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粉裡面沒有豬腸,但是有人情味!
如果不是行內人,應該很多人都分不清腸粉和豬腸粉的區別吧?那當然了,豬腸粉裡面可沒有豬腸哦!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就是「有餡料」和「沒餡料」。
在給大家介紹「豬腸粉」之前,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腸粉。腸粉是廣東最為普遍的傳統美食,而且多作為早餐,街邊的早餐店和茶樓大多數有供應。腸粉相傳起源於唐代瀧州,也就是現在的雲浮羅定(相信大家都聽過雲浮石磨腸粉),而腸粉是有餡料的哦。
現在很多人都愛吃的布拉腸、抽屜式拉腸都屬於腸粉,當然,這只是製作工具上的不同。布拉腸是將粘米粉、澄粉、粟粉、生粉混合成的米漿,放在布上蒸熟而成的;抽屜式拉腸則是將純米漿鋪在抽屜上蒸熟而成的,現在大多數早餐店都是售賣抽屜式腸粉。
而沒有餡料的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豬腸粉」。
和腸粉不一樣的是,「豬腸粉」其實是起源於廣州的一種街頭小吃,是由廣東沙河粉和陳村粉演變出來的。因為捲起來之後和豬腸很相似,所以才叫做「豬腸粉」。
當時澳門也很流行豬腸粉,一輛木頭車,幾個搪瓷碗技就是一個小攤檔。
豬腸粉其實就是一種「齋腸粉」,裡面沒有加入任何的餡料。豬腸粉如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更為普遍。
豬腸粉和其他腸粉的製作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製作的時候不在米漿上面加入任何的餡料,而是直接將蒸熟的粉皮捲成圓柱狀,然後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淋上豬油、甜醬、醬油、辣椒醬或者花生醬、芝麻醬等醬料,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不用筷子,直接竹籤進食,非常的方便,很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
豬腸粉是一代人的回憶,很多80後、90後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到樓下早餐店或者茶樓食肆來一碟豬腸粉開始一天的好時光,更有人家裡世代都是做腸粉的。
雖然豬腸粉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卻是很多人童年抹不走的味道,即使是現在長大了,還是喜歡外帶一份豬腸粉一邊走一邊吃,每一口都是「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