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這四個小鎮,你就明白為什麼奢侈品牌大多發源於歐洲?

2021-02-27 商業與地產

來源:外灘畫報

說到奢侈品,我們總是最先想到歐洲。在這片土地上,散落著許多規模很不起眼的小鎮——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們的名字十分陌生,但在奢侈品行業內,這些名字卻是如雷貫耳,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世,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些小鎮上,製衣、製鞋、制表、制香的傳統工藝一代代得到傳承。大自然為鎮民們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手工坊長年累月的堅持,孕育出了不少擁有百年歷史的奢侈品牌,把這些小鎮塑造為業內傳奇。如果你對歐洲的奢侈品工藝和歷史有興趣,不妨在旅途中對它們安排一次造訪,不但能收穫獨特的旅行體驗,很可能還會買到品質優異,價格又令人驚喜的好東西。

北安普頓(Northampton)| 製鞋聖地

如果說英國算世界上的製鞋聖地之一,那麼英國本土的製鞋聖地則在北安普頓。在這座「站立在男人腳上的小鎮」,能買到全英國最好且最便宜的鞋子。

說到皮鞋製作,人們最愛拿英國和義大利說事兒。這兩個國家均出產高檔男士皮鞋,義大利皮鞋設計風騷優雅,走在時尚的前沿,相比之下,英國皮鞋的設計雖然有時缺乏驚喜,卻以過硬的質量贏得「值得穿一輩子」的美名。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曾說:「長遠來說,一雙優質的英國鞋就是一次好的投資,如果你很愛護它們的話。」

話說回來,英國工匠們的確是奔著「穿一輩子」這一宗旨製鞋。時至今日,大部分英國鞋履品牌依然使用一種名為「固特異沿條(goodyear welt)」的縫紉工藝,簡單來說,即鞋幫和鞋底外加一圈沿條後再縫合在一起,使鞋中底與大底之間形成空腔,鞋底若是損壞,亦不會破壞鞋面,可以反覆更換鞋底來延續鞋的壽命。這樣看來,穿一輩子也絕非不可能,比如布萊爾那雙 Church’s 的黑色切特溫德布洛克鞋,在他任職期間就曾高頻率出現,陪伴了他整整十年。

如果說英國算世界上製鞋聖地之一,那麼英國本土的製鞋聖地則在北安普頓。這座位於英格蘭中部的城市一度是英格蘭首都。17 世紀 40 年代以前,北安普頓的主要產業是羊毛紡織和印染。1642 年,由於戰爭需要,由 13 名北安普頓鞋匠組成的製鞋小組收到了 4000 多雙鞋子和 600 多雙靴子的生產訂單,用於裝備去愛爾蘭打仗的士兵。從此以後,北安普頓的製鞋業漸漸興盛起來。

製鞋業能夠發展成北安普頓的主要產業,離不開以下三樣元素:牧場裡的牛皮革、森林裡的橡樹樹皮和流經小鎮的尼利河(River Nene),後兩者在皮革鞣製過程中不可或缺。

幾個世紀過去,北安普頓依然固守傳統的製鞋手法。最初,那裡的鞋匠都是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純手工製鞋,直到 1857 年,用於收攏鞋面的辛格縫紉機從美國引進,龐大且昂貴的機器難以在家中使用,那些歷代在家中工作的鞋匠才陸續加入工廠。到 20 世紀 40 年代,北安普頓共有 240 家製鞋工廠,其中 34 位鞋匠擁有自己的品牌。

隨著現代工業的衝擊,現時的北安普頓已不復當年光景。儘管如此,一些歷史悠久、標榜手工製鞋的皮鞋品牌仍以此為家。

1957 年,Church's 在北安普頓聖詹姆斯大街揭幕了新的工廠,如今這裡仍然是品牌的全球總部。工廠有 350 名工人,每周大約出產 5000 雙新鞋。不過,這每一雙鞋都要花費將近 8 周時間、250 道手工工序才最終完工出廠。若有機會前往北安普頓,不妨去趟 Church's 的工廠店,說不定能在一堆斷碼和過季的鞋履中挑選到中意的款式。

1957 年,Church's 在北安普頓聖詹姆斯大街揭幕了新的工廠,如今這裡仍然是品牌的全球總部。每一雙 Church's 皮鞋都要花費將近 8 周時間、250 道手工工序才最終完工出廠。

除了 Church's,John Lobb 和 Crockett & Jones 的工廠也同樣對遊客開放。作為男鞋品牌的佼佼者,John Lobb 的製鞋工坊始終留在北安普頓。無論是皮革選擇還是裝配技術,John Lobb 都遵循著英倫美學,每雙鞋履要經過一流工匠多達 190 道嚴謹的工序方可完成。另一家留守此地的英國鞋履界老牌 Crockett & Jones,目前大部分店鋪開設在倫敦和巴黎。除了生產自家的鞋履,Crockett & Jones 同時也為 Polo Ralph Lauren 貼牌生產。

作為男鞋品牌的佼佼者,John Lobb 的製鞋工坊始終留在北安普頓

維多利亞時代,有一個瘸腿的男孩打包了那些手工製鞋的小工具,隻身來到倫敦闖天下,那個男孩就是約翰·羅布(John Lobb)

除了購買物美價廉的手工皮鞋外,若是對製鞋工藝及鞋履設計感興趣,你還可以前往參觀北安普頓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從 1870 年開始收集鞋子,現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鞋履收藏系列,展示了從古埃及到現代北安普頓鞋匠們參與設計的 12000 雙鞋子,其中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上穿的白色錦緞婚鞋,以及電影《紅菱豔》中女主角莫伊拉·希勒(Moira Shearer)的紅色芭蕾舞鞋。

格拉斯(Grasse)| 南法制香小鎮

對於香水愛好者來說,浪漫的巴黎也許只是尋香途中必去的一站,位於法國南部的小鎮格拉斯才稱得上是香水的搖籃。

不少人可能是在德國小說家派屈克·聚斯金德(Patrick Suskind)的作品《香水》中第一次認識格拉斯(Grasse)的。小說主人公格雷諾耶在這座小鎮殺死了二十五名美麗少女,用她們的體香製成世界上最誘人的香水。格拉斯的雅號「香水之都」也因此傳播出去。

在現實生活中,格拉斯的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制香小鎮。它毗鄰尼斯和坎城,依山傍海。這裡盛產茉莉、玫瑰和薔薇,到處洋溢著迷人的地中海風情。200 年前,第一家生產香精香料的工廠誕生於此,自那以後,香水製造業就在這座小城紮根發芽。今天,幾乎 80% 的法國香水都出自這塊彈丸之地,其中包括著名的 CHANEL No.5,以及時髦人最愛的著名香氛品牌 Diptyque。

格拉斯毗鄰尼斯和坎城,依山傍海,一年四季都沐浴在陽光下。幾乎 80% 的法國香水、香氛都出自格拉斯,其中包括時髦人最愛的著名香氛品牌 Diptyque。

16、17 世紀的格拉斯並沒有如今這麼光鮮。當時,格拉斯的主要產業是皮革製造與出口。由於傳統手工作坊大多使用橄欖油熟皮技術,生產出的皮革成品會伴隨嚴重異味,因而當地人進行技術改革,用迷迭香、薰衣草等芳香草本作物來提取精油,掩蓋皮革製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難聞氣味。很快,這種芳香精油除臭法受到皇室貴族的認可和青睞,不少官員被派駐格拉斯,專為宮廷研製提取香料,香料業也逐漸在格拉斯落地生根。

到 17 世紀中期,香料種植業和提取技術在格拉斯蓬勃發展,也催生出「調香師」這一職業。今天,調香師常被人們稱為「藝術的創造者」,誰又曾料到,早期的調香師卻是在皮革製造間裡與難聞的牲畜皮料相伴的「臭皮匠」。

18 世紀,路易十五登基。這位對香水幾近狂熱的國王,將香水的地位推向巔峰。他的皇宮香氣四溢,巴黎人追隨這一風尚,使得整個城市一改濁臭難聞,洋溢出浪漫的香氣。為了滿足皇室對香水的需求,法國南部開始大量種植香料花卉。19 世紀 40 年代,世界上第一款合成香料「香蘭素」誕生在格拉斯。

格拉斯的香料業如此發達,得益於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它位於地中海和南阿爾卑斯山之間的過渡地帶,氣候冬暖夏涼。山谷將融化的雪水和雨水匯集,為花卉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這裡盛產的五月玫瑰和格拉斯茉莉都被專用於研發香水,曾讓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調香師們靈光閃現。

1921 年,嘉柏麗爾·香奈兒女士邀請恩尼·斯鮑(Ernest Beaux)調製歷史上第一款抽象意義的香水「香奈兒五號」,其獨特的乙醇花香配料就含有來自格拉斯的紫羅蘭、茉莉和五月玫瑰等八十多種昂貴香料。

如今,格拉斯每天都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遊客們能在格拉斯的國際博物館裡找到四百多年來和香水有關的一切,甚至親眼看到最古老的香水提取過程。

遊客們能在格拉斯親眼看到最古老的香水提取過程

格拉斯目前擁有四十餘家香水工廠,其中弗拉戈納(Fragnard)、戛裡瑪(Galimard)和莫利納爾(Miolinard)三間製造廠對公眾敞開大門,配有專業解說員進行免費講解。弗拉戈納規模最大,也是當地最古老的香水廠之一,在這裡,參觀者可以了解香水製作流程,還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莫利納爾向遊客展示形形色色的香水容器。戛裡瑪香水廠則鼓勵遊客在香水師的指導下調配香水,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香氣。

弗拉戈納規模最大,也是當地最古老的香水廠之一

除了這些流傳百年傳統手工生產的香水廠外,Dior、Chanel、Armani、Diptyque、Kenzo 等知名奢侈品牌的香水都在這裡進行原料研發。由於運費關係,這裡的香水比巴黎便宜許多,絡繹不絕的遊客中很少有人空手而歸。

比耶拉(Biella)| 義大利羊毛面料發源地

在時尚之都米蘭的 80 公裡外有一處地方:這裡風景宜人,遠離鬧市,製衣面料工廠比比皆是。不少頂尖時裝品牌如 Ermenegildo Zenga、Loro Piana 都發源於此地。它的名字叫作比耶拉。

位於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耶拉省,對於許多人來說十分陌生,它的面積大約只有米蘭的一半,但它在時尚業界的地位卻絲毫不遜於米蘭。比耶拉,是 Ermenegildo Zenga、Loro Piana 等許多著名時裝品牌的誕生地,也聚集了一批頂尖的羊毛面料紡織廠,因此被稱為義大利的「羊毛紡織機」。

比耶拉省內有 82 個市鎮,最著名的當屬其首府——一座同樣名為比耶拉,面積僅有 46.68 平方公裡的小鎮。

比耶拉鎮四面環山,奔騰的河水咆哮著穿過阿爾卑斯山脈,為當地的紡織業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條件:豐富的供水能清洗羊毛,亦可用其水流動力來轉動織布機。750 年前,紡織業在此興起。根據歷史考據,這裡在 1245 年就頒發了針對羊毛紡織產業及工匠的章程。到了 17、18 世紀,紡織業已成為當地支柱產業,隨著現代機械的引進,這裡誕生了不少面料工廠,也漸漸成為義大利麵料紡織重鎮。

紡織業在比耶拉鎮發展得熱火朝天,周邊幾個小鎮也紛紛加入。其中的佼佼者當屬特裡韋羅(Trivero)和瓦萊莫索(Valle Mosso)。

特裡韋羅稱得上人傑地靈,這裡有令老饕們驚豔的紅酒,亦是頂尖男裝品牌 Ermenegildo Zegna 創始人埃爾梅內吉爾多·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先生的故鄉。除此之外,這裡還誕生了聞名世界的高級羊絨品牌 Loro Piana——它不僅壟斷了地球上最纖細、最矜貴的羊毛,更成為世界羊毛紀錄挑戰杯的舉辦者。

1910 年,年輕的埃爾梅內吉爾多·傑尼亞在他的家鄉創立了傑尼亞羊毛紡織工廠(Lanificio Ermenegildo Zegna)。最早這個工廠只是個簡單的小作坊,從區區四臺織布機起步,「當時,特裡韋羅鎮上的人們都不知道該把我父親想成什麼好,一個瘋子,還是個夢想家?」傑尼亞先生的兒子奧爾多·傑尼亞(Aldo Zegna)回憶道,「他們都認為我父親不是腳踏實地的那類人,事實上,他對夢想的追求遠比鎮上人們所看到和了解的堅定得多。」

1910 年,年輕的埃爾梅內吉爾多·傑尼亞在家鄉創立了傑尼亞羊毛紡織工廠。他不遠萬裡深入澳大利亞、蒙古、南非等地,尋找品質最上乘的羊毛、山羊絨、馬海毛,再將它們一路運回特裡韋羅的工廠總部奧爾多的父親不遠萬裡深入澳大利亞、蒙古、南非等地,尋找品質最上乘的羊毛、山羊絨、馬海毛,再將它們一路運回特裡韋羅的工廠總部。他堅持在這座坐落於海拔 700 米的群山中的工廠內完成衣物的製作。工匠們夜以繼日,將這些珍稀天然纖維製成頂級紗線,最終織成柔軟且堅韌的上乘面料。

傑尼亞先生最初的直覺和判斷決定了 Ermenegildo Zegna 今日的成功,有著同樣直覺和堅持的,還有位於瓦萊莫索的頂尖面料紡織廠 REDA——它也是 Ermenegildo Zegna 的合作夥伴。

企業家的直覺,讓 REDA 的創立者卡洛·瑞達選擇在比耶拉省內水土最好的區域瓦萊莫索小鎮上建廠。

早年,REDA 的創立者卡洛·瑞達(Carlo Reda)先生收購了一家舊紡織廠,也就是 REDA 毛紡廠的原型。企業家的直覺,讓他選擇在比耶拉省內水土最好的區域瓦萊莫索小鎮上建廠。「我們流行說一句話:『水可以幫你做到最好』。」REDA 全球傳媒總監法布裡齊奧·亞歷山大·高傑(Fabrizio Alessandro Goggi)告訴記者,瓦萊莫索水域中富含離子,為羊毛的精梳加工締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瓦萊莫索水域中富含離子,為羊毛的精梳加工締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儘管大部分小鎮居民今天依然從事著紡織行業,但這並不代表比耶拉省僅僅是個手工業基地。為了發展經濟,不少小鎮也開發出如品牌工廠店、奧特萊斯等吸引遊客的項目,比如桑迪利亞諾(Sandigliano)小鎮上的 The Place Luxury Outlet,就已被時尚愛好者列為義大利購物必去的地方之一。這裡位於米蘭到都靈的途中,從米蘭出發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車程。GUCCI 和 Ermenegildo Zegna 都是這家奧特萊斯的鎮店之寶。

拉紹德封(La-Chaux-de-Fonds)| 世界制表業的心臟

拉紹德封位於瑞士西北部,地處侏羅山谷的環抱之中。幾百年來,許多制表工廠在這裡建立,小鎮的發展也與制表業緊密相連。這些工廠跨越了百年的歷史,從封山的皚皚白雪中蛻變而來。如今,它們仍然坐落在這個靜謐的小鎮上。

拉紹德封,在 16 世紀建立之初,這裡的居住人口僅 35 人。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寧靜小鎮,從 20 世紀初便成為世界制表業的心臟地帶——1900 年,從小鎮生產輸出的手錶就已佔據世界手錶產量的 55%。

這座瑞士小鎮距法國邊境只有幾公裡,是連接納沙泰爾、比爾、汝拉地區的交通樞紐。1000 米的海拔一方面使之成為歐洲海拔最高的城鎮,另一方面也為鎮上的居民帶來現實的困擾——寒冷、水資源緊缺,意味著百姓無法務農,生活來源岌岌可危。於是,一群精通機械,擅長製作機芯的鐘表工匠決定在這裡以制表謀生。它便利的地理位置,為手錶的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極大的優勢。

皮埃爾·雅克·德羅(Pierre Jacquet-Droz)就是最早在拉紹德封創辦表廠的鐘表工匠之一。1738 年,年僅 17 歲的他就在鎮上的 Sur le Pont 農場建立第一家表廠,開始製造和銷售鐘錶和座鐘。還記得電影《雨果》中出現的機械人偶嗎?那便是他的發明——配備音樂裝置和機械驅動的「自動人偶鍾」。

可以說,拉紹德封是完整的工業時代的產物,無論街道、建築還是住宅、工廠,都是為了滿足當時興起的鐘表業而規劃。過去,人們在家庭作坊中生產手錶。在沒有大規模電力供應的時代,房屋的採光對制表師就顯得尤為重要。寬闊的街道使住戶不受彼此房屋陰影的影響,得到更多採光,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防止火災——小鎮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場大火,之後整個城區被重新規劃,城市布局就像棋盤一樣整齊有序。

坐落於瑞士拉紹德封的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匯集了鐘錶業最珍貴的大師工藝。

17 世紀,制表成為小鎮最興旺的產業,也是大部分家庭的收入來源。全民制表的輝煌景象曾令馬克思震撼。他在《資本論》中將拉紹德封形容為「巨大的手錶工廠小鎮」。

到 19 世紀末,小鎮的制表業開始逐步轉型,簡陋的家庭作坊手工業漸漸為規模化的工廠取代。最早期的制表廠都以鐘錶工匠的名字命名,比如皮埃爾·雅克·德羅的雅克德羅(Jacquet-Droz)、讓·佛朗西斯·維亞(Jean-François Bautte)和康斯坦特·吉哈特(Constant Girard)創辦的芝柏(Girard-Perregaux)。隨後,越來越多的手錶品牌選擇在此設立工廠,其中包括卡地亞(Cartier)、尚維沙(Jean Richard)、百年靈(Breitling)、崑崙(Corum)、摩凡陀(Movado)、香奈兒(Chanel)等。

早期的制表廠都以鐘錶工匠的名字命名,比如康斯坦特·吉哈特創辦的芝柏

從造型到機芯,卡地亞腕錶是能工巧匠的心血結晶

這些工廠大多都不對外開放,只有雅克德羅是個特例。2009 年,尼古拉·G·海耶克(Nicolas G. Hayek)重新執掌雅克德羅鐘錶公司,並於 2010 年在拉紹德封創立了全新的高級鐘錶工坊,對公眾開放。遊客只須提前預約,便可一覽世界最早制表品牌之一的古董時計藏品。GP 芝柏表的博物館也非常值得一去,博物館位於馬基列特別墅(Villa Marguerite)內,收藏了各款珍貴罕見的 GP 芝柏表,腕錶收藏愛好者們可以通過預約的方式,參觀這座集合了時間與工藝的宮殿。

如果參觀完工廠和博物館還覺得不夠過癮,不妨去逛逛瑞士最大的鐘表博物館——國際鐘錶博物館。這裡是鐘錶愛好者的必到之處,裡面有超過 4500 件展品,其中包括 2700 只手錶和 700 只掛鍾。從古老的日晷鐘錶到如今先進的精密鐘錶,都記錄了鐘錶業發展的歷史。

商業與地產ID:Commercialproperty

關注零售、商業與商業地產的新思維和新趨勢,17萬業內精英人群訂閱,已成為商業地產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個人自媒體平臺。

主編簡介:【王傳宏】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MRICS)、10年商業地產策劃和招商管理經驗。歡迎交流與合作,個人微信 schwangcn


按住圖片即可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精緻又昂貴,為什麼歐洲人都嚮往這6個奢侈餐具?
    中國人很不理解,為什麼吃一個西餐要那麼多盤子和刀叉,可這是西方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一個精美的菜品,沒有對應的菜碟,怎麼能叫美食呢?西方人的餐桌禮儀,一定要有很多的盤子,甜品一個盤,前菜一個盤,正式的菜品一個盤,依次從小到大,如果你經常去西餐廳,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都是三個盤子。也有些餐廳或者廚師為了自創菜品,突發奇想自己打造另一個盤子,反正盤子只多不少。
  • 義大利奢侈名品奧特萊斯"佛羅倫斯小鎮"登陸上海
    Silk Road Holdings 又繼續向南推進,於去年12月在廣州收購了第二個項目地塊,這是該公司意於未來數年在中國多個門戶城市複製佛羅倫斯小鎮成就的戰略的一部分舉措。 「上海佛羅倫斯小鎮」所容納的名品店總面積約為54,000平方米,將200多個頂級義大利、國際和中國品牌進駐項目。
  • 貴=奢侈?讓人趨之若鶩的奢侈品牌,其實大多並不是真正的奢侈
    ,奢侈品牌與奢侈品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奢侈品牌是人們賦予那些售賣昂貴商品的品牌的一個額外的稱號,那麼奢侈品牌售賣的商品是否就是奢侈品了?不盡然。,對於商品本身的品質把控卻是十分粗糙的,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新聞「高價購買的LV包掉色,反被客服教訓是中國水土問題」、「Prada使用3個月不壞就是假貨」、「1.36萬的Gucci跑鞋穿三次就開膠」,造成了產品與價格之間完全不對等的結果。
  • 三個中國最美小鎮,各有特色,你去過哪個小鎮?
    ,寧靜淳樸的小鎮,可以讓我們的心情得到完美的放鬆,以下三個中國最美小鎮,各有特色,你去過哪個小鎮?第一個小鎮就是,江南魚米之鄉——烏鎮,相信很多人看到他的照片,都會被他的美麗所吸引,烏鎮的景色給人一種完全江南水鄉的感覺,很多人來這裡遊玩,都會租上一條船,然後帶著家人在船上拍照,看看四個地方的美景,這樣的生活別提多愜意了,而且西柵的夜景也很美,來烏鎮旅遊,一定要看看西柵的黃昏,看看魚米之鄉的魅力,他會讓你流連忘返。
  • ...從小鎮毛紡廠到百年奢侈品牌,傳承四代人的傑尼亞家族有哪些...
    何謂對品質和歐洲工匠精神的執拗堅守?何謂家族傳承的價值和秘訣?這似乎從歐洲頂級奢侈品牌之一、義大利男裝品牌傑尼亞(Zegna)身上便可窺斑見豹。作為傳承了四代的家族企業,傑尼亞集團打破了中國的一句俗話——富不過三代,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期。
  • 一生必去的50個天堂小鎮,美到逆天!去過8個就算達人,你去過幾個?
    一生必去的50個天堂小鎮,美到逆天,你去過幾個?如果還沒去過,就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吧,爭取有生之年一個個走遍!被稱為「歐洲之眼」的美麗小鎮遠遠看去布萊德小鎮,仿佛一個仙島一樣,坐落在阿爾卑斯山旁的布萊德湖的中心;以為是仙女居住的地方,但它是斯洛維尼亞的著名度假勝地,還被譽為「歐洲之眼」呢!
  • 全球最值得去的15個天堂小鎮,每一個都美得逆天,有你去過的嗎?
    稱得上唯美的旅遊景點有很多,今天,我們分享15個堪稱全球最美、最值得去的天堂小鎮。每一個都美得逆天,如果都沒有去過,等疫情過了,爭取餘生一個個走遍!4.冰島·胡薩維克小鎮胡薩維克是冰島的一座漁港城鎮,被譽為「歐洲觀鯨之都」。來到這裡,可以去北冰洋欣賞鯨魚和遊覽島嶼。這裡的鯨魚種類豐富,每年夏日是觀鯨的旺季,最常見的有座頭鯨、小鬚鯨、鼠海豚等。
  • 義大利頂級奢侈品牌你擁有幾個?
    ARMANI阿瑪尼阿瑪尼是歐洲最頂尖,也是全球最時尚的男裝品牌之一。1975年由時尚設計大師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創立於義大利米蘭,阿瑪尼公司除經營服裝外,還設計領帶、眼鏡、絲巾、皮革用品、香水乃至家居用品等,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銷量最大的歐洲時裝品牌。阿瑪尼品牌標誌是由一隻在往右看的雄鷹變形而成。鷹象徵了品牌至高的品質,卓越和技藝,從此以它做為永久的象徵。
  • 歐洲奢侈品牌夏利豪創始人意外身亡
    轉載自旅法華人戰報(ID:DailyFR)海外網巴黎3月1日電(魯佳)歐洲奢侈品牌夏利豪賽道總監史蒂芬·克萊爾(Stéphane Clair)日前發表聲明確認了這起不幸事件。菲利普·夏利豪原籍法國馬賽,1983年創辦其同名品牌,該品牌以奢華手錶、珠寶、飾品聞名於世,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85家門店和約3800個分銷點。
  • 三四線10億人口,時尚品牌在等什麼?
    帶動這一強勁趨勢的正是「小鎮青年」。他們的年齡介於18和35歲之間,生活在相對富裕的三、四線城市,距離大都市僅兩、三個小時的高鐵車程,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在老家有一份得體的工作(月收入集中在2500~6000元人民幣)。
  • PORTER與奢侈品牌Fendi聯名,價格十分「漂亮」
    PORTER 與奢侈時尚品牌 Fendi 合作,推出了該日本品牌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包包。 PORTER 發源於日本的吉田株式會社,所以他們家的包包也稱為」吉田包「。作為日本的本土品牌,在設計上,沿用規矩乾淨的風格。
  • 獨家 | 奢侈品牌為什麼紛紛七夕在線賣手袋?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VMH旗下核心手袋品牌Loewe首次在中國嘗試線上銷售今年,不僅有至少四個奢侈品牌加入七夕限量手袋陣營,其前期推廣也變得聲勢浩大。LVMH集團旗下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首次在中國「觸網」,就選定了七夕這個時間節點在天貓上推出七夕Barcelona獨家限量手袋。這也是LVMH旗下核心手袋品牌首次在天貓嘗試線上銷售。、
  • 日本,札幌和小樽你必須了解一下這四個地方!
    從札幌出發,坐上開往小樽的列車,奔赴這個夢中的小鎮。車窗外,飛快地閃過城市,閃過農田,閃過群山,閃過河川。一路走過的小站,也都帶著很有詩意的名字:琴擬,手稻,星見,錢函,朝裡。當列車駛在日本海邊,看著車窗外湛藍的海水拍打岸邊,小樽駐港,正用它特有的方式歡迎每一個來此探訪的人。讓小編帶你們去看看札幌和小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吧!
  • 「喜新厭舊」的女人,大多都有這四個特性!
    類似的戲碼一次次上演,一般情況下大家更願意討論那些負心漢,但今天的主題是那些喜新厭舊的女人,而她們大多都有這四個特性!一、流浪太多雙人床,最終卻看不到愛情的模樣喜新厭舊的女人,普遍比較多情。當然,這個詞用來形容女人的時候,含義並不很好。總在追求新鮮感,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
  • 遇見美好目的地,上海浦東的佛羅倫斯小鎮
    遇見美好目的地,享旅帶你周邊遊,重點推薦上海浦東新區的佛羅倫斯小鎮。上海郊區已經開設了好幾家奧特萊斯,包括青浦百聯奧特萊斯、迪士尼樂園附近也有一家奧特萊斯。其中感覺比較像歐洲奧特萊斯的,便是佛羅倫斯小鎮上海名品奧特萊斯。
  • 希臘伊亞小鎮,愛琴海上的這座歐洲明珠,擁有著迷人的一切
    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小鎮,擁有著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名字,它就是坐落於希臘的伊亞小鎮,不誇張的說,這座小鎮的美麗在全歐洲都是公認的,接下來就請大家盡情的領略這座小鎮的獨特魅力吧。伊亞小鎮坐落於愛琴海的一座中心小島上,在上個世紀,這座小鎮曾經經歷過一次不小的打擊和摧殘,一場強烈的地震使得這座小鎮受到了極大地摧毀,直到後來重建的它,多了一份清冷,少了一絲青澀。 它仿佛一個歷盡滄桑、飽受磨難的公主,在千帆過盡、塵埃落定後變得更加成熟和坦然,卻又看起來清冷高貴,不可褻瀆。
  • 中國遊客「最愛去」歐洲小鎮,被譽為世界上最美小鎮,名字很好記
    歐洲很多國家和城市都登記在訪問卡上,隨著國內遊客越來越喜歡到海外旅行,訪問地也越來越多,中國遊客最多的歐洲國家是,這分別是最受歡迎的旅遊國家,一個人一個人嘴裡有很多理由,但如果中國遊客喜歡去的話,那麼歐洲的小鎮,位於捷克南部,伏爾塔瓦河的上遊,捷克的布拉格僅160公裡的南波希米亞人的魅力四射的小鎮
  • 高爾夫球運動發源於蘇格蘭
    高爾夫球運動發源於蘇格蘭高爾夫是荷蘭文高爾夫球運動發源於蘇格蘭。據傳,古時牧羊人經常用驅羊棍擊石子,比賽擊得遠且準,這就是高爾夫球運動的雛形。在蘇格蘭至今還有全球最古老的高球會,並且高爾夫球18洞制度也是是蘇格蘭人制定的,所以高爾夫球運動被視作蘇格蘭的國粹。
  • 【吃貨】你知道嗎?法國人喜歡的10大本土巧克力品牌!費列羅神馬都弱爆了!
    1612年,法國王后從娘家帶回一袋西班牙特產——巧克力特爾(現代巧克力的初級形態)。當時,路易十三身體欠安,精神萎靡不振。好奇的國王吃了一塊巧克力特爾,也不知怎麼回事,居然病好了,精神也提起來了。剛愎自用的路易十三認定這是一種「珍貴的藥品」,吩咐醫生將巧克力特爾藏起來,只有王室成員生病時才能享用。直到路易十四繼位,外婆外公家裡的人,帶來許多chocolat向他祝賀。
  • 為什麼中國人還去歐洲買瓷器?這個西班牙品牌給出答案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讓一些中國人奇怪的是,有的人專門到歐洲,去買歐洲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