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這裡是小羊的旅遊日記。也許憑藉一己之力,看不完全世界,但是,曾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意想不到的特別。
最近,中國各個地方都傳來了「凍傻」的痛苦呼號。在這「普天同慶」的時刻,宜昌、重慶和雲南一線,竟然是意外的溫暖。或許,是穿過俄羅斯而來的風,被高海拔所攔截了。冬天,除了冬眠,還貪念著那麼幾口熱氣騰騰。突然想起,在校外兼職的時候去過的一家店。
宜昌的教學質量在高中就有所聞。2018年,我們學校只出現了一位「清華」學神,而夷陵中學卻出現了七八位,不由得肅然起敬。要知道,整個湖北省,清華北大所投放的指標,大約只有一百人。這家麵館,開在補課機構的旁邊,中午的時候,有很多小學生去吃一碗七塊錢的小面。有點心疼,小小的年紀,平時都吃不上家裡的一頓熱乎飯,甚至僅僅是一頓正常的飯。
這家麵館,最便宜的是小面和宜昌老包面,七塊錢一碗。但是,宜昌老包面,我從來都沒有搶到過,無論起得多早。太難了,六點起床,就為了見「包面」一面。如果讓我提前知道,就是這玩兒意,倒寧可去吃夜市的鴨腿。去了大概六次吧,終於運氣爆棚了一次,剩下最後一碗。當它被拿出來的時候,我有點猶豫,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坨。
當它真正擺在我面前的時候,只能感慨一句,命運無常,蒼天不公。不就是一碗餛飩,而已嗎?還老包面,是不是唬人的謔頭?儘量使自己平靜下來,讓那一口包面,百轉千回。好吧,不好吃。對了,順便吐槽一下蘿蔔餃子,更不好吃。特別之處還是有的,吃的這家,餛飩是包成正方形的,味道也有很明顯的區別。有的攤子可能加點蝦米,但是絕對沒有紫菜!跟我老家鄂州得得比,味道更厚重一點。
實在不知道宜昌還有啥特產了,清江魚,得了吧,我這裡都買得到,汪涵代言的那個小魚仔都更好吃。來到宜昌三年了,我實在忍不住要吐槽一回了,好歹是個旅遊城市吧,除了特產的名頭,有什麼特別好吃的?好吧,可能每個地方的特產都這樣。(鄂州的雅惠滷食,比周黑鴨便宜還好吃,沒聽過誰說難吃的。嘿嘿。)
在起早貪黑為了吃到老包面的艱難歷程中,曾經遇到過一家三口,男主人猶猶豫豫點了一份招牌牛筋面,後來,看到宜昌老包面五個字,問了之後,才知道還有,就回了一句「早知道有包面,我不點包面嗎?」可能,對於老宜昌人來說,無論多貴、多好吃的食物擺在面前,當老味道出現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很簡單了。
發現,安徽稱餛飩為「包袱」,江西、廣東稱為「雲吞」,福建、臺灣稱為「扁食」等等,地域和食材、語言密不可分。這是一個千奇百怪的世界,繼往開來。好啦,就到這裡啦,歡迎推薦宜昌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