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國內的奧特萊斯紛紛選擇閉店,銷售因此受到了巨大影響。據奧萊領秀大數據中心預測,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奧特萊斯的零售銷售損失將達100億元以上。分析認為,疫情之下,消費者宅居家中,倚重線下銷售的奧特萊斯若想在短期內挽回虧損,應加速提升數位化水平。
資料圖 中國商網 唐硯/攝
企業負重前行
疫情之下,我國國內的奧特萊斯幾乎處於停擺狀態。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首創體系下的12家、砂之船體系下11家、佛羅倫斯小鎮體系下的內地五家奧特萊斯全部暫停營業。
砂之船集團總裁許軍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奧特萊斯停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現金流緊張,如何保證收支平衡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商場沒有客流、商戶沒有銷售,導致商家無力支付租金,商場和商家均面臨著現金流壓力。為穩定品牌商戶,一些奧特萊斯對合作品牌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租金減免。
對於奧特萊斯連鎖品牌而言,減免租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在1月23日至2月29日這38天裡,首創鉅大對下屬12家首創奧萊在營項目的入駐商戶,實行免租、免扣率、免物業費、免推廣費等優惠政策。預計在這項政策的加持下,首創奧萊將為商戶減免費用過億元。
除了租金收入減少之外,奧特萊斯同時還面臨著員工工資、銀行信貸、利息、能耗等固定支出。
有業內人士表示,經營下降還可能導致包括償還貸款、續期以及新申請貸款不獲批等融資問題。奧特萊斯現金流不足,成本支出大,收支不成正比,可以說是負重前行。
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奧特萊斯是人流較為密集的場所之一,因此消費者對其持有謹慎態度。消費信心不足,將大大影響奧特萊斯的客流和銷售。
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恢復營業,估計在疫情結束前,消費者都不會蜂擁購物。極低客流的局面勢必會延續一段時間,而疫情結束後還會有一段調整適應期。
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為例,在疫情結束後,直到當年6月底北京各大商場的銷售額才恢復到2002年同期水平。
數位化進程加速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並習慣了數位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轉變,正在倒逼奧特萊斯企業提升信息化和數位化水平。
不可否認,當下,不少奧特萊斯都在積極應用數位化,尋找零售新路徑。其中,拓展線上社群營銷是企業運用的普遍方式,企業通過社群搭建私域流量池,通過內容、營銷、服務等進行裂變拓客,圍繞在線社群,將商品與服務深入化。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針對不同品牌,砂之船集團為消費者組建了不同的微信購物群,消費者掃描商城提供的二維碼即可進群交流。
首創奧萊則通過商場自營的App讓消費者享受線上服務。記者登錄首創的線上平臺鉅MAX線上商城發現,該商城品牌種類齊全,商品折扣力度也比較大。
消費者張女士對記者表示,自己生活在四線城市,當地沒有大品牌可以購買。線上奧特萊斯高性價比的商品為自己的消費帶來了便利。
此外,友阿股份旗下的友阿奧特萊斯則開啟「直播不停歇」的新購物模式。蔻馳、李維斯、曼妮芬、安逸猿等品牌均加入到了直播的行列。「消費者宅在家裡都很無聊,所以有很多顧客會光顧我們的直播間。」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平時在專櫃裡一次只能接待一位顧客,直播就不一樣了,一次能服務數百人,甚至幾千人。」
疫情更加考驗奧特萊斯線上與消費者的溝通能力。杉杉商業集團副總裁姚志明表示,奧特萊斯不應照搬其他線上零售平臺的運營模式,應利用品牌和價格優勢,打造出特有的線上平臺。
業內人士表示,奧特萊斯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零售布局,可以為其雙向引流。線上帶貨不僅在特殊時期解決了實體商業的營業困難,還將成為奧特萊斯轉型的長期探索。未來一段時間,企業都將繼續大力發展線上零售及新零售業務,尋找拓展增量市場的機會。
在加速數位化轉型的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奧特萊斯還要做好企業的開源節流,做好戰略儲備和團隊能力的培訓和提升。奧特萊斯企業在關注利好政策、申請金融支持之外,更應將工作重心放在自身的調整與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上,做好戰略儲備和調整。企業應優化人力成本,嚴控財務支出,取消不必要的營銷推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