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與瞬間:2019的浮光掠影
2019年已落下帷幕,掌聲與喧囂,淚水與歡笑,五味雜陳。有發人深省的悲劇,也有啼笑皆非的鬧劇;技術革新逾越法律邊界,光鮮的人設只是虛榮下的謊言;「愛情」可以殺人,網紅可以文化輸出;抄襲依舊是頑疾,盜版資源從年頭跑到年尾……2020年會怎樣呢?在坎坷中前行,無論背負一個怎樣的2019,時間不會停下腳步,我們也不會。
致綜藝:我們不要帶血的收視率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藝人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全力奔跑後摔倒在地,隨後失去意識,後經搶救無效後離世。事件引起公眾對於綜藝節目安全保障問題的廣泛討論,人們在悲痛和惋惜的同時,要求追究節目組責任的聲音越來越大。浙江衛視後來發出聲明:「願意承擔相應責任……我們會對節目錄製所有環節進行全面檢查,更周全地做好節目安全保障工作。」目前,該節目已停止錄製。
《追我吧》是一檔由浙江衛視推出的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節目。主要創意是在城市CBD夜間裝置中,明星團隊作為逃跑的一方,被超能素人團追趕奔跑,展開強弱對抗。奔跑途中會遇到很多高難度挑戰。
高以翔出事前,《追我吧》已經播出三期。藝人吳宣儀深夜吊在兩幢大樓之間滑行的畫面令人膽戰心驚;專業運動員鄒市明掉進海洋球中看不到身影,工作人員並沒有第一時間前去搭救,攝影師還在追求「真實的效果和反應」……不少網友表示,如此強度和難度的項目,專業運動員都無法完成,安全隱患早已埋就。
近年來,為了吸引觀眾注意力,贏得收視率,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設計競技環節,不少藝人在高強度、危險性運動中受傷。節目組安全措施是否做足?免責條款能否免責?如何保護藝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這場悲劇引發了諸多思考,希望也能為相關各方面敲響警鐘。
現象級網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2019年12月6日,《人民日報》發微博評價「網紅」李子柒:「李子柒的視頻不著一個英文字,卻圈了無數國外粉……無論怎樣的文化,想要讓別人理解,必先打動人。」李子柒自2016年開始在網上發布視頻,作品題材來源於中國人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展開,比如徒手做毛筆、制墨、造紙、制硯臺,徒手做醬油,自製麵包窖等。如今李子柒微博粉絲2000多萬,抖音粉絲3000多萬,YouTube粉絲800多萬,粉絲量一度超過BBC、CNN等知名媒體。
另一位在2019年引起熱議的「網紅」李佳琦則是一位銷售達人,這位最初把口紅塗在自己嘴唇上給網友們試色的小夥子,如今成了網際網路帶貨達人,2018年「雙十一」,李佳琦與馬雲PK直播賣貨,最終李佳琦以5分鐘賣出1.5萬支口紅大勝。
如今只要經過李佳琦推薦的產品,大概率都會成為爆款。這讓李佳琦面臨更嚴格的審視,不久前李佳琦直播賣不粘鍋,而鏡頭中的「不粘鍋」卻粘得一塌糊塗,事後李佳琦回應是自己沒有按照說明書操作。
名人效應越大,其言行也需更加謹慎,一旦涉嫌虛假宣傳等行為,造成的後果影響也越大。
2019年「雙十二」當天,高曉松走進李佳琦的直播間做公益直播,為貧困縣農產品帶貨。當晚,40萬斤內蒙古扎賚特大米5秒內售空。這才是「網紅」的正確打開方式。
PUA:愛情沒有捷徑
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發表名為《「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的報導,內容引發巨大震動。北大大三女學生包麗因自殺被搶救,她的母親從其手機中發現包麗與男友牟某的聊天記錄,記錄中的內容充滿精神控制和虐待,包麗的母親認為正是這段關係造成了女兒的自殺。這段變形扭曲的關係並非真正的愛情,反而充滿了惡意與羞辱,但其可怕之處正在於它的隱蔽性與欺騙性。這件事同時也把PUA這一概念再次引入公眾視野。
PUA 全稱 Pick-upArtist,源於美國,本意是搭訕藝術家,是訓練學習兩性交往的技巧的流程。但目前PUA已經演變為一種「哄騙術」,有人專門開辦PUA培訓班,通過系統化「教學」,教唆男性如何誘使異性與之交往,用不斷打壓、貶低、控制等精神虐待的方式,達到欺騙對方錢財和身體,乃至誘使對方自殘自殺的目的。
2019年5月9日,江蘇網警查處全國首例發布違規違法PUA信息行政案件。違法行為人徐某通過開設「極惡聯盟」網站,售賣共計2000G網盤容量的PUA教程,內容以「自殺鼓勵」「寵物養成」「瘋狂榨取」為賣點,將女性直接稱之為「獵物」「寵物」。
「除網站兜售外,徐某還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故意向購買者傳授實施包括騙取女性錢財、故意傷害女性身體、誘導女性自殺等所謂的經驗、技能。」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管理科科長宋勵說。
AI換臉:危險大於娛樂
2019年,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App風靡網際網路圈。用戶只需通過手機號註冊,提交清晰的面部照片,即可將你想要的明星臉一鍵無縫置換到自己身上,其人臉融合效果非常好,幾乎可以亂真。
有研究表明,2019年一年間AI換臉視頻數量翻了一倍,96%都與色情內容有關。除此之外,AI換臉技術還會給個人資金安全帶來新的風險。
ZAO也曾因個人面部生物識別特徵信息,及被指「過度索取肖像權」,而受到輿論質疑。ZAO對用戶人臉數據的收集一旦洩露,帶來的影響遠比上網時產生的數據信息洩露風險更大。
法律界人士表示,只要未獲授權拿了別人作品來傳播就是侵犯了別人版權,雖然ZAO沒有直接通過作品收費,但是整個平臺靠傳播改動後的影視劇作品來吸引用戶,進而開拓其他商業模式。即使在用戶生成的作品上打水印以示區別,也不能保證ZAO不會侵權。
詩歌大賽:是我抄了我
2019年末,《詩刊》公布了2019「我和我的祖國」全國詩歌大賽的獲獎名單。結果,約一小時後,有讀者就發布了《醜陋的詩人!抄襲自己的詩歌去獲獎,這樣的一等獎作品是否有誠意?》一文,指出一等獎獲得者閻某的獲獎作品《鄉土中國:我的中山篇》(組詩)是自我抄襲。該作之前就曾以《鄉土中國:我的遂寧篇》為題獲得過「子昂故裡·詩意遂寧」全國詩歌創作大賽優秀獎,更早還曾發表在《中山日報》上。
按照大賽徵稿要求,不是原創或者已在全國性徵文中獲獎的作品,不在應徵列。《詩刊》不久之後發布了《關於撤銷閻某2019「我和我的祖國」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獲獎資格的公告》。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徵文比賽的郵箱負責人站了出來,在揭露文章下留言,又爆出了一波猛料。這位負責人特地去檢索了一番,結果發現:二等獎獲得者聶某的詩歌作品早已在1991年第10期《詩刊》上發表過,二等獎獲得者張某的詩也已經在2016年秋季卷《石鐘山》發表過。
《詩刊》在2019年初曾經發生一起「錯別字風波」,在當年2月號下半月刊登的兩首短詩中,竟有三個錯別字。《詩刊》為此發表致歉聲明:經查,「墓志銘」誤為「暮志銘」確屬輸入錯誤,而我刊編輯校對人員在審稿、校對過程中沒有發現,在此向廣大讀者和詩人朋友致以誠摯的歉意;至於「山陂」和「帶著紅色的圍巾」,則屬於作者個性化的語言修辭,並不是文字錯誤……
《錦繡未央》:抄到破紀錄
2019年6月20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依法對《錦繡未央》餘下11案進行一審宣判,法院認定《錦繡未央》抄襲行為成立,判令被告周靜(筆名秦簡)於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作品的複製、發行及網絡傳播;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1案共計60.4萬元;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加上此前5月8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宣判,被告周靜(秦簡)侵權原告沈文文的首案,賠償沈文文經濟損失12萬及維權開支1.65萬,共計13.65萬元。至此,歷時兩年多的訴訟維權案結束,12位作家訴《錦繡未央》系列抄襲案全部勝訴,12位作家共獲得74萬元賠償。
據原告代理人維權律師團負責人王國華透露,《錦繡未央》大致侵權了以下12位作家的16部作品:溫瑞安的《溫柔一刀》《寂寞高手》《江山如畫》《劍氣長江》和《逆水寒》;沈文文的《身歷六帝寵不衰》;裴雲的《重生之藥香》;傅世瑾的《一斛珠》;左娟的《流水迢迢》;王玉紅的《鬥錦堂》;譚卉的《胭脂淚妝》;程雲峰的《世婚》;張之帆的《一世為臣》;郭慧的《嘯劍指江山》;黃琳達的《公子無恥》;朱笑白的《庶女生存手冊》。
早在2013年,就有網友爆料稱《庶女有毒》(後改名為《錦繡未央》)涉嫌抄襲,並將部分抄襲段落和原作段落的對比做成「調色盤」,發現「被照搬文字劇情或片段」。這部小說的大面積抄襲引起了讀者和編劇、作家們的廣泛關注。
人設崩塌:人算不如天算
人設,最早形容動漫、小說、漫畫等二次元作品中對虛擬角色的外貌特徵、性格特點的塑造。從2016年始擴展到娛樂圈,常用來形容明星對於自身的形象定位,或者扮演的影視劇中的任務形象。
人設崩塌,則多指某人的形象因為某件事情而聲名俱毀,顛覆了之前留給大家的健康積極的原本印象,也被稱之為「人設崩了」或者是「人設已崩」等。
2018年9月,女演員陳昱霖曝光自己與當時已婚的演員吳秀波有七年的地下情,2019年1月18日晚,陳昱霖父母發布《公開信》:自己的女兒被吳秀波以涉嫌敲詐勒索的罪名指控並關押到看守所,將面臨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自此,吳秀波「溫柔大叔」「暖男」的人設崩塌。隨後,吳漸漸從公眾視野消失。
在微博公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博士後錄取通知書的演員翟天臨,在某直播節目中說了一句「知網是什麼」,引起公眾質疑。網友扒出了翟天臨博士期間的論文重複率達到40%,高考分數也只有348分。
2019年 10月 22日,「才女」演員江一燕公布自己榮獲美國建築師大獎的喜訊,不過很快有知情人曝光了她其實只是獲獎作品的甲方。此番事件讓江一燕引起了網友的爭議,就連曾經她做公益都被人質疑賣人設、虛情假意。
觀眾是矇騙不了的,更不要低估觀眾鑑別真偽的能力。人設是個好東西,但是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影視劇資源偷跑:道阻且長
影視劇資源偷跑,指影視劇作品在公開上映或播放之前或正在上映播放過程中通過不知名渠道流露出來。
2019年2月6日,農曆大年初二,春節檔多部賀歲片上映的第二天,《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等影片就齊齊在網上出了資源,且是連片前廣告都原樣帶齊的高清版本。
據悉,2019年春節檔電影網絡盜版觀看數量已超過2000萬次,大年初二去影院的觀影人次與上年同日相比下降了近100萬,春節檔可謂損失慘重。
年末熱播古裝大戲《慶餘年》從開播以來就好評不斷,但平臺剛播到30餘集,網際網路上已經有賣家3元出售高清全集。據報導,目前《慶餘年》侵權連結已近4萬餘條。2019年12月20日,該劇版權方發聲明稱已報案,警方已立案處理。
盜版不僅是對電影產業的打擊,對原創者權益的損害,更是嚴重的違法行為。2019年春節期間,國家版權局迅速對公眾舉報信息進行系統梳理,及時處理侵權內容,截至2019年2月17日晚,相關部門累計處理侵權連結7699條。
(劉梅 龍平川 李紅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