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郭傳軍博士:用手術刀解決顱腦「大」問題

2020-12-16 瀟湘晨報

大腦是人體最精密的「儀器」,結構複雜、分區精細,稍有損傷,輕則功能缺失,重則危及生命。神經外科也因此成為最具挑戰、最高難度的醫學領域,一臺神經外科手術往往持續3-8小時,而手術刀下的戰場只在毫釐之間……有這樣一位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他就是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郭傳軍。

今年10月17日,37歲的王女士近半個月來總是頭疼頭暈,來到蚌埠三院神經外科就診,值班專家建議她做腦CT檢查,結果讓王女士大吃一驚,自己腦子裡竟然長了個巨大的腦瘤。一天後,王女士和老公急匆匆找到郭傳軍主任,郭主任了解病情後表示:頭疼頭暈的症狀就是這個腦瘤引起的,這個腦瘤直徑4個多釐米,需要手術!但病人也無需過於緊張,因為腫瘤是良性的,手術後基本不會復發。鑑於腫瘤巨大,和海綿竇關係密切,並且和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後交通動脈、視神經、動眼神經、外展神經、滑車神經等關係密切,一旦損傷這些結構將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郭傳軍主任和手術團隊經過討論,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並在麻醉和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切除了腫瘤,術中發現腫瘤起源於海綿竇,成功避開並保護了重要的血管神經。王女士術後神志清醒,肢體活動和言語交流正常,沒有出現任何神經損害症狀。病人及家屬對郭主任表示感謝時,他說:「為病人解除病痛、做好服務是作為醫生的天職,三院神經外科是一個積極上進的團隊,還有兄弟科室的全力協助,手術的成功表明我們有能力完成高難度腦腫瘤手術,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10月28日,21歲的熊某在父母陪同下找到了郭傳軍主任,該病人13年前做過腦瘤手術,最近一個月感覺頭疼、右側肢體乏力,經過檢查發現左額顳腫瘤復發。郭主任團隊經過術前討論後認為:患者首次手術的病理診斷為少突膠質細胞瘤,此次復發腫瘤有進一步惡性病變可能,腫瘤生長在左側額顳葉,為功能區腫瘤,並且與左側大腦中動脈關係密切,術後有可能出現語言障礙及左側肢體乏力加重,甚至偏癱;如果左側大腦中動脈出現損傷,還有可能危及生命!經過精密計劃,手術順利完成,徹底切除了腫瘤,更可喜的是,熊某沒有出現「預料中的語言障礙」,左側肢體乏力不但沒有加重,而且較術前改善明顯,頭疼症狀也消失了。功能區膠質瘤是指與人的意識、言語、肢體活動等密切相關區域的膠質瘤,理想的手術結果就是既切除腫瘤,又保護腦功能,對神經外科醫生挑戰極大。三院神經外科郭主任帶領團隊採用「雕刻式」腫瘤切除技術,成功為病人進行了手術。

▲ 郭傳軍主任看望病人

除了復髮膠質瘤和海綿竇腦膜瘤,三叉神經痛也常常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它表現為突然的、劇烈的面部疼痛,號稱「天下第一痛」。目前,微血管減壓術是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的國際公認金標準,蚌埠三院神經外科通過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取得了顯著療效。病人通過該手術,可以獲得長期的疼痛緩解,不僅面肌痙攣立刻消失,而且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費用低,滿意度高,是此類疾病患者的福音。對於無法耐受開顱手術、基礎病較多的高齡患者,蚌埠三院神經外科室採用經皮三叉神經半月節球囊壓迫治療,力求「微創再微創」。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將手術切口縮小至3cm,並採用美容縫合方式,僅需一張創可貼大小的穿刺點,就能明顯改善三叉神經痛的症狀,極大地提升了患者的術後舒適度,讓病人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專家的服務。

蚌埠三院神經外科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現已有近40年的發展歷史。該學科為安徽省特色專科、蚌埠市首批臨床重點學科,是國家級神經外科規培教學基地,是蚌埠市抗癲癇協會基地。目前該科以中青年科技人員為主、人才梯隊和專業結構合理,醫學、教學和科研總體實力處於全省先進地位。科室現有醫護人員26人,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4名,其中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6人,主管護師9人,護師4人,護士2人。

在長期的臨床、科研和教學中,蚌埠三院神經外科獲得省、市及衛生廳科學技術成果獎26項,其中安徽省科學技術成果獎4項,國家專利3項,在國內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科室現開展病床40張,擁有德國蔡氏NC-4型神經外科專用手術顯微鏡、德國蛇牌氣動開顱動力系統、德國蛇牌神經內窺鏡、ASA-610型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等各種先進的手術器械和先進的電生理檢測設備。

除了先進的基礎研究設備,蚌埠三院神經外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顱腦腫瘤、椎管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面肌痙攣顯微鏡下微血管減壓術、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手術、頸椎前路椎間盤摘除及椎間融合術,頸椎前路椎體切除鈦籠置入融合術、頸腰椎後路減壓釘棒固定融合術,脊髓栓系松解術,全內鏡下微創治療腦積水、垂體瘤、蛛網膜囊腫、透明隔囊腫等疾病,在癲癇、重型顱腦損傷、重症腦出血的診治方面形成了特色的專科治療體系,在全省有較大影響力和知名度。

專家簡介

郭傳軍,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安徽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委員,安徽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淮海醫藥》副主編。曾先後在北京三博腦科醫院、北京301醫院進修學習,2017年作為訪問學者赴奧地利多瑙醫院學習交流。自從事神經外科工作以來,完成各類手術2000餘臺。

擅長腦腫瘤、椎管內腫瘤、顱內動脈瘤、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小腦扁桃體下疝、脊髓空洞、寰樞椎脫位、顱底凹陷、頸椎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療。尤其擅長內鏡下微創治療腦積水、透明隔囊腫、蛛網膜囊腫、垂體瘤以及腦出血等疾病,在頸動脈斑塊以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綜合治療及預防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近5年在SCI、中華系列雜誌及國家級雜誌共發表論文7篇,參與主編醫學專著2部,參與翻譯醫學專著1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有4項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級獎勵。

【來源:健康蚌埠官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顱腦神經外科基礎(上)
    顱腦神經外科基礎(上)Filippo Gagliardi, Elena V.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陳鴻光(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以血管神經外科為例,在腦血管病的診療方面,上世紀90年代的中早期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還處於起步階段,當時腦動脈瘤、血管畸形等疾病主要是以開顱的方式進行,手術風險大、併發症多。而在創傷神經外科方面,在國內外顱腦創傷救治指南與專家共識的指導下,聯合神經重症的優勢力量,不斷規範顱腦創傷的整體救治流程,通過高效的院前急救、院內合理的鎮靜鎮痛、顱內壓監測、腦血流評估等多模態管理、嚴格的手術時機與術式選擇等一系列手段提高救治水平,如今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重型顱腦創傷的搶救成功率達95%左右,居國內先進水平。
  • 馬逸教授工作室惠州站落戶惠州三院!
    因為他們都是三叉神經痛患者,前來問候的是他們難得一見的專家——國內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微創介入治療三叉神經痛」中國第一人、世界著名三叉神經痛微球囊壓迫手術專家、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馬逸博士。  就在前一日,馬逸博士不遠千裡來到惠州,不到半小時就為他們解除了幾年或是十幾年的痛苦折磨!
  • 和濟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參加山西省第三屆神經重症與顱腦創傷論壇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12月18—19日,由山西省醫學會主辦,山西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和山西省人民醫院承辦的山西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換屆會議暨山西省第三屆神經重症與顱腦創傷論壇在太原郵電大廈召開。
  • 分秒必爭 全力與「病魔」賽跑——記西安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孫婧 記者 衛傑)「崔主任,非常感謝你們!多虧你們,我家屬才醒過來。」「崔主任,謝謝您!我父親的症狀明顯好轉了,什麼時候能出院……」只要西安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崔健一到病區,患者及家屬就會上前諮詢及感謝,崔健主任也會耐心地為患者解答及提供幫助。
  • 山東省立三院泌尿外科劉荷臣受邀參加「蒙面摩西大師手術演示賽」|...
    山東省立三院泌尿外科劉荷臣教授、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劉永達教授、浙江省人民醫院徐智慧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許可慰教授、宜昌市中心醫院董自強教授五位摩西大師受邀出席會議,並做手術演示。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健教授,中華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研究所所長周利群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薛蔚教授,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高小峰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江春教授擔任主持嘉賓。
  • 顱骨多處骨折危及眼部 哈市五院神經外科醫生巧施妙手解除危象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緊急救治,細化手術方案,患者終轉危為安。幾天前,一輛汽車飛快的駛入哈爾濱市第五醫院,一名渾身是血的患者被從車上抬下來,患者被抬到急診科時,左側頭部已經完全凹陷,表情痛苦不停呻吟。神經外科醫生趙作潤接診後,立即為患者進行查體,呼喚患者名字並與其簡單溝通,發現患者意識清楚。通過探查瞳孔,趙作潤發現患者左眼瞼下垂,進行視力粗測時發現患者雙眼復視情況嚴重。
  • 金醫神經外科顱內精準取異物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魁帶領團隊成員通過實施「顯微鏡下顱內金屬異物摘除術」,在毫釐之間成功為患者陸女士取出了「藏」在顱內近40年之久的鐵釘,解除了患者癲癇發作、嗜睡等異常症狀。10年間兩次癲癇發作,情況到底有多兇險?
  • 東西部醫療幫扶助力冊亨縣醫院神經外科發展
    新華網發新華網貴陽12月21日電 「是你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近日,家住貴州省冊亨縣達央鄉八望村的一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為冊亨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洪雷團隊送上了一面錦旗這樣寫道。「對於重型顱腦損傷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同時間賽跑就是同死神賽跑」,洪雷如此說道。作為東西部協作扶貧工作的醫療幫扶人員,今年七月,洪雷被派遣至冊亨縣人民醫院擔任神經外科執行主任,任期一年。
  • 中山三院再度牽手茶山醫院!茶山街坊「家門口」就能看大專家
    現已形成以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前列腺疾病、泌尿繫結石、女性泌尿、男科、小兒泌尿外科等亞專業特色明顯、輻射華南、享譽全國的臨床專科(華南區專科排名前三)。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是國內較早開展腹腔鏡及經皮腎鏡等微創泌尿外科手術的單位之一,2000 年開展國內首例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
  • 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焦輝
    像腦出血、腦血栓之類的疾病是神經科較為嚴重的了,一旦患有該病稍有不慎就會成為植物人,焦輝醫生在神經科方面很有研究,下面了解一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焦輝吧。一、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焦輝焦輝主任完成心臟驟停後缺血缺氧性腦病昏迷促醒,在腦昏迷醫學創新發展做出空前的技術調戰。原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學部第七中心腦昏迷促醒康復中心。
  • 【新鄉縣十佳醫師】新鄉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神經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王小劉
    今天展示的是新鄉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神經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小劉。王小劉,男,49歲,中共黨員,現任新鄉縣人民醫院神經泌尿外科主任。參加工作近30年來,能夠認真履行外科醫生職責,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宗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對工作認真負責,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對病人親善和悅,經常留守醫院徹夜觀察病情,耐心解答病人的種種疑問,深受病人的信賴。
  • 揚州女孩千裡赴西安就醫 醫生一釐米切口解決「老」腰痛
    這面錦旗送給醫院,更感謝神經脊柱外科的的專家和醫護一直以來的關心、照顧。」小卞說。卞姑娘是江蘇揚州人,在西安工作。十一月初的一天,小卞因「腰椎間盤突出症」收治到市三院神經脊柱外科。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神經脊柱外科最多見的疾病之一,和大多數人認為的「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同,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主要症狀表現可伴有急性或慢性腰背部疼痛的下肢放射性神經根性痛。
  • 蚌埠三院為您解答!
    適合眼睛比較大,眉弓比較高,眉毛距眼睛較遠而上眼皮又比較薄的女性。從形狀上來說屬於平行與扇形的結合,是指內側寬外側略顯窄的雙眼皮,適合沒有內眥贅皮的眼睛,西方女性比較多見,搭配硬朗立體的五官,看上去會比較大氣、歐美範兒。之所以被叫成歐式大平行,也是因為歐式較平行有三大,重瞼寬大、眼裂寬大、上眼皮高。
  •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開科啦!
    張達部長主持,石勝彬書記、田曄院長分别致辭,並祝願神經脊柱外科開科大吉,堅持微創理念,守護患者的脊柱健康。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脊柱外科是西安市首個以「神經脊柱」命名的臨床科室,由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脊柱專業組工作十餘年的江偉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並擔任科室主任。
  • 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外科郭輝教授(團隊)工作室落戶泗洪分金亭醫院
    上海德濟醫院/青島大學上海臨床醫學院院長郭輝教授是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專家、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由國務院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作為海外傑出人才引進回國,2015年入圍上海市「十佳醫生」。  「工作室」落戶泗洪分金亭醫院,旨在以郭輝教授為核心的專家團隊將定期在該院開展臨床診療活動,通過臨床帶教、人才培養、疑難病會診等方式,全面提升泗洪分金亭醫院神經外科的學科建設和人才梯隊培養能力,完成由「輸血」向「造血」的成長過程,讓泗洪的疑難、重症、急症患者能在本地得到上海實力專家、先進技術、尖端設備等優質資源,切實提高百姓的獲得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 中三院靜脈曲張襪:研發能力決定產品品質
    中三院的出身你了解麼?中三院是一個誕生於北京某三甲醫院科研室的、用於解決患者真實需求的靜脈曲張襪品牌。它的誕生源於一名北京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由於常年坐診,腿部偶爾會有腫脹發酸的感覺,他知道他這是要得靜脈曲張的前兆,靜脈曲張是他們的職業病,醫院裡很多主任、護士長都深受靜脈曲張的煎熬,這個病,在養不在治,但市面上好用的靜脈曲張襪卻是鳳毛麟角,很難買到。深知自己腿部的狀況的他找到了正在本院科研室上班的大學同學宋志軍,他把靜脈曲張襪的社會現狀和自己腿部的情況跟老同學訴說了一下午,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 面肌痙攣 —「眼皮跳跳,跳出大煩惱」
    在面肌痙攣臨床治療方面,我院神經外科經驗豐富,近幾年已成功開展治療數千例;在面肌痙攣科研方面,我院神經外科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相關文章近20篇;也因此獲得了多項省市大獎。
  • 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11月14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病症為右手腳無法動彈、不能說話,經CT、CTA診斷顯示為左基底節腦內血腫,考慮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血腫量30毫升。入院後,該院神經外科團隊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在排除傳統開顱和內鏡手術方式後,團隊在家屬的配合下決定實施神經導航下顱內血腫清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