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的水草總是養不好,剛買回來很新,很綠,養了一周左右就慢慢枯黃最後爛掉了,怎麼回事?其實水草也分好養和不好養,不同品種的水草,飼養難度也有所不同。那麼新手養水草作為魚缸的裝飾,選擇哪些比較好呢?
水草的成長要素
水草是植物,跟觀賞魚動物比起來,它有一個特點,就是生命力頑強。怎麼說?因為植物的死亡並不是一瞬間的,而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有很大的緩衝期給我們去處理,這個緩衝期有時可長達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而觀賞魚則不同,快的幾天,慢的也就十來天。所以,按照這個角度來看,水草比魚好養。
接著我們來看看水草的成長要素,一共有三種:光、二氧化碳、養分。主要用於進行光合作用生長,以及自身養分的儲存生長。好了,到了這裡,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給自家的水草提供這些,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水草長得不好,是不是正常的?
水草不加二氧化碳行嗎?
因為給魚缸添加二氧化碳的成本較高,而且很多魚友也不是專門玩水草缸的,自然就不願意額外花費成本去給魚缸水裡添加二氧化碳,這都是可以理解。那麼有不額外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長的水草呢?自然是有,只不過生長效果和狀態不如添加了二氧化碳而已。
根據我自己的實踐結果來看,這些水草在飼養過程中不加二氧化碳,也長得還可以。水榕,水蘭,椒草,莫斯,金魚藻,蜈蚣草,竹節草,浮萍。當然這些是水草的大類,再細分下去還有其他的亞種,比如水蘭可以氛圍小水蘭,大水蘭,虎斑水蘭,細葉水蘭等等很多個品種。只不過大部分的水蘭都可以不加二氧化碳就還長得不錯,同理,其他的比如水榕啊,莫斯啊,都是如此。
水草生長的光,紅光和藍紫光
水草能不加二氧化碳,可是不能不加光。其實自然界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陽光裡頭是有特定的光譜的。我們知道陽光有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色,而光合作用中,大部分吸收的是紅光和藍紫光,葉綠素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蔔素吸收藍紫光。這裡可能有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陽光有七色,可我們看到的都是白色的。這主要跟人類的視網膜結構以及接收的光波長範圍有關係,也和大氣層光的散射有關,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提到這個主要是想讓大家避免一個誤區,水族市場有時候賣一種紅色或者藍色的燈,那種拿去照射水草,並不是所謂的紅光或者藍紫光,那只是我們人類肉眼看到的紅色和藍色而已,並不是真實植物所能吸收的紅光和藍紫光。真正植物吸收的紅光和藍紫光,我們人類肉眼看上去,也是白色的。區別在於燈光的光譜而已。
如果想水草長得更好,直接花多點錢買水草燈,因為水草燈的光譜就主要是紅光和藍紫光,能大量地被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吸收。不過,也不是說其他的燈就沒有水草能吸收的紅光和藍紫光,只是比較少,所以能給水草吸收的並不多。所以也就長得慢一些。
水草的養分
這個比較好操作,直接在水裡加入液肥就可以了,或者在開缸初期在底砂加入基肥,基本都能滿足水草的養分要求,這是養水草最簡單的操作了。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養分加入過多,如果沒有被水草很好地吸收掉,那麼就會被藻類大量吸收,最終造成魚缸爆藻,而藻類生長的強勢,也會爭奪更多的養分和二氧化碳,最終造成水草的勢力失去,被藻類碾壓。所以,如果沒配二氧化碳和水草燈的魚缸,一般不建議額外添加肥料。因為水草沒很好的生長條件,加再多肥也沒被吸收多少,最終便宜了藻類而已。
水草吸收的養分主要是氮肥和磷肥,營養液也都是主要這些,而如果是紅色的水草,會額外需要多一些鐵離子,所以也有的叫鐵肥的,主要是給紅色水草用。
最後,我在總結下點下題,水草的生長三要素:光,二氧化碳和養分,都給到了,水草能生長得很好,無論是綠色還是紅色的水草。那麼如果新手不加二氧化碳,也用的是普通的LED燈,也不加養分的情況下,養水榕,水蘭,莫斯,金魚藻,蜈蚣草,竹節草,浮萍,這些種類的水草就很好養。其實市面上常見的水草,都是屬於比較好養的,因為好養,所以量才大,所以才常見於水族店裡,那些難養的水草,都在專業的草場和玩家手中,每一株的價格也都不便宜。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