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是梵谷畫的,有錢人鬧出笑話卻不自知

2020-12-17 早安讀書

《三十而已》熱播,劇中王太太的一句「梵谷的睡蓮」引發了網友的群嘲。《睡蓮》是莫奈的代表作。你知道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到底有多愛睡蓮麼?這一切要從莫奈搬到巴黎周邊的吉維尼小鎮說起。

1883年,莫奈搬去吉維尼並在這裡建了自己的一個專屬花園。在花園裡,有一個池塘,而莫奈在池塘裡種了一池的睡蓮。而大家看到的那些睡蓮畫作,就是出自這裡。

莫奈的一生,畫了近250幅睡蓮,電視劇中王太太的那個只是其中一幅。很多人看莫奈的睡蓮,都是把它當成風景畫來看的,但是如果懂一些印象派畫作的話,那麼睡蓮中的光影重疊,還有莫奈獨創的色彩分割法,才是精髓。

莫奈的睡蓮裡體現的色彩分割法,關鍵就在於這些細小的筆觸,而不是通過調色暈染的顏色。這些色彩密集地排列著,讓人在視覺上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美感,這也是莫奈的畫為什麼這麼有名的原因之一。

莫奈的另一幅畫日出·印象,剛剛問世的時候,並沒有被賞識,而是被很多人說顏色卵用,筆觸太重。那時候的人們並不接受這樣的印象派畫法,但正因為他的獨特色彩分割畫法,才讓他的畫到現在價值連城。

藝術不是技術,藝術承載著作品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當時創作的心情,有靈魂的畫作才是藝術,有思想和創造力的藝術才能永流傳並且價值連城。現在回看莫奈創作的睡蓮,不管是價值還是藝術性,都讓後人敬仰。

莫奈曾說:"我要畫出一片沒有邊際的水,有雲影,有睡蓮,還有無所不在的光在流動」,

我看著電腦上的睡蓮畫作,我想他的目標早已達成了。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靈魂的作品必定來自對生活的熱愛和思考。你喜歡莫奈的畫麼?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顧佳為何說莫奈的睡蓮能買到,有錢買不到梵谷向日葵
    但是王太太這個人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沒有見識的,富豪夫人而已,就像當時王太太突然買了一副莫奈的睡蓮,剛打開的時候因為她不懂,所以直接對坐著的顧佳說,自己買的是梵谷的水平,當說完這句話股價已經震驚了一下,大家都知道,睡蓮是莫奈的,向日葵是梵谷的。等到顧佳回到家之後和老公說。
  • 《三十而已》:王太太承認莫奈《睡蓮》是贗品,太太圈成了個笑話
    顧佳無意間瞥見餐桌前的名畫,記得第一次去王太太家,王太太就鬧了個笑話,錯把莫奈的《睡蓮》認成梵谷的作品。學識淺陋也無法掩蓋王太太是暴發戶的真相,我們來看看印象派莫奈的《睡蓮》價值多少?莫奈在晚年(1897—1926)一共畫了181幅《睡蓮》,除此之外,有61幅與睡蓮相關的作品。
  • 《三十而已》讓更多人認識莫奈的睡蓮,拍賣上億的畫,都長啥樣?
    一天看到身為有錢人暴發戶的王太太,收購了一幅莫奈的《睡蓮》,剛打開的時候,因為她不懂,所以直接對坐著的顧佳說,自己買的是梵谷的睡蓮,這花永不凋謝。這土豪王太太,豪是真的豪,一幅睡蓮,手裡沒有幾億的閒錢,是買不來的;土也是真的土,因為《睡蓮》是莫奈的,梵谷畫的是《向日葵》。莫奈及其《睡蓮》,究竟有何迷人之處?
  • 一生畫了250幅睡蓮的莫奈:在愛妻去世後,為何甘願為情人養6個娃
    王太太(略帶輕慢的回答):「買贗品多掉價,這是拍賣會拍下的梵谷的《睡蓮》」有錢人不識梵谷和莫奈,但依舊是有錢人,也沒什麼特別奇怪的。只是,試問一句誰不嫉妒呢?所以獅子今天就談談王太太客廳擺的那幅《睡蓮》的主人莫奈先生的情史以及他的名畫《睡蓮》背後的故事。要說起莫奈有多愛畫睡蓮,你可能會有些驚訝。根據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賣會亞洲主席,同時也是研究印象派藝術的專家,葉正元先生曾做過的統計。
  • 一生畫了250幅睡蓮的莫奈,在愛妻去世後,為何甘願為情人養6個娃?
    王太太(略帶輕慢的回答):「買贗品多掉價,這是拍賣會拍下的梵谷的《睡蓮》」 有錢人不識梵谷和莫奈,但依舊是有錢人,也沒什麼特別奇怪的,只是,太令人嫉妒了! 所以獅子今天就談談王太太客廳擺的那幅《睡蓮》的主人——莫奈先生的情史,以及他的名畫,睡蓮背後的故事。
  • 莫奈的《睡蓮》與神秘的亞洲藏家
    於是,一場暗中較量展開,顧佳來到王太太的家,立即被眼前豪華的三層複式家居布置打敗,王太太看出了顧佳眼中的羨慕,她隨即指向客廳裡的一幅畫,想取笑顧佳:「你懂畫嗎?這是梵谷的《睡蓮》,這些畫可比家具高檔多了。」哪知顧佳曾經在歐洲美術館看過畫展,她記得《睡蓮》不是梵谷的畫,而是莫奈的。
  • 三十而已裡的莫奈睡蓮這幅畫值多少錢 值好幾個億?
    三十而已莫奈睡蓮《三十而已》中顧佳和王太太之間的對手戲實在是太有看點了,一個小細節都很有意思。劇中還出現了莫奈的畫作《睡蓮》,很多人不知道這幅畫值多少錢。顧佳之所以表現的那麼驚訝,主要因為這幅畫值好幾個億。
  • 每日一畫|莫奈《睡蓮》
    莫奈《睡蓮》「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藝術大師中,不乏瘋狂的人。印象派大師莫奈也是如此,晚年的時候,莫奈漸漸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朋友疏遠了,他在法國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27年裡,他詭異地連畫了181幅《睡蓮》,直到去世,他也沒離開《睡蓮》這個主題。這些睡蓮都是他從埃及、南非等地進口來的。當時市政府還警告他不能種,說是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但「有錢任性」的莫奈不僅沒搭理政府,還畫出來幾百幅「釘子戶」睡蓮。
  • 當莫奈變成梵谷時,愛情變成了崇拜
    但在這個時代裡,一個叫梵谷的荷蘭人划過夜空,並且亮徹花壇,若輪名垂青史,可能《向日葵》比《睡蓮》更為人熟知。在面臨生活和藝術的抉擇上,莫奈毅然選擇了藝術,他寧願忠於自然,而不做金錢和世俗的奴隸。1867年,莫奈和卡米勒愛情的結晶,他們的大兒子傑·莫奈出生了。但當他們的孩子降生時,竟無處棲身,只好寄人籬下,孩子也只好讓人代管。就連顏料用光了,也沒錢買,他不得不停止作畫;他們交不起房租,差點被驅趕到大街上;他的作品被貶得一文不值,生活斷了來源,饑寒交迫,掙扎在溫飽線上。
  • 買得起《睡蓮》卻不知道莫奈?邀請土豪太太來這看看,絕對漲知識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有這樣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勇闖太太圈,但在土豪王太太家裡看到世界名畫《睡蓮》的那一刻,還是驚呆了。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世界級名畫會被掛在鄰居的客廳裡。而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拍賣行買下這幅畫的王太太竟然連莫奈都不知道,還說這是梵谷的《睡蓮》。
  • 白夜丨梵谷和莫奈邀請你吃藝術餐
    皆是以食材入畫,不僅能吃,還能當畫講。一道追尋著抽象派畫家梵谷的腳步,另一道則跟隨著印象派畫家莫奈的身影。仔細對比了兩道畫餐和原作,畫中的元素竟然都能在畫餐內找到對應的食材,不得不佩服這位朋友的奇思妙想。吃過梵谷和莫奈這兩道菜,下期還想來點別的啥?
  • 莫奈一生到底畫了多少幅睡蓮
    例如,主題為《睡蓮》的作品,從1897到1926年,莫奈總共畫過181幅,可見莫奈的探索精神。▲莫奈筆下的睡蓮       莫奈幾乎傾注了半生心血在這個花園上,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僱傭園丁幫忙打理。莫奈曾這樣向一位畫室訪客解釋:「我花了不少時間了解我的睡蓮,當初栽種的時候只是純粹為了樂趣,並沒有打算以它們入畫。然而我在頃刻間發現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原來我的池塘是多麼的美妙——隨後我便開展繪畫的歷程。自那一刻,我幾乎再沒有其他繪畫的題材了。」
  • 取暖 X i畫沙龍零基礎繪製莫奈《睡蓮》以畫渡夏
    從未想過 拿起畫筆是如此簡單音樂繞咖啡 畫一幅《睡蓮》從無到有 塗抹經典藝術沉浸在莫奈的那一片深藍池塘
  • 莫奈的《睡蓮》賞析
    花園中的蓮池亦成了莫奈藝術追求的最後寄託,他以極度的熱情繪製著「睡蓮」組畫,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裡,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恆。這幅作品是1916年的,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
  • 莫奈、梵谷二十多年未展過的作品,這次都來了
    今年12月8日至9日,領銜此次專拍的四件重量級大師力作在佳士得北京藝術空間展出,包括克勞德·莫奈的巨型油畫《垂柳與睡蓮池》、保羅·塞尚的《靜物:桃與梨》、文森特·梵谷的《束紅髮帶的女孩:左側面半身像》以及雷阿諾的《樹林裡的小徑》。據悉,此次也是佳士得目前為止在國內舉行的總估價最高的西方藝術展覽。
  • 【藝海漫步】莫奈與《睡蓮》
    圖一、《睡蓮》莫奈 法國畫家莫奈以一幅《日出·印象》的習作而震憾畫壇,印象派由此樹立了它極富號召力的旗幟。歷經世事的滄海桑田之後,莫奈在他的晚年愛上了睡蓮。
  • 莫奈究竟畫了多少幅睡蓮?好像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幅畫?怎麼回事?
    莫奈究竟畫了多少幅睡蓮?相信稍微對印象派有所了解的人,內心都會有這個疑問,怎麼好像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幅畫?怎麼幾乎每一個有名氣的美術館、博物館都有這幅畫?莫奈到底畫了多少?莫奈為什麼這麼痴迷於畫睡蓮呢?作為一個藝術家,莫奈的前半生幾乎都在和貧窮戰鬥。他的婚姻不被祝福,家人因此斷了他的經濟來源,在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爾結婚時,自己的父母都未到現場。儘管他和卡米爾的感情非常深厚,也為她畫了很多幅畫,奈何年紀輕輕的卡米爾得了重病,在為莫奈生下第二個兒子之後,她的病情愈發嚴重。
  • 小香包輸給愛馬仕,「梵谷的睡蓮」走紅,疫情後中國奢侈品市場如何...
    圍繞著顧佳「一擲萬金」買愛馬仕包只為打入「富太太圈」的劇情,更是被刷屏。有評論人士認為,《三十而已》散發出了類似中年版《小時代》的氣息,「奢侈品」成為了劇中的重要「主角」。儘管劇中傳遞的消費價值觀引發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三十而已》的熱播,動輒數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奢侈品消費成功「破圈」,被帶到了連買菜阿姨都在討論愛馬仕的全新高度。
  • 油畫體驗課|零基礎的藝術愛好者,如何畫好莫奈的《睡蓮》?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撥人,因為對藝術的愛好,走出家門,來體驗玩意社畫廊與廣州羅浮宮家居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油畫課,觀看「《畫的歸屬》——青年藝術家畫展」。這20多名藝術愛好者,第一次與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離得那麼近,他們用自己的筆觸,根據莫奈的《睡蓮》,一筆一筆,在玩意美術工作室老師的指導下,詮釋了自己的《睡蓮》。
  • 【英倫風】莫奈梵谷馬蒂斯克林姆特,大師的花園都長什麼樣?
    這些睡蓮可不僅僅是莫奈在紙上描繪的對象哦,它們都是這位印象派大師遷居法國北部的Giverny之後,親手或者僱用園丁種出來的!這一種就是20多年,也難怪莫奈這麼喜歡用睡蓮作為創作題材。莫奈在這幅畫作完成後還不斷修改,直到去世,此後三塊畫布各有不同下落,目前分別由美國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尼爾森-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三所機構收藏,在RA的促成之下才終於「合體」展出在大家面前,坎坷程度堪比咱們的國寶《清明上河圖》有木有!既然名為「畫中現代花園:從莫奈到馬蒂斯」,這場展覽當然不止展出莫奈一人的作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