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能考清華?俞敏洪:他們平均智商140,你可能沒戲了

2020-12-22 劉一手學長

努力就能考清華、拼命就可上北大?

這一碗毒雞湯你喝得真爽。

資深老師告訴我們:「他帶的一個畢業班,一個小男生,平時算不上努力,但每每考試卻遠超別人,最後圓夢去了清華。」過分誇大努力的重要性,是一種極端思維。

當愛迪生說:「天才是等於1%的靈感+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更重要,」後人卻硬生生的將後半句抹去,於是,激勵了一大批學生死學知識、拼命讀書,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取到了效果,可從長遠來看呢?

清華大學圖片

沒有成功,沒有效果,就會反覆懷疑自己是否是還不夠努力?但卻沒有懷疑方法不對;拼命死學,陷入了死胡同,卻不知道靈感、思考、總結的重要性。

於是,很多優秀的學生都夢想著考清華北大,卻被現實狠狠打擊了。

為什麼?

父母家教嚴

如果孩子來自農村,可能上個重點高中困難就頗大,至於名校可以甩你很遠。

聽過農村孩子考上名校的學生,但其實概率很小很小。可能一步錯,你就會與名校無緣。而優秀孩子的後面,必定有一個更加優秀的父母。就像武亦姝613分被清華錄取,父親下班關掉手機,和孩子一起學習,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智商高

不可否認,最終能考上清華的孩子是站在大學金字塔上的人才。

以2019年高考錄取率看,高考人數破1031萬人,能考上大學的有700萬人,佔70%。360萬本科,佔30%。而985人數只有20萬,佔比2%。更別說清華北大了。

可能哪怕你再努力,哪怕付出再多,也不一定能進入。

俞敏洪曾坦言:「清華北大學生的情商或許不一定高,但他們的平均智商一定是最高的。他們說話很冷,只關注自己的學習,但他們學習能力非常強,很輕鬆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數。」

而像俞敏洪這樣,復讀三次、智商100多考上北大,很勵志,但也很心酸,可能你剛進入大學,起步較晚,而和你同一屆的學生就開始自己事業的飛黃騰達了。

新東方俞敏洪

甚至,如果沒有成功,結局又會怎樣呢?

努力對他們來說只是基礎,但卻不是必要條件。所以,努力就能考清華,這碗毒雞湯你喝的還舒服嗎?在優秀的父母,高智商孩子的比拼下,你還有勇氣繼續比下去嗎?每個孩子都有最近發展區,跨過舒適區,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學習的目的,是了解以我,認知自己,是為了孩子幸福,有成就感。

我們無法選擇最好的,但努力,卻可以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

你說是嗎?

相關焦點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決定學生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努力外,智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無意看過一篇新聞,說清華北大的學生平均智商高達130,你信嗎?清華大學記得清華某大學教授,曾經對清華500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核心的原因非家庭背景也不是智商超群,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均在130左右。
  • 清華大學生平均智商130,普通人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真是這樣嗎?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經歷過這樣一種困擾,自家的孩子或者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成績還是提升不上去?難道努力真的沒有用,智商才決定一切嗎?先不說出我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個調查!有專家對500個清華大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得出結論: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智商是天生的!」這樣的結論讓很多學生沮喪,覺得這輩子出頭無望。現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先來談談努力!
  • 就憑你,不要想著考清華北大
    就算你鼓起勇氣說自己想考清華北大,也會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嘲諷:「就憑你,不要想著考清華北大。」 考不上清華北大,是自己能力不行,還是教育資源匱乏導致的?
  •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學霸的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神一般的存在!」「平時玩遊戲,周末搞競賽。學習比你少,效率比你高。」「一種是天才型學霸,一種是學習有方法、刻苦努力,善於考試的學霸」 清華、北大一直是許多學子的夢想,小星所在的縣城,一年有一個考上,都要拉橫幅慶祝。
  • 衡水中學名師:要想考清華北大,不只靠努力,這點必不可少!
    衡水中學是中國高考的高端代表,這裡每年考取全國頂尖學校的人數特別多,北大清華的錄取數量更是無人能及。可以說,衡水是全國高考的最亮麗的風採,然而,可望不可及,別人卻無法效仿。衡水為何能夠讓如此之多的學生走向全國名校?
  • 衡水中學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最多,是不是衡中的老師全國就最牛
    各省為了支援教育落後地區,抽了大批省城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去支教,我省派了某王牌中學的優秀化學教師到涼山彝族自治州教高中化學,結果期末所教班級平均分為二十幾分,比原來本土老師的平均三十多分還少,而過去在省重教的班級平均分九十多,這肯定不是老師不行。老師肯定要是好老師,但關鍵是生源。
  • 黃磊考滿分?扒貴圈學霸學渣
    世上最讓人絕望的事兒就是比你好看的人還比你聰明,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勤奮!
  • 105的平均智商,你信嗎?
    105的平均智商,你信嗎?據說這是地球人的智商分布圖前幾天看到個視頻,大意是說,不同人種智商存在明顯差異,白人平均智商是100,黑人的平均智商只有85,而東亞人種平均智商最高,達到105,所謂東亞人種具體指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我猜朝鮮人應該和韓國人差不多,大概因為國情特殊,沒有測試數據。)
  • 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孩智商,網友:清華同學大多出生這個季節
    人有聰明和不聰明之分,就好比有的人學習就好,考試就能考高分,最終就能進入名校學習,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有的人就不行。若是聰明人,在我們看來往往他們的智商就會高一些。相反,就是智商不高。這不是美國的著名大學哈佛大學,就針對這個事情發表了意見,我們看看他們這些科研人員是怎麼說的:哈佛大學科學家與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曾對萬名兒童做過一項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秋冬季節出生的孩子,要比夏季出生的孩子普遍重210克,身高能高出0.19釐米,智商要比其它季節出生的孩子高出0-6分。
  • 北大、清華學習最差的學生,最後過得真不如成績好的嗎?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我們國家頂尖的大學這是一件十分確定的事情,那麼能考進清華和北大的必是全國各個省能力強,基礎紮實的學生。就算他們是北大和清華大學的差生但仍能算得上是普通本科大學裡的佼佼者,而在我國一本層次裡985,211等重點大學招生人數可能就佔10%,或者不到10%。也就說他們就算是差生仍可能再那10%裡面。
  • 普通學生如何考上清華北大?如果你不夠聰明,那你就必須足夠努力
    我們以2018年清華的招生數據來分析,總共招生約3800人,其中有約300名國際生無需參加高考,直接申請就能進清華;還有一些五大競賽保送生和外語保送生,藝術和體育特招生,只要獲得過大獎就有保送資格,獲得過小獎也能降分錄取。
  • 那個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女孩,後來考了多少分?
    對於讀書人而言,寒窗苦讀數十載,能夠金榜題名便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好認可。如今的學子可能不必寒窗苦讀數十載,大概在十七八歲時便要參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高考是決定自己命運的一場重要考試,如果能夠金榜題名,意味著可以進入頂級學府,為自己的未來發展鋪好道路。高考可能不會決定你的未來,但它能夠改變你今後人生的道路。
  • 他們是智商超過130的"天才" 對話南京"門薩"成員
    有的從事IT,有的還是在校大學生  門薩的入會標準只有一個,智商超過130,而普通人平均智商是100,有資料顯示,智商超過130的人只佔全球總人數的2%。由於起步較晚,目前國內門薩會員僅有200人左右,其中7位來自南京,5男2女。
  • 高考模範生俞敏洪,才是你我該有的樣子
    ;1980年第三次要考北大,錄取分數線380分,他考387分,英語95分。對俞敏洪這樣的想法,可能很多人會表示懷疑,但我一點也不懷疑:因為俞敏洪身上濃厚的色彩是人文色彩,而非商業色彩;而且,俞敏洪是非常願意幫助青年人的成長的。
  • 有人說,高考不需要極高智商,拼的是努力、毅力和堅持。真的嗎?
    2019年武亦姝也參加了高考,在提前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前提下,上海市高考成績滿分也不過660分,大家知道「詩詞才女」武亦姝考了多少分嗎?她考了613分!這個高考成績已經非常恐怖了,這還是她在全國出名後,不時要受到社會及媒體騷擾的情況下,取得的高考成績,你覺得僅僅靠努力、毅力、和堅持可能性有多大呢?
  • 愛因斯坦智商140是怎麼來的?愛因斯坦在哪裡做的智商測試
    首先愛因斯坦壓根就沒做過智商測試這麼有損智商的事情,法國人比納和西蒙於1905年編制的智商智力量表是用在兒童身上的,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之類的大神恐怕不會有興趣進行這種測試。這類謠言的起因還是在愛因斯坦的大腦失竊案後開始流傳的。
  • 俞敏洪的解釋,令人信服
    現在很多城裡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上雙語幼兒園,小學又要花高額的培訓費上英語特長班,如果有外教的特長班,價格更是高昂,一般工薪家庭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但是在當今的這種環境下,你不投入就不行,因為英語這門學科,思維含量要求不高,提高成績,靠投入,包括時間和金錢的投入。
  • 俞敏洪:馬雲之所以厲害,是源於他強大的自信力並且能帶動其他人
    導讀:俞敏洪在一次訪談中,談及了他對馬雲的理解並且總結說,馬雲之所以厲害,是源於他強大的自信力,然後他能夠說服身邊的人,並且帶動身邊的人!以至於馬雲才能有今天的成功!俞敏洪說,馬雲和我有很獨多相似的經歷,我們倆都是教英語的,我們倆考大學都考了三年。
  • 為何高中數學經常130、140,而學大學數學卻感覺智商不夠用?
    高中數學130、140,為何到了大學就不行了呢?很多人為何不行了?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其實也很簡單。高中數學太簡單估計看到這句話,很多學生想砍我:什麼?高中數學簡單?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了不到100分,你竟然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