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畢業後在找工作時,看到更多的是需要幾年工作經驗的招聘信息,免不了灰心失落。這時,你會不會很羨慕那些有經驗的職場人士。工作了幾年的你由於某原因離職了,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你內心是否泛起「要是自己剛畢業該多好的」漣漪。
仔細往下看,希望你花3分鐘看完這篇文章,找到答案。
擁有工作經驗的你,是否錯把工作經歷當成工作經驗了?
在職場中,我們通常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用工作年限來定義你的工作經驗年限。
工作經歷不等於工作經驗
工作經歷是我們工作的年限,工作經驗是我們在工作中經驗的積累,你是否工作了5年,而卻在用前2年積累的工作經驗重複的工作,雖然時間在增加,而工作經驗卻停滯不前。
工作能力
你是否錯把平臺能力當成了自己的工作能力?隨便換一個人,也能幹成差不多的樣子。為什麼一大部分人士從大企業跳槽到私企的後卻失去了光彩?有人抱怨私企管理太差,我也認同這個說法,不過這恰恰就是平臺的差距,也正是大規模的企業給你賦能而已,卻不是你的能力。
羨慕剛畢業的學生
我們曾經回顧職場生涯時,我們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是抱著什麼樣的心理?中國的古語「女怕嫁錯人,男怕入錯行」,自有它的道理。我們找工作時,是走著「先生存再擇業」還是「擇業」的道路,「先生存再發展」,我們在職場的花花世界裡有沒有迷失了我們的初心?在不挨餓後是不是安於現狀?莫要後面後悔。
你今天不輕易的決定,決定了五年以後的生活,我只希望能在每天職場生活過後,留給自己幾秒時間,問下自己要什麼?
剛畢業的你,你只是把聚焦點全放在了沒有工作經驗這個點。
作為一個職場老人,我想分享給你用人部門招人的角度,部門有人離職了或者需要擴編時,人力部門就會問我人員的要求,我會明確告訴他,工作經驗3年以下,最好是剛畢業的。為什麼要這樣?
剛畢業的學生,說白了就是一張白紙,可塑性是最高的,他完全可以成長為適合公司企業文化,價值觀,具備公司需求的技能的人才,人力成本還低工作畢業不超過3年,人總是有對比後才知道哪個好的心結,據調查90%的人,在換到第三份工作時穩定性是最高的,而且這類人,世界觀和技能都還容易糾正。根據這兩點,我就更偏向於招聘工作經驗3年內的,我最喜歡的還是剛畢業的學生。另外我從招聘的新人觀察看,在工作業務能力方面,只要智商在線,一年內完全可以勝任,反而是做事風格、世界觀價值觀、企業文化認同感、溝通、協作等這些方面相對工作業務能力來說,比較困難。
不管你是職場老人,還是剛畢業的學生,只要認清自己,都會成為職場的成功人士。
最後,希望剛畢業的學生,弄清「先生存再擇業」和「擇業」這兩條路,這兩條路就是基於自身的條件而定,但是切記生存下來後要擇業,不要違背了當初的目標。也希望職場老人,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