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味道,一段記憶,
好的味道經得起時間沉澱!
13年的時光輪迴,這家紮根小西門的酸辣粉一直都在。——果果語錄
開店沒有什麼偉大的初衷,只是為了生計,開得久了便成了街坊鄰居的食堂。
Ta是小西門毫不起眼的小吃店,13年來,租金翻了3倍多,但老闆娘王姨和丈夫王叔仍然選擇堅守在這裡,堅持美食的真本、真料、真功夫,守著那一份人情味。
在小西門公交站附近有一家賣酸辣粉的店,每到中午,這裡都特別的熱鬧。
實際上店裡賣的東西不僅有酸辣粉,還有每一個雲南人都離不開的炸洋芋、洋芋餅以及烤腸等。
2005年,並不是昆明本地人的王姨和丈夫王叔為了生計,帶著自己的手藝開了這家酸辣粉店。那時候房租才每月500塊。
一眨眼,13年過去,房租已經已經從最初的500元漲到1500元,足足是當初的3倍。
儘管如此,王姨和王叔仍然寸步不離的堅守在這裡。這麼多年過去,已經從最初的為了生計堅持變成了為了味道、為了人情堅守。
每天清晨,王姨和王叔就要開啟一天的工作了,購買新鮮的食材、削洋芋、準備各種材料、洗菜、調料.
到10點便開始開門營業,等著或是來過無數次的回頭客、或是第一次踏足的食客,一直到晚上9點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每天營業這麼長時間還要凡事親力親為,說實話,累得很,但也還要堅持嘛。生活不就這樣,總不能累了你就不過了嘛。」
看著當年來吃酸辣粉的孩子一個個都變成了大人,甚至帶著自己的孩子再來吃,王姨和王叔忽然就明白了:自己做的不僅僅是個生意而已。
沒有顯眼的門頭,沒有響亮的名號,更沒有富麗堂皇、清新優雅的環境,憑著一碗酸辣粉在小西門紮根了13年、火了13年。
一到中午,這裡總是人潮攢動。充滿朝氣的學生、周圍上班的白領、周邊的街坊鄰居,甚至走過路過的行人.
都會停下來喊一句:「老闆,一碗酸辣粉,打包。」或者「老闆一份酸辣粉、一份炸洋芋,這裡吃!」
店面並不大,卻乾淨整潔的很,樓下和樓上都是可以坐的。
矮矮的實木桌椅更是為這13年的老店增添了些許復古、懷舊的味道,牆上擺的客人留下來的各種飲料瓶也是有意思的很。
這麼多年,王姨總是樂呵呵的接待每一個來吃酸辣粉的客人,有的一吃而過、有的成了回頭客、成了老友、甚至親人。
就是這麼一碗簡單的酸辣粉,讓王姨和每一個喜歡吃酸辣粉的食客結下了不解之緣。
酸辣粉雖是起源於四川 ,但在我們雲南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上學那會果果和小夥伴最愛的就是學校門口小吃街的酸辣粉了。
王姨和王叔雖不是四川人,煮的酸辣粉也不是純正的川味,但她和王叔自創的口味卻也火了13年,讓人愛了13年。
一碗夠味的酸辣粉,除了調料,這鍋底湯也是十分有講究的。
王姨和王叔自己秘制的這鍋湯底不僅麻、辣、鮮、香,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中藥香味。
一問才知,原來湯底是加了幾味中藥進去的。雖然夠麻、夠辣、夠味,但有這幾味中藥的調和,你也不用擔心會上火。
「吃了還能美容養顏呢。」王姨一臉靦腆的告訴小分隊。
店裡的粉是特別定製的農家傳統手工製作的,已經合作很多年了,正如13年不變的味道,粉的品質一如既往的好。
必須說一下,麻辣鮮香、酸味十足的酸辣粉依靠的可不僅僅是那一鍋特製的濃湯,更重要的還是王姨巧手下調製的醬料。
尋常可見的辣椒、醋、香蔥等等,按一定的比例調製,完全是不一樣的味道。
「調料在碗底,你們得自己拌一下。」熱氣騰騰的酸辣粉上桌的時候王姨還不忘貼心的提醒我們。
滿滿一大碗的酸辣粉,裡面還有很多的料,海帶絲、小瓜、蓮藕、白菜、豆腐皮、魔芋.
這些菜都是王姨自己加的,你要是不要什麼或者想多要點什麼提前和她說就好啦。
晶瑩剔透久煮不爛的酸辣粉入口爽滑、略帶嚼勁,酸酸辣辣的口味更是俘虜眾多人的胃。炎炎夏日來上這麼一碗也是酸爽到不行。
除了酸辣粉,還有他們家的炸洋芋也很值得一吃呢。
在雲南這個「洋芋之鄉」,在這個大街小巷都是炸洋芋的地方,看他們家的洋芋竟能讓人如此流連忘返,你就猜得到的它的味道絕對合你的意。
王姨負責在裡間煮酸辣粉,王叔則在外面弄炸洋芋。
切得大小均一的洋芋花炸的剛剛好,外皮酥脆、內裡綿柔,放入各種調料拌勻,又是一道常見卻又獨特的美味。
13年的美味傳承,13年如一日的堅持。無論是酸辣粉還是炸洋芋,是美味,是人情,更是每一個昆明人記憶裡抹不去的美好食憶。
地址:五華區小西門公交車站旁
電話:13211632243
人均:9元
營業時間:10: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