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醫院王振偉副主任醫師獲評第十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2020-12-21 澎湃新聞

嶽陽醫院王振偉副主任醫師獲評第十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2020-07-07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選結果揭曉。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獲評第十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王振偉,中共黨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堅守在最前線,擔任上海市市級醫療救治中醫專家。1月29日他進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開展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中醫藥介入治療,積極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參與編寫《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及(試行第二版)、《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第一版)》,為「上海經驗」積極貢獻了嶽陽智慧。2月15日,剛剛完成支援上海公衛中心任務的王振偉,再披戰袍,入選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上海)馳援武漢,擔任武漢雷神山醫院會診專家、中醫專家組成員,將「上海經驗」帶到武漢,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綜合運用中藥、嶽陽針灸、嶽陽功法,打好中醫組合拳,使病區的中西醫結合救治率達100%,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王振偉還積極參與國家級科研攻關項目《化溼敗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評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空白對照、開放性臨床試驗》、上海市科研攻關項目《針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應用研究》《荊銀顆粒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用藥建議》,擬定防疫期間特色製劑金芪清疏顆粒,經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獲得備案憑證(滬藥製備字Z20200011000)。

因在抗疫一線的突出表現,王振偉被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有關要求,舉辦此次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選,是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進一步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原標題:《嶽陽醫院王振偉副主任醫師獲評第十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醫務青年發展論壇舉行,嶽陽醫院王振偉作...
    第三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醫務青年發展論壇舉行,嶽陽醫院王振偉作主題報告 2020-12-08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獲「中國好醫生」2020年9月月度人物
    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獲「中國好醫生」2020年9月月度人物 2020-11-25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09-08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 嶽陽醫院王振偉作專題...
    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上海)嶽陽醫院分隊隊員、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作《海派中醫顯神威 實力圈粉雷神山》專題報告新冠肺炎疫情來臨初期,王振偉作為上海首批市級醫療救治中醫專家
  • 嶽陽醫院三人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嶽陽醫院三人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20-05-30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陽醫院呼吸內科王振偉副主任作為首批市級中醫專家進駐上海市...
    >   中新網上海新聞
  • 新時代奮鬥者|援鄂中醫王振偉:在雷神山給患者喝中藥、施針灸、練...
    5月11日,王振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但作為呼吸內科醫生,專業對口,我義不容辭。」王振偉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生。2020年1月29日,作為上海首批市級醫療救治中醫專家,他進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中醫藥介入治療。
  • 厚積薄發 勇創一流:皮膚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科主任姚志榮教授是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委,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國際特應性皮炎理事會理事;科室副主任李明教授是上海市衛計委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浦江人才;骨幹鄧丹醫師獲得上海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青年骨幹程茹虹、李化國、張佳、李春曉獲得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李化國醫師另獲得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
  • 中醫養生 共享健康 上海嶽陽醫院第十六屆中醫養生節今天(10日)開幕
    央廣網上海10月10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沈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嶽陽醫院)第十六屆中醫養生節在魯迅公園又拉開序幕。嶽陽醫院一年一度的中醫養生節已經成為滬上市民追捧的「養生熱潮」,同時也預示著一年一度的傳統「養生進補」季節即將到來。
  • 太鋼青年職工廖席獲評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太鋼青年職工廖席獲評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2020-07-15 09:49:00
  • 喜訊|金山醫院放射科科研競爭力榮膺上海市區級醫院第一
    」及「上海市區級醫院科研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本次上海市區級醫院科研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共涉及29家醫院,包括16家三級乙等醫院和13家二級甲等醫院,其中,在學科排名中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放射科位列醫學影像學第一。這個硬核分析是對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放射科十餘年來建設成果的充分肯定,回顧本學科建設道路,風雨婆娑,彌足珍貴。
  • 仁心仁術 去障除翳:眼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十四)
    先後在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4篇為SCI論文,2篇獲優秀論文獎。1999年獲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新長徵突擊手」稱號和上海新華醫院「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04年被中殘聯授予「全國優秀醫療隊員」稱號,2011年獲「新疆喀什地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2年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和新疆喀什地區二院「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2013年被評為「感動新華人物」。
  • 復旦復華: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證券代碼:600624證券簡稱:復旦復華 編號:臨2020-048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嶽陽醫院三位上海市名中醫榮獲「上海市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嶽陽醫院嚴雋陶教授、陳漢平教授、吳煥淦教授獲得殊榮。 嚴雋陶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名中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歷任嶽陽醫院院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推拿研究所首任所長、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首任所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推拿系主任,上海市第一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主要創建者。
  • 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
    記者29日從團省委獲悉,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和2019年度「黑龍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單揭曉。團省委、省青聯決定,授予萬龍等43人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授予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機務段「黃繼光號」青年機車組等25個青年集體「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追授劉越等2人「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
  • 【曙光·新聞】我院青年王炎、陶樂維、張興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
    根據《關於開展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曙光醫院團委積極號召、發動和組織院內優秀青年參與評選工作,經過來自各單位40位候選人的激烈角逐和評審專家的現場評議,我院青年王炎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醫務菁英」榮譽;陶樂維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
  • 黃家灣九年制學校舉辦第十屆科技與手工製作展評活動
    "科技引領校園,智慧啟迪未來",為持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提高同學們的科學素質,黃家灣九年制學校於12月16日舉辦了第十屆科技與手工製作展評活動。
  • 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事跡第一彈!(後附獲獎全名單)
    主播君的話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出爐了,一批來自各行業的優秀青年、集體獲得了這項年度最高青年榮譽。即日起,中國青年報將推出一批獲獎者報導,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今天,讓我們走近遼寧省瀋陽橡膠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基礎理論與材料研究主任工程師姚秀超。
  • 蘇大附二院包仕堯教授獲中國傑出神經內科醫師終身成就獎
    昨天,第十三屆中國神經內科醫師大會在重慶召開,蘇大附二院包仕堯教授被授予中國傑出神經內科醫師終身成就獎。據悉,今年全國共有3位專家獲此殊榮。據介紹,包仕堯教授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首任院長。
  • 「第三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將於10月30日在崑山召開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863等項目。在J.Clin.Oncol.、PNAS和CC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0餘篇。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總體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