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泰國的紋身圖案只有佛像和佛經,據說是13世紀時由高棉(現柬埔寨)傳入泰國的,16世紀歐洲人到達泰國的時候,紋身已在當地流行起來。早期的泰國紋身用以表示紋身者的勇氣和毅力,而紋身者則以軍人居多。
後來紋身圖案漸漸增多,逐漸擴展到神靈、符咒及一些動物和神獸,每種圖案都代表不同的含義。例如,老虎圖案象徵勇猛,目光如虎,手如虎爪;紋上大象表示力大無窮,而且利於經商;紋上猴子意味著能夠身手敏捷,可增強氣力;紋上泰國龍、泰國神獸孔通或拉安,便能增強桃花運,人見人愛,且利於財運和打鬥;紋上降頭師的肖像或一些神符,便能夠刀槍不入,甚至改變命運。很多泰國人會不止文一種圖案,因為他們篤信:種類越多,法力越強。
在泰國,紋身的「吉日」一般是每年的3月底。也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紋身,或者隨心所欲地選擇圖案。在很多紋身處,欲紋身者首先要接受紋身法師或者很有威望的僧侶的檢驗,這些法師被稱做「龍波」或「阿贊」,他們會以高強的法力,通過特有的標準,觀察此人的好壞,如果鑑定此人心術不正,便不會替他紋身;若經確定可以紋身,他們往往會掐算此人的命運走勢,以此建議他選擇合適的圖案,然後令其淨身以去除汙穢,純潔身心,最後一邊誦經開光,一邊用40cm的長針完成紋身。整個過程神聖不容褻瀆,不由得讓人拋棄雜欲,心內純淨。
據說完成紋身後,這些圖案就會發揮它們強大的法力,幫助紋身者達到改運善勢、廣增善緣、護佑健康等非凡作用。
然而,紋身結束並非意味著大功告成,法力強大自然也禁忌多多。紋身師傅往往會警告說:若日後為非作歹,會遭到報應。
如果紋身圖案與佛教有關,則通用的戒律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些特別圖案也會有其他相關的禁忌,比如文神符者,不能吃冬瓜或楊桃,否則可能引致神靈懲罰或邪靈附體;文白鱔者,不能遊泳,否則下水後,白鱔上身,容易淹死;還有些圖案,會禁忌從曬衣架下、芭蕉樹下走過,或禁忌讓別人摸自己的頭、向馬桶吐痰等。各種禁忌五花八門,但是虔誠的紋身者都會篤信並堅守,這也許就是一種「紋身信仰」吧!
---
---
刺符紋身在泰國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當時正值泰國第二個皇朝--阿育塔耶皇朝(即大城皇朝),風調雨順,國力強盛,惟一的憂慮,就是受到鄰邦緬甸國的騷擾,邊境時常交戰不休.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深信藉著佛菩薩的庇佑,可以保護軍隊的人馬安全,於是,泰國高僧便製造了一些可以平安護身的佛教給軍士和坐騎佩帶.
惟是在行軍或敵人搏鬥之時,佛牌會時常丟失,士兵一旦失去了佛牌,頓時覺得彷徨無主,信心消失.於是,聰明的高僧便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就是乾脆把佛的符咒,用針點黑色墨水或法力神油,刺在士兵的身上.這種方法,無異是把佛的神奇力量附加在戰士們的身上,不但不會丟失,更能使到被刺符者受到激勵和增加信心,作戰時便會勇猛無比.
這種刺符法術流傳至今,已經轉變成一種佛教神通及藝術的結合.除了用巴利文寫出神奇符咒之外,更有著多種不同的神像圖案,任由被刺符者因為祈求目的的不同而加以選擇.受到被刺符者歡迎的圖案,大致上有猴神,虎神,象神,雙尾鹽蛇,招財女神等.
其中最受歡迎的圖案,當推猴神哈奴曼,他是戰神,勇氣及正義的化身,身手矯捷,勇猛好鬥.所以刺符中的哈奴曼是神氣活現,雙手,四手,或八手,分別持著不同以降伏敵人.其次是老虎圖案,老虎象徵威猛,君臨天下,發號施令,所以也適合於軍人使用.
現代的刺符法術,在高僧用心改良之後,除了可保平安,避難消災之外,更能幫助生意好轉,增強對異性的人緣,驅除小人等功效.
法力刺符不同於市面上的紋身,每當高僧或法師為信眾刺符完畢之後,便即為所刺的符咒開光誦經,並用法水加持,筆者親眼所見,如果師傅法力高強,可以把神靈請到受符者的身上.此時,受符者就好像進入催眠狀態,手舞足蹈,完全不受控制,而且突然力大無窮,有些受符者還會作出猛虎或靈猴的諸多動作.
這種情況,實在難以生理科學來加以解釋.筆者確實親眼目睹,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年男子,在刺符誦經之時,突然變得武藝精通,揮拳如風,踢腿似電,幾個彪形大漢亦難以把他壓制下.甚至有人以利刃斫在他的身上.亦只留下淡淡的刀痕,肌膚全不受損.及至法師誦經完畢,神靈離身,受符者此時恍惚曾經走過遙的路程,滿頭大汗,喘息不止.
現今刺符法術,在泰國及全球各地盛行不已,不少香港人及外國人,都虔誠\相信刺符紋身可以得到佛的庇佑,出入平安,事業進步,財源廣進及愛情美滿.著名的刺符師傅如巳故高僧龍婆本,龍婆鼎及其弟子亞贊.
---
---
泰國佛統府,在離泰國曼谷56公裡的佛統府,一年一度的泰國紋身節最近正在Bang Phra廟舉行。泰國各類神秘的節日一向遠近聞名,而紋身鑑賞典禮可謂是其中最奇特的,每到三月,該典禮都會在這裡舉行。每年有數千名泰國男子來到佛統紋身。他們相信紋身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驅魔避邪。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紋身是獨特個性及自我的一種體現,許多人迷戀上這種疼痛的美麗,並將其視為性感和魅力的象徵。而在全民信仰佛教的泰國,紋身也被賦予了一層神秘的宗教意義,由僧人在寺廟內為信徒紋上的經文和特殊的佛教圖案更是被泰國人奉為保佑平安,驅除黴運的護身符。每年3月,曼谷近郊的佛統府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紋身節慶典,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向佛教僧侶致敬並告誡人們遵從佛教向善宗旨。
泰國紋身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世紀到16世紀的大城王朝。早期的泰國紋身圖案只有佛像和佛經,用以表示紋身者的勇氣和毅力,而紋身者也以士兵居多,因為當時的紋身被認為能夠保佑人體不受刀槍傷害,士兵們在自己身上紋上佛經和佛像圖案以保佑自己能在戰場上得勝而歸。隨著時代的發展,紋身的圖案逐漸增多,逐漸擴展到神靈、符咒以及及一些動物和神獸,紋身者相信每種圖案都代表不同的含義:比如,老虎圖案能使人變得勇敢,大象能夠使人獲得力量,但是大部分圖案都具有保佑平安和安身立命的意義。
與外界普通紋身使用的機器不同,寺廟內的佛教紋身都由僧侶和師傅用長長的鋼針一針一針刺成,不僅體現僧人和師傅的技術,同時也是對紋身者忍耐力的一種考驗。對於佛教來說,寺廟內一直相對避諱女性,但是傳統的佛教紋身卻沒有這一禁忌,僧人在不觸碰女性身體的同時可以為女性紋身。但是這一做法也因此而受到一些非議和不理解,因此為了避嫌,現在寺廟內僧人僅為男性紋身,女性則由專門的師傅負責。一名在邦帕寺從事紋身工作近二十年紋身師傅表示,「這裡紋身的手法主要是完全靠手一針一針的刺上去,沒有用機器的,邦帕寺現在可以說是泰國最有名的佛教紋身寺廟,許多外國人也都慕名而來,不過寺廟內一般是不讓自己選擇圖案的,僧侶和師傅會根據紋身者需要紋身的部位選擇合適的圖案。」
泰國紋身文化及禁忌
以前泰國的士兵的兵器還不先進,只用刀劍叉之類的作為兵器。士兵們為了護身,就到寺廟裡向高僧求取避險的聖物,以準備在打仗時派上用場,可是在戰場上往往是以命相搏,為了克敵或保命,跑跳奔爬等動作自然是免不了的,會很容易把護身符等聖物弄丟。最後為了克服這個難題,就有高僧直接將符字刺在士兵的身上。最初泰國所出現的紋案是採用古梵文的經文,甚至只紋一個「納」符字,就可以得到護身的功能。從前泰國男子喜歡在身上紋多個圖案及花紋,據說誰身上紋的最多,就代表越有男子氣概,基於當時的紋身速度甚慢,所以須花上十天至整個月的時間,來進行紋身。此外以前的紋身工具非常落後,須慢慢一針一針地完成,這種方法特別痛,所以須要有特強的忍耐能力來承受,這種痛楚。因此能夠完成紋身,就被視作「好漢」。
約百年前,泰國才逐漸的盛行將泰國神話裡的神獸紋在身上,將神獸的形態轉化成潛藏的威力,不過這都取決於紋身僧侶或紋身師傅的功力。經過師傅的特定加持後,刺符將會產生特殊的功效,那是肉眼看不到的:直到發生危險時,其印符就會產生防護功能,甚至可單槍不入,避險於無形中。一般的紋身者,大多都從事一些高危性質的工作,偏門者自然也不在少數。
泰國有許多不同門派的紋身師系,如果一個陌生的外國人來到泰國,向計程車司機說要去「滴度」或「洒然」。司機一定會帶你去離曼谷五十公裡處的樾般柏刺符紋身,因為此處就是泰國人公認的刺符名處。經由龍坡本時期將刺符法門提升,成為泰國刺符的權威,隨著時代的變化,在經由網絡的渲染,就將這些刺符的法門推向國際的平臺,從此就成功吸引了許多愛好者,慕名而來紋身,久而久之,樾般柏在國際紋身界就成就了崇高的威望。
我們不能以其身上所穿的是袈裟或白衣黑衣來衡量其法力,尤其是樹大有枯枝,加上刺符界並沒有特別的單位監製,所以良莠不齊,想找名師刺符,必當慎重擇之。
現來講解刺符的過程及功能:
首先當我們要進行刺符時,必須先進行禮拜祖師的儀式。每一位刺符師都有師傅,刺符師把一個裝有香枝·花朵·蠟燭·香菸的小盤子上交給信徒,信徒必須在盤子上放上幾十株不等的錢吊,然後刺符師接過,誦念一段的拜師咒後,再將此拜師禮奉在神壇中間,原意為祈求祖師經過刺符時,恩賜金針上於法力。
接下來是選擇圖像,可配對適合自己的事業的守護神或本尊。
泰國的刺符儀式分兩種;一種是以墨汁刺符,而另外一種是用油刺符,兩者的分別,以墨汁刺符,圖案清晰可見,而以油刺符則是隱形的,肉眼看不見的。
某些人因為職業問題,或因為某種因素不適合有紋身圖案,就可以選著隱形的油符印。隱形的符印經過師傅的加持後可漸浮現,不過這得要看師傅的功力而定。可供大家選擇的圖案有很多如:魯士,喃括女神,查督堪,西哇裡,善加財,以及佛祖的法相,這些偏向靈感,財富,貴人等方面。而聖像有如:虎,獅,象,龍鳳等等,尤其是哈努曼最受信徒的喜愛,其威力超強,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以上這些圖案紋了之後會帶來聰明的反應,勇敢和機智,甚至有刀槍不入的功能,但是這是在你老老實實遵守紋身規定的情況下。
雖然紋身刺符可以帶來無比的威力,不過切忌用之為非作歹。每一為紋身刺符師都各有各得禁忌要遵守,但大多數都離不開佛教制定的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