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小心臺灣「地方選舉」裡的「鬼牌」效應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臺報:小心臺灣「地方選舉」裡的「鬼牌」效應
2014-10-20 15:00: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圖為2006年間,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右)與當時的臺灣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共同出席活動。(中時資料照片 鄧博仁攝)

  中新網10月2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0日刊文表示,撲克牌局中有兩張鬼牌(即大小「王」)可以取代任何一張牌,具有逆轉牌局的功能。在激烈的選戰中,同樣也會有「鬼牌效應」。分析指,選舉「鬼牌」人人能打,只是必須用對時間,一旦發生反效果,可能變成傷對手三分卻自傷七分的「政治七傷拳」。

  文章摘編如下:

  「鬼牌效應」指的是選舉過程居於劣勢的一方,當競選活動進入最後階段,藉由特定人物、意外事件或危機處理翻轉選情。在歷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挑戰現任的一方最擔心「十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也就是執政黨在投票日逼近的十月份操縱影響選情的重大事件,挑戰方候選人很難對爆炸性新聞做出全面及時的應對,導致選票大量流失而敗選,「十月驚奇」更精確的說法就是「鬼牌效應」。

  2012年10月29日,珊蒂颶風侵襲紐約和新澤西,威脅到美國20%的人口,災損嚴重衝擊正在復甦的經濟。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與歐巴馬停止競選活動嚴陣以待,這場颶風提供歐巴馬展現危機處理和領導能力的舞臺,獲得選民肯定;

  與此相對,羅姆尼只能在災區溫情喊話、發放救濟物資。兩相對照,候選人的領袖特質和危機處理能力高下立判,定位選民心中的那把尺,選戰優/劣勢立現。颶風「珊蒂」雖非民主黨所操縱,但卻意外成為讓歐巴馬甩開羅姆尼糾纏的鬼牌。

  在臺灣,最經典的鬼牌就是1997年的臺北縣長選舉,當年盧修一抱著罹癌病體,在選前之夜為蘇貞昌下跪求票逆轉選情,是蘇貞昌勝選的關鍵。之後,199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緋聞錄音帶重傷吳敦義,臺北市長選舉,李登輝高舉馬英九的手喊出「新臺灣人」,一舉擊敗陳水扁;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興票案」衝擊宋楚瑜選情;2004年「大選」的「319槍擊案」是刺激選情逆轉的關鍵;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的走路工錄像帶,讓黃俊英含冤吞敗。

  翻轉選情是鬼牌效應的預期性後果,同時也隱含著非預期性後果。若非兵敗臺北,陳水扁斷無挑戰九五大位機會。1999年921震災的非預期性結果,預埋2000年連戰敗選的伏筆。與此相對,陳水扁則善用民進黨募自民間的資源,以在野之身投入救災,一來一往,領導人危機處理的能力高下立判,加深選民對連戰負面的刻板印象。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這場選舉攸關藍綠政治板塊的重組,絕對是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前哨戰。「小心駛得萬年船」是最後階段選戰的指導原則,國民黨必須謹慎因應「鬼牌效應」,稍有不慎,亟有可能在選情穩定之區翻船。

  民進黨向來設定議題的能力高於國民黨,國民黨面對對手打鬼牌,缺乏危機控管而敗選的殷鑑不遠,這波食品安全風暴衝擊選情已無可避免,但是否會成為民進黨手中的鬼牌,甚至是翻轉選情的王牌,取決於國民黨各地,特別是「六都」候選人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選舉鬼牌人人能打,只是必須用對時間,一旦發生反效果,可能變成傷對手三分卻自傷七分的「政治七傷拳」。打鬼牌者,戒!(陳清泉)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幹話撲克牌出爐,誰是「鬼牌」?
    臺灣「九合一」選舉將近,國民黨為選戰而推出的一副撲克牌火了。戳視頻,看「鬼牌」是誰?幹話太多,挑選花兩周據臺媒報導,10月26日,中國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評論這副撲克牌時指出,過去兩年五個月蔡英文當局執政可謂荒腔走板,官員說了很多讓民眾難以忍受的話,因此搜集新聞片段匯集成牌,且每張牌上都有新聞出處,絕對可受公評。
  • 臺灣選舉的可怕幽靈——謠言
    縱觀每次的臺灣重大政治選舉,我們都可以發現一個幽靈,那就是:謠言。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快評指出,臺灣的選舉政治一天不脫離極端意識,謠言這個幽靈就一天也不會退出!  縱觀每次的臺灣重大政治選舉,我們都可以發現一個幽靈,那就是:謠言!   謠言可以做什麼?可以惑眾。   1947年,Allport & Postman給出了一個決定謠言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們在這個公式中指出了謠言的產生和事件的重要性與模糊性成正比關係,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謠言產生的效應也就越大。
  • 去年臺灣地方選舉賄選案太多 新竹縣幾乎月月補選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去年底舉辦的地方選舉,因賄選案頻繁,選戰延續到今年,新竹縣幾乎月月有補選,目前已有4名村裡長補選上,下周19日還有4個村裡要舉辦補選,選務人員不禁感嘆,明年「大選」馬上又要到,根本天天都在忙選舉。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回顧一整年的臺灣政局演變軌跡,從年初蔡英文以高票贏得選舉,到年末「秋鬥」以近年來最大規模遊行人數收場,一年來臺灣民意民心的變化印證了上述八個字背後蘊含的規律與真理。當「鐘擺效應」已現,意味著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迎來了盛極致衰的轉折點。在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下,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戰無不勝的政治人物。
  • 民進黨地方選舉獲勝 港媒擔憂:臺灣如何走下去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又再一次大勝。這是綠營繼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罷韓後,再一次展現自身選舉實力。對此,有港體擔憂,韓流破滅後,國民黨可能翻不回去了。臺灣將進入民進黨長期執政時代,兩岸關係也會越來越緊繃,到時臺灣要如何走下去,在在考驗民進黨的智慧。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 中美貿易戰休兵對臺灣2020選情的蝴蝶效應
    臺灣2020大選在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本周請假投入選戰後,將進入短兵相接。在中美貿易戰休兵後,民進黨強打的「芒果乾(亡國感)」議題眼看著就要後繼無力,國民黨若還繼續跟著「芒果乾」走,便是跳進對手坑洞裡。接下來,華府雖未必會把伸向香港的手完全收回來,至少會有所收斂,之前有所謂香港抗爭會燒到明年1月臺灣大選,乃至明年11月美國大選的說法,未必是正確的觀察。 中美貿易戰休兵對臺灣將產生蝴蝶效應,後續發展值得觀察。香港修例抗爭從6月迄今燒了100多天,回顧這段時間也正是蔡英文利用撿到槍,支持度節節攀升的關鍵轉折,部分民調甚至大贏韓國瑜高達20%以上。
  • 臺灣選舉
    王如玄軍宅醜聞重創選情 臺灣政壇「地王」多 2012年,王如玄買賣軍宅獲利一事被媒體報導,為之後醜聞爆發埋下定時炸彈。而王如玄還只是臺灣政壇地產大亨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咖: 選舉花費包括:宣傳支出、集會支出、人事支出、其他支出因選舉而入不敷出的情況十分常見: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有臺灣媒體指出,在臺灣考公職的成功率遠低於選公職,因此趕考不如拼選舉。不過,選舉的特性決定了「人人有機會,個個無把握」。本文將以「六都」十六縣市首長選舉為例,為您盤點那些選情激烈的指標縣市。
  • 【臺灣趴趴走】臺灣選舉的美女政治學
    摘要:美女已是臺灣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風景,這是臺灣政治民主的佐料?抑或是臺灣政治民主的特色? 街頭飄揚的選舉旗幟,美女也是看點 寫在前面 我們真的了解對岸嗎?兩岸融冰多年,但這樣的提問並不多餘。 在兩岸間穿梭次數越多越會發現,媒體上呈現的臺灣依然比現實單薄。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距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月,國民黨、民進黨、「白色力量」等勢力圍繞選舉激烈角逐,選情日益激烈。大眾傳媒一致認為,此次選舉是民進黨執政的期中考、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能否止跌回升的關鍵之戰,選舉結果牽動臺灣政局走向。
  •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選舉人數逾1931萬
    中國臺灣網1月8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中選會」近日公告2020年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及「立委」選舉人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人人數為1931萬1105人。據報導,這次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人人數為1931萬1105人,區域「立委」選舉人人數為1880萬6913人。在年齡層分布方面,以40至49歲居冠,共有374萬3492人,其次為50至59歲,有363萬2972人。
  • 臺灣人為何一廂情願相信美國日本?這場選舉的危害!
    此前,地區領導人選舉是間接產生的,也是由當年跟著蔣介石到臺灣去的那批大陸人選出來的。要了解這場選舉,得從國民黨敗退臺灣開始。普遍而言,民主只是所有政治體制裡為惡相對少的制度,但並非最為必要跟迫切的制度。臺灣最早開始的地方選舉,緩解了外來統治階層跟本土居民的矛盾、為後續開放的選舉打下基礎。
  •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2020-01-1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選舉受到了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11日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紛亂的所謂「大選」落幕,紛雜的情緒和聲音隨之而起。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更可以看到,西方外部政治勢力公然介入臺灣選舉,為牽制、遏制中國大陸,阻止兩岸走近走親,而力挺蔡英文。3年多來,尤其近一年,美方不斷加大打「臺灣牌」力度,蔡英文當局積極配合,挾洋自重,推行「倚美反中」,包括借香港局勢煽風點火,誤導臺灣民眾。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臺灣媒體:蔡英文手段卑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表現出蔡英文逼真的演技,雖然蔡英文在執政方面以及處理兩岸問題方面犯下諸多錯誤,但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面對臺灣民眾這時仍然採用著虛假的面孔,這也使得臺灣民眾屢次受騙。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臺灣選舉中的「奧步」是什麼?
    在臺灣選舉的語境下出現,通常是指代通過炮製醜聞、製造事故等來騙取選民支持自己、厭惡對手的不道德競爭手段。簡單地用普通話中的一個常用詞來概括,就是「陰招」。1月7日,韓國瑜競選辦公室舉辦記者會,以話劇形式演繹奧步,諷刺民進黨。韓辦工作人員親自上陣扮演,表現了「苦肉計」、「變臉技術」、「半路認親」、「終極抹紅」四種代表性手段。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 鬼牌?毒鋒?真的那麼像嗎?!
    Nike Pitch Dark套裝正是上市,我們也見到了最新的黑色鬼牌2代和毒鋒2.5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