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粉,每一口都是「人情味」

2021-02-16 高明特搜

豬腸粉裡面沒有豬腸,但是有人情味

如果不是行內人,應該很多人都分不清腸粉和豬腸粉的區別吧?那當然了,豬腸粉裡面可沒有豬腸哦!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就是「有餡料」和「沒餡料」。

在給大家介紹「豬腸粉」之前,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腸粉。腸粉是廣東最為普遍的傳統美食,而且多作為早餐,街邊的早餐店和茶樓大多數有供應。腸粉相傳起源於唐代瀧州,也就是現在的雲浮羅定(相信大家都聽過雲浮石磨腸粉),而腸粉是有餡料的哦。

現在很多人都愛吃的布拉腸、抽屜式拉腸都屬於腸粉,當然,這只是製作工具上的不同。布拉腸是將粘米粉、澄粉、粟粉、生粉混合成的米漿,放在布上蒸熟而成的;抽屜式拉腸則是將純米漿鋪在抽屜上蒸熟而成的,現在大多數早餐店都是售賣抽屜式腸粉。

沒有餡料的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豬腸粉」

和腸粉不一樣的是,「豬腸粉」其實是起源於廣州的一種街頭小吃,是由廣東沙河粉和陳村粉演變出來的。因為捲起來之後和豬腸很相似,所以才叫做「豬腸粉」。

當時澳門也很流行豬腸粉,一輛木頭車,幾個搪瓷碗技就是一個小攤檔。

豬腸粉其實就是一種「齋腸粉」,裡面沒有加入任何的餡料。豬腸粉如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更為普遍。

豬腸粉和其他腸粉的製作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製作的時候不在米漿上面加入任何的餡料,而是直接將蒸熟的粉皮捲成圓柱狀,然後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淋上豬油、甜醬、醬油、辣椒醬或者花生醬、芝麻醬等醬料,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不用筷子,直接竹籤進食,非常的方便,很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

豬腸粉是一代人的回憶,很多80後、90後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到樓下早餐店或者茶樓食肆來一碟豬腸粉開始一天的好時光,更有人家裡世代都是做腸粉的。

雖然豬腸粉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卻是很多人童年抹不走的味道,即使是現在長大了,還是喜歡外帶一份豬腸粉一邊走一邊吃,每一口都是「人情味」。

相關焦點

  • 香港豬腸粉專門店!有豬腸的豬腸粉,水煮牛肉豬腸粉、拉絲豬腸粉...80年代五星隱世大廚獨家秘制!
    就連香港豬腸粉都比距玩出新花樣甚至超越香港的做法,口味款式比香港的還要多!咁把炮的豬腸粉當然要去試一試距有幾厲害!這裡的豬腸粉是我吃過最多口味的每一款都有不同的驚喜,吃一個星期都試不完!吃了這麼多年豬腸粉終於比我吃到真正有「豬腸」的豬腸粉!
  • 雷州豬腸粉
  • 東海島城市記憶|波餅吊,豬腸粉…
    …」「波餅吊,豬腸粉…」那熟悉的聲音你有多久沒聽過了~每逢到節假日,寒暑假的下午就會聽到吆喝聲從幾條巷子外的地方傳來:「波餅吊,豬腸粉!波餅吊,豬腸粉!」那聲音充滿柔情暖意,長久縈繞耳畔,幽幽然化作每一聲小小的迴響。那時我還很小,摩託車還沒有在東海島普及,波餅吊的人都是踩著腳踏車,後座放置一用竹篾編織成的籮筐,穿街過巷。每一次聽到「波餅吊,豬腸粉…」吆喝聲就趕緊回家偷點穀子,大米,麵條出來換取,然後把穀子給他看,這個可以換多少,他就給你裝多少。
  • 豬腸粉|和豬無關,卻是廣州人離不開的早餐!
    食在廣州,味出西關都說廣州人最會吃燒賣、蝦餃、叉燒包、糯米雞..吃時用剪刀剪成一小節一小節的,淋上醬油、熟(花生)油拌勻而食。具有白、薄、滑的特點,稱得上「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腩汁豬腸粉是最常見的豬腸粉,滑嫩的豬腸粉淋上牛腩汁的精華,表面再撒少許芝麻,汁香濃鬱,香滑滋味。小fun(fungz01)最喜歡將豬腸粉攤開成布條狀,吸收醬汁的精華,吃起來更惹味!同感的舉個爪!
  • 豬腸粉醬汁的獨家秘方
    關於理想小生意,我打算將日常生活中,陸續發現的一些簡單而又可行的行當,可能是飲食,也可能是手藝,甚至是技術,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親身體會,然後抽絲剝繭,寫成參考,也許寫著寫著就會成為事業,得以安身立命;或者只是興之所至,未必留戀,但亦足以成為一技傍身
  • 豬腸粉是豬腸加粉嗎?帶著你的問號,跟我學做廣東美食炒豬腸粉吧
    我記得以前在外省讀書的時候,有同學問我,豬腸粉是不是湯粉裡面放豬腸?我差點笑噴了哈哈!豬腸粉其實就是用竹窩盛稀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將把皮捲起成長條形,因形狀像豬腸而得名,也稱「卷粉」,不過這種叫法是比較少啦,我從小到大都叫它豬腸粉,現在早餐店很少賣了,我就在7仔吃過幾次,口感還不錯,但是醬料一般。
  • 廣州郊外嘗小吃「豬腸粉」,柴火蒸製,腸粉「加強版」,每份5元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伯坐在一旁,客人進來便會跟老伯說一聲吃什麼,那張餐單仿佛就是擺設,大家都不用看,估計都是熟客。這樣等一會,就有人把食物端上來。感覺這是一間家庭成員一起開的小食店,一家人各司其職,專注一直把一種食物做好的那種店。
  • 珠海這家從小吃到大的茶餐廳,每一口都是熟悉的味道
    有的都已結婚生子,從1個人來店裡,變成1家3口。在小香香上學時期的天與地還能唱k、喝酒 、包間 。後來重新升級裝修,完全刷新了我對它的印象。它在珠海差不多20年了,這裡有十足的煙火氣息,對於大部分珠海人來說這個老地方一定不陌生。
  • 豬腸粉合集!橋東一家無名小店,手工製作了29年…
    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喜歡把它作為早餐進食也不知道曾幾何時豬腸粉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豬腸粉對於大多數人們來說都不陌生,許多老一輩的人都喜歡早晨買上一小袋豬腸粉作為早餐,蒸鍋一蒸,醬油一灑,就可享受這簡單美味的早餐了。
  • 每一口都是:思密達~
    蔬菜菌子、土豆、韭菜、魚豆腐、西葫蘆吃過肉了,來一點蔬菜簌簌口烤的焦香的土豆一口咬下去在嘴裡崩裂開來每一粒米飯都細緻入味混合著多種配菜入口,醬香中帶著雞蛋的鮮,口感濃鬱,滋味豐厚完美的韓式風格倒入紅通通的秘制辣醬一起攪拌軟糯的米粒中夾著爽口的配菜勺了一大口放進嘴裡,酸甜香辣
  • 西華肉菜市場,都是廣州老味道
    而其實廣州的好味道很多都藏匿在大街小巷裡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往往美味更加讓人嚮往西華肉菜市場相信大家對西華路早有耳聞>已經在西華路上存在了近50年作為美食街的扛把子小編絕對不能錯過它雖然裝潢普通但是每天這裡都擠滿了食客堂食打包都很熱鬧就是為了這口新鮮的美味
  • 番茄豆角燜面的做法,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每一口都是思念都是幸福!
    豆角燜面是小樂從小吃到大的,說每一口都是思念一點不為過;這不僅是一碗麵,而是一種想念,一種情愫;這碗面的做法是老媽教我的,味道還是從小一直吃的那個味兒
  • 中山八路這家三十年街坊小食店,吃到了荔灣最正的滷大腸豬腸粉
    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這家店,就是一家在中山八路開了快三十年的粉麵店,這裡的滷水大腸做得非常香,那美味實在讓人難忘,每次毛哥路過都忍不住要進來吃。就讓我們來中山八路37號這家「陳姨大德路豬腸粉」嘗嘗。滷大腸豬腸粉這道滷大腸豬腸粉是這家店三十多年的招牌,味道非常經典,一端上來也是濃香撲鼻,讓人垂涎三尺。大腸的分量也很實在,有十幾段大腸。廣州的老城區裡飲食就是這樣,分量要足才有街坊幫襯。
  • 蒙布朗:每一口都是驚喜
    另外蒙布朗一開始就是用慄子做的,因為慄子的產季是秋天,而白朗峰也正好在秋天變成褐色,現在看到其它口味的蒙布朗,只是後來延伸出來的,在法國mont-blanc就等於"慄子"蒙布朗,他們不會在mont-blanc前面還加上慄子的法文單字。 1
  • 從蛋黃到酥皮,每一口都驚豔
    這個蛋黃酥的鹹蛋黃,鮮、鹹、香,三種味道相得益彰。口感沙、酥、綿、密,一口一口,吃到停不下來!熬出這樣的紅豆沙,要先把紅小豆清水泡10個小時,然後大火快煮,小火慢熬。熬製過程中,還要不斷攪拌,才能得到這麼綿密的紅豆沙。
  • 傳統日式會席料理,每一口都是尋味之旅
    燒肉會席在傳統會席料理的基礎上融入了日式燒肉新舊的碰撞,每一口都是尋味之旅生鮮愛好者的最期待時刻白身魚 、金槍魚刺身、赤貝、三文魚、牡丹蝦樣樣齊全新鮮肥美,口感鮮嫩,絕對的高品質+魚 - 銀鱈魚西京燒 味道逐漸過渡濃鬱食客普遍更喜歡銀鱈魚肉質厚實,味道鮮美表面一層略略的焦,內裡又非常滑軟配合西京味增,香味撲鼻
  • 1家店,靠一碗飯,火了1200多天,每一口都是百年老味道
    這家美食人氣榜上的TOP1天天被食客催著開分店來的人都是為了這一碗
  • 每一口都讓人感受著完美無缺的幸福
    走進這家店,一股浪漫、低調又奢華的法式氣息撲面而來。樓下的庭院裡,草長鶯飛,鶯歌燕舞,別墅的四周被潺潺的流水所包圍,從一樓望出去,綠樹流水構成了這個季節最暖心的畫面。洋房內的落地窗更是讓外部的花園成了餐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約上好友,在這裡或是吃午餐,或是喝下午茶,都將是愜意而舒服的選擇。
  • 過年必備的6種傳統糕點,每一種都是經典,每一口都是享受!
    過年必備的6種傳統糕點,每一種都是經典,每一口都是享受!首先要給大家介紹的第1種傳統糕點,那就是羊角蜜,這是一種味道特別美味好吃的美食,吃起來非常的甜,因為它是用糯米和蜂蜜還有麥芽糖製成的,所以說是一種非常甜的美味,但是吃起來卻不膩,是一種非常非常好吃的傳統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