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控制關鍵節點何時出現?張文宏發聲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資料圖

12月12日,張文宏在其認證微博上發表題為《全球啟動疫苗接種計劃,疫情控制關鍵節點何時出現?》的文章,全文如下:

2021年全球各國均會積極推動疫苗的接種,這幾乎成為制約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控制的最關鍵因素了。考慮到醫療資源有限,明年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實現疫苗接種目標幾乎不可能。部分疫苗生產國可能可以率先實現接種計劃,進而擴展到全球。當前處於疫情中心的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都已經提出了全面疫苗接種計劃,這對全球控制疫情將發揮積極作用,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那麼疫情什麼時候有望得到控制呢?

我們團隊與陳劍團隊對目前大家十分關心的美國新冠疫苗接種問題進行了仿真模擬,採用的是基於網絡關係的仿真模型,每個節點考慮了美國實際的城鄉人口發布(考慮疫苗發放的供應鏈因素),年齡分布(考慮疫苗發放的優先順序),以及疫苗的產能,接種意願,和有效性:

如果拜登疫苗接種計劃得以順利貫徹,疫情的控制節點

第一個場景是如果拜登提出的百天疫苗計劃順利實施,即發放1億劑疫苗(考慮到目前主流疫苗均需要兩劑,滿足5000萬人的接種需求),並在100天內接種完畢。在5000萬人接受疫苗注射後,按照目前民調,剩餘美國民眾的接種意願估計在50%左右。按照疫苗接種覆蓋結合強化防控策略,那麼在2021年6月底-7月初,疫情傳播的關鍵指數即R0值,可以降到 1以下(每個新冠感染者理論傳染<1人),此時疫情會出現拐點,就能逐漸達到疫情的基本控制; 但是,如果剩餘民眾接種意願只有25%,則控制疫情的時間點很可能要推遲到明年(2021年)的秋季(9月份-10月份)。

如果疫苗接種計劃不能完全得到貫徹,疫情控制節點可能要拖延到2022年春季

第二個場景是拜登疫苗接種計劃的目標只能達到50%,即100天內只能發放5000萬劑疫苗,接種2500萬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剩餘民眾接種意願超過50%,那麼疫情要到2021年8月底-9月初才能受控,如果接種意願不足25%,則疫情會一直拖到2022年春季。

疫苗接種對於全球開放至關重要,沒有疫苗保護下的強行開放會引發醫療資源崩潰

現在全球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在2.5%上下,和1918年大流感的致死率相比似乎還不算高,主要還是得益於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年輕人群對於病毒的免疫力。充足的醫療資源將有助於提高新冠病毒的生存率。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本病的致死率可降低到1%以下(比如中國和新加坡)。美國當前的病死率為1.86%。這個病死率幾乎是流感的20倍。對於醫療資源落後的國家,如果在沒有疫苗保護的情況下,強行開放和非疫苗保護下的群體免疫帶來的疫情蔓延,之後會形成的災難是無法忍受的。

中國仍有半年至1年的時間為世界重新開放做準備

中國的疫情控制的最好,近期的疫苗接種壓力不大,但是中遠期的需求和急迫性非常高。所以從目前仿真模擬的情況來看,雖然疫苗在逐漸普及,全球哪怕是疫苗資源最豐富的的美國仍需半年至1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疫情的完全控制,而中國疫情的最終控制取決於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因此,中國仍有半年至1年的窗口期逐漸通過疫苗接種建立我們國家民眾的免疫優勢,同時按照全球對疫苗的需求,盡到大國義務,幫助國際上非疫苗生產國逐漸建立疫苗支持下的群體免疫。

所以在我國實施普遍疫苗接種之前,強化抗疫和精準防控仍然是我們當下的選擇。相信我們國家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疫苗接種計劃表,引領全球疫苗的普及接種,為全球做好技術鋪墊。我國民眾也只有通過充分的疫苗保護,才能提高我國對於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力,避免因為國際間的免疫落差影響國際間交流的有效進行。

來源 @張文宏醫生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張文宏:中國有半年至1年的窗口期通過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優勢
    12月12日,張文宏在其認證微博上發表題為《全球啟動疫苗接種計劃,疫情控制關鍵節點何時出現?》的文章,全文如下:全球啟動疫苗接種計劃,疫情控制關鍵節點何時出現?2021年全球各國均會積極推動疫苗的接種,這幾乎成為制約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控制的最關鍵因素了。考慮到醫療資源有限,明年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實現疫苗接種目標幾乎不可能。部分疫苗生產國可能可以率先實現接種計劃,進而擴展到全球。
  • ...冠疫苗,張文宏發微博:模擬推算如接種計劃貫徹不足疫情將延至後年
    美國今天批准新冠疫苗上市,成為全球一大爆炸性新聞,消息稱,2021年全球各國均會積極推動疫苗接種,疫苗到來之時便是疫情結束、世界重啟之時。那麼疫情何時有望得到控制?
  • 石家莊疫情讓人揪心!張文宏給出預測後 官方權威發聲 送來定心丸
    自新年第二天出現首例本土確診病例以來,石家莊市的疫情就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據河北省衛健委通報,1月12日0-24時,河北省新增90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84例,邢臺市報告6例。1月12日0-24時,河北省新增15例本地無症狀感染者,其中石家莊市報告14例,邢臺市報告1例。
  • 張文宏:中國仍有半年至1年時間為世界重新開放做準備
    國內最近也有多地發生本地疫情那麼疫情何時有望得到控制?張文宏在微博中表示,考慮到醫療資源有限,明年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實現疫苗接種目標幾乎不可能。部分疫苗生產國可能可以率先實現接種計劃,進而擴展到全球。當前處於疫情中心的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都已提出了「全面疫苗接種計劃」,這對全球控制疫情將發揮積極作用。
  • 關於疫情,張文宏帶來5個好消息!
    合併感染:很常見,不必恐懼 針對近日出現了新冠和流感一起得的病例,張文宏表示並不奇怪。 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
  • 全球疫情二次爆發,張文宏:社交隔離不做不行
    「新冠肺炎疫情存在全球二次爆發的可能性。」早在今年三月底,張文宏便給出了他的判斷。如今,美國、巴西、秘魯等美洲國家疫情嚴重反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也表示,「第二波新冠疫情暴發」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新冠疫情全球統計數據 圖片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今年以來的「抗疫戰爭」,改變了世界原本的連接方式。個體家庭被強制隔離,企業行業被迫停工停產,國家與社會吹響抗疫的號角,人與自然的關係再次引發了我們的深度反思。
  • 張文宏總結的兩句話,很關鍵
    隔離期間出現症狀的,立即收治醫院。 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少數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會發展為確診病例,但絕大多數會自愈。 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成為傳染源,具有一定的傳播風險。
  • 多地出現散發病例,上海一地升級中風險,張文宏發聲……這波疫情有...
    (@天津發布)【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5763萬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月22日9時27分(北京時間11月22日16時27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7639631例,累計死亡病例1373294例。(央視新聞客戶端)
  • 張文宏:第二波疫情關鍵在個人防護,杜絕一次性口罩反覆使用
    進入秋冬季以來,歐洲多國遭到了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衝擊,對海外華人華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脅。11月4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受位於德國的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的邀請,與領區內華人華僑、中資企業及留學人員代表進行了視頻連線。
  • 最害怕的事情發生:鍾南山張文宏預言成真,國外第二波疫情已暴發
    據環球網近日報導,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已經突破4000萬例,美德英法等歐美國家的單日確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正如此前鍾南山和張文宏等專家預測的那樣,第二個新冠疫情高峰正在來臨。
  • 新冠疫情肆虐,我們究竟何去何從:張文宏發聲「不要悶在家裡」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幾乎在整個疫情防控初始期間,人們都是小心翼翼的貓在家裡,不敢隨意出門,基本安全度過了新冠疫情在我國的泛濫時期。直到3月25日疫情重災區武漢解禁,標誌著我國已經將疫情發展控制在一定水平。
  • 人民網評:張文宏的黑眼圈,靠什麼消除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全球確診病人已超百萬之眾。有人說,中國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而張文宏則打滿全場。 有記者採訪張文宏歸來,說起他那兩個觸目驚心的黑眼圈,竟是有些唏噓。其實,全國人民,現在簡直是全世界人民,都從視頻中看到他日愈加重的黑眼圈。
  • 中國GDP何時超過美國?日本給出時間節點,距離現在不到十年時間
    文白山 自從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與美國GDP競爭的小道消息就層出不窮,而關於「中國GDP何時超過美國」這一問題,預測更是不間斷,這不,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又「發話」了。
  • 《張文宏說傳染》新書發布:「我的書平時可以墊桌子,但疫情期間...
    我們怎樣才能在這一場疫情當中擺好自己的心態?唯一的辦法就是認識它。認識一個目前仍然在蔓延的新發的傳染病,唯一的知識來自歷史,以及來自和它差不多的傳染病。我們歷史上所有的傳染病,從產生到滅亡其實都有故事,而且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都是從日常生活當中出現的一次又一次的暴發,但是人類最終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控制住了疫情。
  • 張文宏專家門診重開,新書外文版翻譯獲全球志願者助力
    新書中文版推出僅三個月,「網紅」張文宏又出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向海外介紹中國新冠疫情治療的科學經驗。6月5日下午,由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海外版新書發布會暨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舉行。「國際疫情不斷發展,至今大家還看不出發展趨勢,所以我覺得下一階段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中國的經驗也要和國際進行交流。」張文宏說。
  • 張文宏一句話,衝上熱搜!
    昨天(7月19日)晚上20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參加了復旦管院「瞰見」雲課堂,與多位專家探討了全球疫情態勢、精準防控以及疫情下的全球化之路。活動中張文宏指出,全球新冠疫情到了夏天依然「消停不了」,全球疫情尚未到高峰。
  •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做一年打算應是最低限定
    來源:富匯財富「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20日下午,張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學表示,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他表示:第二波是必然的。
  • 對話張文宏:我的書平時可以墊桌子,但疫情期間建議你閱讀
    我們怎樣才能在這一場疫情當中擺好自己的心態?唯一的辦法就是認識它。認識一個目前仍然在蔓延的新發的傳染病,唯一的知識來自歷史,以及來自和它差不多的傳染病。我們歷史上所有的傳染病,從產生到滅亡其實都有故事,而且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都是從日常生活當中出現的一次又一次的暴發,但是人類最終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控制住了疫情。
  • 張文宏講黨課:疫情之初我做的第一個動作是緊急開黨支部會議
    張文宏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偉大工程」示範黨課上發言。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張文宏作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科主任,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擔任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迎難而上,他第一時間帶領專家組入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助力上海這座特大城市打贏健康「保衛戰」。
  • 張文宏談國際疫情:曾哭喪著臉的法國科學家露出笑容,這說明……
    北京時間4月22日14時(印度德裡時間11點30分),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邀請張文宏教授做客央視新聞,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張文宏介紹,目前歐洲新增病例在下降,澳洲也在下降,美國則處在平臺期。應對疫情上,大家都發現了病例死亡的高危因素:老年人、肥胖、有基礎疾病比如心臟或者哮喘等。歐美雖然沒有控制到如中國這麼好,但可以看到他們的新增病例出現了下降趨勢。最近與法國科學家視頻連線中,法國科學家露出了笑容,這與兩周前哭喪著臉完全不同。這說明外國專家已經逐漸知道怎麼去對付這個病毒,這個病毒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