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老電影,1937年的《夜半歌聲》

2020-12-23 騰訊網
破敗的歌劇院

各位,又見面了!今天來聊一聊老電影,1937 年的《夜班歌聲》,由馬徐維邦編導,金山(飾演宋丹平)、胡萍(飾演李曉霞)和施超(飾演孫小鷗)等人主演的愛情恐怖電影。

宋丹平的影子

馬徐維邦編導的《夜半歌聲》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黑白電影,我只能說看習慣彩色電影的我一時間轉去看黑白電影,那是一種很奇妙的視覺體驗,再加上黑白電影的拍攝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像《夜半歌聲》到現在都已經 83 年了,我一時間很難分辨出電影究竟那段是白天,那段是黑夜,若不是有一兩處鏡頭曝光明顯,我都要懷疑馬徐維邦專挑晚上拍攝。

孫小鷗一行人和早已荒廢的舞臺

都說「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恰好就在這麼的一個晚上,孫小鷗和他的劇團來到了這座荒廢已久的傳聞中經常鬧鬼的劇院。

孫小鷗向守門人求助

但是在他們來到這座劇院之前,就恰好發生了一次鬧鬼事件,透過劇院打開的窗口,我們看到的只有一個黑色的影子照映在破舊的牆壁上,深情的歌聲緩緩地傳到觀眾的耳朵裡。

歌詞像是一位紳士的自責,他辜負了一位女士的愛慕,想反抗邪惡勢力卻無能為力。但是就是這樣的優美的歌詞,周圍人就像看見妖魔鬼怪一樣,關緊門窗,唯有劇院對面瘋了的李曉霞痴痴地聽著、望著。

宋丹平拿著蠟燭看著孫小鷗

滂沱大雨,伴隨著急促的音樂,孫小鷗一行人終於到達了這座破敗的劇院,隨著劇院的重新開張,孫小鷗和宋丹平的相遇,也讓一些塵封的往事慢慢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帶孫小鷗一行逛劇院的那個守門人,我對他的印象,在電影裡也是數一數二的,他那雙非常靈活的眼睛好像在說著故事,就算是黑白的電影,也掩蓋不了他的眼睛裡透露出的善良。

宋丹平與李曉霞相會

在宋丹平療傷的期間,守門人不僅充當起宋丹平和李曉霞之間的橋梁,不是替李曉霞送信,就是替李曉霞送花,在宋丹平摘下繃帶後無法面對自己和李曉霞時,守門人更是為他出謀劃策,雖然守門人沒有俊秀的面貌,但是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孫小鷗聽到歌聲時十分害怕,守門人跟他說「或許他是在幫助你呢?」。

宋丹平療傷

聽著宋丹平講起他自己和李曉霞的悲慘愛情故事,雖然作為觀眾,我能感受到那份心痛,都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但若真的「戲子無義」,宋丹平也無須落到這地步。或許這個故事距離現在真的太遠,無法理解當時的封建禮制,更無法理解李曉霞瘋了之後為什麼會被父親拋棄在大宅裡。

兩人望向李曉霞的住處

當孫小鷗看到宋丹平的真面貌時,就像看著一尊羅剎惡鬼,醜陋不堪。宋丹平的重新出現,預示十年的仇恨在今天需要做一個了結,宋丹平和大地主湯俊在電影的結尾有著一場激烈的打鬥戲,不出所料,湯俊掉下樓摔死了,但是宋丹平也活不了。

守門人在堵門

宋丹平和湯俊的打鬥動作粗糙,但是真實,就好像你在街頭看別人鬥毆一樣,有點笨拙,加上快節奏的音樂,仿佛將觀眾拉回了無聲電影的年代,好像有種看大師卓別林電影的感覺。

宋丹平和湯俊兩人生死對決

看完《夜半歌聲》,更多的感受是在那個時代下對革命黨人的迫害,宋丹平是一名歌劇表演者,更是一名先進的革命黨人,在消失了十年之後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在知道他是革命黨人之後,居然群起而攻之,作為觀眾的我更是對那個時代的人感到了憤怒,最後宋丹平更是無奈,跳河自盡。

準備燒死宋丹平

但是《夜半歌聲》結尾定格的那一幕,始終有點難以接受,海浪不斷地拍打上岸,然後電影定格在孫小鷗和李曉霞的身上,孫小鷗的愛人淑芳死了,李曉霞的愛人宋丹平也死了,但是孫小鷗的手卻抓著李曉霞的手臂,李曉霞依靠在孫小鷗的懷裡,這倒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好了,《夜半歌聲》就聊到這裡,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國產老電影海報賞析
    《風雲兒女》 種類:黑白故事片 年代:1935年 出品:電通影片公司 編劇:田漢、夏衍 導演:許幸之 主要演員:袁牧之、王人美、談瑛《馬路天使》 種類:黑白故事片 年代:1937年 出品:明星影片公司 編導:袁牧之 主要演員:趙丹、周璇、魏鶴齡、趙慧深《十字街頭
  • 張國榮最經典十部電影:從《霸王別姬》到《夜半歌聲》你最愛哪部
    每年到了四月,娛樂圈中的明星還有很多觀眾粉絲都會懷念這位巨星,好多年了一直如此,到現在已經連續十七年了,能有這種待遇和影響的,也只有哥哥張國榮了。大家喜歡和懷念張國榮,各有各的願意,有人喜歡他的帥氣顏值,有人喜歡他的真實性情,有人喜歡他的動聽音樂,有人喜歡他的經典電影。
  • 《夜半歌聲》中韋青一角,原定演員不是黃磊,而是他,因檔期錯過
    因為張國榮,當年他主演的一部電影《霸王別姬》又被頻頻提及。二十多年過去後,該影片主演,如今都是影視圈知名藝人。像黃磊,就在《霸王別姬》中出演一個角色。因為這部影片,黃磊和張國榮相識。在第二年,兩人有了第二次合作,張國榮向《夜半歌聲》劇組,推薦了黃磊,讓他出演韋青一角。其實,在最初,張國榮推薦的是古天樂,因為他沒有檔期,TVB不放人,才又推薦黃磊。在影片上映後,黃磊因此走紅,獲得當年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之所以古天樂沒有檔期,是因為TVB開始拍攝《神鵰俠侶》,讓他演男主角楊過。
  • 王晰 夜半歌聲 伴奏 - 我和我的祖國 清華大學快閃 無人聲伴奏
    王晰 夜半歌聲 伴奏 - 我和我的祖國 清華大學快閃 無人聲伴奏Lil Ghost小鬼 - What's Wrong With Me作詞:Lil Ghost小鬼作曲
  • 出租屋每晚定時傳來「夜半歌聲」?警方一查發現不簡單
    今年3月下旬廣州黃埔區公安分局穗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轄區內一出租屋裡,每晚會定時傳出「歌聲」影響附近居民正常休息夜半歌聲??
  • 【靚碟試聽】夜半時分的輕爵士:發燒版Sylvia Bennett精選集
    爵士樂看來比較貼近夜半時分的氣氛,搖搖擺擺,慵慵懶懶,難怪古典電臺午夜時分安排的帶狀節目是爵士樂。不過要培養睡眠氣氛,就算是爵士樂也要挑選,要是挑到咆勃爵士,可能越聽越火熱,酸爵士(Acid Jazz)可能有點冷(或者該說酸?),最好是輕輕柔柔的抒情輕爵士,音樂不複雜,節奏穩穩的,份量輕盈,可以舒舒服服搭配麥香濃鬱的Single Malt,還有呢?
  • 中國老電影:《神女》
    我想,先來看看口碑吧。 其實,民國時期的中國老電影,實在不比現在的優秀國產電影遜色(甚至,比現在的很多電影優秀得非常多),而且當時對於電影的開放程度,也比現在的條條框框政策來得開明合理。
  • 白雪公主原型101歲去世,迪士尼從1937年創作,一共有過3個版本
    2020年10月22日,外媒發布了一則非常讓人悲痛的消息,迪士尼創作的第一位公主,白雪公主的真人模特瑪吉·錢皮恩於2020年,10月21日在洛杉磯去世。一位我們陪伴我們童年的公主的真人模特,就這樣地離開了我們。
  • 黑山塔拉河峽谷大橋,前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橋》,就在這裡取景
    20世紀70年代末,南斯拉夫電影在中國市場很大,特別是反法西斯電影更受歡迎。當時南斯拉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電影進軍中國,首次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和《橋》,這兩部驚險的戰鬥電影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因此《沃爾特拳頭》一度流行,《啊,朋友再見》的歌聲朗朗上口,至今不斷。
  • 聊聊電影,2017年的《電鋸驚魂8:豎鋸》
    今天來聊聊《電鋸驚魂8:豎鋸》,這部電影跟前面電鋸驚魂系列電影在風格上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可以看作是對前面的一系列電影的致敬。《電鋸驚魂8:豎鋸》由麥可·斯派瑞、彼得·斯派瑞聯合執導,馬特·帕斯摩爾(飾演洛根·尼爾森)、託賓·貝爾(飾演豎鋸/約翰·克萊默)、考樂姆·吉斯·雷尼(飾演警探奧爾蘭)和科勒·班尼特(警探基思·亨特)等人主演。
  • 1937年版《白雪公主》唯一典藏珍貴海報將驚豔亮相
    7月19日至20日,美國著名遺產拍行(Heritage Auctions)將在達拉斯(Dallas)舉辦《老式電影籤名海報》主題專場拍會。屆時,目前世上已知的唯一一件1937年英製版《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珍貴廣告牌海報將驚豔亮相,尺寸為20x9英尺(約為610x274釐米),尺幅較大、極為罕見,成交金額有望突破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萬元)。
  • 創刊於1937年,日本雜誌《花椿》美了80多年
    《花椿》前身(1924.11-1937.09)擁有140多年歷史的資生堂,最初是設在銀座的一家西式藥房。創始人福原有信有三個兒子,老大生病、老二早逝,老三從小夢想成為藝術家。為了繼承家業,老三福原信三(我猜老大叫信一,老二叫信二)到美國深造,學習藥學。
  • 畢卡索7-畢卡索的抽象主義時期1937—1943年
    7.1937—1943年,畢卡索的抽象主義時期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 簡述: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
    【話說軍世】日本軍隊從1931年開始侵略我國,1937年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這一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尤其是淞滬會戰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那麼,在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有多少投入到了中國戰場呢。
  • 宅在家裡,20部豆瓣高分老電影看起來,重拾童年回憶,全都是好片
    我看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地把咱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優秀老電影重溫一遍呢。今天,雅清就想為大家推薦其中的20部老電影吧,全部都是豆瓣高分電影哦,而且都曾給我們留下過極其難忘的回憶。是的,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看看早期的中國電影,我們就會發現猶如走進了一座如夢似幻的花園,那種鮮妍的春天氣息,不僅悅目,而且賞心。
  • 你儂我儂,8首老上海歌曲,一秒把你拉回上海灘的繁華
    今天小編整理了老上海的濃情小調,如今歌曲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我們彷彿又回到20、30年代的上海,看不完的繁華如夢,說不盡的風流傳奇,十裡洋場……從時光隧道傳來的回音,讓我們追憶歌聲中的老上海,感受世情的變遷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