔70%,愛好和獲取信息的佔20%,消遣娛樂的佔10%。

先統一規劃出讀書的時間,比如說一天一個小時,一個月30個小時,然後根據比例分配讀書類型。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據書的信息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我們可以從書的封面、目錄、大綱、前言、結語評價等幾部分快速閱讀,迅速判斷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分為幾部講,能不能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來判斷這本書究竟值不值得讀。

其次,是根據書的類型、閱讀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

我們從小到大的閱讀習慣或者觀念,會造成一種誤解。這種誤解就是,讀書從前到後,一字不落的才叫讀完一本書,這本書才沒浪費。其實從一本書裡,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3-5個地方能讓自己有啟發,這本書就是值得的,就是有價值的。

換句話說,我們要根據書的類型和讀書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高效的讀書方法。

用來獲取信息或娛樂消遣的書可以採用略讀加精讀的方法。這類圖書的閱讀門檻不算高,故事性比較強,並且很容易讓人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但是由於深度不足,帶給知識提高,格局擴大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可以用快速+精讀的方法。

對於書中純粹為了故事進展,情節推進的地方可以略讀,只要知道書中的主人公發生了什麼就可以;對於書中精彩的描寫或是打動自己的句子或情節,就可以精讀。仔細揣摩作者是如何敘述故事的,人物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這段情節是怎樣鋪陳的,自己喜歡的句子好在哪?帶給自己怎樣的感受?都可以通過仔細琢磨,反覆閱讀來獲得收穫。

知識技能類圖書採用主題閱讀的方式。這也是職場人快速提高技能,必須學會的閱讀方法。

所為主題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帶著一個問題或者主題去閱讀多本書,從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比如想要提高寫作能力,我可以詢問在寫作領域比較精通的朋友或者老師,讓他給我列一書單;如果沒有,就可以在豆瓣知乎通過提問,搜集書單。書單找到後,就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了,一般主題閱讀需要遵循的步驟:

明確自己研究的主題,通過查閱圖書館或網際網路確定自己的閱讀邊界,確定閱讀書目;閱讀相關章節。刪繁就簡,對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深度閱讀並記筆記,找出自己與作者共鳴的觀點,並進行總結。聯繫實際,構建框架。這一步要將書中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聯繫自己的實際,總結自己的知識框架,為日後的實踐奠定基礎。總結分析。分析自己怎樣才能夠合理地運用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方法論。

其實所謂的主題閱讀,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閱讀相關主題的書,對這一領域從陌生、熟悉再到構建自己框架的過程,而且和實踐進行結合,能快速調整和試錯,達到熟練並且逐漸掌握技能的目的,這也是職場人最快速高效學習方式。

也許,讀書對於生在職場的我們最大的意義不是學習,而是梁文道在《我懂》裡面說的那句話:

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相關焦點

  • 「我40歲,在家帶娃讀書,月入10萬」:別人花錢我賺錢,這項副業太爽了!
    生活的不易,讓人不得不尋求更多的賺錢方法。隨著「副業剛需」成了一種火爆:搞副業是成年人該有的自覺,永遠都要有planB。很多人也想到,如果不能減少支出,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收入!網際網路時代,公眾號、短視頻、微商、代購……似乎都能賺大錢。
  • 為什麼我不能靜心讀書?沒有養成讀書習慣,後悔知道得太晚!
    你可能關注第一個問題,職場人為什麼不願意讀書呢?為此,老王做了小範圍的調查,結果如下:1、全民在鼓吹快速掙錢導致很多人內心急躁,一心想掙快錢,但卻沒有系統的知識,甚至不會思考,因此這類人永遠不會值錢。2、沒有時間讀書。
  • 為什麼要多讀書,論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帶給我了更多思考與參透人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確如此,以前年少不懂事,懂事已是中年時。曾幾何時,就耳聽目染,要多讀書,多看書,這樣長大了才會有出息。小時候,讀書就頭疼,感覺總是死記硬背,學的快忘的快,從來在書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讀書就是為了應付父母和老師。因為,讀書真的好像浪費時間,還不如跑出去玩會快樂!
  • 副業項目那麼多,為什麼說做網課是最好的選擇?
    專欄第一課,我以我本人嘗試過眾多副業的經歷後得出結論,做網課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門副業,也是能夠給你帶來年入10萬+、100萬+的副業項目。那除了我自身的經歷,還有什麼能說明,在眾多的副業項目中,為什麼網課是最好的選擇?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白巖松: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讀書無用
    可能有很多孩子都會問家長:為什麼要讀書?甚至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讀書好像真的沒用!我就沒讀過幾本書,現在過得也挺好!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啟智我曾看到過一句話:讀書可以啟智,讀書可以明理,讀書可以醫愚。讀書就是為孩子啟蒙、啟智最好的方法。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1Q: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其實我不太關心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我關心的是我為什麼讀書。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關心我為什麼要讀書,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而讀書最大的益處,不就是我不是我們了,我是我嗎?再直白點,不讀書的理由有千萬種,而讀書的理由只有一種:讓自己更美好。
  • 讀書五要:獻給愛讀書的人(完整版)
    牛頓成為千古巨人不是偶爾一個蘋果的功勞,背後最重要原因是他學習能力強,從前人的經驗中獲取了大量滋養,使其爬到巨人的肩膀上前進才成為可能。屠呦呦從中醫古籍中獲取知識,結合現代醫學手段終於提取出青蒿素。學者要想練好內功,讀書是一個不變的話題。多年讀書,悟得五點很重要。第一:多讀書首先要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學者都是破萬卷的人。
  • 最適合上班族的2個副業項目,每月多賺5000+
    你要知道,沒有錢,所有的笑只是麻痺自己而已,總有要錢的時候,讓你清醒。職場中,有的高管早已經邁過了年薪100萬的基礎線,也有的上班族經歷了一次次掙扎,一點點突破,跌跌撞撞也終於在還不算太老的年紀邁過了這道坎;當然,也有很多人,年薪停留在十幾萬的天花板。
  • 胡適:為什麼要讀書
    我看第二個題目《怎樣讀書》很有興味,第三個題目《讀什麼書》更有興味,第一個題目無法講,《為什麼讀書》,連小孩子都知道,講起來很難為情,而且也講不好。所以我今天講這個題目,不免要侵犯其餘兩個題目的範圍,不過我仍舊要為其餘兩位演講的人留一些餘地。現在我就把這個題目來試一下看。
  • 為什麼讀書的時候很醜,但在職場工作了卻很不一樣?
    而且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讀書的時候很醜,而上班之後好像就變得不一樣了?一切都在變化,審美在不斷提升想想以前讀書的時候空氣和現在都是不同的,一切都在變化,時代在變化,科技在變化,在不斷的變化當中,我們的審美能力都在變化。所以讀書的時候不管是周圍環境還是自身的審美能力與現在都是不一樣的。
  • 「我,90後,月薪3000,副業2萬」:自媒體寫作變現靠爆款
    零門檻開啟副業,說寫作只靠天分,大概只是因為你太懶。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宅家也能做的"新生職業"。主播靠顏值,創業要資金,寫作卻是零門檻開啟新事業的不二之選。越來越多與文學專業"不相干"的人,紛紛靠寫作成功"轉行",並迅速分到了網際網路經濟的一杯羹。如果你還在說寫作只靠天分,大概只是因為你太懶,沒有努力嘗試過。
  • 「大專走吧,本科等下,研究生留下」就是現實,讀書無用論不存在
    但就有那麼一部分家長不支持孩子讀書,即使孩子想讀書也會打擊起積極性,這類農村家長認為都去讀書了,農活誰來做,然後用「讀書無用論」來影響孩子,告訴其上學讀書並沒用,到頭來還是要做農活。
  • 想了5000+句話喊你來讀書
    想了5000+句話喊你來讀書 2020-06-02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代職場副業真相:主業做不好,副業不好做
    在職場人的圈子裡,長久流行著一個高頻話題,也就是「副業剛需」。副業已經成為很多職場人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了,不管做什麼工作,永遠要有自己的Plan B。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工資的幾倍。
  • 別信讀書沒有用,高考狀元秒變百萬富翁,脫貧致富還得靠讀書學習
    對此,盧克文表示:我就喜歡這樣簡單粗暴的表彰讀書好的學生。還沒畢業工作,僅靠一場考試就能搖身一變成百萬富翁,這樣的高考狀元著實令人羨慕不已。實際上,讀書厲害的人能賺到的錢,很多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比如大學設有各種獎學金,有國家獎學金(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國家助學金(3000元-1000元不等),還有社會捐贈類獎學金等等,只要成績足夠好就能獲得。再比如去年任正非籤發的華為總裁辦郵件引熱議,說的是華為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給出了100萬~200萬元不等的年薪。
  • 白巖松在河南大學演講,用最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為什麼要讀書
    家長應該都有這樣的苦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總是不願意讀書,總是想當網紅,想走捷徑,然而世上他有那麼多的捷徑可走,踏踏實實才是真,否則沒有根基的實力爬上去後必定會摔得粉身碎骨!人為什麼要讀書?一個開封人,一個河南大學的校友,一個我的老大哥。他的故事講起在他應該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代大學開了一扇不寬的門兒,他想爭取,但是沒有得到這個機會。繞著我們河南的一所大學的圍牆,在外面哭著走了整整的一圈兒,他在心裡說,我將來一定要上大學,但是當時的大學對於他來說還遙不可及。
  • 新用戶專享,領取樊登讀書7天會員
    「想在工作之餘提升自己,要怎麼做?」「如何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成為職場精英?」」女兒不願意和我們交流,青春期的孩子該怎麼辦?」「婚姻中兩人出現矛盾,該怎麼解決?」很多人渴望自我成長,但找不到一條有效的成長路徑。
  • 萬門教育CEO童哲:讀書的意義
    值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的日子裡,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社會多元化得到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終身學習者---《讀書的意義》萬門教育CEO童哲:讀書的意義但社會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平均水平恰好能夠說明社會的主流觀念,也正是我們被密集宣傳的論調。在當下社會,更多的是陰謀論和娛樂至死的觀點,讀書和學習的重要性,並沒有被充分強調。作為一個以前只讀學科專業書的人,深感自己在改變讀書習慣後產生的變化。
  • 職場人生,為何我建議你一定要有Plan B
    人生,一定要有plan B!糟心的人,糟心的事,只要是在職場裡,難免都會遇到。可能是不認可領導的管理方式,可能是不習慣交際應酬,可能是做了很多沒有成長價值的重複性工作,可能是不願意迎合別人。2、PlanB如何幫你從容選擇?我們假設PlanB是你的一份副業,比如加盟投資個小店,百家號寫寫文章做自媒體等等。沐沐君自己的PlanB就是這樣。我和朋友一起投資了一個加盟店,每月不上班也有6、7千的分紅。
  • 「讀書很辛苦,我為什麼要讀書?」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幡然醒悟
    帆帆是一名高中生,經常抱怨讀書太辛苦功課壓力很大,一天他和爸爸到郊外散步。帆帆問:「爸爸,讀書很辛苦,為什麼您要叫我讀書呢?」是不是讀書多、作用大、貢獻也大呢?這就是讀書和不讀書的差別」。爸爸一席語重心長的話,讓帆帆幡然醒悟,明白了上學讀書的意義。如果孩子不愛讀書,父母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