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反到微單 尼康相機鏡頭的自我革新史

2020-12-18 新浪科技

來源:中關村在線

今天,當我們站在2020年,回顧整個影像行業的發展,1917年一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節點。這一年,在日本,一家光學計器部門,一家反射鏡部門,一家鏡頭製造所,組建成立了一個綜合光學公司「日本光學株式會社「,這家公司,就是尼康的前身。一百多年已經過去了,它依然在孜孜不倦追求相機和鏡頭的藝術,在影像行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從1932年開始,尼康開始以尼克爾為名生產鏡頭,正式開始了鏡頭製造之路。從1975年開始,在日本一座寧靜安逸的縣城——秋田縣,尼康建設了光玻璃公司,也被稱為光玻璃秋田事業所,致力於將鏡頭藝術發揮到極致。一路以來,起起伏伏,尼康的鏡頭品牌尼克爾,一定是一部值得書寫的檔案。

一、軍用出身——尼克爾鏡頭從天空起飛

尼克爾鏡頭的起點是極高的,這個高不僅限於紮實的鏡頭質量,更是尼克爾鏡頭在剛出道時,就作為軍用航天鏡頭,供軍隊繪製地圖使用。由於軍隊對地圖的要求極高,需要非常詳細精準,尼克爾鏡頭的高度精準恰好滿足了這樣的要求。1933年,尼克爾發布了第一款航空照相時使用的鏡頭Aero-NIKKOR 18cm f/4.5,接著,1937年,發布了7.5cm f/3.5,1939年誕生了10cm f/5.6。

雖然始於軍用,但尼康也逐漸開始探索民用之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尼康決定生產可供大眾消費的攝影鏡頭,陸續生產出一批用於萊卡卡口的可更換鏡頭,以5cm F3.5(1945年)為首,還有5cm F2(1946年),13.5cm F4(1947年),8.5cm F2(1948年),3.5cm F3.5(1948年)以及5cm F1.5(1949年)。

這時的尼康還沒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相機和鏡頭產品線,而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尼康迎來了轉折。

二、從旁軸走向單反——相機和鏡頭攜手發展

截至到2016年6月,尼克爾鏡頭的生產數量累計突破一億支,其中大部分都是單反鏡頭,尼康在單反鏡頭的開發之路上,每一步都走的穩紮穩打。

1957年尼康發布了旁軸相機SP,「P」代表了Professional,是為專業用戶設計的機型。在當時那個時代,最好的旁軸相機基本是被徠卡壟斷了的,徠卡M3頗受好評,但尼康的SP可以與之同臺競技,很多人都認為尼康SP超越了徠卡M3。

兩年之後,也就是1959年,基於SP的基礎,尼康取得了不少突破性進展。先是發布了一款對稱型廣角鏡頭NIKKOR-O 2.1cm f/4,後來,尼康設計出了第一臺專業級單眼相機,命名為F系列,從此尼康的F卡口時代,拉開了序幕。

仍然是在這一年,用於「尼康F」的標準鏡頭,「尼克爾-S Auto 5cm f/2」上市了。今天,我們已經有了許多優秀的標準變焦鏡頭,50mm顯得暗淡了許多。但在六十多年前,50mm能作為標準鏡頭髮布,可見尼康對它的偏愛,尼康認為,「50mm鏡頭既可用於廣角又可用於遠攝,乃是萬能的鏡頭」。

但截至到這個時候,尼康在鏡頭領域取得的成果主要局限在定焦鏡頭,標準變焦鏡頭還沒出現。到了1963年,終於,一款被親切地稱為「4386」的變焦尼克爾自動 43~86mm F3.5鏡頭登場了,這也是當時首個日本國產標準變焦鏡頭。

這款鏡頭定位輕量級,價格低廉,推出後,受到了市場的認可。色彩平衡表現很出色,當然,在那個沒有多層鍍膜的年代,逆光拍攝性能一般,可能會出現重影和眩光。但是瑕不掩瑜,這款鏡頭仍然有劃時代的意義。

到了1971年,尼康推出了F系列的後續機型,尼康F2,緊跟其後的,是尼康開發出了「低色散(ED)鏡片」,低色散ED鏡片也順利應用到後續鏡頭中。1970年,尼康為札幌冬季奧運會限量發售了「180mm F2.8」規格的鏡頭,後來,尼康對這款鏡頭進行了改良,採用了全新的5組5片結構的鏡頭設計和低色散(ED)鏡片,1981年推出「180mm F2.8」的後續版本,極大地提升了鏡頭的性能,可以拍攝清晰的星雲星團。

同樣也是為札幌冬季奧運會設計的還有「300mm f/2.8」鏡頭,也被親切地稱為「三二八」,這款遠攝鏡頭專門為新聞攝影行業設計,是當時很多體育攝影師邁入職業化的首選鏡頭。

等到了1977年,F卡口迎來了統一。隨著尼康F卡口引入「自動最大光圈傳遞」技術,最大光圈可以自動傳遞給機身,而且比這更重要的是,F卡口開始有了延續性,一直到今天。去年,它已經六十周年了。

1980年,隨著尼康F3發布,自動對焦也開始走向標準化。「尼康F3專屬AF鏡頭」配備了內置馬達,之前「AF尼克爾」鏡頭都是由機身馬達驅動。在「F3專屬AF鏡頭」之後,配備內置馬達的鏡頭類型更進一步,進化為由寧靜波動馬達驅動的「AF-S」,自動對焦的標準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微單時代——Z卡口鏡頭續寫傳奇

到了21世紀,隨著人們對輕量化出行的需求越來越高,迎來了微單時代。即使尼康的無反之路走得有點艱辛,但到了現在,尼康也擁有了性能出色的尼康Z6,Z7,Z50專業微單,並配套設計出了13款Z卡口鏡頭。

2011年,尼康推出了1系列可換鏡頭無反相機,一年之後,推出了入門級的J系列。這些機身都可以搭載自家的尼克爾鏡頭,尼康準備用「兼容單反鏡頭」這點來推廣無反系列,但當時的市場並沒有為此買單。J系列延續到了2015年後停產。

有人認為,尼康J系列沒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大環境和產品的問題。當時奧林巴斯佔據了M4/3微單市場,索尼重點培養E卡口,尼康仍然以單反產品為主旋律,給微單的配置不算十分出眾。到了2018年,尼康轉變思路,重新開拓微單產品線,2018年推出了全畫幅專業級微單尼康Z7, 尼康Z6,2019年,推出APS-C迷你專業微單Z50,尼康的Z系列微單產品線初步形成。

Z卡口鏡頭也又是一個新篇章。鏡頭卡口內徑是55mm,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全畫幅鏡頭卡口,比F卡口寬了25%,Z卡口比F卡口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目前Z系列已有13隻鏡頭,而且更多的鏡頭還在路上。有消息稱尼康未來將發布數款Z卡口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至少有十款尼康無反鏡頭在路上。

尼康,不但作為先驅者,開拓了影像行業的發展,而且,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浮浮沉沉,堅持初心,迎面挑戰。不管是相機還是鏡頭,它的未來,一定值得期待,我們等待它的下一個十年,百年。

相關焦點

  • 微單相機新紀元 詳解尼康全畫幅微單系統
    以及未來將發布的眾多f/1.2鏡頭。可以說尼康在這方面壓抑了很多年,尼康曾經有著出色的大光圈鏡頭設計經驗,未來的Z系列,必然有著眾多大光圈鏡頭    微單相機發展的另一個主線,就是視頻拍攝,可以遇見未來微單相機在視頻領域會有更快速的發展,法蘭距更小,意味著尼康Z卡口可以兼容幾乎所有的鏡頭系統,特別是電影鏡頭系統,這對於未來視頻拍攝的意義非常重大。
  • 攝影愛好者朋友們換單眼相機是尼康D850還是Z7微單
    尼康單眼相機機身機其鏡頭十年不會退市,在專業用戶手裡目前主力還是靠單反,微單總體來說還不夠成熟,大都用作備機!微單要成為主力,大約還得需要五年! 這兩款相機可以說是尼康現階段的代表作。一個當下最為優秀的全畫幅單眼相機,一款為優秀的無反相機。
  • 現在買相機 選擇單眼相機還是微單相機
    因此如果要選購單眼相機,不論是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筆者更推薦大家參考佳能、尼康的產品。微單相機覆蓋的廠商非常全面,佳能、尼康、索尼、富士、松下、徠卡、適馬、奧林巴斯等等,這些品牌都有相對應的微單相機。畫幅方面也覆蓋全面,M4/3、APS-C、全畫幅和中畫幅都有涵蓋。
  • 買相機是買單反好還是微單好?
    那麼單反當時改了旁軸的取景方式,是不是單反不該叫單反,應該叫同軸相機? 微單主要就是打體積牌,微型單鏡頭電子取景相機,微型單鏡頭無反相機,甚至當年真有傻缺解釋微單是微型單眼相機。總之就是突出「微型」。 但是單電後來被索尼命名為固定半透反光板的類單眼相機,而索尼微單又火了,還沒註冊下來商標。
  •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有什麼區別 現在應該買哪個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是目前相機行業的銷售主力。消費者購買相機,一般都會選擇單眼相機或者微單相機。那麼這兩種相機之間有什麼差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系統的介紹一下。只差兩字,結構大不同一個叫單眼相機,一個叫微單相機,只差兩個字,但是結構卻天差萬別。單眼相機從膠片時代就已經盛行,來到數碼時代更是風生水起。
  • 相機|單反微單相機大推薦,你需要什麼樣的相機?
    既然說到了品牌,就簡單介紹一個各個廠家相機照片的特點。對於佳能來講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佳能適合人像尼康適合風景。但其實我覺得這句話還是蠻誤解的,之所以這樣說不是因為它兩本身的屬性就是這樣,而是因為佳能的畫質偏柔和些,尼康偏還原其本身色彩一些成像也會銳一些。
  • 微單用戶如何利用單反鏡頭?看看A6100轉接尼康鏡頭的效果吧
    很多朋友可能都跟評價君一樣,一開始使用單反挺好的,甚至自成體系,比如兩個閃光燈,一個全幅,一個半幅,然後有5、6支鏡頭,自得其樂。但漸漸的,熱點轉到了微單上,比如索尼微單,小巧,對焦性能強大,視頻體驗好,而比如尼康D7500這種單反,居然還是裁切4K視頻,跟索尼super 35mm的超採樣4K簡直沒法比。
  • 微單走向成熟 單反被逼最後一戰 數位相機年度盤點
    而且隨著全畫幅微單的價格趨於穩定,在全畫幅領域微單不僅在性能上不弱於單反,甚至有所勝出,而且對於專業用戶來說,微單相機種類更加豐富,且普遍擁有更好的視頻新更能,這讓專業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1.3 鏡頭發展 微單鏡頭超過新品數量    2018年是微單相機10周年,全畫幅微單相機迎來全面爆發。
  • 單眼相機的興衰發展,為何微單註定會取代單反?
    我們常說微單相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為什麼微單相機能夠取代單反?這個我們就要先從單眼相機的發展,以及單眼相機的優點和缺點來說起。但是呢,旁軸相機有兩個天生的劣勢,第一個我們在對焦的時候,由於使用的是兩套光軸,所以旁軸相機在對焦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對焦的偏差,第二個呢就是旁軸相機並不適合使用廣角和長焦鏡頭,特別是使用長焦鏡頭的時候我們鏡頭會遮擋很多的視線,但是對於攝影來說,特別是上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很多攝影器材都是用於戰地新聞攝影。
  • 買相機是選單反還是選微單
    現在在相機市場上除了單眼相機的使用率比較高,還有微單的使用率也是比較高的。單眼相機我們都知道他是在膠片時代就有的相機,而進入數碼數碼時代傳承了下來;微單相機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的產物,那麼問題來了在買相機的時候是選單反還是選微單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
  • 攝影相機單反領域、尼康、佳能和索尼哪家強
    如果考慮玩一些品味可以用SONY的微單可以轉接各種鏡頭甚至徠卡的鏡頭。當然如果是老手的話,逼格高的可以直接買徠卡機器。攝影這東西有毒,一但摸上癮了就別考慮什麼先來個入門機什麼的,完全沒意義,到最後還是要換,不如直接一步到位。
  • 相機到底怎麼選?單反還是微單 你想好了嗎?
    [PConline 導購]現如今,高階的數位相機主要分成單反和微單兩種。單反和微單外形類似,但成像技術卻有較大的不同。單反,正如其名,為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穿過鏡頭的光線經過這兩個小鏡子的反射到達取景器,攝影者便可以從取景器裡看到鏡頭拍到的景象。
  • 入門單反/微單 3000元價位相機推薦榜單
    入門單反/微單 3000元價位相機推薦榜單適合男性:性能更好、上手迅速、分享方便索尼A6000微單相機(配16-50mm鏡頭)索尼A6000微單相機(配16-50mm鏡頭)作為入門微單相機,索尼的A6000可謂深得人心,並且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用戶正在使用。
  • 單反與微單的全面對決 2018年相機行業前瞻
    從2013年開始,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已經來來回回過招幾次,在2017年,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迎來一次全方位硬碰硬,從高端產品針鋒相對的點對點對決,到入門產品的銷量競賽。可以說,微單相機總攻單反的號角正在吹響,2018年註定是一場殘酷的戰鬥。
  • 單反微單全線開花 尼康2020年發布新產品預測
    在結束的2019年裡,眾多相機廠商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十分出色的產品。在之前的報導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來自尼康的相關專利,可以感受到尼康沒有停下開發新產品的腳步,以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無論是2018年的Z6和Z7,還是2019年亮相的APS-C畫幅微單Z50以及全畫幅單反D780,尼康的一系列產品都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 嫌單眼相機太重?小型微單類相機導購
    嫌單眼相機太重?除了擔心全城堵車外,帶什麼相機隨身拍攝也許會是一個比較煩惱的問題。想要畫質好帶著專業的單眼相機外出,又重又大又佔體積。如果向輕便的小DC妥協又擔心美麗的風景會拍不好。為了一個兩全之策,我們選擇帶上一臺畫質性能都還不錯的小型微單相機出遊。筆者在國美在線的秋季旅遊裝備節(詳情請點擊)上為大家挑選了幾臺比較適合外出旅行使用的微單。
  • 單眼相機索尼尼康佳能哪個比較好
    我們知道在單眼相機中日系的單眼相機品牌比較多,比如索尼尼康佳能這三個品牌都是單眼相機巨頭,那麼在索尼尼康佳能這三個品牌之中哪個比較好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索尼是日本知名的電子品牌,在中國知名度非常高;佳能也是日本知名相機品牌,它也是數位相機領域的一大巨頭,就便攜性和兼容性來講佳能是最方便和直接的;而尼康是製造相機最悠久的品牌。
  • 索尼、尼康微單、D750單眼相機漲價,佳能EOS 5D4價格微降
    【索尼、 尼康微單、 D750單眼相機漲價,佳能EOS 5D4價格微降】佳能家微單相機價格比較平穩,而全新旗艦機EOS-1Dx Mark III價格有所上浮,EOS 5D4全畫幅單眼相機價格則有所下降。
  • 尼康究竟怎麼了?5款值得回味的尼康微單相機大盤點
    01尼康Z5+Z 24-50鏡頭在全畫幅微單領域,尼康Z5相對於它的單反前輩,尼康Z5機身輕巧方便攜帶,同時寬大的手柄也提供了不輸給單反的充實手感和拍攝穩定性。03Z6D750是一臺2014年9月發布的全幅單反,至今已有4年時間了,到了升級換代時間節點。
  • 與傳統的單反相比尼康Z 50微單可能更適合你
    一部同檔次的傳統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從價格上來說,專業單反比專業微單要貴得多。而且增加反光鏡室和五稜鏡以後,機身加高、加厚,重量增加,非常不方便攜帶,給喜歡攝影的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雖然單眼相機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優勢,但是這幾年微單相機憑藉體積上的優勢和各種黑科技的加持,上升勢頭非常迅猛。輕量化是目前大部分喜歡攝影的朋友們所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