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2021-03-01 孤峰臥雲
臨終三大要

民國十九年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

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只可任彼隨業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淨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迴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

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姊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

以此培自己之淨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繫戀之心。

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善道,即人,天。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修羅,則亦名善道,亦名惡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惡夾雜故也)。

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

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

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

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

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

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

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係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

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

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鑑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

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shěn),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

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

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

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了。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

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

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

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

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

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ǎo)折扭挒(liè)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

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

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讚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

經雲,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

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

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

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徵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

1、歸命:歸命是梵語「南無」的漢譯。有三義:一、身命歸趨於佛;二、歸順佛之教命;三、命根還歸於一心本元。總為表信心至極之詞。「須知南無二字,即是皈依頂禮,恭敬,度我等義。」(《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寧德晉居士書十八》)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殺業最障礙往生,誡食肉邊菜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一·復許止淨居士書)  淨英之夫家,有礙於吃淨素,當不礙於少吃肉。或自己於肉中吃菜。又彼決不監視其吃飯,但存不忍之心,即不能吃清淨素,其所帶之葷腥,固無幾何。又彼既通文理,亦可與其夫婉說其益,久之當不至仍復為礙。即礙,但當念佛為所食諸眾生回向。亦可稍補其憾,而無復殺業矣。(三編·復陳士牧居士書五)  此世界萬不可久居。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
  • 印光大師懇切勸告厭世的人
    平生專精一志,則臨終蒙佛接引,彈指即生。智者大師謂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際者,此也。「唯心淨土」四句,只是討論理體。「以深信願」三句,則是理事雙融。所以是上聖下凡,同修之道。平生專精這一個志向,那麼臨終蒙佛接引,彈指間即得往生。智者大師說的「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際」,就是這個意思。
  • 《印光大師文鈔》念佛懇辭序
    倘煩惑斷而未盡,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有大神通,能知過去未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亦不能了,況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難,真難如登天矣。若依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無論出家在家,士農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親炙乎彌陀聖眾,遊泳乎金地寶池。仗此勝緣,資成道業。俾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
  • 印光大師十念法的妙處
    前幾篇文章中我們一起學習了印光大師教我們的最究竟圓滿的念佛方法——「十念法」。總結如下:一、心裡念的清清楚楚;二、口裡念的清清楚楚;三、耳朵聽的清清楚楚;四、十念記數。我們繼續學習印光大師教我們的這個「十念法」與「晨朝十念法」的區別。
  • 聽印光大師談「禪」者與「淨土」者,各有其妙都可開悟、明心見性
    請聽印光大師談「禪」者與「淨土」者,各有其妙,都可以開悟,明心見性【印光大師開示】「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禪宗的「禪」是真如佛性,與世間禪不同,這是我們常常搞混的,修禪就是修我們的真如佛性。由於我們每個眾生迷失真如佛性的程度不同,佛給我們開出的修行法門也不同,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我們的真如佛性。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
    談起佛教,想必對於廣大的中國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或多或少,大家都被佛教的一些思想所影響。在中國,也有很多人去信仰佛教,人們修建寺廟,在特定的節日去祈福,希望佛能夠保佑人們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見佛教已經深入人心。
  • 印光大師十念法原文+定弘法師關中念佛+胡小林老師十念法
    就是要按印光大師說,培養去西方的基址,址就地址的意思,基就基礎。基就是址,址就是基,就是這個基礎,要打好這個基礎,準備在臨終業報盡的時候,此生業報盡的時候,我們要去西方。所以心不至誠,欲攝莫由,你要心不誠你想攝心,你再好的技術方法,你無論十念,你攝耳諦聽,你都談不上。
  • 求子秘訣【印光大師永懷錄】
    大師建議他請一百部《感應篇彙編》,送給有文化、有信心的正人君子,功德將不可思議,定能滿願得子。大師又指出,其實印經布施,只是增加福報的一方面;求子應當從培養福德,力行節慾做起。要多看感應篇,陰騭文,隨分隨力改惡修善。其中以節慾最為重要,這件事說起來實在不容易。在家人固然不能要求其斷欲,但也應當有所節制。倘若把這事當作家常便飯,放縱慾望,那也有過,無非比邪淫的罪過輕點。
  • 印祖畫傳丨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
    農曆十一月初四,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紀念日為紀念印祖生西八十周年,特獻上彩繪版《印祖畫傳》由《印光法師文鈔》千日讀書會芬陀利講堂&弘化社聯合出品大師為發起人之一。自公元1923年民國十二年起,從選址規劃,到人事安排,以及各種文案撰寫,大師傾注了極大心血。自公元1918年民國七年,徐蔚如居士在北京排印第一版《印光法師文鈔》開始,至公元1925年民國十四年,中華書局將文鈔定版為四冊,冠名《增廣印光法師文鈔》,並於公元1927年民國十六年出版發行,遂成永久流通本。
  • 印光大師|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慾
    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雲,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  復徐書鏞居士書
  • 印光大師欣慰:你們捨生忘死去抗日,勝過我這個只會念經的老和尚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將八十高齡,弟子們商議著給他祝壽。「好啊!師父弘揚佛法一輩子,收到成千上萬的功德,全都分文不留,也清苦了一輩子,如今年將八十,我們正該給師父祝壽祝賀祝賀!」眾弟子紛紛答應,深知師父不會允許,只好瞞著印光大師,悄悄籌備開來。
  • 濟公禪師為什麼要喝酒吃肉?印光大師這樣說……
    文:印光大師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深入剖析「萬惡淫為首」的真相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嗔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種種惡業,從此而起,故曰:『萬惡淫為首。』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始截斷病根。」
  • 勸告厭世的人丨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法雨老人(印光大師),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步武資福,宏揚淨土,密護諸宗。
  • 印光大師:富貴與貧窮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隨時善教而已
    印光大師:富貴與貧窮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隨時善教而已【印光大師開示】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年初非常火爆的動畫片《哪吒》中著名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告訴人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如何改變呢?行善積德就可以改變命運。善有十善,惡有十惡,行善做惡命運天壤之別。
  • 印光大師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心自有福報
    #我要上頭條#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上一節說到居士趙茂林的孩子又吐又洩,印光大師讓其把孩子抱過去。趙茂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慌忙重新給大師頂禮致謝。「師父道行高深,弟子大開眼界!」印光大師微微而笑,明道法師忙解釋說:「這是師父的大悲水,靈驗無比,不知救治了多少危難病症,贏得善男信女頂禮膜拜。」
  • 淨宗法師 | 印光大師「逆惡歸心也來迎之偈」
    印光大師有一首偈,和「變瓦成金之偈」剛好吻合。他這樣說: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變瓦成金之偈」說:「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這裡也一樣:「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非大福報者不得見也!
  • 印光大師在禪宗道場,受邀講解淨土宗的經文,僧俗聽完後敬服不已
    南無阿彌陀佛上一節說到方丈大和尚讓印光大師給僧眾講解《彌陀便蒙鈔》,印光覺得很奇怪,在禪宗道場講淨土宗的經文,似乎有班門弄斧之嫌,但是方丈堅持如此,印光只得答應。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的,都知道印光法師還沒步入不惑,竟然贏得天下禪宗法雨寺的格外敬重,懇請開壇主講淨土經書《彌陀便蒙鈔》,反而比德高望重的化聞老法師更轟動。開講的日期還沒到,那些遠道而來的僧人居士早住滿了。偌大的法雨寺,以至後來的不得不住進別的禪院。四月十八那天上午,是印光法師開壇講經的預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