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懂了易經,遇事一佔就能看到未來!易經的兩大重點——時間與空間

2021-03-01 風水易經智庫


選自南懷瑾全集《易經系列別講》


識人的才能

「象事知器,佔事知來」,《易經》這一門學問,就像一個卦,這個卦有卦理、有卦象,象就是卦的現象,「象事」的意思就是現象,是人事同物理世界的事。過去中國所用的東西,雕一塊玉也好,做一個古董也好,都是根據《易經》來的。那些工業設計的哲學,「象事知器」,與制器尚象都是同一道理。抗戰時期在重慶住過的人,都知道北碚,那裡有個銅盆叫做鳴器,像個洗臉盆一樣。這個銅盆放在水裡頭,倒進去水以後,用手輕輕的一摸,便會發出一種美妙的音樂,非常好聽,這就是根據《易經》的原理製作的。當時外國人、本國人去參觀的很多,至於什麼道理?誰也不知道。這一類奇奇怪怪的東西,在中國《神仙傳》裡多得很。再如過去建築設計,房屋上安裝一個獸,那個獸不是現在房子上的這些,現在的都是亂搞。過去要按規矩,放在屋頂的跟放在屋簷的都不一樣。這就是「象事知器」,跟古埃及的文明一樣,中國這一類的事情非常之多。

「佔事知來」,算命卜卦就是佔事,懂了《易經》,遇到事情一佔就看到了未來。平常我們說兆頭,兆頭就是佔事。換句話說,佔也是一種領導學,帝王要懂得領導學,便一定要懂得《易經》,然後所講的話,所做的事,才能「吉事有祥」。做領導的人,一切行為都要戰戰兢兢,不能做一點壞事。所以做領導的人很麻煩,被領導最好,就像平常所講的一個人被愛才是最幸福的,愛人是痛苦的,所以要永遠被愛。人生最幸福的就是一輩子做兒女、做學生的人,當老師並不舒服。

所謂「變化云為,吉事有祥」,就是盡做好事,不能做一點壞事。這就是領導哲學。「象事知器」就是說能認識人,會看相等等。最近談一個朋友,他一輩子做事,從不馬虎一點,就是寫一張便條紙,也沒有一筆是馬虎的。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器具如何了,這就是「象事知器」。

清朝的李鴻章,有一次介紹了三位青年給曾國藩。當是曾正在吃飯,理也沒有理,吃了飯便出動散步啦。他的左右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召見這幾個人》曾國藩說:這三個人,我已經看過啦,其中一個姓劉的要好好培養,將來是國家的棟梁之才(那個人就是劉銘傳);一位很拘謹的可以做軍需;另外一位最好請他回家,等他父母百年以後再用,因為他會當烈士的。後來果然如曾國藩所說,這就是「象事知器」。看一個人處理一件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前途,看出他的一生了。所以常常有些人,不必看他辦事,只聽他講話,就已經知道他的一生了。

「佔事知來」,就是知道事情的未來結果。有些人坐立不安,有些人很安詳,很從容,這些都是觀察一個人要注意的事項。

《易經》上告訴我們兩個重點,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兩件事情,就是「時」與「位」,時間與空間,我們說了半天《易經》,都只是在說明「時」與「位」這兩個問題。很好的東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時,一切都沒有用。同樣的道理,一件東西,很壞的也好,很好的也好,如果適得其時,看來是一件很壞的東西,也會有它很大的價值。居家就可以知道,像一枚生了鏽又彎曲了的鐵釘,我們把它夾直,儲放在一邊,有一天當颱風過境半枚鐵釘都沒有的時候,結果這枚壞鐵釘就會發生大作用,因為它得其「時」。還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東西很名貴,可是放在某一場合便毫無用處,假使把一個美玉的花瓶,放在廁所裡,這個位置便不太對,所以「時」、「位」最重要,時位恰當,就是得其時、得其位,一切都沒有問題。相反的,如果不得其時、不得其位,那一定不行,我們在這裡看中國文化的哲學,老子對孔子說:「君子乘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虆以行。」機會給你了,你就可以作為一番,時間不屬於你,就規規矩矩少吹牛。孟子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也是時位的問題,時位不屬於你的,就在那裡不要動了,時位屬於你的則去行事。八卦相蕩就包涵了這許多道理。

 

——《易經雜說》

孔子就告訴子路:「時哉!時哉!」

 

這個「時哉!時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佔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經》及中國文化,關於「時」的問題,更要注意。人生一切,個人小事也好,國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時機。還有「位」——環境。《易經》重點,就在這裡。天下萬事萬物都在變,隨時在變,沒有不變的事,時間一分一秒在變,空間隨時隨地在變。所以孔子經常在《易經》中提到時空的變。我常告訴年輕同學們,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騷,年輕人不怕沒有前途,只問你能不能夠站得起來;但要懂得把握時間和空間。如同趕公共汽車一樣,這就是人生。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剛剛趕到,汽車開出去了,於是氣得不得了,大罵一陣,罵有什麼用?乾脆等下一班第一個上去,不就好了。從這一點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樣去安排自己,把握時間,孔子告訴子路「時哉!時哉!」也包含了這個道理。

 

野雞站在山崗上面,顯得很神氣,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場的雞籠旁邊,你說它的後果是什麼?它站在那山崗上,就大有鳳凰之象。正如晉代左思的詩:「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裡流。」一幅大自然的畫面,上是千仞崗,下是長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這就是得時、得位。孔子指著那山崗上美麗的雌雉對子路說:「時哉!時哉!」意思就是說,你看,那隻雌雉正在這個時候飛起來,然後又降落在那麼一個好地方,這一幕活動的畫面,影射了人生處世之理。孔子周遊列國,要想救這個時代,救這個世界,救這個歷史文化,但卻深感回天乏術。他藉著這一幕景致對子路表達這個意思,而不從正面講,好像釋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語言,就用目前這個事實指示給子路,你要懂得這個,要立足,要站穩,要站得好,早一點站到你的好位置。「時哉!時哉!」要把握時機。子路這時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聽懂以後,恍然領悟而生感嘆的反應。

 

——《論語別裁》

相關閱讀:

南懷瑾老師:《易經》與領導學!

南懷瑾老師開示:命運如何轉變?

南懷瑾:《金剛經》中最經典的38句

國學大師南懷瑾: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南懷瑾老師:《易經》道理的基本要點

南懷瑾先生講述:最吉利的一卦--謙卦

南懷瑾:《易經》是中國人文文化的基礎

南懷瑾老師:佛說有十種仙道,其中有秘密

南懷瑾先生:易經的兩大重點——時間與空間

南懷瑾老師丨講述中國地理的龍脈與歷史人物

南懷瑾老師: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路給人家走

南懷瑾50句人生精言,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

南懷瑾:《易經》包含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大原理

南懷瑾先生:宇宙一切法則,都在《易經》範圍中

南懷瑾:風水這東西大家不要迷信,但也不要不信

南懷瑾:觀相識人,儒家、道家、佛家、醫家怎麼看

跟王陽明學修心,跟曾國藩學修身,跟南懷瑾學修行

南懷瑾老師:《金剛經》中的9大人生真相,大夢頓醒

南懷瑾:如果犯了這三個錯誤一定倒黴,很少有例外的

南懷瑾先生:普及儒釋道文化延續中國文化命脈(視頻)

國學大師南懷瑾:學修行16奧妙,命運可以改變,補腦必備

南懷瑾老師講述:人為什麼要看相算命?有句俗話說的很對!

南懷瑾:易經讀通了,自己不卜卦,因為天地間的道理你全懂了

南懷瑾老師講述:聰明是不能用過度的,所以萬事先知,並不吉利

南懷瑾:西方文化吹起了新術數的號角,星命和星相與心理的關係

國學大師南懷瑾易經雜說摘要,《易經》三原則,易經雜說之敲門磚

南懷瑾:易經的智慧四個字,也是我國文化的哲學精神,就是精義入神

南懷瑾:《易經》簡易、變易、不易的法則與連山、歸藏、周易的三易之說

南懷瑾:懂了易經以後,每一個卦象都是人生、宇宙、物理,就是生活經驗



|感恩關注 隨喜轉發(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

風水易經智庫

微信公眾號:okfsscom

★ 啟迪智慧,預見未來,智庫囊團,護佑成功。

★ 人生感悟 | 禪語妙意 | 頭條風水 | 易經智慧 | 取名改名 | 命理雜談 | 心靈雞湯 | 奇妙探玄 | 右腦補洞 | 風水培訓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


親,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二維碼功能,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圖案就能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圖文(或視頻)來源於網絡,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版權屬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直接聯繫小編刪除 。聯繫小編:okfss@qq.com 好料推薦及投稿。

風水勘測規劃,命理流年,詳批測算,佔卜,取名改名,風水培訓,請聯繫我們

聯繫我們:易學風水行業合作聯繫私人微信ID:ZGFSXY,平臺資源共享,業務合作,專業風水師,命理師推介合作。聯繫我們:專業風水布局勘測,命理運程測算,佔卜,取名改名,楊公風水,玄空風水培訓聯繫私人微信ID:ZGFSPX。

相關焦點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其實很多人只看到上半句,南懷瑾大師說的下半句才是重點,看完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最初我也喜歡在夜裡讀周易,但是一讀就忘了時間,常常是剛剛想明白了一個問題,接著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在反覆的循環之中,一夜就過去了,回聲之後才發現天色漸亮。」
  • 民間有流傳,鬼怕《易經》!南懷瑾大師卻說:晚上不要讀,為啥?
    最近的研究更表明,《易經》的每一卦,都是一首詩,文學、美學價值,完全不亞於《詩經》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周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南懷瑾先生:「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為什麼南懷瑾告訴我們說,千萬別讀《易經》呢?在世人的認知裡面,《易經》是可以闢邪的,但凡是心不正的妖魔鬼怪,都害怕《易經》。但是南懷瑾大師的意思可不是這個。
  • 南懷瑾:世人皆醉而我獨醒,唯易經可救世人,悟透從容應對人生
    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南懷瑾老師在《中國文化泛言》中說東方文化的結晶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
  •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說起南懷瑾,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個慈眉善目,仙風道骨的老人形象,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儒釋道兼修,是一位著名的國學大師,許多人都以他為偶像。而且,他對於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了解的十分透徹,他將儒、釋、道、諸子百家等典籍相互融合,用全新的方式,幽默詼諧傳送給世人,備受追捧。
  • 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近段時間,網絡上一段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習《易經》的視頻,引發諸多討論。這段視頻中,南懷謹大師認為:想要系統並且深入研究佛學和易學是非常困難,只有兩種人可以很好的研究它們。第一,擁有大智慧,且超脫人間的修行者。
  • 《易經雜說》(一)——看相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以前,聽說用易經算命,覺得有點迷信,有點玄乎。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相同有名的,還有易經中陰陽諧和的思維。此語出《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是:一陰一陽的對立對立和改變一致便是事物發展的"道"即規則性,承繼這個"道"的是美善,而成果這個"道"的則是事物內在的固有實質。
  • 探索四維空間和易經「奇妙」的關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太神奇了
    對一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宇宙探索是大家長久以來的重點目標,在此過程中碰到的種種問題,實際上也成為科技發展的動力,在求知慾和探索欲的驅使下,大家從未停止過探索。科學家表示,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個維度,只不過這也使它變得更加複雜,由於這個維度與時間相關,還有與速度相關的問題支撐著一整個空間的存在。
  • 《易經》告誡:人生兩大窮困之境,碰到了不要抱怨,成大事的前兆
    縱觀中華五千年,凡事成就大事業,創造大輝煌,大影響的英雄也好,聖人也罷,都是經歷過常人難以人忍受的大窮困後憑藉堅強的毅力和勇氣才能獲得大亨通,這就是《易經》裡面的陰陽互逆,窮通之道。那麼人生中有兩大窮困的境地是什麼呢?在易經第47卦,困卦中講得很具體。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文獻通考·經籍三》也說:「一旦謀及卜筮,則觀變玩佔,亦此義理。」作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和Nielsen認證的大數據分析師,筆者也接觸《易經》二十餘年,走過不少彎路,略有幾點心得,想要理解《易經》的每一個卦,建議還是要遵循孔夫子的說法,「觀其象、玩其辭、觀其變、玩其佔」,即:象、數、理、佔。
  • 《易經》提醒:有兩種「便宜」儘量少佔,以免招惹禍端,走下坡
    無論是誰都要明白「天底下不會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什麼錢財是不用努力就能夠得到的,不要相信網上說的輕鬆賺錢的方法,因為工作都是辛苦的,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時間與汗水,二者是成正比的,別總懷著僥倖的心理去對待生活中的事。
  • 皆因《易經》道出這3條天規!
    1990年11月26日,在北京的協和醫院,一位老人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便離開了這個世界:中國將來贏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個老人便是我們都熟悉得到中國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馮友蘭老先生! 為什麼馮友蘭老先生臨終前,還不忘告誡後人《易經》的重要性呢?
  • 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國際易學聯盟(I-Ching)主席孫靜。從該校網站顯示的2019年博士招生目錄中可以看到,"易經與預測"被列為中國哲學下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下圖所示。
  • 易經: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真正精明的人,從不給2種人幫忙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按照現代科學的講法,人的命運跟幾大因素有關係,風水,積德,讀書!《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
  • 易經不是算命,易經改變命運
    於是,我遇到很多算命的人,都自稱是《易經》專家。但是,他們除了算命,卻對《易經》裡的東西幾乎是一無所知。而大多數聽眾,或者叫做算命眾,也誤以為那些算命知識就是《易經》。於是,我就開始留心,為什麼大家都要用《易經》來包裝算命?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易經》看不懂。既然大家看不懂,就可以有人魚目混珠了。我作為一個《易經》讀者,感到有一個」使命狂想」,就是要把《易經》解得人人能懂。
  • 易經算卦的本質
    所以,這個有大智慧的人就是這樣,一下就點到了精要的地方。哈哈,不服不行啊! 首先我想說,我的易經算卦與外面所說的什麼算命、什麼預測未來都沒有關係。如果認真看過我收費算卦的帖子,應該非常清楚,我是拿易經的卜筮決疑的。那什麼是決疑呢?從本質上講,只有當下的覺受。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面臨的也只有當下的抉擇。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做出「正確」抉擇的智慧。
  • 易經提醒:人到中年生活不順,給你3條建議,能突破的人未來可期
    其背後的規律性在《易經》中有所揭示:生活中會遇到一個障礙,那就是,能夠突破的人將在未來蓬勃發展。1、如果你下決心去做事情,就需要歷經屯難俗話說,一開始很難做。這個困難完了接著又是一個困難。《易經》屯卦的序卦是屯者,物之始生也。天地萬物產生,乾坤之後的第三個卦為屯卦。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我們翻看易經的文獻,最古老的佔卜方法是用50根蓍草,然後進行推演和換算,但是這種方法起卦的時間較長,比較麻煩,後人又發明了梅花易數、大六壬、奇門遁甲、六爻預測、四柱八字等方法,有的更是直接看人的手相和面相,而這些佔卜的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預測更加準確,而且也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
  • 《易經雜說》
    如法律、教育、軍事、文化這些都起來了,由此也看到管子的思想:「倉凜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原理。物質文明進步以後,有了經濟作用,就有私心,這個時候必須產生文化,要有法律。「故受之以履」,要有應該走的道路,所以就法律哲學來說,法律絕對是對的嗎?不一定。因時間空間的不同,法律的道理是相對的;在這一時間空間是最好的真理,拿到另外一個時代或社會,則會變成很壞的事情。那麼何以大家都承認法律是對的?
  • 從易經的角度看「運勢」,讀懂受益一生
    易經道理:你為何過的不順?看易經的角度來解釋,用3招將其化解很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或推崇它,或詆毀它。《易經》最早的起源,現有的記錄中已經無法追溯了。如果把河圖、洛書和《易經》結合起來,事實上,這三者是人類種族起源和潛能開發的宇宙全息圖。這已超越文字,這裡無法陳述,有緣人自然會懂。通俗地說,當一個人的言行,做事,和自然規律相違背,個人獨立的能量體和周圍的能量場逆行,人就會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