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腫瘤患者優先選擇手術治療,但術後易出現傷口難以癒合的情況。傷口癒合情況可影響到下一步的放化療或靶向治療,沒有做好護理工作可接受二次植皮,甚至會誘發術後疼痛症候群,因此需早期識別併發症且做好應對工作。
乳腺腫瘤術後傷口易發生哪些併發症?
1、皮下積液
乳腺腫瘤根治術後易發生皮下積液,發生率達到20%~50%,其原因分為2點。一是患者自身原因,過早活動或活動量過多、不恰當的鍛鍊方法等,可增加創面滲液和滲血;患者年齡超過70歲,且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易引起皮下積液。二是手術因素,乳腺腫瘤手術創面大且液體易滲出;做清掃腋窩淋巴結手術時沒有徹底對淋巴結紮,沒有完全處理出血問題,從而引起滲液增多;還有手術後受到感染、對局部加壓包紮太緊以及放置引流管也會使得滲出液過多。
其主要症狀是傷口部位皮膚隆起,稍微用手觸摸有波動感,局部穿刺有部分液體抽出。一旦發現皮下積液,需判斷引流管是否處於通暢狀態,及時排除引流管堵塞的情況,適當的延長引流時間。局部發生皮下積液時可以用注射器把積液抽出,若反覆出現此問題需對積液處填塞加壓包紮。若傷口受到感染需立即清除壞死組織且積極抗感染治療。
2、皮瓣壞死
做完手術後加壓包紮太緊或太松,過早拔出引流管,手術後傷口引流不暢以及患者年齡大等可引起傷口皮瓣供血不足,從而引起皮瓣壞死。仔細觀察傷口邊緣,若呈現蒼白色,提示局部血液循環差;若呈現黑色,對局部針刺卻沒有新鮮血液流出,提示皮瓣已壞死。一定要掌握好術後加壓包紮的時間以及力度,適當的壓力能及時清除無效腔,能避免出現滲液、滲血以及血腫,及時減輕組織水腫,幫助皮瓣成活。創面包紮時需注意鬆緊度,看看有沒有出現患肢麻木以及呼吸受壓迫,多觀察胸帶和敷料,看一看有沒有鬆動脫位,一旦發現皮下積液需立即處理。換藥時若發現皮瓣顏色深,需用酒精對局部溼敷,這樣能促進皮瓣血液流通恢復正常。
3、手術後感染
術後感染的原因一般來自於皮下積液和積血,也有可能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若手術後72小時內傷口仍然有持續性疼痛,把敷料打開後傷口紅腫,沒有化膿時需立即加強抗感染治療;已經化膿,需作進一步清創處理;糖尿病病人必須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穩定好血糖。
溫馨提示
乳腺腫瘤患者做完手術後一定要做好全方位護理,若想要預防以上三大併發症,最有效的就是促進傷口癒合。做好對局部的加壓包紮,多觀察引流管的情況,避免引流管受到堵塞。另外不能過早鍛鍊,掌握正確的鍛鍊方法,以免導致皮瓣分離和滲出液增多。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乳腺癌康復期傷口總是隱隱作痛?研究:疼痛可長達9年》,乳腺癌互助圈,2020-08-032、《乳腺癌傷口癒合問題面面談》,醫聊天的,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