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陳敏娜 通訊員 王婷) 因為長期伏案工作,28歲的白領蔡小姐總覺得脖子不適,便給自己買了一臺智能頸椎按摩儀。按摩儀小巧方便,用著也舒服,不過最近,一條「男子長時間使用頸椎按摩儀,忽然半身不遂」的新聞讓蔡小姐很震驚:頸椎按摩儀也有導致癱瘓的風險嗎?
按摩儀僅能緩解肌肉緊張
但頸椎病人群慎用
面對這樣的疑問,浙江醫院推拿科主任陳鵬搖了搖頭:「作為一種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自然物理療法,正確手法下、一定力度滲透度的按摩是有效果的。頸椎按摩儀嚴格來講,其力度無法滲透到肌肉深層,僅僅是人體表面的一種輕度按摩,還談不上癱瘓、腦梗風險。」
無論宣傳口號將其功能多麼神話,頸椎按摩儀始終只是一種緩解肌肉緊張的保健儀器,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但絕對不是一款醫療器械,不能用於治療疾病。甚至對於本身頸椎狀況不佳的人來說,它未必是個健康幫手。
他進一步解釋,當前市面上的頸椎按摩儀大多是電脈衝式,用電脈衝的形式來代替敲打錘擊,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韌帶拉傷和骨頭錯位的隱患。但人體的應激反應,使得肌肉在面對電脈衝時會不由自主地繃緊。因此,頸椎按摩儀儘管可以緩解部分肌肉緊張,但反過來,也有加重肌肉緊張的可能性,本來就有頸椎病的人群,最好慎用。
門診中,陳鵬也碰到過年輕的頸椎病患者,試圖通過按摩儀來緩解症狀,結果反而加重了不適程度,轉而來醫院求診。
他還表示,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差、骨質強度低等原因,在使用按摩儀之前,不妨先諮詢醫生。
50歲男子街邊按摩店理療
1小時後腦出血
近年來,因為不正規按摩導致人身意外傷害的事件屢見報端。「因按摩導致腦梗的患者,我們又稱之為『美容院卒中』。」浙江醫院腦科中心主任萬曙表示,他曾在基層醫院碰到過一名「美容院卒中」患者,是位50歲出頭的小老闆,因工作原因得了頸椎病,常有脖子緊繃甚至頭暈的感覺。嘗試過頸部按摩,確實能夠緩解很多不適,因而成了按摩店常客。但某次去按摩,他明顯感到技師按到脖子時的力度比往常大了,立刻叫停按摩,並回家休息。
到家不到1小時,他就發現自己手抬不起來,與此同時,後頸疼痛蔓延至頭痛,無法低頭也不能轉頭。家人立即將其送醫檢查,明確為因過度的按摩動作導致了蛛網膜下腔出血。
萬曙介紹,頸部集中大量血管、神經,是一個脆弱而敏感的部位,如果有較大幅度及力度的動作,就有可能導致頸部血管夾層樣改變。簡單來說,就是血管內層撕裂了,血液衝擊血管外壁,造成了原本流通的血管堵塞了,或是血管破裂導致出血。
「理論上來說,智能按摩儀是不會有按摩血管導致血管夾層樣改變的情況出現,因為它的設計跟人體接觸點是在後腦勺下方,而不是頸動脈(頸部氣管兩側,觸摸肌肉凸起位置)流經區域,」萬曙說,極端情況是脖子比較粗,按摩儀兩頭剛好卡在頸動脈這兒,再加以激烈外部動作,才有可能。
購買按摩儀一定要選擇
正規合格的產品
兩位專家一致認為:在選擇頸椎按摩儀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合格的產品,並且正確使用。
去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按摩器具最新國家監督抽查情況:浙江、上海、福建、廣東、貴州5個省市43家企業生產的44批次產品,其中有14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到31.8%。
據了解,不合格的頸椎按摩儀會讓韌帶進一步鬆弛,椎盤之間的錯動加劇,壓迫神經根、椎動脈,刺激交感神經和脊髓,造成神經疼痛,甚至帶來更嚴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