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工程的,搞服裝的,或者家裡有了點積蓄的,總想著要再幹一番事業。想來想去,發現餐飲入門,小區附近、社區、購物中心,一到周末很多店排隊很火爆,覺得大有可為。
但一了解一盤算,發現原來幹餐飲不是那麼簡單的,找加盟、店面租金、設備、原材料等投入,遠非自己當初所想。
錢不夠,怎麼辦?找兄弟朋友一起幹!
但很多時候,兄弟朋友找來了,合夥幹起來了,門店開業後卻問題不斷,互相猜忌互相拆臺,最後鬧得個不歡而散,賠錢關門。
餐飲行業,不論大小都是重資產投入,不能為了錢不夠就飢不擇食,找人合夥的時候一定要切記,這幾種不合適的人千萬不能組隊,以免賠了錢還朋友親戚沒得做。
1、急於求成,一心想賺快錢的人不能要
雖然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但開店有風險,賠錢的概率也不不會小。
有些一心想著賺錢,沒想過賠錢的人,千萬不能做合伙人。
這種合伙人對項目的預期太過急功近利,以為創業就是拿錢生錢、投了錢就坐等賺錢了,但一旦經營狀況出現和預期盈利出現偏差,便沒了耐心,中途會有各種消極、退場的想法出現,對小本創業的持續進展威脅極大。
半途退場,對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創業者來說,無異於高速奔行的馬車突然被卸掉一個車輪,很可能就轟然傾覆。
2、心眼小,斤斤計較的人不能要。
合夥開店,都要拿錢,精打細算是必須的,但疑神疑鬼、斤斤計較的人,會使創始團隊缺乏信任度,沒有合力,甚至互相牽制,影響決策。
比如認為「憑什麼出資差不多,付出的努力差不多,你佔的股比多,你說了算」?
這種人處處覺得自己貢獻大,誰也不服誰,或者都想要自己說了算,結果就是內耗不斷,最後大家都血本無歸。
合伙人畢竟不是一個整體,經常會有對帶頭大哥的決策質疑、對前景的不確定、資金使用的不放心等等,這一切的信任危機下,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動作,比如安插親信、互相牽制等等影響高效決策的小動作。
久之,自然人心散了,團隊也就散了,開店失敗幾乎是大概率的。
3、沒有實力的合伙人,千萬不能要。
合伙人選擇上,切記沒有實力的人,哪怕關係再好,也不要選。
實力不均等,在資金比例上就會吃力,對盈利預期就更加急切和渴望,就更加輸不起。如此心態,一旦項目出現困難,對這種合伙人來說就猶如泰山壓頂,覺得支撐不下去了,各種負能量和退堂鼓就出來了。
一旦挺不住,實力弱的合伙人中途退場,就會對本已處於困境中的項目帶來滅頂之災,導致滿盤皆輸。
某10萬方購物中心中的一家大型網紅中餐,由於面積大、投資大,創始人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找了做策劃的朋友、做餐飲的朋友、開裝修公司的老闆幾個人合夥,結果是裝修品質跟不上、工期跟不上,不僅不能與商場同步開業,還遺留了拖欠工人薪資等惡性問題;開業後又是後廚管理不斷有小動作,最終導致經營困難,瀕臨倒閉,尋求轉讓接盤。
這種合夥,創始人的幾百萬,就幾乎打了水漂。
所以,沒有實力的合伙人,就是項目的拖累,千萬不能要。
小結:餐飲創業,合夥切忌人多,不合適的人堅決不能要。
餐飲創業,重投入,切記合伙人要合適,更不能多。
合伙人基本上都是出資人,都擁有一定話語權。人多了,說話的多了,人多嘴雜,不利於決策推進。
只要資金充足,能不合夥就不合夥,能一個人定就一個人說了算。雖然說人多力量大,但那是指幹粗活的,對於指揮決策層,還是越少越好。
人多了,想法不一致,預期不一致,出現苦難的時候就可能會只考慮自己的小算盤,結果就是團隊渙散,最終開店失敗,賠錢還賠了朋友感情。
創業不易,餐飲創業更不易。
合夥更要謹慎,找對人,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