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影行業緩慢開啟復甦(國際視點)

2020-12-21 人民網國際

  核心閱讀

  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

  

  在不久前舉行的歐洲電影展上,電影院經營者和電影發行公司估計,今年全球票房至少將下跌200億美元。一家電影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導致今年北美地區票房收入減少一半以上。亞洲的情況也是如此。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和美國奧普斯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亞太地區的電影院票房收入同比下降了87.7%。隨著一些國家疫情形勢趨緩,多國電影院線正陸續重新開業,電影製作項目也在加速復工。

  院線陸續重新開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中國國內院線復工首周全國累計票房就已經破億元人民幣。德國《明星》周刊報導稱,「中國電影院復工給全球電影業釋放積極的信號,是一大利好消息」。

  日前在滬揭幕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提振了全球電影行業信心。作為電影節的官方活動,第七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以「後疫情時代:劇變中的全球電影產業」為主題。參與討論的IMAX公司執行長理察·葛爾方表示,「當他們(觀眾)可以回來的時候,我覺得回流的人數很快會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會懷念自己熟悉的觀影方式。」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雖然上半年觀影人次同比減少超過七成,但從5月初小長假開始,觀影人數逐步呈現恢復趨勢。隨著疫情逐漸趨穩,韓國部分中斷拍攝的項目開始重啟。泰國電影拍攝公司也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5月起被允許復工。8月1日起,泰國進一步放寬防疫政策,允許包括電影製作人在內的五類外國訪客和移民工人入境。

  雖然電影院陸續開張,但要恢復往日運營狀態並不容易。在停業了100多天後,馬來西亞的電影院於7月1日恢復開放。儘管沒有新片上映,許多觀眾仍然選擇重返影院。馬來西亞MBO影院負責人表示,電影票的售出率正緩慢提升,平均上座率大約在15%到25%之間。該負責人承認,如何在新常態下獲取顧客的信任,以及怎樣解決疫情帶來的新影片匱乏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

  扶持措施相繼出臺

  受到嚴格的防疫要求影響,作為上遊產業的電影拍攝和製作公司拍攝成本增加,而且跨國拍攝和交流困難重重。法國電影、視聽與多媒體工業聯合會此前發布的預估報告顯示,從3月中旬到年底,法國影視製作公司活動營業額平均將下降48%。由於票房收入銳減,亞洲許多電影製作公司也面臨資金流挑戰。據泰國《曼谷郵報》報導,由於國際航班限令,外國電影拍攝一度無法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該行業曾給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和收入。

  面對疫情影響,多國政府通過不同方式扶持電影產業發展。法國已向電影及動畫行業提供了3.2億歐元的援助,電影公司在獲得國家援助的同時,還可以申請延遲繳稅,並獲得政府擔保的過渡性貸款。韓國政府提出了針對電影產業的扶持政策,包括減少企業稅收和向電影產業投入緊急扶持預算,用於補貼推遲上映電影的一部分製作費和發行費,以及部分電影從業人員的培訓費等。

  與此同時,電影行業鏈各環節的從業者也在「抱團取暖」。例如在法國,法國UGC院線就向月卡會員返還了會費。在法國電影院重新開放時,Canal+電視臺停放電影以示對院線復甦的支持。「政府需要認真傾聽電影從業者的聲音後做出相關判斷,讓電影從業者能夠在更加穩定的環境中工作,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研究員金圭璨說。

  以坎城國際電影節為代表的大型電影節也在創新電影市場交易形式。由37個成員組成的歐洲電影促進會疫情期間成立了專門的「危機委員會」,商討可行的「線上市場計劃」,最大程度減少電影市場交易損失。在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上創新舉辦的「國際影視雲市場」,有700多家展商參與,數量多於往年,其中境外展商佔比約50%。華納兄弟、索尼、派拉蒙、環球影業等好萊塢巨頭紛紛在第一時間報名註冊。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認為,這是「旨在支持國際電影產業並為專業人士提供幫助」的全新方式。

  行業發展呈現新趨勢

  近日,在法國巴黎,一場盛大的水上觀影活動為民眾帶來不少樂趣。人們搭上最多可容納6人的電動船,在塞納河上免費觀賞2018年的法國喜劇片《大浴場》。「經過幾個月的封禁措施後,我們通過這種形式來告訴人們,在『世界電影之都』巴黎,影院已經重新開放了。」活動主辦方之一法國MK2電影院執行長伊萊沙·卡爾米茨說。

  觀眾的觀影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水上電影院、汽車影院等觀影形式正在獲得生機。泰國Major影院近日舉辦免費汽車影院活動,電影票在15分鐘內一搶而光。沃爾瑪最近宣布,正計劃將其在美國的160個停車場改造成為汽車影院。

  流媒體也正成為電影院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據統計,今年1月20日至4月11日期間,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觀眾花在行動裝置上的在線流媒體視頻總時長增加了60%。有專家分析,電影院和視頻網站的博弈,或將為電影行業帶來結構性調整。

  「以奈飛為代表的視頻網站用戶數量猛增,體現出該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法國電影院全國聯合會總代表馬克—奧利維爾·塞巴格表示。不過,在金圭璨看來,電影院所具備的社交屬性和沉浸式體驗,是流媒體無法取代的,但在面對視頻網站的衝擊時,如何提供差異化服務、維持影院的新鮮度、讓受眾擁有絕對不同於在家觀影體驗等問題,值得從業者思考。

  「線下+線上」的融合新趨勢,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影業公司的青睞。今年4月,環球影業選擇用視頻點播的形式發行了一部新電影,結果上映三周就成功收回成本。環球集團執行長傑夫·希爾受訪時說:「這證明了視頻點播模式的生命力。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

  (本報巴黎、曼谷、首爾、北京8月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7日 16 版)

(責編:嶽弘彬)

相關焦點

  • 全球電影行業緩慢開啟復甦 探索「線下+線上」融合
    本報記者 劉玲玲 林 芮 馬 菲 俞懿春核心閱讀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一個月前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也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2%,2021年年底有望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加快復甦和增長的態勢。」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春頂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首先,隨著疫苗推廣使用和治療手段的發展,疫情會逐步緩和並得到控制,對經濟的影響也將減弱。
  • 星鑽科技:鑽石行業緩慢復甦 珠寶消費傾向線上交易模式
    鑽石行業正在緩慢復甦,業界普遍將現階段的貿易重心放在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相應的貿易量正在緩慢上升。美國的一些零售店重新開業,但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位化程度更高、相互接觸頻率更低。星鑽科技市場分析師表示,由於美國零售市場關閉,全球異形鑽貿易情況相當低迷。因為奢侈品牌目前都處於關閉狀態,所有類型的異形鑽銷售均不佳,包括頂級切工和大顆粒產品。目前行業所承受的外部的壓力已經超過了行業的控制能力,所有產品的需求呈下滑趨勢。水滴形和橢圓形這兩種形狀的鑽石有部分類別庫存較低,但需求也很少。其他種類的異形鑽庫存較多,其中墊形鑽石的降價趨勢和圓鑽相似。
  • 青少年英語全線復甦,對國際教育行業預示著什麼?
    本周,英語培訓服務提供商美聯國際教育(METX.O)公布了其青少產線的最新情況,數據顯示,在經歷疫情的洗禮後,其業務表現持續強勁復甦。風雨過後,我國教育產業觸底反彈,包括美聯英語、無憂英語、瑞思英語在內的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即英語教育) 賽道率先復甦。要知道,正當我國各行各業包括教育行業強勢復甦的同時,中國青少年學生主要留學目的國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卻仍在疫情的水深火熱之中苦苦掙扎。
  • 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釋放行業復甦信號
    央廣網上海7月25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5日上午,一場主題為「全面奔小康,築夢新時代」的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拉開了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大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屆電影節釋放出行業和市場逐步復甦的信號。
  • 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儘管這一金額僅為去年的30%,但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當前電影市場正穩中復甦。  藝恩電影智庫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影院復工率為94%。9月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次數據已基本與往年持平,印證行業復工持續向好。
  • 中國電影如何重振輝煌——解碼中國電影復甦奇蹟
    東南網11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 林澤貴 鄧婕)「中國的電影人抱團在一起,讓我們成為第一個恢復電影市場的國家,了不起!了不起!」25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在廈門盛大開幕,在開幕式上,著名演員成龍為強勢復甦的中國電影激情「點讚」。
  • 國際能源署: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短暫復甦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的年度市場報告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陷入重大危機,隨著疫情過後煤炭需求回升,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短暫復甦。
  • 今年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中國電影行業正穩步復甦
    原標題: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來源:經濟參考報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2020·年終專稿)
    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形成衝擊,尤其對汽車、電子和機械設備等價值鏈融合程度高的行業影響顯著。德國安聯集團旗下的貿易信用保險公司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5國約120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94%的受訪企業表示,疫情發生後一度面臨供應鏈中斷,約1/5的企業遭遇嚴重的供應鏈中斷。——多個行業停滯。旅遊、航空等行業陷入癱瘓。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點燃行業復甦之路
    展會以超出展商預期的效果,證明了行業需要團結、聚集在一起,共同開拓新的機遇,並開發未來的項目。在經歷了「全球抗疫」的艱難時刻之後,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成為了中國首批點燃中國工業復甦之路的展會之一。
  • 全球經濟2021年下半年才能進入實質性復甦
    唐建偉:疫情導致了二戰之後全球經濟最深度的衰退,眾多國家和行業遭受重創。預計全球經濟2021年將呈現出前低後高的「V型」走勢。陳衛東:2021年,預計疫情影響仍將在上半年延續,下半年全球經濟才能真正走向復甦。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預計在低增長、低利率、低投資中醞釀新力量、新趨勢和新秩序。
  •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昨晚(12月12日)在三亞落幕。這屆電影節上有哪些亮點?對全球電影行業和電影人來講,有著怎樣的意義?中國電影人經歷疫情考驗後展現了怎樣的精神面貌?通過電影節上部分參展影片主創團隊的講述可以得到答案。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財聞點金:多家機構看好復甦行情青睞景氣度提升行業
    重大事件多家機構看好復甦行情青睞景氣度提升行業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近日在年度策略會上表示,投資者對明年經濟復甦的預期已經普遍形成,經濟的復甦預期與貨幣的收緊預期成為正反兩股拉據的力量。看好受益於全球原材料周期向上的銅、鋁等有色金屬和化工行業。消費方面看好可選消費,如汽車、家電、家居、化妝品、旅遊酒店等。科技方面需要集中精力,重點在新能源車整車及零部件、智能駕駛、蘋果供應鏈等方向。 點評:興業證券王德倫認為,美國11月就業數據不及預期,提升了海外政策刺激預期。而從中國PMI數據看,經濟恢復強勁的持續時間和強度有望超過市場預期。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 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分終端看2020年復甦是主旋律,地產鏈方面美國新房銷售強勢反轉;汽車方面,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望維持正增長;其他消費方面,海外社零增長重回景氣高點,「宅經濟」行業受益,中國「出口替代」作用顯現。  需求持續復甦,化工價格有望延續景氣:2020年全球化工品產量增速大幅下滑,而終端消費快速復甦,2021年化工品價格有望重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外媒關注中國汽車行業亮眼數據:將引領全球汽車業迅速復甦
    原標題:外媒關注中國汽車行業亮眼數據:將引領全球汽車業迅速復甦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
  • 墨西哥媒體:數字經濟賦能全球復甦 中國主張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在線專稿:墨西哥《金融家報》12月10日發布文章指出,根據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近期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對於全球經濟快速復甦起到了積極作用。文章表示,對於推動全球經濟復甦,中國關於加強國際數字合作的主張尤為重要。
  • ④IMF警告稱,復甦更緩慢容易造成長期的「疤痕」,並在未來給該地區...
    ④IMF警告稱,復甦更緩慢容易造成長期的「疤痕」,並在未來給該地區帶來壓力;該組織還補充說,英國和歐盟之間就英國脫歐的緊張關係增加了不確定性;英國定於本月底離開歐盟關稅區,關於此後的貿易安排,雙方仍未達成任何協議; ⑤義大利和奧地利實施了新的封鎖措施以遏制大流行病的蔓延,而英國則面臨著新冠感染病例激增和一種新的冠狀病毒變種,這導致多個國家加強了對與英國之前人員往來的限制
  • 奮力自救 公務機或成行業復甦突破點
    據私人飛機平臺愛飛嘉iFlyPlus後臺ARM系統數據顯示,2020年4月到5月,中國地區的公務航空市場在四月上旬逐步復甦。相較今年一季度中國出境和境外回國的國際公務包機佔主導的情況,第二季度表現為國際段公務包機大幅回落,中國境內公務包機需求顯著復甦,市場需求旺盛,包機飛行在五一期間達到出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