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蹲著或跪著辦公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2020-12-26 中國日報網

現代人久坐的生活方式已被證實對身體非常有害,但是,新研究發現,也許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長時間不動,而在於坐。

坦尚尼亞的一個遊獵採集部族的人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不動的,不是蹲著就是跪著,但他們卻沒有任何和久坐相關的健康問題。科學家指出,這或許意味著蹲和跪是更健康的休息或辦公姿勢。

Photo by Thao Le Hoang on Unsplash

Resting postures such as squatting or kneeling may be better for health because they require more muscle activity than sitting on a chair, researchers claim.

研究人員指出,蹲或跪這樣的休息姿勢也許更有益健康,因為這些姿勢比靜坐在椅子上需要更多肌肉活動。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data gathered from a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 in Tanzania who wore devices that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s well as periods of rest.

該研究發現基於從坦尚尼亞的一個遊獵採集部族收集來的數據,這個部族的人佩戴了裝置來測量他們的體力活動和休息時間。

Anthropologists from the US found that despite being sedentary for almost 10 hours each day, equivalent to clocking a shift in the office at the desk, the Hazda people appeared to lack the markers of chronic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long periods of sitting.

美國的人類學家發現,儘管哈茲達部落的人每天靜止不動的時間將近10個小時,相當於在辦公桌前上一天班,但他們似乎沒有久坐帶來的慢性病跡象。

They believe this is down to the 『active rest postures』 used by the tribe.

人類學家認為,這是由於該部落採用的「積極休息姿勢」。

Dr David Raichlen, a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Dornsife College of Letters, Arts and Sciences, and lead author on the study, said: 『Even though there were long periods of inactivity, one of the key differences we noticed is that the Hadza are often resting in postures that require their muscles to maintain light levels of activity – either in a squat or kneeling.』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多恩西夫文理學院的生物學教授戴維·瑞奇蘭博士說:「儘管哈茲達人靜止不動的時間長,但我們注意到一個重要區別:他們經常採用需要稍微運動肌肉來保持的休息姿勢——要麼蹲著,要麼跪著。」

Prolonged sitting has been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bu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this contradicts the evolutionary aspect which favours strategies that conserve energy.

久坐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和死亡,但研究人員指出,這有悖於偏好保存能量策略的進化論。

Brian Wood, an anthrop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d one of the study authors, said: 『Preferences or behaviours that conserve energy have been key to our species』 evolutionary success.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的人類學家布萊恩·伍德說:「保存能量的傾向或行為對於人類進化的成功很關鍵。」

『But when environments change rapidly, these same preferences can lead to less optimal outcomes. Prolonged sitting is one example.』

「但是當環境迅速變化時,這種傾向卻不會導致最佳結果。久坐就是一個例子。」

optimal[ɑptml]: adj. 最佳的;最理想的

To find out more, the researchers looked at the data from 28 Hadza adults who wore devices, known as accelerometers, for eight days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at measured inactivity in modern working populations.

為了進一步了解真相,研究人員查看了來自28名佩戴加速度傳感器長達八天的哈茲達成年人的數據,並將其與先前測量現代勞動人口靜止狀態的研究收集到的信息作比較。

They found that their test subjects had high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just over an hour a day alongside several hours of inactivity, between nine to 10 hours a day. But despite remaining in resting posture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Hazda people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f the health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a sedentary lifestyle.

他們發現,他們的測試對象一天從事高強度體力活動的時間剛過一小時,而不動的時間長達數小時,每天有9到10小時的(清醒)時間是靜止不動的。但是,儘管長時間保持休息姿勢,哈茲達人並沒有顯現出任何和久坐生活方式相關的健康問題的跡象。

The researchers said, it is because the Hazda squatting and kneeling uses more muscle movement than sitting on a chair.

研究人員稱,這是因為哈茲達人蹲和跪的姿勢比坐在椅子上需要更多的肌肉運動。

They believe these active rest postures may help 『protect people from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activity』.

他們認為,積極的休息姿勢也許有助於「保護人們免受靜止不動帶來的有害影響」。

Dr Raichlen said: 『Being a couch potato – or even sitting in an office chair – requires less muscle activity than squatting or kneeling.

瑞奇蘭博士說:「做一個沙發土豆——或坐在辦公椅上——需要的肌肉活動都比蹲或跪少。」

『Since light levels of muscle activity require fuel, which generally means burning fats, then squatting and kneeling postures may not be as harmful as sitting in chairs.』

「因為少量肌肉運動需要消耗能量,通常這意味著燃燒脂肪,所以蹲和跪的姿勢也許不像坐在椅子上那麼有害。」

The study i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英文來源:Metro

翻譯&編輯:丹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跪著、蹲著、坐著——最好的運動!
    我們很多人並不想當大力士,不想與人較量,不想當武林豪傑,只想成為健康的人,但是方法是一樣的,都是要找到身體真正的能量庫。     人體真正的能量來源於意念,意,心底的聲音。念,專注的精神。意從心而發,念靠腎來定。心為火燭,腎為火藥,二者合一,叫做水火既濟(心為火,腎為水)。就是人從內心發出的一道雷射。
  • 日本男性喜歡蹲著小便,對身體有好處嗎?蹲著小便是否值得學習?
    男性站著小便,這是在中國以及大部分國家的人的眼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一個男性蹲著尿尿,反而可能會被別人議論,被異樣的目光對待,男人蹲著尿尿不是很奇怪?但男性蹲著小便的情況在日本卻很常見,去旅遊過的人應該會發現這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我國男性都是站著,而日本男性卻喜歡蹲著小便呢?
  • 研究發現:坐著休息不如蹲、跪姿對健康好處多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動會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與許多健康問題有關,包括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等。但今年3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負面問題不在於「久坐」,而在於「不活動時用什麼方式休息」。
  • 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跪著?跪著或蹲著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逐漸從跪著變成坐在凳子或椅子上。睡覺也開始選擇躺在床上,離開地面!然而,由於日本在海上孤立無朋,除了積極學習和接受外國文化之外,很難受到外國文化的入侵和影響。因此,日本能夠保留中國的大量漢唐文化。它一直傳到今天,沒有多大變化。
  • 研究發現劇烈運動更有利於健康
    運動有利於健康,那什麼樣的運動形式更有利呢?是出去散步,慢跑,還是羽毛球,足球等劇烈運動? 近日,一項研究40多萬成年人,長達十年的隨訪數據後發現: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高強度運動佔比越高,全因死亡風險越低。
  • 為啥德國、日本男性會習慣蹲著小便?蹲著排尿,會有什麼好處?
    在經過相關實驗證明以後,發現男性站著排尿,馬桶確實容易變髒,還會容易尿液飛濺,洗手臺就靠在旁邊,就有可能汙染到周圍的生活用品,會滋生出細菌,也會汙染環境,總結來說,對健康、對生活環境都有著不利的影響。出於乾淨和對健康的考慮,日本和德國的男性,也就選擇了蹲著排尿。蹲著排尿,還能給男性帶來什麼好處?
  • 研究表明:生命在於運動,高強度運動更有利於健康
    不過,最近卻有一項研究表明,只有高強度運動才更有利於健康。這項發布於JAMA學術期刊的研究是關於運動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的。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在10年間對40多萬的成年人做了跟蹤訪問,他們發現,人們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所做的劇烈運動越多,那麼全因死亡的風險則越小。
  • 日本男性為什麼喜歡蹲著尿尿?蹲著排尿,對男性有什麼好處?
    每次外出旅遊,大家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女廁所總是會排長隊,但是男廁所卻很少排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構造不同,女性要蹲著排尿,不太方便,而男性可以站著尿,方便省事,很快就能解決好。
  • 草地美少女拍照pose合集,跪著、躺著、坐著、蹲著,拍出各種美
    首先要記住辣妹拍照秘訣:身體保持挺直狀態,可以向後凹一點,收腹提臀扭腰,自信滿滿才能拍出各種美。1、左扭右歪的跪姿膝蓋分開點,腰扭向一邊,同時肩膀往相反方向抬起,形成強烈對比,讓美好的肌膚肉體線條呈現出來。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蹲著
    後來,這種追問卻由外及內,漸漸轉變成了一種自問、自省和自責——為什麼我裝模作樣沒有蹲著,不以下蹲的方式來接祖國的地氣?我究竟是如何演變成了一個不接地氣,懸在半空的討厭鬼?  在馬路邊、屋簷下、商廈的門口、民居的院落,我經常能目睹大量與蹲有關的動作。更不消說公交、火車、客運站,哪怕只有容得下屁股的狹小公共空間,一定會發現彼處蹲滿了目光凝滯、神色晦暗的身影。
  • 散步和跑步,哪一項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年齡層次不一樣,運動的目的不一樣,不能單純的說,哪些運動好或不好,但就個體而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能夠堅持下來,在運動強度和時間的把握上,自己感覺輕鬆舒服,就是對身體健康最有利的。
  • 孫驍驥: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蹲著
    點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發現另一個自己 ■
  • 你的身體想運動?不,你不想
    這樣運動起來讓我感覺很好,即使在疫情的種種壓力之下,也比過去幾年更感到滿足。為何全球疫情爆發後我坐得更少,動得更多了呢?科學家們早就發現,體育活動對健康益處多多,而且能讓很多人心情愉悅。然而,仍有近半數的美國人每周平均運動量少於150分鐘,達不到政府建議的標準。
  • 科學家研究發現劇烈的運動可以改善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健康
    新的研究發現,短時間的運動可以顯著提高代謝物的水平,這些代謝物是重要的身體健康問題的指標。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經常鍛鍊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大腦健康;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體重;減少他們患上各種疾病的機會,包括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加強他們的肌肉和骨骼;改善心理健康。 雖然科學家們很清楚這些聯繫,但是他們並不完全理解精確的分子機制來解釋身體活動和保持更好的健康之間的聯繫。
  • 新研究發現:VR技術可有效提升遠程辦公效率和降低員工焦慮情緒
    研究發現,通過EDA皮電探測到VR組的平均心流狀態(flow)大幅度高於Audio組和Video組。 各組平均皮電(EDA)    β波數據發現,VR組的共情能力明顯高於傳統Audio組和Video組。
  • 研究發現:夫妻分床睡身體更健康,婚姻更和睦
    研究表明,分床睡並不代表婚姻不和睦,反而對更加健康和幸福的婚姻關係至關重要。很多伴侶分開睡覺,只是為了睡得更好。如果沒有足夠的臥室,那就買張足夠大的床吧!這種睡眠障礙對身體健康和婚姻和諧的影響非常大。A 2016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 by Paracelsus Medical University in Germany showed that sleep issues and relationship problems tend to occur simultaneously.
  • 不吃晚飯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長期不吃晚飯,身體會變成什麼樣?
    在生活中,可能存在一部分人並不知道一日三餐帶給身體的意義是什麼?他們或許只是認為一日三餐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瘦」的追求,減肥成為了一種很常見的事情。而大部分人採用的減肥方法就有不吃晚餐,甚至有部分人認為不吃晚飯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那麼,不吃晚飯真的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嗎?
  • 研究表明:純素飲食不僅有利於人體健康 還可改善睡眠
    大家都知道在漫長的一天結束後做什麼有利於休息和放鬆,或者準備上床前哪些儀式有利於做個好夢。它可以是冥想、洗澡、讀書、關掉電燈、手機和電腦或者喝杯茶。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為會影響各自的感覺。
  • 研究發現:穿四角內褲的男孩更健康
    紳士們,你們更喜歡三角內褲還是四角的內褲呢?
  • 西周時期雕刻的玉人,有男有女有站著有蹲著有跪著,很有時代特色
    同樣也分享一下國外博物館收藏的西周時期中國古玉,雕刻的玉女人站著非常有禮儀像,供同研究西周時期歷史文化價值。國外博物館收藏的西周時期古玉藏品玉女人西周玉器在中國古代玉器史上最重要的貢獻就是開始出現人性化的趨向,從物質觀念上看,是周人對玉的自然屬性的認識更進了一步,從思想觀念上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周人的道德規範和意識形態,為春秋戰國玉器的理念化、人格化奠定了基礎。下面在分享一下西周風格用古代和田玉雕刻的蹲著的玉人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