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掛降噪藍牙耳機推薦|索尼居然不是最強?

2021-02-08 Zaaap


*歡迎大家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Zaaap! App,即刻擁有美好品質生活。

話說近兩年無線藍牙耳機市場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個廠家各類產品層出不窮。


目前來說,藍牙耳機分為三種形式,TWS 真無線耳機頭戴式耳機以及頸掛式耳機


一般來說,頭戴式耳機,也就是「扣耳大饅頭」,得益於體積大小和佩戴方式,音質和降噪效果是最好的。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攜帶不方便,二是夏天佩戴真的太熱了。


真無線耳機,體積小巧,是最便攜的耳機類型,配合充電倉續航也可以接受。相應的缺點也是因為體積小,需要集成太多的功能,往往無法都做到最優。並且太小也容易丟。


而頸掛式耳機,或者稱項圈、脖圈,則中合了以上兩者,在便攜性和功能性以及音質、降噪等方面做出了平衡。掛在脖子上使用也不容易丟失,不使用時直接摘下耳機即可,使用也方便,所以也擁有一大批忠實用戶。


老房手裡正好有兩條市面上比較流行常見的頸掛式藍牙降噪耳機,索尼 WI-1000X 以及1MORE 項圈降噪耳機,對比評測下到底誰更值得買?



其實,從外觀和設計上來說,頸掛式藍牙耳機的形態已經固化,通信、降噪、電池等零部件集成在頸圈中,耳機部分就能夠更集中的強化音質,綜合三種形式的耳機它的性能便捷程度比也是最高的。對於 1MORE 和 Sony,咱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比評測。



外觀及佩戴

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直觀來看 Sony 和 1MORE 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風格。



Sony 更硬朗,個頭更大,當然也更沉,約有 71 克重。1MORE 更柔美,體型小,分量也輕,只有 45 克不到。


而且索尼的這種大是全方位的,頸圈、控制區域乃至耳機本體,都要比萬魔大上一號。



頸掛式耳機不比真無線,在收納的時候還是需要稍微小心一些,這或許可以說是項圈藍牙耳機為數不多的缺點了。1MORE 和 Sony 都隨機附贈了收納袋,其中 1MORE 的為它家常見的類皮布材質的收口袋子,較為柔軟;Sony 則為方形的布袋,採用了「L形」拉鏈開關口設計,更定型一些。


至於耳塞的收納,兩個耳機的設計也全然不同。Sony 採用的是集線槽設計,可以把耳機線壓入槽中,最後只留出一小段,使得線材不會凌亂;1MORE 由於是從側邊延伸出耳機線,而且頸圈部分更細小,所以只採用了耳機單元磁吸設計來避免線材纏繞打結。



下面咱們聊聊佩戴,不管是 71 克還是 45 克,重量固然是一方面,對於頸掛式耳機來說,頸圈的材質才是最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了佩戴的舒適性。


索尼 WI-1000X 頸圈前段控制區域為硬塑料材質,整個項圈以金屬為骨架,所以也更重,相對應的也就更硬,更不易變形。為了提高舒適度,索尼在項圈後部內側也就是貼緊脖子後面的位置設置了海綿條,也就是類似頭戴式耳機海綿套,用來作為頸部的緩衝。



1MORE 則為一體成型的親膚質硬矽膠,其內置的記憶金屬更加柔軟,韌性也更高,你甚至可以將 1MORE 耳機打個結也不影響使用。


兩者相比,冬天佩戴 Sony 柔軟的海綿套更舒服,但缺點是不透氣,夏天佩戴很容易出汗粘上就難受了。而 1MORE 這方面就好很多,畢竟頸圈的面積也小,不太容易捂汗。


同時,由於 Sony 項圈的寬度、厚度都比 1MORE 要大,所以佩戴後在抬頭的時候影響也比較大。


當然,耳機本身,也就是耳塞也是影響佩戴體驗的一個重要指標。



兩家都作為專業的影音產品大廠,在耳塞的設計上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也都隨機附贈了各種尺寸大小的耳塞套,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即可。


最後附上真人佩戴圖,感謝「J小妮」同學友情出鏡。



小 J 同學表示,還是 1MORE 戴起來更舒服,因為輕…



性能及操控


作為藍牙降噪耳機屆的老牌領袖以及後起之秀,Sony 和 1MORE 的功能和性能其實都不弱,都挺能打。文字描述太麻煩,咱們直接列一張表對比下。



一目了然,其實萬魔比索尼要晚上市,在技術參數上取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MORE 擁有更輕的重量,更長的續航時間以及效率更高的快充,保證了出差、通勤等長時間使用需求;IPX5 級的防水又賦予了萬魔運動耳機的屬性,小雨、汗水都不在話下;藍牙 5.0 連接更加穩定,連接距離也更長;Type-C 接口與時俱進不用再多拿一根線。


不過,雖然在參數上有些落後,但索尼畢竟是耳機大廠,支持 LDAC 和 AAC 傳輸確保了無線使用時的高保真體驗;來電震動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功能,震動幅度不大,還稍微有點癢,這下不會錯過電話了;續航時間 10 個小時其實一兩天使用也基本足夠。


但是,WI-1000X 的最大問題在於其連接穩定性上,在人多的地方,比如擁擠的地鐵站中,很容易間歇性斷連,使用體驗並不太好。



兩款耳機都同樣支持有線連接,有線通過充電接口搭配隨機配置的專用線材使用,在有線使用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降噪使用,同樣的在沒電的時候也能夠繼續非降噪使用。


操控方面,兩副耳機都可以直接進行開關機、控制播放暫停以及音量調節,且這些功能鍵都集中在頸掛左側。就手感而言,Sony 採用的是浮雕式外殼設計,也就是有兩層按鍵,略顯奇怪;1MORE 則是最普通的直上直下,反饋感更直接。



降噪控制按鈕方面,1MORE 提供了兩個按鍵,單擊降噪按鍵在強降噪、弱降噪和關閉之間切換;另外一個按鍵則是開關風噪抑制。Sony 只有一個降噪控制按鍵,位於頸圈右側,單擊按鍵在降噪開啟、環境音模式開啟和關閉之間切換。



音質

不談音質談耳機就是耍流氓,其實像索尼和萬魔,基本上都不用太擔心,畢竟一個被稱為「大法」,多少人心目中的信仰;另一個雖為新秀,但獲獎無數,周杰倫入股,蘇打綠的主唱吳青峰代言,萬魔的 Stylish True Wireless 還被外媒評選為 100美元以下音質最好的耳機。


而且,都是圈鐵雙單元配置,都通過了金標認證,再怎麼說也不會太差。不過,實際上老房的聽感結論還是和自己的預判有一定的差別。


這個問題就出在 Sony Wi-1000X 上,以前只聽索尼其實除了它的音染較重,也就是索尼特有的「電子味」外,其他並沒有什麼讓我過於揪心的地方。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突然出現一個後輩萬魔,全副武裝的就殺過來了,靜下心來一對比,WI-1000X 的劣勢就突出了。那就是,聲場太窄。


按道理,不夠寬廣的聲場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通病,其實索尼新款降噪豆 WF-1000XM3在這方面已經做的很好了。WI-1000X 雖然是款老機器,但以索尼的技術來說並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但和 1MORE 一對比,缺點放大,過窄的聲場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壓抑感。


1MORE 的聲場明顯比 Sony 要寬,雖然達不到頭戴式耳機的效果,但是在藍牙耳塞中算是表現的比較好了。


當然,在三頻的力量方面,索尼比萬魔的力度要更強一些,高頻清脆,低頻量很充足,但也受聲場影響,低頻的表現不夠通透,直接的影響就是略有掩蓋住中高頻。1MORE 低頻雖然量沒 Sony 足,但相比之下感覺像是打開了,彈性能夠較好的表達出來,而且中高頻也有了表現的空間,人聲居中稍微偏後。



其實,就目前的耳機來說,對音質的要求除了輸出,還有輸入,畢竟現在的耳機除了聽歌以外,還承擔著通話功能。測試方法非常簡單,打開 K 歌 APP,帶著耳機唱兩首歌完事兒。


測試結果很遺憾,兩幅耳機都有一定的延遲,而且在 KTV 錄歌的時候都延遲的很明顯,所以要是玩 K 歌應用還是用有線耳機吧。但就錄音效果來說,1MORE 完勝,輸入的聲音更清晰、明亮,而 Sony 則和它的播放效果類似,有點沉悶含糊。



降噪

下面來談談頸掛式藍牙降噪耳機的最重要的功能,降噪。


兩者的降噪原理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單耳雙麥克風進行採樣進行主動降噪處理。



Sony WI-1000X 的主動降噪沒有檔位選擇,只有開啟和關閉,不過配置開啟環境音的功能。Sony 的環境聲模式是放開對高頻的過濾,其實主動降噪本身對高頻的過濾效果本來就不太好,能夠能清楚的聽到人聲。


1MORE EHD9001BA 具有強弱兩檔降噪,沒有提供環境音功能,1MORE 的弱降噪則是各頻降噪均適當放開,並沒有特別針對人聲進行優化。不過 1MORE 提供了風噪抑制特殊降噪選項,記得當時試聽大法降噪豆 WF-1000M3 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風噪,而風噪也正是出街使用降噪耳機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這點表現的確不錯,功能實用。



Sony WI-1000X 具備優勢的一個方面就是可以搭配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 來對耳機進行更為豐富的功能設置,比如有自動識別場景,相應的調整降噪等級以及開關人聲關注;自動檢測高度,測算大氣壓調整降噪等級等。不過這些功能都需要 APP 後臺常駐且一直追蹤地理位置,比較費電。


實際使用下來,兩者的降噪效果都還算比較理想。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目前而言基本所有的主動降噪耳機對低頻噪音的過濾都比較理想,而對高頻則效果不明顯,並不是某個耳機的降噪能力問題,而是普遍的技術問題。



得益於 Sony 的耳塞設計,其被動降噪效果較之 1MORE 要好一點,所以整體降噪效果要稍強於 1MORE;也就是說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佩戴 1MORE 能夠過濾掉大部分低沉的比如列車前進的噪音等,但對於周邊人的講話,阻擋效果沒 Sony 好。


所以說,降噪耳機,除了本身的主動降噪能力外,挑選一副適合自己耳朵的耳塞也非常重要,最好是海綿塞。


但是,Sony WI-1000X 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底噪聲音太明顯了,在調低音量聽歌的時候,稍微留意下都能聽見;1MORE 則幾乎感覺不到。



總而言之


放在一年前,WI-1000X 無可厚非的可以說是頸掛式藍牙降噪耳機的首選。但技術就是發展的這麼快,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2020 年,以 1MORE 為代表的新秀品牌對傳統國外大廠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在技術參數和實聽體驗上,1MORE 都有勝過Sony WI-1000X 的表現,而且時至今日,WI-1000X 的售價仍能買 1MORE 兩個。



當然,降噪屆的另外一個「扛把子」BOSE QC30,雖然老房手裡沒這款耳機,但也試用過,就佩戴來說是比 WI-1000X 要舒服不少,項圈的圓弧形設計和脖子也很貼切。降噪功能略微強於 WI-1000X。音質方面則跟同門 QC 35 一脈相承,平淡如水,低音沉不下去。


不過,索尼也在前段時間發布了 WI-1000X 的升級款 WI-1000XM2,升級藍牙 5.0,提升連接穩定性,音質也進行了重新調校。但售價能夠買 1MORE 三個了,所以,到底誰更值得買?這道選擇題,就交給你了。



推薦閱讀




申請加入 Zaaap! 創作者,可享受全平臺流量扶持優先眾測科技數碼產品以及現金獎勵等福利!掃碼關注 Zaaap! ,回復創作,了解更多詳情。


你也可以添加微信號:ZEALER-Media 進 Zaaap! 專屬創作者微信群。


相關焦點

  • 索尼、Bose、萬魔,誰是最強頸掛降噪藍牙耳機?
    話說近兩年無線藍牙耳機市場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個廠家各類產品層出不窮。目前來說,藍牙耳機分為三種形式,TWS真無線耳機、頭戴式耳機以及頸掛式耳機。一般來說,頭戴式耳機,也就是「扣耳大饅頭」,得益於體積大小和佩戴方式,音質和降噪效果是最好的。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攜帶不方便,二是夏天佩戴真的太熱了。
  • 於無聲處聽好聲 三款頸掛式降噪藍牙耳機推薦
    這樣在地鐵上也是一种放松,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三款頸掛式降噪藍牙耳機。漫步者W380NB    漫步者W380NB走的就是一種成熟穩重的設計風格,尤其是頸掛部分的真皮還帶有縫線的設計與啞光質感的金屬相互搭配,非常顯質感。這款耳機也十分的輕盈,親膚小羊皮材料加上頸掛式設計自身的優點,戴在脖子上基本沒有任何不適感。
  • 於無聲處聽好聲,三款頸掛式降噪藍牙耳機推薦
    對於我來說一款好的降噪耳機是可以間接的提升生活幸福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每天上下班坐地鐵的時候,戴上降噪耳機,可以隔絕掉周邊的絕大多數的噪音,不受他人的幹擾,自己享受一會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其它的有聲讀物之類的。這樣在地鐵上也是一种放松,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三款頸掛式降噪藍牙耳機。
  • 運動健身哪款頸掛式藍牙耳機好?十大運動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
    運動健身哪款頸掛式藍牙耳機好?十大運動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 對於一個健身達人來說,沒有音樂的運動是沒有靈魂的。
  • 2020掛頸/掛脖式無線藍牙耳機推薦,健身多用頸掛式運動耳機
    前言本篇文章主要介紹掛頸/掛脖藍牙耳機的優缺點,掛頸和掛脖的區別在於掛脖是有一個項圈。為什麼很多健身的時候會用掛頸/脖式的藍牙耳機。我們知道頭戴式藍牙耳機因為大小和重量問題,不是很適合強度比較大的運動,所以第一個就優先排除了。
  • 索尼WI-1000XM2 體驗,仍然是配置最強的頸掛式無線降噪耳機
    頸掛式無線降噪耳機,現在似乎成了一種被邊緣化的產品。和頭戴式和真無線這兩兩個極端不同,頸掛式無線降噪耳機,現在更多被放到入門市場中,變成一個常見的低預算入門選擇。不過,現在還是有廠牌堅持更新旗艦級的頸掛式降噪耳機。那,還是索尼。早在 12 月 10 日,索尼正式推出了新一代頸掛式無線降噪耳機 WI-1000XM2。
  • 2020掛頸/掛脖式無線藍牙耳機推薦,為什麼健身更多用頸掛式運動耳機
    為什麼很多健身的時候會用掛頸/脖式的藍牙耳機。我們知道頭戴式藍牙耳機因為大小和重量問題,不是很適合強度比較大的運動,所以第一個就優先排除了。入耳式和掛頸/脖式從進耳方式上,都是入耳的,唯一的區別在於掛頸/脖式在藍牙耳機不使用的時候自然垂於胸前,而入耳式一般需要放入充電倉。在健身的時候掛在脖子上比放充電倉藏口袋裡要方便很多,聽累的時候隨時可以取出舒緩一下,還不容易遺失。
  • 千元內降噪耳機推薦!2020最強降噪耳機推薦
    千元內降噪耳機推薦!2020最強降噪耳機推薦千元預算還是蠻高的了,但是對於降噪耳機來說,對於降噪效果好的耳機來說就只是還好啦,哈哈~~本人也是在耳機圈小混了那麼長時間的人了,這就來介紹幾款千元內降噪效果比較好的耳機吧。
  • 頸掛式降噪耳機之爭:索尼、BOSE幫你二選一
    自從真無線藍牙耳機火起來以後,越來越多人開始懷疑頸掛式耳機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但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真無線藍牙耳機和頸掛式耳機的使用場景還是有比較大區別的。我個人在跑步、出差的時候都更喜歡使用頸掛式耳機。真無線藍牙耳機在這樣混亂的動態場景下很容易掉了找不回來,而頸掛式耳機不僅輕便易攜,掛脖子上也不容易丟。
  • 主動降噪運動藍牙耳機推薦,平價藍牙耳機排行榜
    今年的新產品倒是出了不少,但是今天遭遇了疫情,導致很多行業都不太景氣,不知道今年的數碼節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在面臨各式各樣的耳機,肯定會有很多朋友像題主一樣,因為耳機多了而不知道從何選擇,如果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選,就一起來看一下我給大家整理出來的最值得推薦的耳機!
  • 降噪標杆:SONY/索尼 WI-1000X入耳式藍牙降噪耳機體驗測評
    其實在藍牙耳機中,我們之前也簡單的科普過一些小的分類。有以AirPods為代表「真無線」,也有帶電池盒或不帶電池盒的運動藍牙耳機,也有今天這樣的頸掛式。高頻相對還是偏暗一些,但這也依然符合索尼在消費級耳機中一味的調音風格。高頻的瞬態表現一般,解析力相對XBA-N1AP稍差一些,但是差距不算很大。可以確定的是,相對於以往索尼的藍牙耳機產品,WI-1000X的三頻依然要均衡許多,口味不是那麼的重。雖然低頻量感依然屬於相對較大一些的,但是下潛極好。
  • 頸掛式降噪耳機二挑一:BOSE還是索尼不用再糾結
    對於平常在生活、工作方面比較依賴耳機的人,升級耳機時都會面臨著兩難之選。在選擇頸掛式降噪耳機的難題上,BOSE QC30和索尼WI-1000XM2產品力都很強,從價格上來說兩者也是價位上比較接近的產品,那究竟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是我的選購觀點,希望給你有所幫助。
  • 雙十一頸掛式耳機哪個牌子好?雙十一頸掛式耳機排行榜10強
    雙十一頸掛式耳機哪個牌子好?雙十一頸掛式耳機排行榜10強 頸掛式藍牙耳機絕對是近幾年運動健身聽歌的利器,對比有線耳機,頸掛式藍牙耳機憑藉其便捷性深受不少運動愛好者的喜愛。
  • 頸掛式藍牙耳機有什麼推薦嗎?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
    頸掛式藍牙耳機有什麼推薦嗎?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我們日常的運動基本上就是跑步居多了,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傍晚公園,街道上很多有人都在夜跑,既為了鍛鍊身體,也為了放鬆壓力。雖然運動可以放鬆壓力,但同時也會疲倦,所以很多人就會使用掛脖藍牙耳機來聽聽歌,來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倦感。今天我就分享幾款很好地運動頸掛式藍牙耳機,希望對你各位有用。
  • 2020年TWS耳機有哪些推薦?無線降噪藍牙耳機推薦
    2020年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耳機款式新出了不少,當然!我們的選擇也多了不少,這是個好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因為耳機多了而不知道從何選擇,如果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選就來看下以下我帶來的最值得推薦的藍牙耳機!  1.Nank 南卡A1降噪藍牙耳機
  • 頸掛式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頸掛式耳機排行榜10強
    頸掛式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頸掛式耳機排行榜10強現階段耳機也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必備品,隨著耳機款式、品牌越來越多,必定有很多想要入手耳機卻又在眾多耳機中困擾的朋友,根據不同的佩戴方式,耳機也有不同的種類:分體式(可分為平頭式跟入耳式)、掛脖式(也可分為平頭掛脖跟入耳掛脖)、頭戴式,今天小編推薦幾款的掛脖式藍牙耳機~1.
  • 頸掛式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性價比高的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
    頸掛式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性價比高的頸掛式藍牙耳機推薦藍牙耳機使用起來,比有線耳機方便許多,逐漸被用戶所接受喜愛,於是藍牙耳機便成為一種潮流。頸掛式的藍牙耳機,因為技術性能的相對成熟,所以逐漸成為每日音樂生活伴侶的標配:不會像真無線那麼無感,戴在身上完全沒有一種戴了耳機的儀式感,也不會像真無線那麼容易丟,掛在脖子上還是有感覺的。
  • 雙·11過後要淡定 買個頸掛式降噪耳機冷靜一下
    現在真無線耳機已經成為主流,頭戴式耳機也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還有一種耳機,存在感沒有那麼強,那就是頸掛式藍牙耳機,今天為大家推薦三款頸掛式降噪而耳機。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    1MORE耳機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的頸掛項圈採用了非常親膚的矽膠材質,並且這種材質有著非常好的回彈性,在受到外力是可以任意的旋轉或者扭曲,不再施加外力時,項圈可以很快的恢復至原狀。
  • 索尼WI-1000XM2 評測報告:願意帶出門的頸掛式降噪耳機
    在即將過去的 2020 年,真無線藍牙耳機異軍突起,憑藉著小巧便攜和使用方便等成功佔據不少人的耳朵,給人一种放眼望去都是真無線的感覺。但實際上,其他品類的藍牙耳機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誕生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產品,本文給大家談到的索尼 WI-1000XM2 就屬於這一類,用過後你就會發現索尼還是那個索尼,音質、降噪等實用性功能一直在線。
  • 推薦幾款口碑超高,極具性價比的有主動降噪功能的頸掛式藍牙耳機
    現在藍牙耳機早已成為了很多人日常必備的數碼裝備,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實力的提高,消費者對藍牙耳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過去的注重的外觀、性價比,那些加持了黑科技性能的產品,更受大家的青睞,比如主動降噪、低延遲的傳輸效果等等。下面就推薦幾款口碑好,主動降噪的頸掛式藍牙耳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