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款貝珠的首飾在市面上悄然流行,那麼——什麼是「貝珠」呢?
貝珠是仿製珍珠主要的一種,亦有稱之為「貝寶珠」,顏色有銀白、金黃、孔雀綠、孔雀藍、海藍、濃紫、烏黑等等,全是模仿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裡最漂亮的顏色,從而被有的人賦予大溪地黑貝寶、澳大利亞貝寶珠等等富麗堂皇的名稱。還有被有的人賦予國際「AAA」的珠寶級別,貝珠是一種仿製珍珠,頂多就算是工藝品,何來的珠寶級別?
貝珠的發展和演變
貝珠原來的製作工藝是:利用深海的大貝殼,打磨成圓球形,然後在上面塗上多層由魚鱗或者深海提煉的「珍珠精液」,其中以深海提煉的「珍珠精液」為最好。原來最大的仿製珍珠的生產地是西班牙,所以也有「西貝珠」之稱,一顆好的「西貝珠」也價格不菲。
但是,現在的「貝珠」還能稱為貝珠嗎?應該叫「合成珠」或「塑料珠」更加貼切。
國內目前的所謂「貝珠」,內核是合成的,外面的塗料也是化工原料合成的。沒有了「貝珠」的貝殼的內核,還能稱為「貝珠」嗎,叫「合成珠」或「塑料珠」更加貼切!
如上圖所示的這款毛衣鏈,大多都是貝珠的,這款原本是六月香港珠寶展上的一款首飾,珠子本來都是大溪地的黑珍珠串制的漸變色毛衣鏈,價格要小几萬。因為價格較高,所以就出了這麼多的貝珠仿品。
最後,教大家如何根據貝珠的這些特質來區分貝珠和珍珠:
(1)形狀與大小:天然的珍珠呈不同程度的圓形或不規則形。一串項鍊中的珍珠大小、顏色、形狀很少完全一致,每一顆珍珠都會有細微的偏差。而貝珠因為是人工製作,比天然珍珠更容易成型,所以當你仔細觀察一串貝珠項鍊時,你會發現每一顆貝珠的圓度的特別的好,而且大小都會非常一致。
(2)顏色和光澤:貝珠的顏色一般都是仿各類珍珠中最頂級的顏色(純白、孔雀綠、深金等),顏色特別的豔麗。貝珠的顏色是電鍍而成的,所以貝珠的顏色給人的感受很假,有種很不自然的感覺,色澤會比較的凝重,呆滯。天然珍珠的顏色會比較透亮,帶有金屬光澤等伴色。同時,貝珠的光澤是死的,不會象真正的珍珠那樣變幻莫測。
(3)密度:因為貝珠和珍珠的密度不一樣,貝珠的密度要小於珍珠。同樣大小的貝珠與珍珠相比,掂在手上,貝珠的重量要比珍珠輕許多。
(4)表面特徵:貝珠為人工製作,因此外觀瑕疵度比較少。而天然的珍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瑕疵,仔細觀察就能辨別出來。重點是,貝珠不耐磨,表皮很容易被劃花,貝珠帶久了會掉皮,失去珍珠原有的光澤。而天然珍珠是由一層層的珍珠質包裹而成的,刮傷後用手抹一下就一點痕跡都沒有了,恢復珍珠原有的樣子。
貝珠因為價格低廉,又很美麗,是非常好的「工藝品」和「裝飾品」。存在即合理,貝珠作為飾品只要銷售的價格合理都是沒問題的(一般在小几百左右)。但是這當中不免有不法商家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將貝珠當做天然的珍珠銷售,欺騙消費者。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貝珠」,避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