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救贖,從史上最強大的Mate手機開始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今日晚間8:00,華為mate 40系列新品發布會如約舉行,發布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和mate 40 RS保時捷設計版四款手機產品。

外界對這場發布會期待已久。「9·15」禁令生效以來,華為面臨的艱難局面越發清晰: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等半導體供應商目前已停止向華為供應晶片。在麒麟晶片存貨用一天少一天的情況下,市場上傳出華為出售榮耀的消息,以斷臂求生。

華為終端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一改往日在社交平臺高調的行事作風,發布會前夕,關於華為mate 40系列,他公開對外的聲音小了許多。他上一次公開對外發聲,還是在8月7日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直言華為麒麟晶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正值風雨飄搖之際,可能是最後一版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mate 40系列能不能打?直面發布不久的iPhone 12系列,mate 40是否有一戰之力?面對當前窘境,華為如何安然過冬?在這場發布會中,我們可以窺見答案。

「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系列。」華為對mate 40這一麒麟絕唱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華為此次發布的四款系列機型,全系配備90Hz高刷新率,支持66W有線快充。至於為何沒有配備當前主流手機廠商都已搭載的120Hz高刷新率,餘承東表示,對華為來說做到120Hz刷新率並不難,不上是為了平衡功耗、電池續航等使用體驗。

在歷來是華為強項的拍攝水平上,mate 40系列的一大亮點在於,搭載了業內首款自由曲面鏡頭,配合華為防畸變的算法技術,能夠有效解決拍攝畫面畸變問題。

在核心硬體部分,全系搭載全新5nm 5G SoC麒麟9000處理器,華為官方表示,這顆處理器的電晶體數量達到153億,比蘋果的A14多出30%。

在售價上,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和mate 40 RS保時捷設計版起售價分別為899歐元、1199歐元、1399歐元、2295歐元,23日零點起開啟預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mate 40系列手機產品之外,華為在這場發布會上還發布了華為Watch GT2保時捷版本、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等五款手機融合產品。

當下的華為正值多事之秋,晶片斷供帶來的影響已經引發連鎖反應,mate 40系列供貨減少、榮耀品牌被傳出售,華為的手機業務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

而即便是剝離榮耀品牌,華為也不得不面臨晶片難以為繼的局面,存貨消耗殆盡之後,華為怎麼辦?即便華為能夠打通新的晶片供應商,但斡旋之中錯過的市場,又當如何彌補?

IoT可能是華為消費者業務唯一的出路,但目前,華為的IoT建設或許遠未到獨擋一面的時候,單純依靠融合硬體產品的出貨,很難成為華為消費者業務新的增長引擎。

A

2018年華為在歐美市場遭遇重挫,當時華為尚能通過大舉攻入國內市場予以應對,也正是在國內市場的持續發力,華為得以在手機市場整體收縮的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

據IDC數據,2019年全年,智慧型手機中國整體市場出貨量約為3.7億臺,同比下滑7.5%。具體到市場份額,前五大智慧型手機廠商中,僅華為市場份額有所提升,達到38.3%,較2018年份額提升11.8個百分點,而包括小米、OV、蘋果在內的其餘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

但華為如今面臨的境況顯然比當時更加嚴峻。「9·15」禁令幾乎扼住了華為的咽喉——不僅斬斷了華為麒麟晶片的自研與市場應用,甚至封堵了華為採購其他高端處理器晶片的退路。而這種「無芯可用」的局面,對華為帶來的影響勢必深遠且難以正向解決。

首當其衝的便是子品牌榮耀,本月以來,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分析稱華為將出售榮耀手機業務為始,市場上不斷有榮耀即將出售的消息傳出。路透社近日便報導稱,華為當前正試圖重新調整業務重點,將旗下中低端定位的榮耀品牌手機部分業務出售,後續將專注於定位高端的華為手機。

河南一家榮耀省包的產品負責人也對字母榜表示,「榮耀賣身應該是確切消息,目前潛在資方包括四家國企與一家外企,總出資金額大概在300億左右。」這項交易一旦達成,榮耀將完全脫離華為體系。

當前,華為品牌與榮耀品牌之間的矛盾在於,除華為高端旗艦P系列與mate系列採用華為自研麒麟晶片之外,在榮耀的產品線裡,搭載麒麟晶片的產品也不在少數,比如榮耀V系列以及數字系列。

據砍柴網報導,來自華為上遊供應鏈的消息透露,華為交付給臺積電的麒麟9000晶片訂單是1500萬顆,但受生產時間所限,這批訂單最終只完成了60%左右,交付量在880萬顆左右。

這樣的供貨量對華為來說並非好消息,要知道,去年mate 30系列發布後,餘承東曾公開表示,上市僅僅60天後,全球出貨量便已超700萬臺,同比增長75%。

麒麟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優先供應華為系產品自然是更好的選擇。而華為系與榮耀系之間的矛盾也將變得愈發不可調和,禁令之下,同屬華為公司的榮耀子品牌,也面臨著晶片斷供的危機。

更何況,以晶片斷供為起點,龐大的銷售體系下,榮耀面臨的是下遊經銷商貨源不足導致的營收下滑甚至停滯、三四線城市毛細血管渠道收縮、以及友商的加速布局和挖人等複雜的局面,牽一髮而動全身。

王明是河南某榮耀省包的一名渠道經理,他告訴字母榜,近兩個月,榮耀的變化很明顯。

從9月份開始,榮耀整體的供貨量開始持續收縮。整個9月份,榮耀整體的供貨量減少了30%-40%,對應華為在鄉鎮渠道收縮了將近30%。

這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營狀況,「現在利潤跟之前相比減少了一半,不虧錢但也只能維持正常經營。最直接的影響是,我們之前除了基本的運營成本,會在渠道促銷方面有另外投入,但現在這部分預算基本砍掉了。」王明告訴字母榜,目前整個公司每個月的基本運營成本在150萬左右,他們壓力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9月份,榮耀甚至沒有對手機業務進行任何指標的相關考核,在王明的印象裡,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

另一邊,友商早已伺機而動。他們一邊迅速彌補榮耀在鄉鎮市場的空缺、一邊用抬高工資的方式,挖角仍在榮耀銷售體系內的任職員工。

王明所在的省包公司,直接觸達區域經銷商的員工是一線業務代表,他們主要負責榮耀在某一區域的供銷以及渠道管控,這部分人群是友商「挖人」行為的重點。

「從9月份開始,友商的動作就很密集了,他們會直接打電話給一線業務代表,基本每天我們公司員工都會收到十幾個電話,他們的挖人方式就是在原有底薪基礎上上調工資,一般在2000左右。」王明告訴字母榜,目前河南兩大省包已經被挖走了十幾個業務代表,這些人對華為不構成太大損失,因為被挖走的很多人業績並不出色,但對友商來說,榮耀原來的業務員有資源、有經驗、懂渠道,還是有可用之處。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字母榜9月份找到王明的時候,他對榮耀供貨量減少的事實雖有所擔憂,但仍然對榮耀抱有期待,他當時告訴字母榜,榮耀整體的存貨足夠,只是為了拉長戰線在做選擇性調整。不過近日對字母榜提及10月份的供貨量時,他坦言榮耀的供貨量仍然處在近乎減半的狀態,言語之間透露出些許無奈。

對當前以「求生」為核心訴求的華為來說,出售榮耀或許真的是更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郭明錤此前在分析中提出,榮耀獨立之後,購買零部件將不再受禁令影響,榮耀手機業務也能得以保存。

B

相對於存在感並不強的mate 40,Mate 40 Pro與Pro+,是本次發布會的重頭戲。

6.76英寸的OLED屏幕、90Hz的刷新率、2772 x 1344像素的解析度、沿襲P40系列的「藥丸」開孔設計、雙揚聲器,這些常規升級在這兩款產品上全部具備。

這兩款手機最大的區別來自於外觀。其中,Mate40 Pro採用玻璃材質面板,提供白色、黑色、銀色、綠色(夏日胡楊)和黃色(秋日胡楊)五種配色。Mate40 Pro+則擁有黑色和白色的陶瓷材質後殼,同樣沿襲華為P40 Pro+的設計思路。

在核心硬體部分,全系搭載全新5nm 5G SoC麒麟9000處理器,其電晶體數量達到153億,比蘋果的A14多出30%,這意味著,華為mate系列能夠保持更低的功耗。

GPU方面,麒麟9000晶片配備全新的ARM Mali-G78 MP24,這是全球首個擁有24核心的移動圖形處理器,相對於驍龍865+,性能提升52%。整體的能耗比也比驍龍865+有最低25%的提升。

談及此處,餘承東還隱隱對標了蘋果一把,他表示,「不像某廠商剛剛才推出第一代5G手機,華為已經是第三代了,在現網測試中,上行比其他的5G技術快2倍。」

他還表示,隨著相關技術的再次升級,華為mate系列能夠做到使用36個月之後依然不卡頓,流暢性只比最開始下降2.5%。

影像系統,依舊是華為這場發布會的重中之重,全系產品攝像頭均採用了星環設計。

其中,Mate40 Pro 沿用潛望式光學變焦結構,實現 10 倍混合變焦和 50 倍數字變焦,Mate40 Pro+ 則是實現了 20 倍混合變焦和 100 倍數字變焦,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基本上實現了全焦段的覆蓋。

在視頻方面,後置鏡頭實現了實時視頻 HDR 以及超級運動防抖,前置則是實現了前置慢動作、前後雙景錄像和前置 4K 等功能。

一大亮點在於,mate 40 Pro+搭載了業內首款自由曲面鏡頭,餘承東表示,配合華為防畸變的算法技術,這一鏡頭能夠有效解決拍攝畫面畸變問題。

發布會結束的第一時間,華為Mate 40 Pro DxOMark榜單出爐,華為mate 40 Pro以前置相機104分、後置相機136分的成績登上榜首。

可以看出來的是,作為華為的傳統強項,mate 40系列這次在攝像水平上一如既往保持了高水準,但相對於此前iPhone 12系列的改變而言,提升幅度並不大,華為的領先優勢,正在被蘋果縮小。

C

任正非此前曾公開表示,華為一定要走利潤高的高端手機路線。在他看來,華為消費者業務只是輔助產業,目的就是賺錢,負責輸送資金,好助力運營商業務在全球衝鋒陷陣。

華為2019年年報顯示,消費者業務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673億元,同比增長34.0%,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首次過半,高達54%。

如今,華為手機業務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IoT或許是華為消費者業務唯一的出路。

字母榜此前在《華為這根繩上的螞蚱》一文中就曾指出,從7月份開始,華為便有意識加大了對經銷商在融合產品方面的考核比重,具體包括智能手錶、手環等終端。

一位華為top364級別經銷商下的門店老闆告訴字母榜,「大概的考核方向是看我們單店手機融合產品的銷量比重,具體考核細則不便透露,但當下每個門店會設置一到兩個融合專員,每周會有兩次線下培訓。不僅如此,這批融合專員有一個固定的微信群,他們每天早上都要晨讀,還要將自己介紹產品之類的演示視頻放在群裡打卡」。

不過他向字母榜透露,當下他所在的門店,平均每個月融合產品的出貨量只能佔到十分之一左右,華為的轉型之路註定道阻且長。

客觀來看,每一次網絡制式的升級對行業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3G到4G,加速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催生了手機終端App應用的繁榮,進而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但5G時代,手機終端的連結範圍更廣,承載入口越來越多,帶來的是萬物互聯與人工智慧。

今年以來,國內手機品牌紛紛加速IoT布局,先後推出智能手錶、智能電視等產品,大多也是在備戰5G。

不過就當下的市場布局而言,在IoT布局上較為完善的無非iPhone、華為與小米三家,硬體產品已覆蓋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的融合產品。

相比之下,華為在AIoT上的戰略布局顯得稍晚,2018年底,華為正式推出AIoT生態戰略,表示將從入口、連結、生態三個層面構建豐富的產品形態,以「HiLink+HiAi」作為支撐產品生態的技術使命;到2019年,華為提出「1+8+N」全場景戰略,希望以此構建起牢固的終端消費者生態系統。

當下,在硬體生態上,華為已經具備相對完備的體系,終端產品已經覆蓋到手環、智能手錶、智能電視等多款終端產品。

但從競爭維度來看,華為的AIoT生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從IoT開放平臺接入的設備數來看,小米在AIoT布局更早,且大多採用「投資+孵化」的方式,構建起龐大的生態鏈圈,覆蓋品類更廣。

再從硬體生態的協同性來看,小米以手機為入口、以「小愛同學」為核心,已經搭建起協同性較高的生態體系。而蘋果最早在推出智慧型手機之前,就已經在做電腦和平板此類終端產品,得益於其封閉的iOS生態,其對硬體終端之間的互聯協同,已經進行了長達十年以上的優化。

分布式技術,被華為視作其IoT生態下的一項核心底層技術。此前,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接受品玩採訪時曾提到,「我們基於分布式技術的系統,不再是複製Android和iOS,因為他們倆本質是一樣的:由App Store下載App到手機上來運行。但基於分布式技術,我們突破了單手機的限制,多設備連接成一個生態之後,設備會有新的定義,建立在此之上的生態開發與應用形態就變得不一樣了。」

但目前,以華為手機、電腦、平板三方協同為例,在具體的協同方式上,最主要的連接還是體現在手機對電腦、手機對平板的交互操作,三者之間端對端的交互仍需完善。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正式發布:7000元起,搭載絕版麒麟晶片
    作者:iot101君物聯網智庫 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來了!千呼萬喚,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就在剛才正式發布了!一開始,餘總先「自賣自誇」了一波——從華為從3G、4G到5G的引領行業的通信技術,到為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專業攝像頭技術,到引領行業的移動AI技術,再到傳感器和材料等各項技術上的領先,以及在改善人們健康、普及教育和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
  • 華為手機大比拼:mate20X與mate30pro有什麼區別呢?
    華為mate20X是2018年下半年發布的新機,而華為mate30pro是2019年下半年發布的新機;兩款手機相隔一年之久了。華為mate30pro在華為mate20X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改動與創新;具體有哪些改動與創新,我們一起來看看。
  • 華為MATE的mate是什麼意思?
    華為的成功不僅體現在技術上,每款機型的名字取得也很巧妙。華為現在的五大系列有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麥芒系列、暢享系列。Mate系列由於它的電池容量大,手機續航能力強,因此它針對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是商旅人士。Mate系列可以說是華為目前最高端的手機了。mate在英文中是朋友、夥伴、伴侶。
  • 手機:華為手機Mate、P、nova代表的含義你都知道嗎?
    華為手機的熱度目前在國內非常高,大多數人也都在使用華為手機,最新發布的機型是Mate40,這是mate系列的最新品。除了mate系列,大家還應該聽過P系列,以及以Nova7為代表的系列手機,那麼大家都知道各個系列代表的都是什麼意思嗎?
  • 給長輩換華為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哪個比較適合?
    準備給媽媽買華為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哪個比較適合?題主問題的核心是準備給媽媽買華為手機,mate系列還是P系列哪個比較適合?實際從客觀角度來說,我覺得如果是媽媽使用的話,P系列會更加合適一些,一方面是因為mate和P系列配置實際相差不多,但是P系列的拍照要更好一些,而且特別是基礎版本的設計,比如今年發布的P40,實際他會照顧到重量和輕薄程度,以及包括尺寸等等,這些顯然是更加適合女生的。而mate系列相對來說比較商務,而且相比之下本身父母使用手機的頻率就不高,拍照的使用確實相對會比較頻繁,所以我們建議去選擇P系列。
  • 小桃帶你品讀手機科技:華為Mate20,備受關注的一款高端機
    在國內手機市場上,比較高端的手機因為它們的性能好,配置高,要經常受到社會上的關注,在國產手機裡頭,華為手機所發布的高端機也不少,據小編了解,其中有一款不僅受到了國內用戶的廣泛關注,國外的一些媒體也對這部手機有一定的關注,那就是華為mate20,小編認為,這款手機,作為華為的一款高端旗艦機,它的性能配置絕對差不了多少
  • 華為為何多此一舉推出華為Mate30EPro呢?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華為在推出華為mate40系列之後,又推出了華為mate30E Pro,感覺到很驚訝,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當然我們會發現這兩款手機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同的,而這些不同可能就構成了,為什麼華為會推出華為Mate30E Pro?第1個區別是:處理器。
  • 同為5G手機,為何內行人都選華為mate30而非華為P40?
    一般而言,買手機最好考慮全面,儘量買綜合性能更強的手機;很明顯,華為mate30 5G的配置比華為P40要高些;華為P40的優勢在於拍照與顏值,而華為mate30 5G的優勢就更多了;一起來看看。華為P40與華為mate30 5G都搭載了麒麟990 5G處理器,採用了7nm EUV工藝製程;該晶片是一款5G集成晶片,支持5G雙模;配備了LPDDR4X內存與UFS3.0快閃記憶體,且屏幕刷新率都為60HZ。
  • 華為mate20pro的一些小問題
    一開始我是這樣想像的:如果僅僅是手機與耳機音量不能統一調整的話,我可以把手機調到一個合適的音量,之後的使用過程,我就再也不按手機音量鍵,有需要的話用耳機音量鍵來調。對於最適合我的15%音量來說,它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這個問題目前無法解決。 或許這和華為手機首次採用「絕對藍牙音量」有關?  萬事開頭難,希望它接下來能夠有所改善吧。畢竟,它的競爭對手的藍牙耳機正在吊打全世界呢。
  • 華為高管首曝,Mate40「月亮照」亮相,這變焦無敵了!
    但筆者還是對國產手機更有情感的,畢竟華為mate40將會是麒麟晶片的絕唱跡象,也是迄今為止首款支持到5nm晶片的國產手機。在長達半年的預熱後,華為mate40的人氣也是頗高,也被認為是唯一可以抗衡iPhone12的機型!
  • 怎麼選擇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的分類
    如何選擇華為手機華為手機作為目前最熱門的手機之一,很多人準備邁入華為手機,但因為都不太懂華為的品類分類,都很糾結。那我來說說目前華為手機的分類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華為手機主要分為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暢享系列和榮耀系列。榮耀手機是針對電商和官網,在這裡就不過多描述了。
  • 摺疊屏手機哪家強|華為mate xs測評
    開心今天收到了從北京訂的華為最新款的mate xs摺疊屏手機,自從蘋果給不了我驚喜以後,我就一直在支持國產機,之前的p30使用感就不錯,最近看梨泰院大結局主角們都紛紛換上了三星新出的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確實很酷,優點是折起來只有正常手機半邊大小,諸多考慮下,我還是選擇了咱華為,畢竟支持國產嘛
  • 華為2020新款上市手機有哪些?今年最值得購買的華為手機竟是它!
    華為2020年上市了很多款手機,其中包括旗艦華為P40系列、華為Mate40系列和華為MateXS摺疊屏手機,華為Nova系列也發布了Nova 7和Nova 8系列,華為的親兒子榮耀發布了榮耀30系列、榮耀x10系列、榮耀play 4系列。
  • 2020年最佳智慧型手機攝像頭:華為 Mate 40 Pro
    新機型在P40 Pro優異表現的基礎上又對幾個方面做了提升,尤其是動態範圍驚人,即使在低光下也能很好的保留高光,這是很多旗艦手機都很難做到的。華為Mate 40 Pro是低光拍照的上上之選,同時也可輕鬆應對所有拍攝挑戰。雖然Mate 40 Pro的遠攝長焦不是最佳,但已足夠出色,雖然同競品相比,視場略窄,但超廣角攝像頭的圖像質量幾乎無可指摘。
  • 十月手機銷量排行榜:蘋果霸佔前二,華為mate40 Pro第三
    比如有被稱為科技圈春晚的iPhone 12、國內最受關注之一的華為mate 40系列、一加8T、Redmi K30S等新機。那麼,在新機爆發的十月中,哪些機型賣得最好呢? 近日,數碼博主@小乙MAX 統計了10月份京東自營手機銷量排行榜,此份榜單統計了國內電商平臺京東10月(10月1日0點至31日23點59分)銷量排名前20的機型。
  • 華為mate30與mate 30pro的區別有什麼,怎樣選購?
    華為的mate30和mate30pro,2019年底發布的華為旗艦手機。有4G版和5G版之分,我們今天直說5G版。兩款手機外觀區別不大,一個曲面屏,一個全面屏。但是具體配置有一定差異。售價方面,我們以8+256版本為例,兩者畢竟相差300元。那麼這些差異到底在哪裡?
  • 899元撿漏華為Mate20,麒麟980+徠卡三攝能再戰兩年嗎?
    最近一直和大家聊手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還有大量的人在使用兩年前的華為mate20系列!對於這款手機,很多人覺得這是華為手機的巔峰之作,也是華為最用心的產品,沒有之一。華為mate20,作為一款釘子戶手機,現在使用的大多數都是中年人,不愛折騰手機,只要它不壞,沒有大的毛病,就打算一直用到它退休。中年人壓力大,手機換機頻率低,買一款旗艦手機至少用三年。
  • 華為手機Mate30全面測評 羅蘭紫等四種顏色供你選擇
    2020-08-03 09:05:19 來源:李聰豪說遊戲 百家號 "年度旗艦級"是我們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的最耳熟的修飾詞之一,殊不知真實能基本保障這個詞的這手機屈指可數,這其中華為手機Mate系列產品便是寥寥無幾的"真"年度旗艦機。
  • 一個花粉的自述:用了5年華為,如今才知道Mate是什麼意思
    目前手機行業中,在國產高端領域佔據首要地位的品牌當屬華為。在逐年增加的巨額研發投入和不懈堅持下,華為旗下的產品已經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普遍認可,而且在全球手機銷量排行上,已經兩次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二,下一步對標三星。
  • 華為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給你講清楚
    眾所周知,華為手機目前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據著近一半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也有著很好的口碑,而說到華為手機首先想到就是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了解華為手機的朋友都知道,P系列和mate系列不僅是華為手機的代表,更是國內中高端機型的代表,那麼,同為高端機為何要分為兩個系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