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杭州湖濱In77蘋果專賣店樓下,上個月新開了條地下商街。
商街負二樓,有四五家賣蘿莉服的,中間還穿插著一家叫「兔窩鎮」的寵物兔子店,店裡擼兔子的漂亮女孩特別多。
兔子店是從商場別處搬來的。搬走時,老店旁邊開零食店的老闆特別傷心:「以後,店裡每天再也沒有因為要買兔子,家長不讓買,來零食店消費的孩子了。」
比起貓、狗,在中國家禽名錄中的兔子,成為我們的伴侶動物,似乎來得更名正言順。
曾經不太熱門的兔子,如今正在寵物市場釋放獨有的魅力。
1】侏儒、垂耳、貓貓兔,小店兔子年銷200萬元
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兔窩鎮」In77店的兔子寄養生意火爆,18個寄養籠位座無虛席。
回家過節的小夥伴,把兔子寄放在店裡,包草料30元/天,寄養籠有攝像頭,主人通過手機,能隨時隨地看到自家寶寶。
和傳統毛用、肉用大兔子不同,寵物兔體型更迷你,毛色也更豐富,由於人工選育不斷優化血統,飼養起來也沒有異味。
店裡的兔子,售價從300元起步到1000元不等,成年體重在2-4斤,而傳統兔子至少5-6斤重。
造型上,寵物兔有垂耳的,也有立耳,有長毛可以修剪造型的,也有經典短毛款式的。
再看毛色,除了傳統白,還有灰色、小鹿色(慄色)、巧克力色、暹羅色(漸變色)、銀貂色(灰色漸變)、碎斑色、丁香色、鳳眼(熊貓眼)等等。
商場裡匆匆而過的顧客,看到兔子店萌萌的造型,也會突然回頭,進來逛逛。
店裡的兔子展銷區設計類似DODO城,有警察局、消防隊、醫院、學校,裡面住著不同款正在售賣的兔子。
還有一項熱門服務「兔子扭蛋機」,特別受孩子歡迎,一顆扭蛋裡有兔子小玩具和胡蘿蔔造型的草餅,可以在店裡餵兔子玩。
兔子是籠養的,吃乾草和兔糧就行,飼養簡單,一個月成本低在100-200元。
「兔窩鎮」是2019年創立的,現在在上海、浙江共開了5家。
創始人錢陽是個80後,他也沒想到喜歡兔子的人這麼多:「每家店每月大約能賣出150隻兔子,一家店全年的營業額接近200萬元。」
2】餐飲業改行賣兔子,用動物治癒孩子的懶學症
在國外,兔子是很好的伴侶動物,寵物兔也已經發展成一個比較成熟的產業。
去年,錢陽給上幼兒園的女兒班裡送過一對兔子,沒想到,還糾正了孩子們懶學的不良習慣。
冬天冷,孩子們都吵著不想上學,老師就讓班裡的同學輪流值日餵兔子,孩子們都想上學去看兔子,班裡出勤率一下提高了。
在開兔子店之前,錢陽在老家海寧從事餐飲行業,十多年前的一次日本旅行,他無意中接觸了寵物兔,並為之吸引。
印象當中,養兔子總有點臭烘烘的,可國外寵物兔卻沒有一點異味,這讓本來就喜愛小動物的錢陽開始留意寵物兔。
剛好,身邊有朋友也在從事寵物行業,2018年,錢陽決定放棄原來的餐飲業,和朋友一起改行經營寵物兔。
創業之初,大家的定位就比較高,立志於要在國內培育高標準的寵物兔。
3】荷蘭引種因疫情受阻,省農科院助力萌兔經濟
2018年底,錢陽和合伙人從荷蘭引種了30隻品種優良的寵物兔種兔,開始在國內繁殖、培育。
種兔的價格遠遠高於商品兔,一隻折合人民幣2萬元,剛運過來的兔子,有的是運輸過程中死的,也有的,是因為水土不服死亡。
剛開始,從未接受過兔子養殖的創業團隊,碰了無數次壁,大家一點點學習養殖知識,慢慢摸索,可以說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在2019年,成功繁育出第一隻銀雕色侏儒兔。
當時,兔窩鎮的第一家店,實驗性質地開在了下沙龍湖天街,因為這裡學生多,人流量大。
錢陽原本以為,店裡一個月最多能賣出50隻兔子,沒想到小店開張第一個月,就賣出了150多隻兔子,瞬間堅定了團隊的信心。
除了下沙店,團隊隨後有在杭州湖濱、濱江、湖州銀泰、上海萬象城開了新店。
隨著開店數量增加,團隊需要更多種兔繁育下一代,2019年,錢陽又從荷蘭引種了30隻兔子,隨後便遭遇新冠疫情,種兔無法再從國外引進。
由於五六十隻荷蘭純種寵物兔的種群太小,持續繁育導致後代出現了退化,兔子越生越少,有的兔子死胎,有的兔子出生就是齙牙,無法正常進食。
種群不夠大,寵物兔的後代基因退化很快,店裡的兔子品質得不到保證,錢陽和團隊小夥伴一籌莫展。
就在這個最困難的階段,錢陽找到了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尋求幫助。
去年5月,團隊正式和省農科院合作,在省農科院開設了專門的實驗兔場,由專家為寵物兔進行本土化的選育和飼養,並對品相優良的兔子進行優化選種培育。
省農科院為團隊建立了一整套繁育的標準和流程,嚴格的品控,也打消顧客對於兔子品質的顧慮。
經過農科院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技術支持,錢陽的兔子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創業團隊因此渡過了難關。
試水了在大學城、中央商圈、一線大都市、三四線城市開兔子店之後,今年1月,在杭州城東新城萬象匯,錢陽的兔子社區店即將開業。
除了寵物售賣和寄養外,今後「兔窩鎮」還要深度進軍兔子社交、醫療、美容等領域,這就是「兔爸」錢陽的終極理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