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臺後花了4000多億新臺幣買武器,臺灣真的安全了嗎?

2020-12-17 海峽集結號

美國國務院批准售臺三項武器,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以及裝置在F-16戰機上的外部傳感器吊艙,總額超過18億美元。

自蔡英文2016年上臺以來,對外軍購一再加碼,光從美國軍火商手中就買了價值達4000多億元新臺幣的武器。民進黨當局重金武裝起來,臺灣真的安全了嗎?如今臺海周邊戰雲密布,是經國際組織認證的「不安全區域」,島內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擔憂會發生戰爭。

對於這次軍購案,中國國民黨前軍系「立委」帥化民就一針見血指出,美國軍售對臺這麼多年,美方賣的都是過時裝備,我們是在極困難狀況下撐過來的,現在美國在把臺灣當棋子,打代理戰爭。

依筆者看來,臺軍的問題不在武器而在人。現在島內採取募兵制,軍方採取周休二日,一年休掉104天,而過去軍官一年只能休不到20天。有臺媒感嘆,扣除周末、節假日,再扣除每周一次的莒光日(接受政治教育),當今軍人真正用來訓練的時間能有幾天?

至於一般的役男,則只需服4個月的兵役,太熱了不能訓,雨太大也不能訓,連長罵個小兵都能被告上法庭。有大陸網友嘲諷,這是當兵嗎?充其量算個加強版的「軍事夏令營」!

臺灣即便能買到美國最先進的武器,但缺乏操作這些武器的人才也是枉然。民進黨當局顯然顧不了那麼多,自認為向美國買了武器,就等於買了「美軍出兵保衛臺灣」的通行證,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為了能讓老美罩著,臺灣「掏心掏肺」,尷尬的是,山姆大叔只想把臺灣當成提款機。更嚴重的,蔡英文一再對美軍購,只會讓臺灣引火燒身。兩岸靠和平,舍此不為,一切「安全作為」均徒勞無功。

來源:雄觀天下

相關焦點

  • 2021年臺防務預算逼近4000億新臺幣……
    2021年臺防務預算逼近4000億新臺幣有評論指出民進黨當局打著防務旗號揮霍納稅人的錢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防務預算編列3668億元新臺幣,佔總預算的17%,居各類預算之首。若加上採購戰機特別預算290億元新臺幣,整體規模逼近4000億,較上年度增加396億新臺幣,暴增11.1%。防務預算的暴增直接擠壓經濟、民生、教育等其他預算空間,排在各類預算第二位的教育支出規模,比防務預算低了1345億元新臺幣,僅佔12.1%。
  • 蘇貞昌若下臺4000億新臺幣仍補助?陳其邁:蔡英文也答應過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近來一連串施政引發爭議,外傳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即將下臺,高雄市議員李雅靜30日質詢時暗酸,高雄人關心如果「蘇爸爸」下臺,先前答應給高雄的4000億元(新臺幣,下同)補助會不會跳票,詢問市長陳其邁如何保住這筆錢;陳其邁回答並未聽過相關傳言,對蘇貞昌執政成績「予以肯定
  • 臺灣的苦悶與迷茫 蔡英文真的在乎嗎?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連日來訪視地方拜廟,面對支持群眾大打「政績牌」。她說:臺當局努力3年,今年減稅讓很多人有感,環境也改善了,臺商回臺投資已有4500億(新臺幣),臺灣現在也沒有口蹄疫,是臺當局三年拼出來的...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失敗,是因為有些成績還沒有表現出來,「再給我4年,會讓臺灣脫胎換骨」。        三年政績,就這麼三言兩語。
  • 美國挑釁 臺灣跟進 蔡英文問過臺灣民眾了嗎?
    蔡英文12月10日接受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發表演說,聲稱「臺灣也對臺海與日俱增的挑釁高度警戒」;解放軍軍機和船艦頻繁穿越臺灣西南方向海空域,「升高兩岸擦槍走火和誤判的風險
  • 蔡英文花18億買「斷交保險費」?
    (圖:李大維)雖說18億(新臺幣,下同)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只有34萬人口的小國家,相當於每人能獲得5294元,其中將近1764元是臺灣白送的!這是因為貝里斯特別給臺灣面子。臺灣長駐拉丁美洲的資深記者郭篤為31日在「臉書」發文爆料,上周李大維趕到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卻被三聖三個小「邦交國」(聖文森、聖克裡斯多福尼維斯、聖露西亞)拒絕,多明尼加外長拒見,只有貝里斯願意接待因此換來後謝。一次見面換來18億「真金白銀」,這種賠本買賣,也就是臺灣現階段不斷面臨「外交空間」壓縮的情境下才會發生。
  • 蔡英文甘當冤大頭,又向美國加購飛彈,總價約達800億新臺幣
    有臺軍消息人士稱,臺軍本來規劃以「殲敵70%」為目標採購「岸防巡航飛彈系統」,但案子上報蔡英文後,蔡英文要求須再提高,於是臺軍又加購數量,總價達到約800億新臺幣,約合187億人民幣。岸防巡航飛彈系統此次向美再下訂單遭受到多家臺媒質疑,臺軍已有同款雄二、雄三岸置型反艦飛彈情況下,為何採購此彈?
  • 蔡英文果然飄了:臺灣要賣武器給西方國家
    臺灣軍備「自造」能力令蔡英文得意一直以來,臺灣的武器裝備都是依賴美國進口,其中也包括零部件,前幾年,美國還不敢同今年這樣大張旗鼓賣軍火給臺灣地區的時候,美軍火商就非常樂意化整為零,出售給臺灣地區零件設備。
  • 華春瑩揭露軍售真相,蔡英文花出去的錢,都要臺灣民眾還
    作者:年負「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表示,美國2020年對外軍售的最大客戶是臺灣地區,其軍售金額總計共118億美元。這也是臺灣歷史上軍售的最大金額。而且酈英傑聲稱,在明年,還將會有一筆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
  • 沈富雄:臺灣買再多武器也沒用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未醒悟,一次又一次地將美國對臺出售的「二手」軍事武器納入囊中。與此同時,她也拒絕認清事實,不願從自己的美好夢境中醒來,如今,臺灣軍購費用的數字現在已經擺在所有人面前,只不過臺當局斥巨資買來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的軍事武器,卻並未使臺灣地區比從前更加安全,恰恰與之相反,島內民眾感受到的是日漸增強的風險。
  • 民進黨撒錢買飛機,就能保臺灣「安全」?
    既然民進黨要擴大臺灣內需,對臺灣現在的經濟來說,只有百姓的需求有了滿足,內需才會不斷擴大。 民進黨只顧著買武器 然而民進黨並不顧民生,執意花重金購買軍事武器。所以對於目前臺灣的情況來說,到底是想顧及民生還是想買軍事武器,這就要看民進黨的取捨了。
  • 蔡英文忙著軍演,豈料後門「著火」,少將受賄3千萬新臺幣!
    撰文丨小林近日,臺灣地區在軍事活動中新聞不斷。先是之前,蔡英文花6.2億美元巨款,請美國軍火商來保養飛彈,再到現在臺灣地區進行的「漢光演習」,似乎在打造臺軍「強大」的形象。如今,臺灣「防務部門」卻爆出醜聞,一位少將受賄3千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12.5萬元),引發網友熱議。在兩年前,蔡英文為了展示自己對臺軍的「重視」,批准了一項「興安項目」。就是將臺灣地區內所有的士兵營舍全部整修,包括替換新的作戰裝備,更新武器等。據悉,此項目共花費30億元臺幣,整修了全臺81處老舊營舍。
  • 臺軍大肆向美採購武器,島上民眾向蔡英文喊話:要掏空臺灣?
    美方始終不顧中方的警告,多次和臺灣接觸,這無異於已經踩到了中方的底線,但是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卻將美方當成了「好朋友」,並且妄圖「倚美抗陸」,顯然蔡英文的做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兩岸關係。臺軍向美方大肆採購武器,島上民眾紛紛喊話在軍火市場上美方還是有一定地位的,正因為如此美方多次破壞兩國約定,向臺灣出售武器裝備,根據日前環球時報的消息,臺軍欲花費高價向美國大肆購買武器,以此來提升自身的軍事力量,而購買的武器是「岸基魚叉反艦飛彈」。
  • 臺灣軍購創新高,退役少將:蔡英文挖下「大錢坑」
    導讀:據相關媒體報導,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美對臺軍售的金額就逐步走高,據統計,蔡英文上任四年,美對臺軍售武器的總額已經174億美元,突破了歷史新高。據悉,雖然從2019年開始,川普政府對臺軍售次數不斷增加,但是大部分武器都是淘汰品,這也是美國對臺軍售的一貫作風,將界臨年限的武器淘汰給臺灣,讓民進黨當局做「接盤俠」。
  • 兩岸關係冰凍 臺灣觀光收入年減300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速墜崖,影響到陸客赴臺,臺灣觀光產值也跟著往下掉。臺「交通部觀光局」赴臺旅客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赴臺旅客平均每人消費1147美元,較2016年的1251美元減少8.31%,等於每名旅客少花新臺幣3065元,以一年1000萬旅客估算,觀光收入因此減少新臺幣306.5億元。
  • 蔡英文瘋狂對美軍購後,島內一個聲音讓「臺獨」心涼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斷緊抱美國大腿,妄圖「以武拒統」。除了和美國政客公然往來外,民進黨當局近來還耗費巨資接連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日前宣布,美國務院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
  • 剛宣布開工,蔡英文就收到了「噩耗」
    進水事故現場(圖源:聯合新聞網)綜合臺灣《聯合報》及《經濟新聞》報導,蔡英文11月24日才南下高雄為潛艇開工站臺,放話「臺灣做得到」,結果沒幾天就曝出兩起嚴重的安全事故。目前工程單位正緊急應變處理中,預計三日後恢復正常作業。然而,臺媒記者經過比對當天潮汐資料,戳破了臺船的說法,並指出背後更可能是一場人謀不臧的低級意外。在臺媒的追問下,臺船才坦言確有人為疏失。此事也再度遭到島內輿論的質疑。臺灣《聯合報》就指出,如果臺船連基本的現場施作安全都無法維持,如何能造出性能卓越又安全無虞的潛艦?
  • 終於,蔡英文把臺灣「掏空」了
    撰文:Daydreamer 根據數據顯示,民進黨當局的負債率已經十分的驚人,總計6.1萬億元新臺幣,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意味著臺灣似乎已經被「掏空」了。眾所周知,自從蔡英文擔任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之後,臺灣多次從美國購買軍事武器,數量多達11次之多。
  • 蔡英文討好美國,臺灣人只能自求多福
    而對對岸的臺灣同胞來說,2020年很難,但更艱難的2021年即將到來。說起臺灣的美食,許多人想到的就是滷肉飯。肥而不膩的滷肉,再搭配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米飯,讓人垂涎欲滴。然而在今年8月以後,臺灣民眾卻集體陷入了巨大的焦慮之中——以後吃一份再簡單不過的滷肉飯,也沒有辦法安心食用。
  • 臺灣人每賺50元新臺幣 就有1元被用來購買美國軍火
    在美國國會眾議院8日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後,參議院11日也通過了這項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等等。目前,這項法案只要送交白宮,經總統川普籤署就能生效。而川普在收到法案後,則有10天的時間來思考,是否籤署或行使否決權將法案退回國會。
  • 赴臺個人遊暫停 臺灣業界估計損失760億新臺幣
    島內業界預計,臺灣旅遊業或將減少至多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的產值。相比之下,目前臺灣「交通部」承諾的36億新臺幣(約合7.97億人民幣)補助,並不能有效填補空缺。2018年11月26日,臺北,一個女孩在士林夜市等商家製作自己的小吃 @視覺中國據臺媒31日消息,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州今天估算,近年來陸客來臺每人每日平均消費約6200新臺幣(約合1372.74人民幣),而8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