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仙花人」共處 ——如何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播客更新」

2022-01-22 朵拉陳暖心小站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如果因為某些不可控的原因,你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不得不親密相處(例如親子關係,或者伴侶關係),也不必感到特別絕望。畢竟,你才是你人生的主人。通過努力,你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快樂人生。

我也知道,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和水仙花人和平相處,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必要的時候,你可能需要專業心理人士的幫助,來為你建立好邊界,保護你自己內心的能量。

對於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身邊人來說,學會識別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你的清醒意識,可以幫助你早日脫離他們對於自己的愛恨遊戲,掌握健康的邊界,找回自己的軌道。了解更多水仙花人的心理,閱讀《他/她中了水仙花的毒——談談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居高臨下感。他們常常認為自己遠優秀於芸芸大眾,只有」特別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們。他們不屑於做他們認為的」平常事「(比如說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兩點一線的生活),總覺得自己是要做」大事「的料,不喜歡與普通人或者事聯繫在一起。他們也希望身邊的人接受他們膨脹的自我意識,因此,他們會經常向身邊人吹噓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通過曲解現實,自欺欺人,以及一廂情願的思考方式,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夢幻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是成功,有權利,聰明,充滿吸引力以及完美的人。這個夢幻世界能幫助他們否認現實中的種種不如意,以及抵擋內心的空洞和羞恥,任何會威脅到夢幻世界的人或者事都會遇到他們最強烈的反抗。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膨脹的自我意識就像氣球,需要他人不斷的崇拜和讚賞來打氣,偶爾的表揚並不足夠支撐他們。因此他們與他人的關係是非常單邊的,總是期待別人能給他們崇拜,卻不願意給予別人鼓勵。如果有人不小心搶走了他們的「光環」,患者會認為這是人際關係中的背叛。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所以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別人特別的優待。他們想要得到什麼,就應該得到什麼,身邊的人都需要圍著他們轉。因此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子女或者伴侶,會常常感到自己承擔著照料患者的「父母」角色。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不明白「我」和「他人」的區別。「其他人怎麼會有跟我不同的想法和感覺呢?」——邊界對他們來講簡直是天方夜譚。換句話說,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缺乏同理心。很多時候,他們身邊的人對他們來說只是「角色」——來滿足他們幻想世界中的需求,而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因此,他們也不會猶豫地去傷害別人。就算他人向他們提出異議,患者也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在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的需求。

當遇到一些明顯比他們優秀的人,特別是那些自信的、受歡迎的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會感到莫大的威脅。除此之外,如果有人敢於挑戰他們的權威(比如說患者的孩子開始出現了自我意識),或者根本不買他們的帳,患者也會感到備受威脅和背叛。蔑視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最常用的保護手段。通過直接地貶低和侮辱他人,或者通過消極地無視和「冷戰」他人,患者能獲得一些虛無的自信心。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忍不住問自己「我會不會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那麼,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99%的情況下你並不是人格障礙患者,你只是擁有「自戀」的特質。

因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特點是長期固定地堅守對自己不切實際的看法,在沒有專業幫助的情況下,他們很難意識到自我行為的異樣,他們的「水仙花世界」是保護他們遠離現實的堅實城堡。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戀。在健康的範圍,我們對自己的愛讓我們更加充滿力量。

但是,一旦自戀超出了健康的範圍,我們就會「因愛生恨」,我們對自己不切實際的看法,會嚴重影響到我們在關係、社會、職業中的正常功能。

——如果一個人長期固定地體現出這些對自己不切實際的看法,我們才有理由懷疑,這個人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者。

如何與身邊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

不要被表象的夢幻所迷惑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外表可能非常吸引人,他們非常擅長為自己,也為身邊的人繪製一個「夢幻世界」:在戀愛關係中,他們可能是最浪漫和迷人的情侶;在親子關係中,他們可以扮演妙趣橫生的家長。

可是,在這「夢幻世界」的背後,患者尋求的並不是伴侶或者天倫之樂,而是膨脹自我意識的臣服者和供養者。一旦得到了你的忠心,你的期盼和感受就不再會被他們納入考量。作為親密伴侶,你可能會失落於他們婚後突然的冷漠;作為子女,你可能永遠都得不到他們真切的關愛。

這時候,與其陷入否認、自責或者想要去改變他們的漩渦,你需要告訴自己,這可能就是他們的本質——內心充滿了傷痛的他們,沒有愛的能力

自戀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他們不能夠愛自己,所以也沒有力量去愛別人。你沒有辦法從自戀的深淵中拯救他們,也無法喚醒他們沉睡的愛。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改變你自己,或者改變你和他們的關係。


建立好健康的邊界

邊界是人際交往中一道隱形的障礙,是個人規定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準則。健康的邊界是人際關係的保障,出於相互的尊重和愛護。

但是,由於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對他人沒有尊重和愛護,他們可能經常性地會跨越你的邊界。比如說,不經過你的同意亂翻你的東西,在你沒有詢問意見的時候硬要塞給你意見,要求你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生活,等等。

能夠辨別他們的越界行為是建立健康邊界的前提,你需要首先知道,自己希望怎樣地被他人對待。然後,你可以選擇平靜地方法向他們指出越界的行為,並且告訴他們你的期待。

雖然,患者很可能並不會改變,還會把你邊界建立視作是對自己的威脅,對你產生憤怒或者更加極端操控的行為。

但是,你依然有權利與他們經常性地指出邊界的存在,向他們說出你的感受,因為這是屬於你的人生、你的規則、你的情緒,沒有人可以剝奪它。


別把他們的評價太當真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通過經常性地貶低、羞辱他人來滿足自己膨脹的自我意識,這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病理症狀之一。

作為他們的伴侶、家人、子女,你可能常常變成了他們攻擊的靶子,甚至,他們會把自己犯的錯誤賴在你的身上——因為他們沒辦法面對自己會犯錯這一個事實。

因此,雖然看起來很難,但我想請你不要把他們對你的攻擊太當真,不要因為他們的評價而相信自己有那麼糟糕。


大多數情況下,對你的貶低和侮辱其實只是患者內心自卑和自怨的投射。就算不是你,換了一個人,也會不斷地受到他們的指責和攻擊。記住,你不需要通過他們的評價來得到對自己的認識,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網絡

如果你和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正處在親近的關係中(親密關係或者親子關係),請對自己誠實一點,告訴自己哪些是可以期待的,哪些是期待不了的。


沒有長期的心理治療,患者是不可能轉變成為一個真正愛護你、照顧你、為你著想的人,你需要從其他地方尋找精神上的支持和個人的滿足感。比如說,投身於你真正所愛的事業中,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圈,結交真正在乎你的朋友,通過心理治療師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學習健康關係的真諦,等等。

要知道,真正愛護、支持你的,是那些讓你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愛自己的人。

相關焦點

  • 分享 |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戀(narcissism)這個詞源於有關水仙花(narcissus)的希臘神話,美少年納西索斯(Narcissus)是希臘最俊美的男子,無數的少女對他一見傾心
  •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有對自戀的過度要求,患者的基本特徵是對自我價值感的過度誇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共情。 ICD-10診斷分類中將自戀型人格障礙歸入了其他特異性人格障礙中,DSM-5則將其單獨歸類,並和反社會型、邊緣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礙統稱B組人格障礙。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普通人群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不足1%;在住院患者中,其患病率為2%~6%。男性更易患病。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圖式及治療
    ​根據我們的經驗,邊緣性人格障礙或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是最困難的。在某種程度上,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BPD)對治療師的需要是過分的,或對治療師的反應過於敏感。而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卻不是那麼脆弱或者敏感。這兩種障礙的治療過程是相矛盾的。與治療BPD患者相同,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採用的方法也是建立在模式基礎之上的。
  • 心靈奇旅:自戀型人格障礙
    ;他無法真正理解·體貼·接納身邊人(當他偶然發現自己妻子睡覺會磨牙·流口水時,感覺妻子很噁心,感到自己其實根本不愛妻子,ELKS堅持提出離婚);5·更深層次原因:他無同理心,無同情心·共情缺乏。他用對讚美的無限需求~來證明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他認為自己卓越非凡、他把很多事情過分理想化,並自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 自戀型人格障礙治療案例
    我想自己一直尋找如何做人與人相處的方法。Young:那你覺得那對於你來說很困難嗎?與人相處的方面有哪些困難呢?Carl:我覺得自己有些與眾不同,有人說我是異類,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正確的,你可以叫做我異類或怪人,自我中心的人。Young:你認為自己與人不同,是說更好?還是更差?還是一種與他人的比較?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及其治療
    本文探討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內涵,剖析了其形成的家庭因素,總結了多年來國外的治療方法,這為減緩和消除自戀型人格障礙提供了依據,從而引發更進一步的研究。Kohut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強調自我發展過程的重要性,他在長期對病理性自戀人群的研究中向社會普及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個術語。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徵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本質特徵是自我誇大、需要被人羨慕和缺乏移情能力。具有這種障礙的人常常誇大自我重要感,沉浸在無止境的對成功、權力和美貌的幻想中。
  • 自戀型人格障礙特徵及診斷
    他們的自尊很脆弱,過分關心別人的評價,要求別人持續的注意和讚美;對批評則感到內心的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無動於衷的反應來掩飾。他們不能理解別人的細微感情,缺乏將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際關係常出現問題。這種人常有特權感,期望自己能夠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誼多是從利益出發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際關係;他們的抑鬱情緒、人際困難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影響工作。
  • 自戀型人格障礙會有什麼特徵?
    自戀型人格障礙包括扭曲的自我形象。情緒可能是不穩定和強烈的,並且過度關注虛榮心、威望、權力和個人能力。也往往缺乏同情心和誇大的優越感。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與自我中心主義密切相關,自我中心主義是一種人格特徵,人們將自己,自己的興趣和觀點視為真正重要的東西。
  • 邊緣型人格障礙測試,始終有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如何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被稱為「情緒不穩定人格」,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表現出顯著衝動的心理行為模式(DSM-5)。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穩定,而且是穩定的不穩定。邊緣型人格的人對於環境的變化是及其敏感的。當他們在生活中面臨臨時的分離或者是計劃的突然更改,情緒上將發生不可承載的壓力。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方法
    自戀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點大多表現為自我重視、誇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
  • 自戀型人格障礙有那麼可怕嗎?
    此外我們也需要思考一下自戀的根源性原因。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自我防禦機制之外,是否自戀也具有積極意義?這意味著我們內心一直在憧憬著一個更好的自己?當然這裡指的並非被歸入「人格障礙」範疇中的自戀型人格表現,而是所有人。
  • 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引發熱議:自戀型人格更容易當上老闆?
    2015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把下面幾點列舉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表現模式: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誇大感。 2. 幻想無限成功、權利、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先佔觀念。 3.
  •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川普敗選不認輸,是因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種長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會過度誇大強化自我的重要性,過度渴求別人的讚賞,缺乏同理他人行為的能力[1]。根據DSM-5(DSM第5版)中對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具體表現,我們將為讀者一一分析並比對川普先生與之匹配的行為。1. 過度誇大、強化自我重要性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過度誇大、強化自我重要性,例如通過誇大自己的才華、功勞,從而期待被人看重[1]。
  • 自戀型人格障礙 診斷標準、經典案例及病因分析
    ~小單在學習完之前的兩篇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文章(解讀自戀型人格障礙、元認知人際療法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 戳後跳轉原文)之後,覺得大長知識呀~ 但是,小單很好奇,生活中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自戀人格測試:測一下你的自戀程度,順便測試一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其實,這些很可能都是你的自戀人格在從中作梗!常常會變得玻自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喜歡自己,愛戀自己。英語文化中,「自戀」源於希臘語「narkissos」,既可代表植物「水仙花」,也是一個人名,「那喀索斯」。
  • 沒想到你竟是自戀型人格!這些細節暴露了一切
    你會不會和戀人談論某個有吸引力的潛在伴侶?如何是,那麼你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這來自一個悽美的古希臘神話: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愛上了自己,每天茶飯不思,憔悴而死,變成了一朵花,後人稱之為水仙花。自戀本身是一個中性詞,而且在沒到極端的情況下,自戀被視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在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上,過度的自戀可以變成病態,或者會有嚴重人格分裂/不正常的表現,例如自戀人格分裂。許多自戀者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趨向。
  • 「我是一個沒有皮膚的人」 | 痛苦的邊緣型人格障礙
    與伴侶在一起時,對自我的評價很正常,甚至過於正性:「世界安好,我是最幸福的人。」一旦與親密的人分離,就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厭惡,身也空了,心也涼了,自尊碎的連渣都不剩了,簡直一無是處,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什麼留在這世上的必要。
  • 【心理課堂】什麼是自戀型人格?怎麼跟TA們相處?
    自戀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的一種譜系性人格特徵。在流行文化中,自戀被解釋為一個人愛著自己,更準確地說,愛著他們理想化的自我。自戀者認為他們太獨特而難以被理解,他們太好了以至於需要別人的讚賞。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分裂型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特徵是存在社會交往困難,並伴有認知與知覺扭曲和古怪行為。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個體可能會有不合常理的怪異信仰,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相信自己有千裡眼、讀心術等。 這類患者在與直系親屬之外的人交往時,可能會發生過度的焦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