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悲劇重演,背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2021-02-07 木棉說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


今天,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刷屏網際網路。

 

看到新聞的時候,我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

 

於是打算,寫一篇文章來曝光一下這件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科學博主@老爸評測 發布了一則「大頭娃娃」的視頻。

 

視頻裡,博主採訪了一位受害者的父母。

 

他們漂亮的女兒,在短短2個月裡,竟變了一副模樣。


 

肉眼可見的,是臉頰「肥大」,額頭長滿了濃密的汗毛。

 

母親表示,每個月都在胖,一個月大概胖3斤。

 

發覺不對的父母,趕忙把孩子帶去了醫院檢查。

 

然而, 醫生診斷的結果卻是「健康身體」。

 

考慮到母親奶水的影響, 他們又連忙把奶水送去檢測。

 

結果顯示:母乳正常。

 

醫生只能給出「減少餵奶量,節食減肥」的建議。


 

一個月過去,女孩的問題不僅沒有好轉,甚至還加重了:

發育緩慢;

不能翻身;

臉頰硬邦邦,像石頭一樣戳不動……


父母心切,決定前往權威醫院進行深入檢查。

 

果然,護士剛看到孩子的臉,就提出疑問:

 

是不是給孩子抹了什麼東西?


我們這邊已經有4個案例,都是抹了激素藥膏。


 

父母思考了好一會,才懷疑起給女兒用的一款嬰兒霜。


 

為了找出真正的病因,醫生用排除法一項一項檢查。

 

為此,女兒承受了很多痛苦:

因為頭部抽不出血,護士不得不把頭皮往上捋,折騰好久才抽出來;

 

為了做檢查,寶寶必須堅持6個小時不能睡覺,把孩子折騰的夠嗆。


 

女兒疼在身上,母親痛在心裡。

 

經過一周的排除與檢查,醫生發現確實是「嬰兒霜」的問題。

 

並把可能導致的後遺症告訴了家長:

激素一停,可能會造成寶寶不適,甚至全身衰竭;

 

因為肥胖, 可能會導致窒息,所以千萬不能離人;

 

可能會性早熟,二年級可能會來例假,臉上的毛要好幾年才能褪掉……


為了曝光廠家,也為了尋求幫助,他們聯繫了博主。

 

博主收到「嬰兒霜」樣品後,又從線上購買了一份樣品,一併送去檢測。

 

沒想到,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博主表示,他在五年裡檢測了500多件化妝品,激素最多含量只有零點幾。

 

即使這樣,也是非常高了。

 

然而, 在寄來和買來的樣品中,他卻發現了30多含量的激素。


 

這些激素,不僅會讓嬰兒停止發育、「肥胖」、長毛;

 

還會造成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

 

可以說,這已經是謀財害命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父母在網上曝光這款產品時,

 

企業竟丟出一張報告,表示:

 

我們的產品是0添加0激素,你再亂說小心我們告你!


 

甚至還利用輿論,質疑家長是借短視頻炒作。

 

這不就是所謂的惡人先告狀嗎?

 

人性中的醜陋,真是超出了我想像。

 

目前,廠家所在地的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

 

各大平臺也對這款產品進行了下架。

 

但我相信,受害者肯定不止這幾家,

 

不知道還有多少無辜的嬰兒,正在被激素「嬰兒霜」毒害。

 

 

「嬰兒霜」正在毀掉嬰兒健康

 

那麼, 博主老爸在「嬰兒霜」檢測出的激素,到底有什麼來頭呢?

 

為了解它,我專門在網上搜索了大量資料。

 

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臺上,我終於發現了這個激素:

 

「丙酸氯倍他索」。

 

 

它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和上文受害者的症狀基本符合。

 

「多毛、滿月臉、抑制生長發育……」

 

 

令人意外的是,注意事項裡提到了這幾點:

 

1、不能應用於面部、腋部以及腹股溝等褶皺部位。

 

即使短期使用,也會造成皮膚萎縮、毛細血管誇張等不良反應。

 

2、用藥時間不能超過處方規定的用藥療程。

 

3、不適用於12歲以下兒科病人。

 

因為兒童皮質敏感,容易引發各類不良反應和影響。

 

 

然而,黑心商家把它應用在嬰兒霜裡面,卻標註著:

 

「用於日常護理。」

 

幾個字赫然印在說明書裡。


 

想想真是可怕,為了賺取利益,商家們才不會顧慮消費者的死活。

 

只要用短暫的「效果好」欺騙過消費者,贏得信賴,

 

那麼他們的錢財就能滾滾而來。

 

其實,「激素嬰兒霜」的新聞並不是首例,在此之前就有很多相關案件。

 

《中國消費者報》曾曝光過幾款熱銷的寶寶霜。


 

一款價格為228元、評價6000多條的嬰兒面霜,曾宣傳:

 

「植物萃取,拒絕有害添加。」

 

甚至還貼出無重金屬、無激素等檢查報告。


 

然而,就在記者向相關部門求證報告真偽時,卻被告知:

 

報告虛假,他們從沒在我們這檢測過化妝品激素。

 

江西某公司生產銷售的「嬰兒軟膏」,被測出了4種激素。

 

其中,最高含量的「地塞米松醋酸酯」達到了476.6mg/kg,堪比藥膏。

 

上海某公司生產的「護膚霜」,也被檢測出4種激素。

 

最高含量的「倍氯米松雙丙酸酯」,達到了176.8mg/kg。

 

廈門某公司生產的「寶寶霜」,也沒有倖免。

 

報告中檢測出了2種激素,其中,「莫米他松糠酸酯」含量200.2mg/kg……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類寶寶霜的代工成本低廉的讓人大跌眼鏡。

 

據調查,一瓶30元的寶寶霜,膏體價格僅為2元,50g的膏體,也才3.2元。

 

瓶子和包裝的價格,在量產的情況下自然也沒有多少成本。

 

一位從事醫藥的工作人員曾告訴記者:

 

市面上售價十幾元至兩三百元的「寶寶霜」,基本都是「凡士林加西藥」。

 

想想也是,30g的膏體,不算包裝也才2元,怎麼可能植物萃取?

 

記者問,那為什麼加西藥呢?

 

工作人員說,因為西藥便宜啊,效果又明顯。


 

不禁想起那句話: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類似的事情還少嗎?



去年湖南郴州爆出的「毒奶粉」事件,讓多少孩子深受毒害。


抵抗力低下,患溼疹,咳嗽不斷。


甚至還有拍打自己頭部的動作,十分恐怖。



後來被爆出這款「毒奶粉」只是固體飲料,幾乎沒有營養成分。


好多孩子因此都患了佝僂病,令人嘆息。


還有人盡皆知的三聚氰胺事件。


喝了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寶寶,都嚴重缺乏營養,生長緩慢。


還會造成全身浮腫,免疫力低下。



央視也曾曝光海外銷往中國的「毒奶粉」。


不少寶寶喝出了問題,先是渾身紅疹,然後是流鼻血,甚至還會噴血……



這些事情最令我不可思議的是:

 

如此齷齪的事情,竟然被商家們明目張胆地售賣。

 

可憐的父母們秉持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購買了商家推薦的產品。

 

卻沒想到,他們連嬰兒這麼弱小的群體,都不放過。

 

而即使產品遭到曝光和下架,商家們被懲罰,

 

那些有毒產品對嬰兒們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可逆轉的。

 

情況好一點的,身體狀況可能會在幾年內恢復;

 

情況糟糕的,後遺症可能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商家們面臨的頂多是罰款和取締,

 

而為人父母者,受到的卻是心靈上的創傷和折磨……

 

 

「激素毒害」,敲響警鐘

 

目前來看,漳州衛健委已經介入「嬰兒霜」的調查與檢測。

 

相信過不久,真相一定會水落石出。

 

但我理解,很多父母,特別是新手父母,一定都在憂心忡忡。

 

激素產品雖然得到了曝光, 但市面上肯定還有相關產品在毒害嬰兒健康。


 

那麼, 為了避免我們的孩子遭受毒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手機前的你有一定幫助:

 

1、購買「嬰兒霜」或者「寶寶霜」,請注意產品的「衛生許可證號」。

 

在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嬰兒產品中,有一部分屬於「消」字號。

 

一部分則屬於「妝」字號。

 

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

 

資料顯示,「消」字號,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範疇。

 

它僅有消毒功能,不具有治療效果,嚴禁做任何有療效的宣傳。


 

所以,父母在購買嬰兒皮膚使用的產品時,遇到「消」字號一定要注意。

 

2、不要輕信網絡宣傳,也不要輕信售賣員推薦。

 

網上的嬰兒產品大肆宣傳「植物萃物、零添加零激素」,甚至還會貼出檢測報告。

 

但這些東西都有可能作假。

 

如果父母不知道選什麼品牌,有必要時可以諮詢有資質的專業人員或者醫生。


 

3、如果產品的效果快、明顯,請一定要謹慎。

 

很多家長會根據身邊朋友的口碑,來購買嬰幼兒產品。

 

但口碑並不是一個科學標準,效果明顯更有安全隱患。

 

買到這種產品,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以免對嬰兒造成健康威脅。

 

總之,發現一切不對的產品,一定要收集好證據。


 

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轉發這篇文章,曝光激素「嬰兒霜」的真面目。

 

點個「在看」,願不良商家早日被取締,不要再有嬰兒被毒害!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背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  今天,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刷屏網際網路。  看到新聞的時候,我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科學博主@老爸評測發布了一則「大頭娃娃」的視頻。  視頻裡,博主採訪了一位受害者的父母。
  • 呼籲監管部門嚴查「偽裝式包裝」,避免湖南「大頭娃娃」悲劇重演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事件並不是2003年阜陽大頭娃娃、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翻版——這次不是奶粉質量問題,而是一種叫做「倍氨敏」的固體飲料被家長們誤以為是特醫配方奶粉,結果導致孩子營養缺乏、發育遲緩,患上「佝僂病」。
  • 激素超標的寶寶霜導致「大頭娃娃」背後是不明真相的家長
    近日,「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父母眼睜睜看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成了越來越胖的大頭娃娃,是震驚和心疼的。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有毒的不僅是寶寶霜……
    文 | 油醬 1 最近,又疑似出現了「大頭娃娃」事件。 女寶寶柚子出生時7斤,兩個多月的時候,因為脖子和腿的褶皺處經常長疹子,當地母嬰店的店員向他們推薦了「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 「大頭娃娃」假奶粉廠稱倍氨敏19年已停產!真正背後操縱者是誰...
    「大頭娃娃」假奶粉廠稱倍氨敏19年已停產!真正背後操縱者是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家長發現孩子異常於同齡人,帶到醫院檢查後,多名孩子營養不良被診斷為佝僂病,有的孩子甚至出現「大頭娃娃」的特徵。醫院診斷證明顯示為發育遲緩。新京報記者來到湖南長沙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所在地探訪,有產品堆在廠房中,有工作人員正常出入。工作人員稱,公司並沒有開工。此前,涉事母嬰店表示,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培訓時稱「倍氨敏」產品可以當奶粉。
  • 如何防止「假奶粉」再生不再出現「大頭娃娃」事件?
    湖南郴州永興縣患者家長發現,孩子身體溼疹,體重嚴重減輕,顱骨畸形與「大頭娃娃」相似,並出現不斷拍照等異常情況。根據媒體的調查,這些孩子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他們都服用了「特醫奶粉」名為「倍氨敏」。事實上這「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不具備特殊醫用奶粉的資質。
  • 致5月寶寶變大頭娃娃的「毒」面霜,竟也是母嬰店爆款?
    宣稱可以用於「日常護理」的面霜僅用了兩個月就讓一個正常寶寶變身「大頭娃娃」,宣稱產品0添加、0激素,激素卻達到了30多毫克每公斤.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普通的面霜零點幾豪克每公斤的激素已經是非常高了。另外,我們了解到,「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等產品的生產廠商為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地為福建漳州。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5月7日,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公司曾在其官方微信號上公布一份「權威檢測報告」。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 問題產品何時休
    於是在藥店購買商品時,經過「培訓」的銷售店員們就會根據內部指示,「投其所好」地向他們極力推薦那些可以立馬看到效果卻含有大量激素的「神藥」,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大,最終往往導致悲劇的發生。但其實任何一種藥品都是有兩面性的,激素也是如此。然而,為了讓產品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廠商們卻在寶寶霜中違禁添加甚至是過量添加激素。
  • 又有嬰兒用品出事了:寶寶用後變大頭娃娃,還長出長黑汗毛
    說起」大頭娃娃「,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當時喝了三鹿奶粉的嬰兒都成了"大頭娃娃",患上腎結石,此事震驚全國。然而時隔12年,如今"大頭娃娃"再次出現,真相令人憤怒,瞬間上熱搜。生意圈裡有句這樣的話: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於是有些無良商家利用這種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心理來銷售一些違規嬰兒用品。
  • 嬰兒霜讓孩子變成「大頭娃娃」?長期使用會導致發育遲緩!
    還記得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導致了無數的「大頭娃娃」的出現。 而這幾天幾乎所有人已經被新「大頭娃娃」的新聞刷屏了。
  • 「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
    來源:澎湃新聞「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睡前故事|大頭娃娃和布丁鼠
    在幼兒園的玩具堆中,有一個大頭娃娃。 大頭娃娃最瞧不起的就是布丁鼠,那麼小,還被幼兒園的阿姨加了一塊補丁。 小朋友們來幼兒園,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大頭娃娃,每人親上一口。他們給大頭娃娃,用了很多漂亮的稱呼,比如說,可愛的大頭娃娃,溫柔的大頭娃娃,善良的大頭娃娃。因此,大頭娃娃很神氣。
  • 5月大嬰兒變「大頭娃娃」!這種兒童面霜千萬別給孩子用,家裡有的趕緊扔了
    說起「大頭娃娃」這四個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 嬰兒奶粉又爆質量問題,大頭娃娃讓人痛心!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擺頭等異常情況。經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後經調查,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愛特寶寶睡前故事】:《大頭娃娃和布丁鼠》
    在幼兒園的玩具堆中,有一個大頭娃娃。大頭娃娃最瞧不起的就是布丁鼠,那麼小,還被幼兒園的阿姨加了一塊補丁。小朋友們來幼兒園,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大頭娃娃,每人親上一口。他們給大頭娃娃,用了很多漂亮的稱呼,比如說,可愛的大頭娃娃,溫柔的大頭娃娃,善良的大頭娃娃。因此,大頭娃娃很神氣。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江蘇兩地需要注意
    1月7日,B站的一位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江蘇一5個月大的女嬰,在使用從市面上購買的「噯嬰樹」品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事後,家長給嬰兒做了全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曝光「大頭娃娃」事件的聖鬥士:他是如何鬥出一家公司的?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又一起讓人痛心的新聞!前天,老爸評測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名女嬰因為使用了激素嚴重超標的嬰兒霜,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就從小小嬰兒變成了大頭娃娃,並伴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老爸評測將這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以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開心森林」送到專業機構檢測,結果一出來,簡直叫人後背發涼!
  • 十三年後,「大頭娃娃」捲土重來?
    在老爸測評的幫助下,這則關於柚子的「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視頻,終於炸上了微博熱搜。柚子媽媽說,在女兒就診的醫院裡,已經出現過好幾個症狀類似的嬰兒,護士一見孩子,就懷疑父母給她塗的東西有問題。在不正常的激素幹預下,柚子的臉上浮腫、面部多毛,發育遲緩。
  • 「大頭娃娃」再現?抑菌霜被指激素超標,衛健委介入調查!
    來源:新財富雜誌真相究竟如何?或許,要等到當地衛健委的送檢結果出爐,真相才會大白。來源:紅星資本局(ID:hxzbj2020)作者:楊佩雯 | 編輯:白兆鵬近日,UP主「老爸評測」在B站發布視頻,視頻中採訪了一名嬰幼兒(柚子寶寶)的家長,並直指「益芙靈」嬰兒霜添加激素,在使用後寶寶的身體發育等出現了問題。
  • 車諾比式的悲劇,會不斷重演嗎?| 風向書單200811
    原創 JiFeng Bookstore 迴響編輯部 來自專輯風向書單當權者盲目追求國家實力,想擺脫經濟困境卻走上歧路,孤注一擲地要與西方世界在經濟和軍事領域一較高下,事故發生,卻急於阻止信息傳播,寧願犧牲民眾的健康也要掩蓋真相——車諾比式的悲劇,會不斷重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