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官兵忠誠戍邊的故事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蚊蟲王國」戍邊人

  ——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官兵忠誠戍邊的故事

  攝影並撰文/徐明遠 韓 誠 應梓威

  額爾齊斯河波濤滾滾,向北冰洋奔流而去。河兩岸風光迤邐,而遍布的沼澤和雜草卻成為蚊蟲繁衍的天然溫床,附近的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營區內蚊蟲肆虐。

  該連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點著牛糞打籃球,燒著茅草上廁所。蚊帳裡面開班會,夏穿棉襖去巡邏。」這是駐地獨特環境的生動寫照。2017年夏天,地方一個工程隊來這裡施工,工人們幹了一天便直叫苦:「蚊子太多,根本不能幹活!」

  工人們很快就離開了這個讓他們無法忍受的地方,擔負邊境守防任務的北灣邊防連官兵,卻頑強地在這裡紮下了根。

  巡邏途中。

  出發前噴塗防蚊藥,做好防護措施。

  整裝待發。

  與營區環境相比,中哈邊境的39號界碑附近蚊蟲更為密集,素有「蚊子窩」之稱。前不久,連隊7名黨員組成黨員先鋒隊,新兵入黨積極分子劉志偉也主動請纓,對39號界碑進行徒步巡邏勘察。

  準備出發前,官兵互相檢查防蚊服的密封情況。營長侍大磊幫助大家在領口、袖口、褲口等容易裸露的位置,逐一噴塗驅蚊藥。全副武裝後,官兵一路徒步前進。

  穿過茂密的灌木、蹚過成片的沼澤,官兵的全身落滿蚊蟲。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要停下來噴灑驅蚊藥,然後繼續在蚊蟲的襲擾下向目的地前行。

  兇猛的蚊蟲連軍犬炎龍也不放過。

 

  巡邏歸來,戰士被蚊蟲叮咬得滿手起包。

  

  界碑旁宣誓。

  由於經驗不足,劉志偉還是讓蚊蟲鑽進了防蚊帽。四級軍士長吳春思見狀,馬上幫他隔著防蚊帽把蚊蟲拍死。這時,軍犬炎龍終於忍受不了蚊蟲的叮咬,跑進河中,將身上打溼後再也不願上來。近年,已有多隻軍犬因蚊蟲叮咬而犧牲,而有8年軍齡的炎龍卻一直和官兵堅守在北灣。

  通過最後一段蚊蟲肆虐的地帶後,官兵終於抵達39號界碑。為界碑描紅後,官兵在界碑旁面對黨旗莊嚴宣誓。

  巡邏歸來,劉志偉身上多了一圈圈獨特的「項鍊」「手鐲」和「腳鏈」,他笑稱,這是「蚊子窩」送給連隊官兵特有的「榮譽勳章」。

    來源:解放軍畫報 作者:徐明遠 韓誠 應梓威    轉自: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鄧芳華

相關焦點

  • 守衛祖國邊防線的戰士 巡邏在「蚊蟲王國」的北灣官兵
    北灣邊防連,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植被茂盛的叢林地帶,那裡看似風景如畫,實則條件艱苦。據防疫部門檢測,蚊蟲高峰期,每立方米空間蚊蟲多達5200多隻,所以也被人們稱作「蚊蟲王國」。北灣邊防連駐地地勢平坦,兩岸遍布的沼澤和雜草成為了蚊蟲繁衍的天然「溫床」。
  • 巡邏在「蚊蟲王國」的北灣官兵 發揚「三不言」精神踐行戍邊使命
    今天我們要走進的是北灣邊防連。北灣邊防連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植被茂盛的叢林地帶,那裡看似風景如畫,實則條件艱苦。根據防疫部門檢測,在蚊蟲高峰期,每立方米空間蚊蟲多達5200多隻,所以也被稱作「蚊蟲王國」。「八一」建軍節前,我們的記者來到北灣邊防連,記錄下了連隊官兵的日常巡邏任務。北灣邊防連駐地地勢平坦,兩岸遍布的沼澤和雜草成為蚊蟲繁衍的天然「溫床」。
  • 【身邊的故事】界河之上 那份執著的堅守
    額爾齊斯河發源於新疆阿爾泰山南麓,是我國唯一一條流入北冰洋的內流河,流經中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三國。進入夏季,守護在這裡的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官兵開始擔負起界河水上巡護任務。日前,我們的記者搭乘巡邏艇跟隨官兵一道巡邏,在領略祖國壯美河山的同時,也記錄下了戍邊官兵那份執著的堅守。
  • 邊防巡邏與真人實景版雪地模式遊戲的差別,新疆軍區是怎麼做到的
    近幾年來,新疆軍區大力加強邊防建設,邊防部隊戍邊條件今非昔比,衣食住行更新換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執勤手段更加多樣高效,越來越多的變化發生在官兵身邊。跟隨白哈巴邊防連官兵,一起踏上巡邏路,感受邊防條件的極大改善。
  • 新疆喀什軍分區邊防一線官兵足不出戶接受健康體檢
    新疆喀什軍分區提升邊防一線醫療服務水平  暖心!足不出戶接受健康體檢  ■劉 帥 李小龍  12月10日,一輛滿載醫療設備的軍卡開進了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塔吐魯溝邊防連的營院內。自此,該團轄區所有邊防一線連隊官兵足不出戶即可接受健康體檢。
  • 邊防官兵穿新式防寒作訓服、騎摩託雪橇巡邏,給力!
    近年來 新疆軍區大力加強邊防建設 邊防部隊戍邊條件今非昔比 衣食住行更新換代
  • 新疆7條軍犬被蚊子咬死!它們是狗,卻活成了英雄的模樣!
    最可愛的他們,在邊防…… 1 5年7個月的戍邊守防、參與巡邏600多次,榮立三等功1次,獲嘉獎7次…… 這是一隻名叫拉克的軍犬的一生。
  • 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戍邊東極報春暉
    霜降時分,越過黑土地、穿過白樺林,我們來到駐守在島上的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一座巍峨的哨樓,矗立在連隊一角。陽光下,哨樓上,「東極哨所」四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雖然東極的春天倏忽而過,但這一段「春天的故事」一直在連隊傳揚,如春暉般溫暖著官兵的心。近5年來,連隊總結「讀記悟議答」五步學習法,探索出「課程化組學、通俗化講學、常態化幫學、個性化自學、網絡化助學」的路子,讓官兵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理想信念更加堅定。
  • 官兵借邊防監控處置非法入境人員 不再怕潛伏凍傷
    編發這組新聞時,我們欣喜地發現,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隨著邊關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邊關戰友愛連如家、愛哨如家,勤儉持「家」,如今在越來越多邊防一線,官兵封山期的戍邊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信息化巡邏裝備一應俱全,新一代營房矗立雪原,用電吃水不再難;溫室大棚、溫控菜窖落戶邊關,讓官兵的一日三餐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昔日冬季餐桌上的「老四樣」已成為歷史,
  • 西藏軍區某團: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初冬,記者跟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巡邏分隊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按計劃前出觀察執勤!」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