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 / 設計 / 生活
一、簡易的處理辦法
①幹牙刷塗刷。一旦發現牆體上已出現黴斑時,可先用幹牙刷在牆面輕輕塗刷,將黴漬塗刷乾淨;再用軟棉布蘸上酒精輕輕抹擦,然後自然風乾。這樣不僅能夠清楚黴菌,還能夠保持牆面的乾燥。
②漂白水擦拭。如果發現牆面出現黴菌時,可使用漂白水(粉)以1:99的比例兌上水,調配成水劑,倒進噴水瓶,噴灑在發黴的牆面上,留置一段時間後(24小時),用乾淨軟布蘸上清水輕輕擦拭,直至乾淨為止,待牆面徹底幹透後刷上防黴漆,則能長時間防潮。此外,市面上還有一種家用的便捷型防水修復劑,只需跟殺蟲劑一樣朝滲漏牆地面的縫隙噴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天氣還是潮溼,可用漂白水和水按1:20的比例調配,抹在黴菌牆體上,待牆體乾燥後,用砂紙將牆面磨平,再刷上一層防水底漆,最後再刷一層乳膠漆就可以了。
③80%的酒精洗刷。如果黴變不是特別嚴重的話,使用80%酒精洗刷牆壁就足夠了。清洗時要注意通風,應戴防護手套、口罩和眼鏡。
④在天氣潮溼期間,儘量少開窗。儘量使牆壁乾爽。在潮溼天氣可藉助抽溼機、冷氣機、風扇,吸走牆體上的水分。一旦牆體或家具有水氣出現時,應立即用幹抹布擦除。
二、較徹底的處理辦法
如果發現牆面的黴菌已經快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那就只有大刀闊斧的進行清理了,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砂紙打磨。先用普通磨砂紙將返鹼或發黴的部分打磨掉,然後再重新刷漆。
②徹底剷除牆面基層。如果牆面已經開始掉粉、起皮、鼓泡、脫層,用鏟刀剷除,鏟的越乾淨越好,直至露出磚塊,而且要把四周開始產生蔓延的一併剷除。
③用草酸等弱酸溶液塗刷牆體。用草酸按1:10左右的比例兌冷水,也可用 60 度左右的溫水調配;如無草酸可用漂白劑代替,按1:3的比例兌水,用海棉之類的東西進行牆癌部分的徹底沾溼(注意不宜滲透過深,避免滲透過深造成牆體裡面的化學反應,導致再次返鹼的產生),讓牆體的鹼性充分中和,待反應完全後,用清水自上而下清洗乾淨,讓牆體充分幹透。使用漂白水時一定要戴上膠手套,並且要用水過清。
④刷牆固或界面劑。若鏟到紅磚,可塗刷牆固或界面劑。
⑤重新抺灰。用河沙重新批蕩,切不可用海沙。讓徹底幹透,夏季約一周。
⑥用耐水膩子找平。使用成品膩子膏或耐水性強的膩子,將牆體剷除部位刮2~3遍,進行修補平整;2~3小時幹透後,使用砂紙打磨。
⑦塗刷一遍抗鹼底漆和兩遍面漆。在塗刷面漆之前,一定要塗刷一層水性封固底漆(抗鹼底漆),底漆與面漆最好選用同一品牌或與之相配套的油漆,以防止底漆與面漆產生化學反應。選購時先仔細閱讀其外包裝說明中註明的與之相配套的底漆(或面漆)類型或型號。如果是彩色牆面,為避免牆面出現色差,建議在刷面漆時對整扇牆進行重刷;白色牆面可以只刷受潮的部位。
三、不同原因造成的處理辦法
①牆壁季節性發黴。因牆面受潮而發黴。處理的辦法是:將牆壁發黴的部分全部鏟掉,用砂紙對鏟掉的部分進行打磨;打磨後擱置一段時間,待牆體的水分完全揮發後,再重新用水泥、膩子、牆漆進行處理。
②因雨水滲漏、外牆保溫層沒有做好等原因造成的牆壁發黴。遇到這種技術性原因造成的牆壁發黴,需要選擇專業的裝修團隊進行處理。
③牆壁長期發黴。很有可能是防水層的處理在施工過程中過於簡單。針對這種情況,需要請專業的施工隊伍重新對防水層進行處理。
房間潮溼的應對之策
(1)利用除溼劑。房間潮溼,可以使用乾燥劑、活性碳,進行防潮,吸溼。超市裡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溼的乾燥劑,最常見的是吸溼盒和除溼包兩種類型。
(2)利用空氣吸溼器。它就像吸塵器一樣,可以把溼的空氣集中在一起,等到溼氣很多的時候就會變成水。
(3)利用空調除溼。家庭使用的空調一般都有除溼的功能,不過,用空調來調節室內空氣溼度的方式見效較慢,一般需要2~3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的人感到寒冷。
(4)利用石灰、竹炭除溼。用小布袋裝適量石灰,紮成一小袋放置於室內的各個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潮的作用,可以減緩室內潮溼的狀況,同時,石灰還有消毒功效,一舉兩得。竹炭除溼,可以反覆使用,但是得多用,少了效果不怎麼好。
(5)在外界溼氣重的時候應關門窗,防溼防潮。在平時,應多開窗通風透氣,來降低室內水蒸氣含量,特別是剛裝修完的新房子,水氣特別大,更要多通風透氣,以將溼氣清除。
(6)室內溼氣過重時,可多打開電腦或電視等電器。利用機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能有效地驅散潮氣。如不使用電腦或者電視時,最好能做個保護罩,防止電器後部接觸溼潤的空氣。
注意事項
(1)牆體黴菌又稱牆體黴斑,牆體長毛,牆癌等。多生長在潮溼牆面,室內外均可能生長,是一種可見性生物菌群,最常見的有葡萄穗菌和黑麴黴等。
(2)牆體黴菌的孢子粉隨空氣流動,長期接觸吸入,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和過敏症狀,如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花粉熱,哮喘病等。免疫力低的人還可能引起頭疼,發燒,皮膚或黏膜發炎。
牆紙發黴的處理方法及預防措施
1、牆紙發黴的原因
①牆體滲水。很多牆體質量不過關,容易出現滲水的問題;而PVC的牆紙透氣性差,牆紙膠又是糯米粉等有機物,很容易出現發黴現象。解決這類問題的好辦法是選用一款好的防潮的牆紙基膜。
②膠水未乾透。在牆紙施工時,如果膠水未完全乾透,也容易引起牆紙的諸如翹邊、起鼓以及日後因為水分和空氣的長期存在在牆紙裡,而出現發黴情況。
③天氣原因。如果碰上夏季雨水較多,環境溼度大等也易使牆紙發黴等。
2、牆紙發黴的處理辦法。如果面積不是很大,牆紙質量也不錯,還來得及補救,可用沾肥皂水或清潔劑等辦法擦拭;如果不行,則用布浸消毒酒精抹拭,如不太嚴重,擦二三下就可以將黴菌去除。如果面積比較大,或者比較多,覺得即使搶修了也會很不好看,同時也想換種風格的話,那就乾脆換掉。也可用一些專門的處理牆壁黴斑的除黴劑,在買牆紙的店裡諮詢下。
3、如何預防牆紙發黴
(1)選擇透氣材料。目前市場上牆紙的材料眾多,無紡布的、木纖維的、PVC的、玻璃纖維基材的、布面的等。相對而言,PVC材質的牆紙最不透氣,最容易將牆體排出的水氣悶在裡頭,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黴點。
(2)保持牆面乾燥。牆面必須保持乾燥。新水泥施工一般須保養20~40天,才能夠進行牆紙的鋪貼。值得注意的是,裝修時要注意別讓不規範的施工將不適合牆麵粉刷的海沙混入。海砂含鹽量高,很容易吸聚水分,為後期牆面埋下「水患」。
在張貼牆紙前,需要先把基面處理好。如果是二手房翻新,牆壁的缺口必須填平,否則壁紙容易空鼓。
(3)注重鋪貼質量。三分材料七分工程。在牆面鋪貼壁紙時重視小細節,可以達到更佳的效果。壁紙一般有各種花樣的,鋪貼時必須注意兩張壁紙之間是否有較大的縫隙,拼花是否對齊。另外,鋪貼時澆水等會潤溼牆紙,幹透後會有一定的收縮,要留好收縮位。牆面的收縮縫儘量不要開口對著迎風口。
(4)堅持使用保養。適當的保養可以延長牆紙的壽命,增強防潮功能。施工期間及施工結束後24小時內勿將門、窗全開。通風過大會造成牆紙急劇乾燥、收縮不均勻後引起接縫處開裂。鋪貼3天後,要注意調節通風。白天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晚上要關閉門窗,防止潮氣進入,從而影響粘貼的牢固程度。
牆紙其他問題的處理
(1)牆紙起泡。牆紙起泡是再常見不過的問題,主要是粘貼牆紙時塗膠的不均勻導致後期牆紙表面收縮受力與基層分離水分過多,從而出現的一些內置氣泡。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只要拿一般的縫衣針將牆紙表面的氣泡刺穿,將氣體釋放出來,再用針管抽取適量的膠粘劑注入剛才的針孔中,最後將牆紙重新壓平、晾乾即可。
(2)牆紙翹邊。牆紙翹邊有可能是基層處理不乾淨、膠粘劑粘接力太低或者包陽角的牆紙邊少於2mm等原因。解決辦法:用貼壁紙的膠粉,抹在卷邊處,把起翹處撫平,用吹風吹10秒左右,再用手按實,直到粘牢,用吹風吹到乾燥即可。
夏季施工注意事項
1、儘量選擇晴朗的日子施工。由於夏季的氣候特點,高溫多雨溼度大,牆面很難乾燥,由此牆面就可能會導致「黴斑」等牆面問題出現。
2、使用防水膩子。牆面施工要杜絕「表幹」。儘管夏季牆面或天花板上面膩子層會迅速乾燥,但往往這只是高溫天氣下的「表幹」(表面已經幹透了,但裡面未完全乾透,很可能會把水分鎖在裡面)現象。夏季刮膩子到上塗料最好間隔長一些,儘量讓裡外都幹透。要使用耐水性強的膩子。
3、儘量選用快乾漆。目前在建材市場上,各大乳膠漆品牌都有「快幹型」產品,夏季裝修不妨選擇這種類型的乳膠漆。
4、做好牆面施工的界面處理。刮膩子後的牆面一定要塗刷一層水性封固底漆。只要是刮過膩子的牆面,都必須刷底漆,即使是舊牆面翻新,刮過膩子的部位也一定要刷底漆。要注意,底漆與面漆最好選用同一品牌或與之相配套的油漆,以防止底漆與面漆之間產生化學反應。選購時先仔細閱讀其外包裝說明中註明的與之相配套的底漆(或面漆)類型或型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