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 高志玟 德州報導
一年前,他筆挺襯衫配白大褂,是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名醫師,一年後,他身穿汗衫、滿手老繭,他是駐紮鄉野的扶貧幹部,帶領大家一起種莊稼、搭建遠程醫療,是村民口中的「小段」書記。他,是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醫師段聖平,現任齊河縣大黃鄉西趙村第一書記。
從脫下白大褂,被派駐到西趙村任第一書記的那天,段聖平便悉心分析:村子的經濟發展癥結是什麼?自己的工作該從哪裡開始著手?通過前期調研,摸清了所有情況後。段聖平一邊因地制宜謀劃村裡的發展規劃,一邊因戶施策制定差異化幫扶措施。如今,西趙村不僅路暢了、水通了,2位貧困戶學齡兒童還擁有了自己的「希望小屋」。
「說到底,就是要讓村民們信任你。只有信任你,他們才會發自內心支持你的工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段聖平說,為了得到大伙兒的信任,他挨家挨戶的去走訪溝通,通過走訪,他發現疾病是主要致貧原因之一,很多人身體垮了,家也跟著垮了。
沒有健康,怎麼能在奔小康的路上跑得快呢?段聖平把這一情況給單位領導作了匯報。沒過幾天,西趙村的健康知識講座和健康幹預「禮包」就到了位,村民的健康意識得到很大改觀。此外,段聖平還協調了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服務隊到村開展義診活動,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市級醫療專家的服務。
村民的身體好了還不夠,段聖平要想辦法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他習慣每天早晨六點起床,騎著一輛自行車,就在村裡逛。逛的過程中他知道了西趙村外出打工人員多,村裡1390畝的耕地,種植的全是小麥和玉米,而村裡有玉米、小麥聯合收割機、土地旋耕機、播種機、揚水站等多部機械設施,下一步,他準備從村裡的地入手,對村內溝邊閒散土地進行流轉,在「犄角旮旯」裡「摳出」集體經濟。
段聖平來到西趙村之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力量,先後培養了2名後備幹部、發展了1名入黨積極分子,增補了1名支部委員;村民們盼望的進村主幹路項目也順利實施,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還爭取了單位5萬元的資金支持,安裝了84盞新能源路燈,實現村內胡同的亮化全覆蓋。
談及西趙村今後的發展方向,段聖平信心十足:他要把村兩委門口的小廣場進行「升級」、在村裡修起公共廁所......工作有苦有甜,段聖平深知駐村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他堅信西趙村村民們的幸福路早已在大家不懈奮鬥中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