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遊泳時、夜間睡覺時……我們有時候會突發小腿抽筋,即感疼痛難忍。這種經歷和滋味,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抽筋有運動抽筋和夜間抽筋,常見的抽筋危害不大,如果在高空作業、遊泳等期間抽筋,那就一定要當心了。然而很多老年朋友常以為抽筋是缺鈣所致,認為補補鈣便無礙。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有時腿抽筋是身體發病前發出的警惕信號,此時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亡羊補牢,儘快採取針對性處理,為時未晚。如臨床中常會遇到腿抽筋的老人,他們大都補過鈣。但經過詳細檢查,其中大部分並非缺鈣,而是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首先來認識下抽筋
抽筋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制性收縮,醫學上稱為肌肉痙攣,是神經肌肉異常興奮引起肌肉不自主、無徵兆的過度收縮,發作時表現為肌肉明顯壓榨樣收縮,以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可持續數秒或數十秒,後逐漸緩解,可殘留局部痛感。一些患者半夜抽筋時常常痛醒,長時間難以止痛,嚴重影響睡眠。
腿腳抽筋的類型
1、夜間抽筋: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或靜坐時。最常見的就是老人、兒童的小腿肚和腳趾部位抽筋。
2、中暑抽筋:常見於運動員,與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有關。
3、疾病性抽筋:見於器質性疾病或者中風後遺症患者,多由於先天性疾病或神經損傷,如小兒高熱驚厥、癲癇、狂犬病、破傷風、產後痙病等,肌肉失去支配,過度興奮導致,這屬全身性的,還有局部性的如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痙攣,常由於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
抽筋的原因有哪些?
1、缺鈣: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鈣可以降低肌肉神經活性。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神經容易過度興奮而痙攣。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常發生腿抽筋,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
2、缺鎂:鎂是細胞內一種重要的陽離子,它在細胞內與ATP等物質起到激活很多重要酶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鎂不足,某種酶的活性隨之降低,細胞內鉀離子外溢,神經肌肉因細胞內鉀不足而興奮性增強,便容易出現肌痙攣。在這種情況下一味補充鈣劑,無異是雪上加霜。因為鈣與鎂有對抗作用,鈣能減少鎂在細胞內的活性,致使缺鎂性肌痙攣變得更加嚴重。所以臨床常見不少小腿抽筋的人服了鈣片和喝了含鈣豐富的牛奶後,抽筋的症狀不但不減輕,反而加重了。
3、肌肉連續收縮過快: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
4、肌肉僵硬:突然的劇烈運動對肌肉的損傷很大,一旦肌肉突然的放鬆下來,就容易產生肌肉痙攣。
5、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環境中鍛鍊,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引起腿抽筋。夏天遊泳若水溫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會痙攣得讓人疼醒。
6、運動後遇冷:運動後肌肉變得鬆弛,如果遇冷,神經系統會刺激肌肉,通過肌肉的快頻收縮來產生熱量,這樣肌肉就容易產生痙攣。
7、運動後錯誤的姿勢:身體姿勢也會造成肌肉痙攣,比如運動後蜷縮雙腿就容易抽筋。
8、疲勞過度:當長途旅行、爬山、登高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當它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痙攣。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也容易發生痙攣。
9、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也會引起肌肉「被動痙攣」。
10、全身或局部疾病:全身疾病使腿部血管硬化斑塊形成,血液循環不良,如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狀時,應該想到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如下肢動脈閉塞症。經常頻繁發生腿抽筋可能與血管病有關。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因下肢動脈血管壁內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早期典型症狀只是間歇性跛行,所以不易被察覺。部分患者甚至將其當作一般腰腿痛或缺鈣而長期誤診,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如不及時治療,患者後期會很痛苦,可能造成腿足潰瘍,最後不得不截肢。
11、抽筋背後隱藏的較易被忽視的骨科疾病。
(1)例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腿抽筋的發生率可高達70%。
(2)脊柱退行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如骨質增生韌帶肥厚等,壓迫脊神經根內血管,造成血流量下降也經常發生腿抽筋。
(3)椎管狹窄坐骨神經受壓早期會出現腿抽筋症狀,進一步會出現間歇性跛行。
另外,有些孕婦在晚上或臨睡覺的時候小腿往往會抽筋,其主要原因是缺鈣,其次是孕婦久坐或由於受寒、疲勞過度。另外,妊娠後期子宮增大,使下肢的血液循環不暢,也是導致下肢痙攣的原因之一。
應急處理:小腿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
腿部發生抽筋以後應當儘快採取措施,否則會對肌肉造成進一步的損傷,而且抽筋伴隨的劇烈疼痛也會讓你難以忍受。當發生抽筋時,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l--2分鐘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儘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腿部抽筋的應急辦法比較簡單,分為他人輔助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和單獨一個人的自助應急措施。
單獨一個人:發生抽筋的時候只有你一個人在場,這時候你要快速的收縮你的腳掌,使腳趾朝向腳心彎曲,使腳底板呈弧形,然後用手輔助腿伸直,或者先抓住腳趾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如果你是坐著的,你可以用手按下膝蓋使其伸直。堅持5秒鐘即可。疼痛消失以後仍然堅持按壓膝蓋,然後緩慢的放鬆大腿,如果又感到疼痛接著再伸直腿。如果是站立,身體前靠在牆上,腳後跟著地,然後將體重集中由發生抽筋的腿支撐也有所幫助,但是應當小心摔倒。
輔助他人:當別人產生腿部抽筋又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你要快速地指導他伸直腿部,搬起他的腳使其靠向他的頭部,堅持幾秒鐘即可接觸疼痛。然後可以使用電熱毯或溫水但不能用開水來溫暖或按摩腿部和足部以放鬆肌肉,不過最好先試試拉伸肌肉。
總之,出現腿抽筋時可以立即採取的最佳對策是輕輕拉伸繃緊的肌肉。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對策,力爭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
抽筋不好受,預防很重要,減少抽筋,溫馨提示
1、驅寒保暖
尤其是在睡眠時,注意睡眠姿勢,不讓局部肌肉受寒,睡前熱水燙腳,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有規律的適當鍛鍊
平時加強體育鍛鍊和運動以增強肌肉收縮能力,活動前注意熱身,做好準備活動,讓下肢的血液循環順暢,再參加各種激烈運動或比賽,就能避免腿抽筋。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
3、適當補鈣
多吃維生素 D、鈣片、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海帶、豆腐;多食含乳酸和胺基酸的奶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單純補鈣並不能促進鈣的吸收,應補充複合維生素D的鈣片,還要多曬太陽;長期應用利尿劑造成血鈣流失過多,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停用藥物;肝腎疾病者,重在治療原發疾病。低血鈣引起的腿抽筋,一定要明確引起低鈣的原因再進行有針對的治療,而不是一味補鈣。
4、改善血循
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徑變小的因素,減輕體重,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 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
5、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 維生素E能抗氧化保護機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減少細胞耗氧量,使人更有耐久力,有助減輕腿抽筋和手足僵硬的狀況。維生素E是一種很重要的血管擴張劑和抗凝血劑,減少斑紋組織的產生。維生素E能降低細胞需要氧量,維持生命力、耐力、持久力。
6、明確病因,積極治療。腿抽筋的症狀常常被人們忽視,部分骨科疾病或內科疾病患者會被當作一般腿抽筋或缺鈣來治療而耽誤了病情。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腿抽筋時一定要重視,切不可當做一般缺鈣來治療!疾病治療期間忌菸酒,禁食辛辣食物。
實際上,小腿抽筋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保護自己的小腿或者是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才導致的。所以,預防小腿抽筋,我們力爭要做到:
1、喝一瓶牛奶:在劇烈運動前四個小時喝點牛奶可以補充體內鈣含量。除了牛奶以外,豆腐製品、蛋類、蝦皮等也是補鈣的食品。
2、注重做好熱身運動:運動要循序漸進,在劇烈運動前通過小跑熱熱身,然後做幾個下壓動作拉伸筋骨。
3、運動後注意保暖:運動後出汗很多,很多人就會忽略保暖的重要,如果說預防抽筋的話,不要吹涼風即可達到目的。
4、注意培養正確的姿勢:運動後身體四肢儘量保持舒展,尤其是天氣較涼的時候。坐著的時候伸直你的膝蓋,不要彎曲。
5、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6、拉松被褥:很多人喜歡睡覺時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7、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於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還可以將足前部置於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於階梯位置。
8、大量飲水: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包括散步、整理花園、做家務),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鈉濃度,這樣可能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肌肉抽筋。應該飲用多少水取決於你的活動量和所食用的食物。因為口渴刺激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在年老後可能會忘記喝足量的水。一些人還擔心因為喝水太多而上廁所次數增多,特別是晚上更不方便。
小常識:肌肉疼痛和抽筋的區別
有時腿部肌肉疼痛常誤認為是腿部抽筋。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比如,持續肌肉疼痛(並非腿部抽筋)是降血脂藥他汀類藥物的罕見副作用。當肌肉處於使用狀態時如走路時,腿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肌肉疼痛,然而肌肉抽筋最頻繁發生在肌肉休息時。
後語:承蒙關姐和各位朋友持之以恆的鼓勵與指導,深表感謝!堅持有規律性的原創寫作,經歷人生最美妙的改變!希望各位親在閱讀後順便點讚、轉發,傳遞善良,以利於更多人的身心健康,謝謝!
www.bonewealth.com是我創立的骨健康網際網路平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願意呵護您的健康,為您的骨健康保駕護航!不為錢,不為名,不為利!我會努力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