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善策
買股除了要留意股份的技術走勢外,有些基本面因素的核聚變亦不容忽視,這往往會成為有關股份巿值進一步膨化的契機。比如一家本來產銷多元化加工水果產品的公司,成功橫向伸延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便是此例;說的正是天韻國際(06836.HK),皆因功能性飲料作為飲料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其巿場空間絕對容許其再生成多一家與自己目前體量相若的公司。
11月10日,天韻國際 (06836.HK)公告,集團完成了一項含有維生素和果汁的運動飲料的新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準備工作,並計劃在今年12月前開始在中國售賣自家品牌的新飲料。此舉符合集團強調多年的去季節化策略,針對品牌和產品多元化策略的新飲料產品即將落地,天韻國際股價亦隨之受到刺激,高歌猛進,單單11月這段升浪,已累積上升46%(恆指同期僅升0.86%)。
11月30日,天韻國際如約公布, 旗下全新自家品牌「享派 Shiok Party」果汁維生素運動飲料產品系列發布會於集團總部山東臨沂隆重舉行,而飲料產品已於11月28日在國內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步推出。由此,集團的業務範圍擴大到包括研發、生產和銷售飲料,預示集團功能性飲料產業的重大布局正式開啟。
從天韻國際公開的「享派能量飲」的宣傳材料可見,罐身同樣以不少內地能量飲料並駕齊驅的金黃色作主調,加上享派宣傳上顯而易見的「能量」,對標炙手可熱的能量飲料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這類能量飲料一般含有牛磺酸,咖啡因和維生素B,可幫助消費者抵抗疲勞,並且通常針對疲倦和壓力重重的消費者。一般這類能量飲料的品牌會定期贊助綜藝節目和體育賽事,以增加曝光率並幫助樹立正面和充滿活力的品牌形象。
能量飲料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7年葡萄適(Lucozade)作為第一代能量飲料於英國出現,1966年紅牛誕生於泰國,在此之後,各種能量飲料陸續問世。2002年怪獸飲料(Monster)於美國成功上市,反映進入21世紀以來,能量飲料逐漸於歐美各國風行。能量飲料目前已發展成為飲料行業重要的細分品類,並呈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起步較晚。1995年底,紅牛進入中國標誌著中國能量飲料產業邁進新一頁,此後行業亦呈現快速增長。能量飲料在中國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長速度較快,位居各類飲料前列。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元,過去5年複合年增長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今年的報告預期,中國功能性飲料到2024年將達到人民幣1,530億元,其中能量飲料巿場預計屆時將達532.63億元。
同時,大行也紛紛看好中國功能飲料市場,尤其看好其細分板塊能量飲料市場。其中,中金認為該市場規模大、增速快、龍頭們能夠享有超額利潤率水平,當下在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增長迅猛,市場內生增長與結構性增長機會並存。因此,具備差異化競爭實力的品牌此時入場,有助打造企業的新增長點。
而興業證券10月的飲料行業報告預期,細分賽道增速分化,功能飲料市場量增帶動近5年CAGR高達15%,位列第一;有別於中國飲料市場上世紀80-90年代以來以包裝飲用水和碳酸飲料為主的局面,以及21世紀初興起的茶飲、果汁的情況,近年來,消費者對於飲料的健康及功能屬性需求日益提升,其中功能飲料複合增速遠高於飲料行業的平均增速。
近年來,能量飲料的消費群體逐步擴大,消費場景也更加多元化。從職業分類上看,能量飲料的主力消費軍從工作時間較長的司機、藍領工人、快遞員、醫護工作者,以至要應付「996」工作模式的程序猿及IT狗等,逐步擴大至白領、學生等更多的消費群體。而消費場景也從加班、熬夜、運動後等各類「疲勞」場景逐漸擴展到考試、健身、聚會、旅行、日常保健等更為休閒的消費場景,部分能量飲料品牌開始贊助遊戲電競、音樂節等活動,形成了新的消費場景,更加符合消費年輕化的趨勢。消費群體的持續擴大、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以及品牌不斷豐富是中國能量飲料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
消費者對能量飲料接受度不斷提高,主動消費意識增強。上個世紀90年代,消費者開始初步認識能量飲料,各大品牌逐步涉足能量飲料領域,消費者對能量飲料存在 「能量激活」 、 「提神醒腦」 、 「抗疲勞」 等功能的印象亦有所加深,並通過口碑傳播給其他潛在的消費者,形成了正向的消費迴圈,增強了消費者對能量飲料的接受度和主動消費意識。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時長增加,加之運動、電競、音樂節等能量飲料消費場景不斷拓寬,消費者對能量飲料的需求不斷增長,部分年輕一代消費者養成了對能量飲料的消費習慣。此外,銷售渠道的不斷鋪設、下沉和自動售賣機、電商直播等新銷售渠道的引入,讓越來越多消費者可以方便購買到能量飲料,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
由於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起步晚,目前人均能量飲料消費水平還較低,對比其他國家,存在廣闊成長空間。根據歐睿國際及中金公司研究部整理的數據,2017年中國大陸功能飲料人均消費量為2.2升,消費金額為6.2美元,人均消費金額不足中國香港人均消費的一半,若與英國、日本和美國相比,差距更大,僅相當於對方約10%至20%,市場成長空間顯著。
雖說部份巿場人士吹噓「6塊錢一罐的紅牛對於四五線城市來說可能有點奢侈,東鵬特飲就賣3.5元,便宜了差不多一半」,更現實地跑到店裡去轉一個圈就會發現,現在比如在上海全家見到的排名第二的東鵬特飲也要賣8.5元一罐,排名暫時領先的紅牛一罐亦要16元,的確前者較後者「便宜了差不多一半」。參考九成收入來自能量飲料的東鵬飲料毛利率,縱使用了對標競爭對手便宜的定價策略,其毛利率依然十分可觀,其主營業務於2017年至2019年間毛利率分別為47.91%、45.78%及46.66%。而綜合現場所見從上海全家調研的同類功能性飲料零售價每瓶介乎8元至16元的水平,在中國芸芸飲料當中屬於單價相對高的產品品類。可以預期涉足此能量飲料巿場的產品理應有不俗的毛利率。
能量飲料零售價亦較包裝飲用水,有著明顯的差距。例如從盒馬搜尋魔爪各類能量飲料,330毫升的零售價是在每罐6.5元水平,對比同一時間農夫山泉飲用水的380毫升包裝則賣1.5元一瓶。
而翻查魔爪所屬的怪物飲料毛利率,怪物飲料2020年第二季度毛利率為60.3%,較2019年第二季度的59.9%而言,有所提升,整個上半年計,毛利率達60.1%,與去年同期的60.2%相比,維持平穩;而農夫山泉(09633)的財務數據亦不難發現,包裝飲用水產品毛利率於2017年至2019年間介乎56.5%至60.5%之間,而農夫山泉旗下功能飲料產品毛利率雖不及包裝飲用水,但同期亦處於近五成的高毛利率水平。
從同日盒馬上的標價亦可見,農夫山泉的功能性飲料力量帝維他命水12罐包裝售價為33.9元,平均一瓶2.825元,而以同類型包裝的細支裝飲用水售價計,平均一瓶1.07元。
故即使如農夫山泉走「低價」策略,功能性飲料的毛利率依然是處於極有看頭的水平,相信享派進駐此功能性飲料巿場,要取得四至六成毛利率,絕對不難。
而對於已經在中國優質加工水果產品市場站穩陣腳的天韻國際以能量飲料作為跳板躋身高速增長的功能性飲料巿場。自2016年起,天韻國際自家品牌的優質加工水果產品持續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旗下全資附屬山東天同食品連續4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品牌價值更首度跨越人民幣15億元大關,今年上半年自家品牌銷售的毛利率(即疫情期間的毛利率)仍能企於29.5%水平,高於去年同期28.7%,而天韻國際向來有著對生產質量追求及妥善生產成本控制的往績,相信公司是次切入功能性飲料巿場的貢獻,明年的業績中將會陸續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