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傳承,一碗扁食一個肉粽,老廈門的回憶都藏在這家小店裡

2021-02-16 廈門好料

老廈門的吃食太多,街角的一碗沙茶,隨手打包的一個肉粽,都可能藏著廈門人記憶裡的一段往事。但好料菌作為地道的廈門土著,從小吃到大也饞到大的也就一樣——扁食拌麵


嘿,較真的胖友可別說這明明不是兩樣嗎,在老廈門的眼裡,吃拌麵配一碗扁食湯可一定是標配,誰離了誰味道都是不夠的。聽說在金榜的小巷子有一家開了十幾年的扁食店,記憶裡的老廈門味道,就像是封存在了那一碗裡了。

到店時還不到飯點,老闆和老闆娘悠哉地聊著天,一看見有客人上門也趕忙熱情地招呼起來。小店裡賣的吃食比想像中還多出了不少,除了扁食拌麵還有肉粽、芋包、魚丸湯、炸肉羹、炸扁食,甚至連韭菜盒、眉毛酥都是有的!


等著小吃上桌的功夫,便和包著扁食的老闆娘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老闆娘的媽媽早年間是好清香的大廚,現在和老伴一起偶爾幫人做全素宴,平日裡一家人一起守著這家小店,不知不覺,也開了十幾年了。

拌麵剛上桌,花生醬的香氣就毫不含蓄地飄來。頂上炸得酥香的蔥頭油老廈門一看就能夠心領神會,趁著熱乎勁仔細地拌開,香氣立刻就叫人饞得不行了。


真的,一點不誇張,第一口就讓好料菌感動得鼻頭一酸!長大後已經許久沒吃過這么正的廈門拌麵!麵條筋道,花生醬和廈門產的甜辣醬是最厲害的,拌開之後自然帶一點酸味,不懂行的懷疑這拌麵不新鮮,但廈門人一定會懂,要正宗的廈門甜辣醬才能逼出這一點不多一點不少的酸味。

吃了第一口拌麵之後是一定要搭一勺扁食湯的,湯頭比起肉香味更多了大骨熬煮所特有的清甜,沒有過多的調味,但那一勺的舒服勁兒是足夠從舌尖一路滑到胃裡的。


再舀一勺扁食,口味與常吃的不同,肉餡介乎於Q彈與軟爛之間,豬肉餡汁水足夠豐盛卻不需要過多咀嚼,舌尖一抿就哧溜下肚,好吃極了。

要不是老闆娘的一通介紹,可差點錯過了這顆大有來頭的肉粽。老闆娘的媽媽做了幾十年,早年間還代表好清香在新加坡獲得了「粽子皇后」。這麼多年了,無論是做法還是配料都絲毫變不得,配一點廈門辣椒醬佐一點香菜可就是標配。

內裡豬肉、板慄、乾貝、香菇一樣都不少,最饞人的還是整顆的鹹蛋黃!趕忙夾一塊蘸了醬料送到口裡,糯米軟糯又帶著嚼勁,鹹蛋黃酥得流了一嘴的油,醬還帶著一點芥末味的辣,味道完全正到不行!


芋包一直就不是好料菌喜愛的,但上來時還是被顏值給誘惑了一把,標配的酸蘿蔔、蔥頭油、香菜一樣不少,外層的芋皮在軟糯之中帶著沙沙的顆粒感。


飽滿的內餡半遮半掩地藏在芋皮之中,豆乾、筍乾、滷肉等等都剁成了適當的小塊,味道調和得很不錯,蘸一點帶芥味的辣醬就有十分的滿足感。


沒忍住還點了一份炸扁食一份炸肉羹,老闆笑著說這一定是吃不下了,試下味道就可以打包帶走啦。油鍋裡一熱, 新鮮包好的扁食就倒了進去,沒一會功夫,就起了一鍋的金黃。


上桌時著實被分量震驚了一把,滿滿一大碗,炸過的扁食顆顆金黃,看得出皮極薄,還現出了內裡淡淡的粉色。

咬開一口肉餡,外皮薄而酥脆,內餡裡是有嚼頭的豬肉香,搭配的是拌麵同款的醬料,豬肉餡多汁又Q彈,當做茶配的零嘴都是極好!


炸醋肉吃的不少,炸肉羹倒是第一次。肉羹外皮裹得極薄,入口幾乎就是純肉的口感,但比起炸豬肉口感更滑嫩了些。


好料菌覺得口味略鹹了些,胖友倒是十分喜歡。


同樣是新鮮炸的韭菜盒,圓嘟嘟的模樣握在手裡有令人滿足的重量,外皮的起酥很豐富,層層疊疊又絲毫不散。


口感和想像中不同,不是酥脆那一派的,更溼潤一些,一咬下內裡溫熱的韭菜香就溢了一嘴,香菇、肉末、韭菜等餡料鼓鼓囊囊地把內餡填滿,外皮或許不是所有人都喜愛的,但內餡的那股香卻足以讓好料菌為了它再來一次。


點之前還好奇這眉毛酥是個什麼東西,原來就是閩南語裡的 (jì  kō),這可是標準的廈門零食了,小時候要是拿到了一個,可要寶貝地咬開外皮,再細細地去嘬那裡面的芝麻粒和花生碎。


外皮算得上薄的, 咬開之後內餡看著十分新鮮,花生碎、芝麻碎、糖粒都均勻地分布著,咬一口能落了一嘴的酥與甜,廈門人愛甜的秘密可都藏在了這一口裡。


回想起來,好料菌吃過的古早味這麼多,能專心做好一樣的不少,但能將每一道都做到食客心裡去的,是真真的難得。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家小店的「廈門味」是從骨子裡帶出來的,而對於老味道絲毫不改的固執,是老廈門手藝人的堅持,能遇見它,是我們的幸運。

如今這一家四口仍是在小店裡日日忙碌著,來得早些能遇見準備早市的老人,來得晚了,小一輩的夫妻也一定在店裡。

老廈門的生活可以很簡單,一家人守好一個小店,閒的時候同街坊鄰裡泡泡茶,話話仙,再配一個眉毛酥,這可不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樣子?

榜西扁食民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金榜西路8號-124店面

電話:0592-5800472

營業時間:6:00-21:00

推薦:講真,都超好吃啊!!拌麵、扁食、芋包、肉粽……

人均:10+,豐儉由人,可外帶半成品

想看店裡的價目表&菜單

快來和妹妹做好盆友

好料妹妹(微信號haoliaomm)&好料菌胖友圈可見

掃碼添加,快速與好料妹妹做朋友

▲過節了,你還沒給媽媽買花嗎?

相關焦點

  • 跨越兩個世紀,一碗拌麵扁食發家,美鄰老闆的新店裡能吃出回憶中的古早味
    好料菌一直以為,廈門的一天,總不外乎幾種面孔:從清晨時的一碗拌麵扁食,到中午時一碗熱騰騰的沙茶麵,再到夕陽西下時一家人圍坐一堂包起了蘸著貢糖甜的春卷。每一樣看起來再熟悉不過的吃食,卻也都藏著自己的故事和氣質。
  • 從沒招牌就開始吃起的小店,坐了30站公交,就為吃到它的一碗扁食!
    同安人說,同安的小吃,根本吃不完,所以,藏滿寶藏美食的同安,我也就去吃了五六七八次吧……但竟每次都將這家「傳說中」的扁食店給略過了。要沒人告訴,你大概不知道,人家已經是個有幾十個年頭的小店了。一碗扁食配拌麵,看得出,來的老客都熟絡得很。
  • 老廈門人都知道的社區美食,誰才是真正的扛把子?
    這裡,藏著一個美食天堂~ 薑母鴨粉麵館 廈禾路879號 11:00-21:00 說起閩南味道,其中的大菜定有一道「薑母鴨」。在家時還不覺得,一出了遠門,想起就嘴裡生津。
  • 廈門這家藏在巷口的小店,只賣1碗扁食1碗面
    在廈門人的回憶裡,一定有碗鮮香的扁食。
  • 別再說鼓浪嶼,老廈門的美食藏在這個菜市場裡
    傍晚時分,站在廈門八市的賴厝古井中間,才真正窺見了廈門作為一個「閩南城市」的最真實、地道的樣子。閩南人好茶,老廈門圍坐在小石桌旁,一個簡易的鐵製茶盤、幾個茶杯、一壺開水,或許還有幾個新鮮出爐的餡餅或綠豆糕,黃昏漫談就這樣開始了。淡淡茶香,和用閩南語拉扯的家長裡短。
  • 廈門那些資深到不行的知名小吃店 大家都排隊搶著吃
    店裡只賣兩樣東西——扁食和拌麵,分大、小碗,扁食肉餡很Q的,加點醋在湯裡,味道更好;拌麵也不錯,配上獨特的花生醬特,吃起來特香。兩樣湊一塊兒簡直絕配。扁食麵皮勁道,口感很Q,餡多不膩,店很小,可是經常人滿滿的。
  • 我用這12家店,在老廈門才懂的廈港片區,畫出了一張美食地圖!
    華僑博物館附近的蜂巢山路、思明南路、廈港新村 藏著本地人才懂的煙火氣小店 從街頭到巷尾怎麼吃也吃不膩 喏~好料菌在這找到了這12家店 給你畫出了一張美食地圖
  • 30年只做兩樣菜,八市邊上這家老牌扁食店,廈門人都吃過!
    廈門八市真是一個寶藏覓食地,除了市場內的那些網紅店,廈禾路到開禾路口這一段店面也藏著幾家開了二三十年的老店,近來閒著沒事一一掃過去!今日份探店,老廈門都吃過的勞松扁食,不是只有沙縣小吃才專有扁食拌麵,這家可能是口碑最好的廈門扁食之一了。
  • 這些美食小店只有廈門老饕才知道,天天大排長隊可能還吃不到!
    一座城市裡,總有那麼幾家店,只有廈門老饕才知道,天天大排長隊可能還吃不到!10am-19:30pm 夏天20:00pm 廈門市思明區橫竹路35號人均¥14 提到八市,好像能聞到一股甜香。但其實這裡不僅有老廈門的古早點心,還偷偷藏著一家「了不起的小籠包」。
  • 沙茶麵,土筍凍,海蠣煎……廈門的好吃的都在這裡
    賴厝埕的扁食皮薄到可以看見餡料的紋理,用料新鮮又實在。搭配新鮮熬製的大骨湯,清甜可口。廈門人一般的吃法是扁食和拌麵一起吃。廈門拌麵是用花生醬和當地特有的甜辣醬加上手擀細面一起拌成的,好的拌麵可以使人滿齒留香。一般而言,扁食做得好的小店拌麵也做得很好。
  • 廈門這裡藏著超多神級美食!地圖都找不到,你吃過幾家?
    無論什麼時候去店裡都是座無虛席,大家都像是常客一樣,知道自己要點的是什麼,跟服務員打完招呼,就坐下來等餐。記得一定要點拌麵+扁食!扁食裡面有整顆蝦仁,現點現煮。每次吃完都還想要再來一碗,和扁食湯絕配!鍋邊糊裡還有一個秘制醬汁滷製的滷蛋,可謂真材實料。點一碗鍋邊糊,搭配一個油餅一起吃,也是極好的。
  • 莆田這8家扁食徵服了無數人,你吃過幾家?
    春風扁食,西天尾小有名氣的一家扁食店,連當地人都推薦它。春風是老闆娘丈夫的名字,夫妻倆一開便是30多年,現在店裡主要由老闆娘在打理很多吃貨喜歡來這裡吃上一碗扁食或者雜湯,迎接元氣滿滿的一天這一大碗扁食的份量很足,從外觀和份量上看都讓人滿意,從眼到心,從嘴到胃足以滿足你潛意識裡對它的迫切渴望
  • 鄉愁是一碗熱氣騰騰的「扁食」
    做扁食很費時間,是個功夫活兒。從取材到成品,老媽基本上要忙活一個上午。過去還沒有扁食皮子賣,都得靠手擀。一大早,老媽先去買好了豬肉,回來就開始和面,擀扁食皮子。我們家一共七口人,一塊麵團是不夠的,每次都要擀兩個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