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際漫畫節組委會、中國動漫金龍獎組委會、中國二次元指數組委會聯合發布「
中國動漫40年40人
」名單,其中便有《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先生。《黑貓警長》是改編自諸志祥原著小說,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3年下半年至1987年改編出品的5集系列動畫片。動畫片主人公黑貓警長作為中國原創動畫的一個難忘的經典角色之一,一直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而在一衣帶水的動畫片大國日本,貓也是動畫片的常見客,《花仙子》《貓的報恩》《機器貓》等經典動畫片都有貓的身影。那麼,東亞動畫片為何如此青睞貓呢?
《黑貓警長》初代連環畫
伴侶貓
貓是人類所飼養最為廣泛的寵物之一,飼養率僅次於狗。現存最早對貓類的記載及文獻是西周《詩經·大雅·韓奕》,其中提到:「有熊有羆,有貓有虎。」詩句中將貓與熊、棕熊、老虎等並列在一起,似乎不是指家貓。對中國來說,家貓其實是外來種,是東漢明帝時期印度僧侶帶來的外來貓。
古埃及是最早飼養貓的地區之一,可追溯至3600年前。當地人養在家裡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捕捉家裡的老鼠。貓因此也成為了古埃及人的守護神之一。芭絲特(Bastet)是埃及神話中貓首人身的女神,早在埃及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年)左右,她便開始受人崇拜。芭絲特原本是下埃及的戰神,頭部也是百獸之王獅子。上下埃及統一後,由於與上埃及的獅子女戰神塞赫麥特(Sekhmet)相衝突,芭絲特的神職轉化成為家庭的守護神。她象徵家庭溫暖與喜樂,廣受埃及人的喜愛,至今出土的古埃及文物中有大量的壁畫貓和陶瓷貓。因貓在古埃及中擁有神聖的地位,當地人甚至還規定,不許殺貓。
女神芭絲特是貓頭人身
我國古代把貓也視作神物,西漢《禮記·郊特牲》記載臘八那天,要祭祀神物,其中就包含貓。文稱:「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而祭之也。」貓能捕食破壞糧食的田鼠,因此要尊重它、祭祀它。
家貓進入中國後,很快成為中國人的伴侶,成為家庭甚至皇室的一份子。這種風氣下,貓逐漸進入了中國古代的異次元——國畫。貓當然也成了孩童的伴侶。元代《同胞一氣圖》 孩童三人圍爐打算熱包子來吃,一隻小花貓仰頭等在爐邊,希望能夠分到一點包子。
《同胞一氣圖》
遣唐使從中國把貓帶回日本後,愛貓的風氣也影響著日本,日版動畫片的主角也自然少不了貓伴侶。動畫片《花仙子》(花の子ルンルン)的主人公倫倫·弗勞沃(Lunlun Flower,臺譯「小蓓」)就帶著一直會說話的雌貓卡託(Cato)。而這部動畫片第一個出場的主要人物就是卡託。卡託受花仙國王所託,與一隻雄狗努波(Nuvo)來尋找花仙子,要陪伴她一起去找傳說中的七色花。
花仙子和她的夥伴
更為亞洲動漫迷所熟悉的伴侶貓顯然是《哆啦A夢》(Doraemon)中的機器貓哆啦A夢。哆啦A夢是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著名的漫畫人物。《哆啦A夢》漫畫自1969年12月開始連載,共發行單行本45冊、原著大長篇漫畫17本。故事講的是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來到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身邊,陪伴他、幫助他的故事。
《哆啦A夢》主要角色
日本電視臺於1973年4月1日起開始播出同名動畫片,只播出半年。不過在1979年4月2日,朝日電視臺再度讓機器貓登上小屏幕,新番一直不停。至今已成為日本國民級長壽動漫,也是世界上最為漫長的動畫片,足足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守護貓
貓和狗一樣,有看家的本領。中國古代文人親暱地稱貓為「小狸奴」,甚至像迎新娘一樣迎接。陸遊《贈貓》詩云:「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文人之所以喜歡貓,貓除了能保護糧食免於鼠害外, 也能保護書籍免於鼠害。老鼠的門齒能終生生長,不餓時也不斷啃咬木頭、書籍等物品,是讀書人的大敵。古代文人也養成了隨身帶貓的習慣。元人《聽琴圖》除了文人和書童外,最為矚目的就是兩隻不改頑皮天性的貓。
《聽琴圖》
古代文人還把武藝高強、除暴安良的俠客比作貓,最有名的俠客便是清代說書藝人石玉昆在《三俠五義》中所創造的南俠展昭。展昭本是江湖中的俠客,後來因緣際會結識了進京趕考的包拯,從此踏入公門,一心一意輔助包公、保護包公。他在金龍寺兇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龍崗退劫匪,天昌鎮捉刺客,太師府刺殺暗害包公的刑吉。包公將他舉薦給了宋仁宗。宋仁宗是個愛貓之人,見他輕功了得,與自己的貓一般,便將他稱作「御貓」。
電視劇中的展昭
古人還總結出善捕鼠的貓的特徵,如「身似狸,面似虎,柔毛利齒,口旁有剛須數莖,尾頭腰短,目如金鈴,上顎多稜者為良」。受它影響,動畫片《黑貓警長》歌詞有一段便是「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精明。耳朵豎得像天線,聽著一切可疑的聲音。磨快了尖齒利爪到處巡行,你給我們帶來了生活安寧」。
機智、正義、帥氣的黑貓警長一直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少兒的美好記憶。他是森林公安局的首長,帶著白貓班長、白鴿偵探及眾多貓警員偵破案件,維護森林的和平;而動畫片的頭號反派就是老鼠一隻耳。《黑貓警長》還是一部超現實的科幻動畫片,劇中還有可變形的噴氣式摩託車、追蹤子彈等高科技武器。
變形摩託車
《黑貓警長》經典鏡頭是警長用槍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但在第5集結尾黑貓警長打出「請看下集」的字樣後,觀眾們卻再也沒能等來第6集。這部風靡全國的優秀動畫片因種種原因停更了。不過《黑貓警長》上映至今,給美影廠帶來很大效益,已經成為該廠的主要授權IP之一。
《黑貓警長》片尾經典鏡頭
日本也不例外,也將貓視為守護神。古代日本小至富貴人家上至皇室系統幾乎都有養黑貓,或者擺放黑貓飾品的習慣,如在門口掛一個形如黑貓形狀的夏日風鈴。
黑貓守護神也是日本動畫片的常見客,經典動畫片《美少女戰士》(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就有一隻會說話的黑貓露娜(Luna)。它的額頭上有一個月亮,Luna在拉丁文中有「月亮」的意思,在片中也有象徵主人公月野兔是月亮女神的意思。其典故也是來之於芭絲特。古埃及被古希臘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年到公元前30年),芭絲特更進一步被轉化成代表月亮和女性的神明。作為一隻會說話的貓,它在動畫片中教會了月野兔變身的方法及武器的使用方法,並且告知了小兔的身世。
月野兔和露娜
富貴貓
從古至今人類都很重視生命的長度,貓諧音「髦」,蝶諧音「耋」,貓和蝶就有長壽吉祥的寓意。文人墨客就喜歡畫貓蝶相戲圖,以畫祝壽,稱之為「耄耋圖」。
貓作為家庭成員之一,也是財富的象徵。如今的商店門口都擺有一隻向顧客招手的貓,叫招財貓(日文:招き貓)。招財貓是日本傳統貓型偶像擺設,被視為一種招財招福的吉祥物,現今已經風靡東亞。招財貓採用陶瓷製作,一般為白色,形態為一手高舉至頭頂,作出向客人招來的手勢。
日本東京豪德寺招財貓
招財貓起源不明。一說起源於古中國。中國人認為,招手的動作很可能是貓洗臉的動作。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曾有「貓洗面過耳則客至」的記載。明清小說《異林》記載了一則故事。寧波人胡宏,善於算卦。有一人家暴富,請他算卦。胡宏說:「家有狸奴走入室,筮其祥也。」又問:「狸奴形必大,可稱之,得幾斤?」那戶人家答七斤。胡宏說你家有七年的富貴。七年後,貓離去,該戶人家家財又如七年前。招財貓還進入了帝王家。明宣宗善於丹青,他曾繪有《壺中富貴圖》贈送老師楊士奇。畫中貓仰望頭頂上插著牡丹花的懸吊銅壺。貓有長壽和招財之意,牡丹也寓富貴。皇帝對老師的祝福之情不言而喻。
《壺中富貴圖》
招財貓另外一說就是起源於日本,形象來自於日本短尾貓。日本喜愛招財貓的程度要甚於中國,甚至會有一些日本富人階級不惜用黃金打造成貓作為房屋的裝飾。不過,貓神的招財動作很可能借鑑了南宋時期明州(寧波)傳入日本的神祇招寶七郎。招寶七郎源於鎮海招寶山,而招寶山是因「百軫交集」之地而得名「招寶」。如今我們見到的招寶七郎佛像,一般身著唐朝王侯服飾,左手安置於膝上,右手加額作遠眺、招寶狀。
日本平戶招寶七郎
招財貓在動畫片裡出現不多,但也誕生過經典的角色。斑是動漫《夏目友人帳》中擁有高人氣的角色,它是一個高級妖怪。夏目貴志躲避妖怪時,不小心破壞了神社結界,放出了斑。最初斑是以奪取「友人帳」為目的,假裝作為夏目的保鏢而行動著。最後他倆真成為生活上相依相伴的朋友。斑平時以超萌招財貓的形象跟隨著主角,是一個超級大吃貨,由於太肥經常被人叫做白豬。在其他妖怪要傷害夏目的時候,貓咪老師就會變回真身,以強大的妖怪形象保護主人公。
斑
更加廣為人知的招財貓就是日本著名動漫萌星Hello Kitty(ハローキティ),其英文名與招財貓英文同名,即「招手的貓」(beckoning cat)。它臉蛋圓圓的,左耳上扎著一個蝴蝶結,同樣有一截短尾巴。它是日本三麗鷗株式會社創造的一隻有著英國血統的母貓。上世紀70年代,英國文化很受日本女孩歡迎,其名字就借鑑了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世界童話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愛麗絲養的一隻貓。Hello Kitty之所以是一隻粉色的貓,因為日本人相信貓能給女孩帶來桃花運。現今Hello Kitty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動漫品牌,還在中國浙江開了一家Hello Kitty主題樂園。
Hello Kitty
不過在西方,貓是不受歡迎的動物,一度還被看作是女巫的化身。這種文化也映射到了異次元界。美國經典動畫片《非凡的公主希瑞》(She-Ra - Princess of Power)裡就有一個能變為貓的女反派卡特拉。她是霍達克的手下,專門和主人公希瑞作對。
貓女卡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