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進城看孫,兒媳嫌髒不讓進,孫子一句話,兒媳跪求原諒

2020-12-11 每日經典故事

身為孩子的爺爺,他從未見過這個孫子。

想著自己現在還能走得動,他便沒有跟兒子商量,獨自一人出了城,趕往兒子的家。

一路上,他問了很多人,才終於在一個好心司機的幫助下,找到了兒子的家的位置。

在樓下,他又拉著小區的人問了好久,才總算找到了兒子的家門口。

站在門外,他把從老家帶出來的蔬果還有一隻老母雞放到了地下,又聞了聞自己身上,確認了沒有味道才去按響了門鈴。

可是開門的人,並不是他的兒子。

對方有點茫然地看著他,然後問道:「老人家,你找誰啊?」

「我找我兒子。」魏爺爺老實地回答著。

「你兒子住這裡嗎?」那人又問。

魏爺爺把兒子寫給自己的地址遞給那人看,那人看了一眼,又笑了:「老人家,你兒子住在對面呢。我帶你過去吧。」

「哦好,謝謝。」魏爺爺很靦腆地笑了笑。

他覺得這城裡人真的太友善了。

那人把魏爺爺帶到了他兒子家門前,然後又幫他按響門鈴。

門被打開,魏爺爺的兒媳站在那裡,看到是他的時候,不由得地抬起手捂住了鼻子。

那人又問道:「這是你公公嗎?」

「嗯。」兒媳冷淡地點點頭。

那人又幫魏爺爺把他的東西都搬到了門前然後才回去自己的家裡去了。

魏爺爺看著許久沒見的兒媳,還有那躲在兒媳身後的小男孩,一眼就看出來這是自己的孫子了。

這小孫子跟他兒子小時候那是長得一個像啊,真可愛。

小男孩沒有見過他,所以有點靦腆地扒拉著媽媽腿,但又很好奇地,時不時多看他幾眼。

「小貝,我是爺爺。」魏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個自己手工做的玩具,然後蹲下來遞給了孫子。

孫子喜出望外,剛想伸手出去接,就被媽媽打掉了。

魏爺爺有些尷尬地把玩具撿了起來,然後又想要拿著東西進去,可是兒媳卻攔在門口,一點要給他進去的意思都沒有。

「爸,你咋那麼突然的就來了?」她擋在門口,然後又有些不高興地問著。

魏爺爺又把東西放了下來,然後搓搓手,回答說:「我就是想來看看小貝,我看看他就回去了。」

「那你也看到了,他就長這樣,你可以回去了。」兒媳依然冷著一張臉。

「這……」魏爺爺欲言又止。

「咋的?」兒媳一看他這樣子,就憋著氣叫嚷著:「你這還想進來我們家裡?你這身上那麼臭,你是想把我們家的空氣都給汙染了嗎?」

魏爺爺愣住了,有些失落地搖搖頭,否認了:「我,我沒有。我這就走了……」

他多看了孫子幾眼,然後很不舍地轉身就要走。

「爺爺!你不要走!」可這時,孫子突然的從媽媽身後跑了出來,拉住了魏爺爺。

隨後,他然後又對著自己的媽媽說了一句話,她連忙哭著對魏爺爺認錯。

相關焦點

  • 農村母親進城探孫,兒媳給了一袋舊棉被,回家打開後老淚縱橫
    好幾次王斌和兒媳都說要接李翠娥進城,可老人心裡始終擔心,加上自己還能照顧自己,就一直拒絕她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留在老家,除了寂寞點,其實也挺好的。一年多後兒媳給李翠娥生了個孫子,兒媳生孩子那幾天,李翠娥把養的雞和攢的蛋全部帶去看望她,在醫院的那兩天,李翠娥給兒媳燉湯喝,貼心的照顧她,畢竟人家一個大姑娘離開娘家嫁來自己家,就該把她當女兒對待。
  • 「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躺床上「閉目養神」,兒媳黑臉
    由於長時間坐著腰受不了,所以爺爺就和小孫子互換了位置,讓孫子坐在凳子上,自己則躺在床上休息。不湊巧的是,兒媳恰好來醫院送飯,看到孩子坐在凳子上,而爺爺卻躺在病床上「閉目養神」,瞬間黑了臉,不停地埋怨。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網友表示爺爺帶娃本身就很辛苦,累了躺一會也沒什麼。
  • 兒媳打電話要生了,婆婆嫌懷丫頭不讓兒子回家,隔天母子倆悔青腸
    #情感# 很多人在電視劇或者現實中都會聽過這樣的一番話:我媽養我這麼大不容易,我要孝順她;我媽那麼大年紀了,你做兒媳的讓一下她又怎麼了……每次婆媳有矛盾了,很多兒子都會用相似的話指責兒媳。
  • 婆婆沒帶孫子,兒媳3年不叫媽,收到結婚紀念日禮物兒媳知錯
    01生活中,老人幫子女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爭著帶的局面。其實「一代管一代,誰生的誰帶」,帶孫子並不是老人的義務,也不是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而是父母對晚輩的愛和體諒。眾所周知,成家有娃後,生活成本驟增,如果家裡只有男人一人掙錢養家,那麼經濟壓力會很大。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後來這位寶媽對婆婆說了一句話:「你不給我帶孩子可以呀,那你想過你的晚年生活嗎?你晚年過得好不好還不是我一句話的事?不如大家相互幫助,彼此好過一些。」婆婆聽完之後,直接接過照顧孩子的事情,這位寶媽也如願的去公司上班了。其實在生活中,婆婆在兒媳生產完之後幫助照顧孩子,是很普遍的事情,因為都是一家人。
  • 帶孫子9年,兒媳給5千紅包,隔天看到兒子朋友圈婆婆寒了心
    老兩口平時捨不得買葷菜,但只要兒子兒媳一回來,便和過年一樣好酒好菜招待。兒媳生孩子時,彭阿姨寸步不離在醫院陪護,然而孫子生下來後,兒子卻說這裡不需要婆婆了,月子由嶽母照顧。彭阿姨早就盼著抱孫子,可兒子已經明說這裡不歡迎她,彭阿姨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自從有了孫子,兒子要錢更勤了,孩子的奶粉尿不溼衣服,都讓父母給錢。兒子要錢的理由很充分:父母不出人就該出錢。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要絕食,有好戲了李想是一個內向的女子,父母重男輕女,她在原生家庭就不被重視,因此她的性格十分軟弱,從來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多數情況下,人家怎麼說,她就怎麼做,毫無主見。
  • 老人進城看望兒子,小孫子說了句童言無忌的話,她傷心地回了鄉下
    前幾年老伴兒走後,兒子兒媳也在城裡買房安了家。說起王老太的兒子,那可真是當娘的一塊心頭肉啊,王老太40歲時才生下這個小兒子,兩口子老來得子後自然對兒子特別嬌慣,生怕兒子受一點委屈。兒子長大後也很孝敬爹娘,可是兒媳婦過門後,婆媳相處的不是很好,慢慢的兒子和老母親關係也疏遠了。
  • 老人帶孫子3年,最後被兒媳的一個動作傷透了心:真是吃力不討好
    文|西紅柿媽媽 「辛辛苦苦給兒女當了一輩子的父母,老了,還要給孫子當孫子!」這句話,道出了多少爺爺奶奶的心聲? 操持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兒女長大,等到老年,卻還要承擔起照顧孫子孫女的義務。
  • 兒子賺倆臭錢,婆婆狗眼看人低把兒媳踹流產,誰知兒媳才是董事長
    不知道婆婆與兒媳前世是不是有仇,前世未了的怨今生繼續糾纏,好像非要一決雌雄彼此才能罷休。在婆婆眼中,總是看不到兒媳的優點,認為兒媳嫁過來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兒媳也是一樣,多數認為婆婆事多、管得多,幹涉了小兩口的自由,處處看自己不順眼。其實,如果婆媳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對立面,兩人的關係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 婆婆過六十大壽,當眾命令兒媳給自己養老,誰知兒媳拿出了離婚證
    相比上面那位兒媳,下面這位兒媳對待婆媳矛盾時就很有底氣,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她說不給婆婆養老就不給婆婆養老,即便婆婆很囂張,但最後還是讓自己的老臉丟盡。不過在我看來,這種事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婆媳關係好,婆婆確實沒條件沒能力幫兒媳帶孩子,或者兒媳不願意讓婆婆幫忙帶孩子,這就跟婆婆以後的「養老」沒關係。可如果婆媳關係不好,即便婆婆幫兒媳帶孩子了,兒媳也未必會給婆婆養老,更不要說婆婆不幫兒媳帶孩子了。
  • 「兒媳你回娘家坐月子,我家嫌臭」,兒媳:這是陪嫁房,就是娘家
    所以說在面對婆媳關係時,不能一直爭強好勝,也不能一昧的委曲求全,需要因時制宜,在一些小事上懂得讓步,而在一些涉及原則的大事上,不能讓步,每一個婆婆都希望兒媳能夠聽自己的話,但她們又看不起乖巧聽話的兒媳,所以做兒媳的在和婆婆相處時,需要掌握一個度,掌握好這個度,婆媳矛盾就能少很多。
  • 誰說老人帶孫矛盾多?注意這幾點,老人照樣能帶好第三代!
    最近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裡寫到湖北的一對退休夫婦吳爺爺和黃奶奶在帶孫問題上與兒子兒媳就相處得十分和諧,孩子也健康快樂的成長。很多人就有疑問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為什麼我們家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呢?原來-吳爺爺和黃奶奶早在孫子出生前,就跟兒子媳婦定下了三條規則:不溺愛;不越位;不在孩子面前意見不一。
  • 夫妻吵架,互罵對方父母,公婆聽見要與兒子兒媳斷絕關係
    夫妻吵架,互罵對方父母,公婆聽見要與兒子兒媳斷絕關係畫面中中的男子叫建軍,今年53歲,他說自己有兩個兒子都成家立業,家庭工作都不差,可就在五個月前,家裡就鬧得很不愉快,自己的大兒媳總是罵人,對公婆也不尊敬,更是又一次打兒媳居然跑到他工作的單位上去找他麻煩,讓他十分受不了,調解員希望要麼大兒媳改改
  • 婆婆給未滿月的孫子洗澡,直接拿來了沐浴露和澡巾,兒媳:快停手
    老公家是幾代單傳,香兒生下男孩,婆婆特別高興,放下自己的事情來照顧兒媳和孫子。一天,兒媳發現孫子身上有乾燥的蛻皮,就跟婆婆說:「媽媽。你孫子該洗澡了,身上太幹了,都掉皮兒了。」婆婆一看,可不嘛,小孩子長得快,就會有這種現象。婆婆拿澡盆打來水。緊接著就拿來了沐浴露和澡巾。
  • 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
    現在很多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都要求公婆必須給錢,還必須給好幾萬,不然就給公婆臉色看。那麼,兒媳生孩子婆婆到底該不該給錢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①雲阿姨:兒媳生孩子婆婆給錢什麼時候成了「傳統」,成了「習俗」了?
  • 奶奶撫養孫女成人,發現不是親孫女,起訴兒媳索賠10萬元!
    (案例來源:韶關市中院)01賀奶奶有什麼理由找前兒媳要錢?法院又該怎麼判決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其一,奶奶照顧孫子,是因為有血緣關係為前提,不需要報酬。除非是保姆,一般人不可能自願去照顧別人的小孩。賀奶奶照顧的並不是自己親孫女,是李霞與他人所生的小孩,要求李霞支付勞務費合情合理。
  • 「兒媳,你生二胎吧,坐月子時我照顧」,兒媳回懟,婆婆羞愧難當
    就拿曉蕊生頭胎來說吧,在曉蕊懷孕後,婆婆以為能抱上大孫子,難得對曉蕊好一點,她主動請纓要幫兒媳照顧月子,明確提出自己家的孫子得自己看,不能讓姥姥帶。當時曉蕊天真的認為,生一個孩子,就改變了婆婆的本性,讓她開始懂得體諒和照顧兒媳。
  • 小姑子嫁人,婆婆讓兒媳出10萬陪嫁,兒媳:當年彩禮現在還是欠條
    雖然小孫不太想和婆婆共處一個屋簷下,但是為了丈夫也只能點頭答應。還沒有把婆婆接到家中一起住的時候,婆媳之間的相處還算是比較客氣。可是當兩人共同生活在一方天地之中,兩個人的矛盾便逐漸的展露出頭角。 因為小孫的婆婆本身就是農村人,所以不論是在收拾家務還是在做飯上,都特別的不將就。可是小孫本身又是一個生活特別精緻的人,在生活當中根本就見不得一點灰塵。
  • 因兒媳沒能傳宗接代,77歲華人公公竟對兒媳下如此狠手!
    他的菲律賓鄰居親切地稱呼他為「Lolo」,就是菲律賓語裡的「爺爺」。平時,林大河也會騎著自己的自行車,到附近的老年中心吃飯。林大河有兩個兒子,被害者是大兒子的二婚妻子。林大河夫婦與大兒子夫婦住在一起,大兒子平時開Uber,而兒媳婦一年以前來從中國來到紐約,夫妻倆住在地下室。小兒子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自立門戶,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