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紅棗茶健脾益氣,調和營衛。適用於自汗症。黃芪補氣,紅棗補血,二者用於氣血虧損,偶爾喝一點紅棗茶有利於保持容光煥發,有保健的功效。對女性尤其適合。
黃芪紅棗泡水喝的功效
黃芪紅棗泡水喝可以補中益氣,補氣養血、健脾養肝,和胃補腎、利水止汗、養顏美容,延緩衰老。非常適合氣血虧損、氣虛怕冷的人群,具有養生保健功效。
補氣血
多喝黃芪紅棗茶能補氣養血,有效改善氣血問題,對月經不調、貧血具有很好的作用。
養顏美容
黃芪紅棗泡水喝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對女性肌膚問題大有益處,可使肌膚紅潤、有光澤,減少黑色素的形成,延緩衰老
恢復體力
身體虛弱無力,常冒冷汗的人,堅持喝黃芪紅棗茶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從而增加身體抵抗力,恢復體力。
降血壓
黃芪紅棗泡水喝還能利尿、降血壓、改善肛腸問題。對氣虛所引起的不適症有一定的療效。
保肝養肝
紅棗和黃芪均有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通過實驗發現,每天飲用黃芪紅棗泡水,補肝作用非常好,可有效增加體內血清蛋白,適合肝功能較差的患者飲用。
黃芪紅棗茶的做法
原料:黃芪15克、紅棗4枚、水3小碗
做法:
1.紅棗用溫水泡發洗淨後,去核。黃芪浸泡30分鐘。
2.紅棗、黃芪均放入杯中,衝入90度開水,加蓋泡10分鐘即可,1杯可以泡2-3次。
【溫馨提示】
黃芪有生黃芪和炙黃芪兩種,炙黃芪補性更強
大棗泡水最好去核
黃芪紅棗茶不宜過量服用,否則易造成胃脹
感冒、發熱和女性經期均不適用黃芪紅棗茶
紅棗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溼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
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溼型人群,這類人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用
黃芪
黃芪是一類中藥材,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的功效
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其他功效
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的藥用價值
表虛自汗
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陰虛盜汗
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急性腎炎水腫
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
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朮、茯苓同用。
陽氣虛弱
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瘡瘍潰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肺氣虛證
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氣虛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黃芪的禁用人群
黃芪是一種天然的中藥材,常見的使用方
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湯。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黃芪並不適合天天服用,並且也
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的。
腎陰虛、溼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
如果是屬於腎陰虛、溼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那麼千萬不要服用黃芪泡水,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反而會加重病情。
患有肺結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為咳血、口乾舌燥以及身體發熱,那麼我們也是不建議單獨使用黃芪泡水喝的。
月經期間的女性
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也是不能夠服用黃芪水,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感冒發熱的患者
感冒發熱的患者也別服用黃芪,這不利於身體退燒。
懷孕期間的女性
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特別是孕晚期的準媽媽更是需要特別注意,正在備孕以及懷孕的女性服用黃芪都需要謹慎。
紅棗
紅棗是無人不知的補血神器,但是她的功效遠不止補血,不同吃法產生的不同功效超級多。再不知道,你就落後了。
紅棗的功效
預防哮喘
中醫認為,棗有調養臟器、滋補氣血、壯陽生津的功效,多吃棗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哮喘作用。哮喘病人尤其是年齡大的病人應該堅持每天吃蒸熟的棗子,一般大棗吃5枚,小棗吃8枚,以提精神、增強身體免疫力。
補氣護嗓
紅棗炒黑後泡茶喝,可治療胃寒、胃痛。如果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茶了,適合教師、營業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
安神助眠
中醫上講,女性有躁鬱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可用適量百合、蓮子搭配紅棗調理。若與小米同煮,可更好地發揮紅棗安神的效用。
血管通暢
紅棗在浸泡過程中,富含營養的有機物更容易在酒中溶出。對保持血管通暢有一定效果。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種,活力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養肝排毒
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棗水,持續1周能增加人體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紅棗的一個衝泡細節決定著它功效的高低。紅棗果皮堅韌不好消化,如果整顆衝泡,很難將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將其掰開再衝泡。還要注意的是,新鮮的紅棗不宜衝泡或煎煮。這是因為它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用熱水煮泡會嚴重破壞維C。
養胃安神
這道茶,養胃的效果不錯。可以準備半斤紅棗和生薑,然後將甘草、丁香和沉香搗成粉末,然後加點鹽,每次15到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飲,每日數次。就有養血、健胃、安神的功效。
紅棗的食用禁忌
少吃多餐
每天吃棗以不超過50克為宜。《本草綱目》中說:「多食令人寒熱,凡羸瘦者不可食」。
糖尿病患者忌食
紅棗糖分豐富,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吃。
溼盛或脘腹脹滿者忌食
溼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溼,使得痰溼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加重不適。
有宿疾、食積、便秘者不宜多吃
紅棗吃多了會脹氣。
齲齒、牙病作痛者不宜食用
紅棗糖分高,沒有喝水漱口,容易蛀牙
食用紅棗後,不要馬上吃高蛋白食品
維C會使這兩種食品中的蛋白質凝成塊不容易吸收。
食物相剋
紅棗+蔥、魚:易導致消化不良;
紅棗+海蟹:容易患寒熱病;
紅棗+銀魚:令人腰腹作痛;
紅棗+玄參:功能相剋;
紅棗+蝦皮:一起吃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