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日前,記者走進位於店下鎮巽城村的人大代表活動站,牆上貼著的這句樸實直白的標語便直映眼帘。「群眾信任我們,我們就應該踏踏實實為群眾做點事情。」巽城村黨支部書記蔡福鋼說。
當天上午,蔡福鋼在活動站內便接連接待了兩波來訪群眾。其中,彭家山五保戶老人曾呈戌因祖屋被拆建宗祠遲遲未拿到賠償款,來到人大代表活動站求助。蔡福鋼很快召集了矛盾雙方進行了解。在蔡福鋼的耐心調解下,最後雙方對賠償金額和支付時間達成一致。「蔡書記辦事公道,他出面,我們都放心。」得到滿意答覆的曾呈戌老人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藉助人大代表活動站,巽城村不斷拓寬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渠道,利用接訪值班制,聽民意、解民憂,化紛爭,把活動站辦成群眾的「連心橋」、代表的「履職站」,而蔡福鋼也成了村民眼裡的「金牌調解員」、百姓身邊的「貼心人」。
小小活動站,履職大作為。蔡福鋼於2015年當選為我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活動站,收集民意民聲,並通過兩會向相關部門提出了一些高質量的建議和意見,將基層群眾的真實「心聲」帶到了「一府兩院」。
特別是2018年,巽城人大代表活動站接到了多位村民反映紅樹林資源破壞問題,引起了蔡福鋼的關注。經過實地調查、走訪,蔡福鋼很快收集整理了巽城乃至全市的紅樹林資源相關情況,並隨即撰寫了《關於推進福鼎市紅樹林保護與發展規劃的議案》上交兩會審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年,全市紅樹林保護工作便全面鋪開,通過劃撥專項資金、禁止外來船隻停靠、加大護林宣傳等措施,全市紅樹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巽城村的紅樹林面積已從2018年的180餘畝恢復至近300畝,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身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當好政府和群眾的溝通橋梁,把群眾的呼聲反映給政府,把政府的政策帶給群眾,真正做到『群眾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今年,隨著兩會的臨近,蔡福鋼又準備了新議案。「寧波至東莞沈海複線項目的建設造成了巽城周邊部分村莊斷水、斷路、斷電的問題,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便,今年,我打算向兩會提出加快修復『三斷』問題的方案。希望幫助群眾儘快恢復生產生活。」蔡福鋼說。(夏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