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神奇寶貝》動畫播出已經快有21年的時間了,這部給了我們太多童年歡樂的作品,它也快走過了21年的風雨。在這21年的時間裡,《神奇寶貝》曾經受到過一次致命的打擊,而且這件事還是因為其中的一個精靈造成的,這個精靈就是3D龍,而這個事件也被稱為「3D事件」。
這一事件發生在《神奇寶貝》原38集播出的1997年12月16日,這一天孩子們和往常一樣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神奇寶貝》的播出,可是在這一集播出沒多久之後,就有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捂著眼睛躺在地上,更有嚴重者出現了昏迷的情況。據統計。當天晚上有600多名大小觀眾被送往醫院,昏迷者208人,重度昏迷者3人。在經過醫生的檢查之後,他們發現這些孩子或者大熱患上的是「急性光過敏症」,也稱為「光敏感性癲癇症」。造成這個事情的原因,皆因為他們看了最新播出《神奇寶貝》第38集「電腦戰士3D龍」。
在這一集的劇情中,小智、小霞、小剛三人來的了馬察市,卻發現市中心陷入了大混亂,在詢問之下他們才知道原來是傳送系統出了問題,傳送進去的精靈都沒有出來,經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是火箭隊偷走了傳送系統的開發者秋葉原博士的3D龍一號機(3D龍屬於人造精靈,可以穿梭現實與電腦系統中。),然後駭入神奇寶貝中心的傳送系統偷走神奇寶貝。本來只要灌入掃毒程式把駭入的漏洞補好就可恢復正常,但是武藏、小次郎他們也會因此被消滅,智爺又怎麼會忍心看著他們消滅,於是他們一行人搭上備用的3D龍初號機前去救火箭隊出來。在他們進入虛擬世界之後,為了表現虛擬世界的震撼,動畫採用了紅藍雙色快速閃爍的表現手法,結果就出了大問題。
在這之前的20年時間裡,日本動畫的製作為了表達震撼感,會採用背景閃爍不同顏色光的技術。在每秒24個畫面的速度下,每1~2個單位時間反覆不同畫面,例如爆炸時畫面用「白→黑→白→黑」的快速閃光。這樣不但可以達到視覺暫留的震撼效果,而且這樣製作的成本要更加的低,因此這一方法在許多其他作品都有應用。在1997年12月16日播出的《神奇寶貝》第38集中,為了配合虛擬世界的場景,所以動畫爆炸的閃光都用「紅→藍→紅→藍」來代替。同時為了能夠讓場景看起來更加的震撼,所以使用了閃爍技術的頻率也比以往要高。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小夥伴會說,動畫在播出之前不是要經過審查,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個點其實也是一個很關鍵的點,審查動畫的人都是成年人,眼睛對光敏感遠沒有孩子那麼強烈,所以「紅藍快速閃光」對大人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可是當時《神奇寶貝》的觀眾中有許多眼睛比大人更敏感的青少年,他們在觀看的時候喜歡不眨眼的盯著電視看,而且紅光跟藍光是最刺激人眼的,在兩者快速的切換之下,於是這些孩子在觀看的時候,視神經受到強烈刺激,影響到腦部的控制,輕則不舒服、重則會昏厥或痙攣,這一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急性光過敏症」,也稱為「光敏感性癲癇症」。
PS:紳士君自製了一張「紅→藍→紅→藍」的快速動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不用看太久稍作體驗即可,看的時候記得眨眼哦!(雖然紳士君不建議大家嘗試,但是總是會有好奇者去盯著看的!)
在「3D事件」發生之後,《神奇寶貝》動畫停播了4個月的時間,在1998年4月16日因為觀眾的呼聲太高才再次復播,而且當時任天堂的股票也出現了大跌的情況。為了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同時期的多部採用閃爍技術的動畫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減光處理,還制定了更加安全嚴苛的製作規則,其中就包括「禁止使用強光閃爍技術與高色差背景」。在電視動畫開始在開頭還添加了一句大家可能會有些熟悉的提醒語:「觀看電視節目時,請保持室內明亮、不要太靠近電視機。」
在經歷過「3D龍事件」之後,3D龍家族成員再也沒有在動畫中出現過。為了挽回「3D龍事件」造成的損失,任天堂開始籌備神奇寶貝劇場版動畫。1998年推出了《神奇寶貝》第一部劇場版《超夢的逆襲》,該作也為任天堂帶來了1.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從這之後《神奇寶貝》劇場版的製作也成為《神奇寶貝》動畫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這可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是紳士君,一個gay裡gay氣的紳士,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動漫解答,歡迎大家前排吃瓜,順便給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