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以下幾方面為你分享女性主義的相關知識:
女權主義
女權主義者對社會福利的批判
女權主義社會工作
一、女權主義
1. 女權主義有超過100年的歷史:
第一波女權主義運動(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獲得政治和法律財產權
第二波女權主義運動(20世紀初至60年代):工作機會的持續不平等、政治影響和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中對婦女的態度之間的關係
後現代女權主義(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女權主義已經發展出了解釋男女不平等現象的觀點
2. 自由主義女權主義或漸進論:
著重討論男女性別差異如何由文化假設轉化為兩性差異,進而影響社會關係;
尋求男女平等,特別是在工作場所和照顧家庭責任方面;
對不平等現象的回答:通過立法減少不平等現象,促進平等機會,改變社會習俗,改變社會化進程,使兒童長大的過程中不伴隨接受性別不平等。
3.激進的女權主義或分裂主義:
4.社會主義或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或行動主義:
5. 後結構主義女權主義:
6. 批評:
自由女權主義:忽視男女之間的實際利益和經驗差異,促進平等機會,這在推動婦女平等方面可能是無效的。(因為如果不平等的其他方面不允許婦女充分利用機會,有機會不一定會產生公平的結果)
激進的女權主義:側重於性別差異和婦女的共同經驗,導致她們忽視不同婦女群體之間的利益差異。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對男女權力關係的不同形式 (如暴力或性行為) 的看法有一定缺陷。關注階級和經濟壓迫對父權制的解釋不夠充分。
後結構主義女權主義:強調社會理解的相對性,認為性別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範疇,而不是依賴於女性的性身份。這可能分散關注婦女的剝削和壓迫。
二、女權主義者對社會福利的批判
(一)女權主義對福利國家發展的影響
女權主義分析增加了我們對福利國家發展的理解:不僅是勞資鬥爭中的妥協,也是性別政治力量的結果。
女權主義者總是對哪些發展會對婦女最有利(例如婦幼福利服務與家庭津貼)有分歧。
女權主義者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解釋福利國家的發展,例如,國家作為一個父權國家,有意識地要保持男性處於支配地位和特權狀態,而國家則以具有支配作用的假設運作,但沒有明確的意圖保持男性優勢。
1. 自由主義女權主義:福利國家作為一種組織經濟和社會關係的途徑,可以被婦女用來減少不平等現象,有助於發展出更有同情心的輿論
2. 激進的女權主義: 福利國家的發展, 以保持性別關係模式, 確保男性統治
從根本上對立的利益群體的男性和女性
福利國家是維繫男性至上的機制
3.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 福利國家為支持家庭模式而採取的政策,以及與資本主義功能相關的性別關係模式
(二)女權主義者對福利國家的態度
1. 大多數女權主義者接受福利國家服務的潛力, 以改善婦女的生活和機會。這些規定很重要,因為它們在婦女生活的關鍵點上進行幹預,如生育或養育子女,它們擴大了婦女的機會。
2. 與此同時,女權主義者批評了許多政策的價值和假設。
主要特點:
1. 矛盾心理:強調福利國家的矛盾性質及其結果。對福利國家的影響、國家在家庭政策中的意圖和女權主義者的矛盾心理,批評它強化了依附模式和特定性別角色。
2. 沒有考慮到婦女的特殊需要: (例如,近年來由於經濟和社會變化,婦女增加了對勞動力市場的參與,增加了老人需要照顧)
3. 社會(性別)控制力量:加強傳統的家庭形式和性別角色。社會政策根據現行準則對家庭形式和性別角色作出假設,這些規範在納入政策時加強了假定的現狀。
(三)對性別不平等缺乏關注
1. 平等立法缺乏有力的執行和平行政策,使婦女能夠利用更多的平等機會
2. 對收入不平等缺乏關注:許多國家的婦女工資仍然不平等
3. 促進隔離就業必然導致薪資不平等
4. 根據有償的工作比無償的關心工作更重要,限制機會和長期不平等
5. 對私人和個人生活領域的關注很少:這一領域對婦女的獨立和機會至關重要。福利國家定義為 "個人" 是女權主義者的政治問題,因為她們對女性來說更重要
6. 社會服務組織的價值:專業化和管理主義對使用個人社會服務的婦女有負面影響。除了對分配給她們的服務的被動消費作出反應之外,婦女期望的很少。婦女的個性被否認,婦女的力量無法辨認。
7. 婦女在福利國家的工作性質和婦女在其中的作用:
福利國家幫助將隔離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化;由於性別偏見,婦女在系統中的工作被定義為不熟練,因此報酬低。
將兼職工作制度化,特別是在較低級別的婦女在工作保障、病假工資和帶薪假期方面處於不利地位。
男人主宰著福利國家的政策制定過程, 而女性則是政策的接受者。
(四)福利和理想的社會
四類女權主義和社會政策思維,從性別關係的方法學角度:
* 女權主義者基本同意,政策的目標應該是性別認同和性別重建。
(五)女性主義社會政策原則:
他們希望提供真正選擇的政策,以確定他們是否優先重視有償工作或家庭責任;
他們希望接受並謀求制度化的政策,即機會均等的基本原則,並取締基於性別的歧視;
他們需要的是普遍性的政策,而不是單純的受益於受過高等教育、中產階級、全職工作的工人;
他們希望有區別的政策(承認和接受婦女與男子的差異);
他們希望以婦女平等公民的觀念為基礎的政策, 將婦女視為全公民, 而不只是作為照顧兒童和依賴者的資源, 對男子的支持, 為勞動力市場;
在家庭中不帶薪的、有愛心的工作必須被接受為同等地位和對公共領域有償工作的重要性;
社會政策不能屈從於經濟政策。
(六)女權主義的政策改變建議
1. 收入維持:消除和扭轉貧窮女性化
2. 工作:男女平等對待勞動力市場
3. 護理:應支付非正式照顧者;在無性別歧視的基礎上進行社區護理;將婦女從照顧的負擔中解放出來並使集體責任成為現實的制度關懷。
4. 平等機會/權利:要求對婦女不同需要敏感的政策
5. 服務組織: 所有婦女均可進入;在等級小組中組織工作人員;服務用戶被確認為具有技能、經驗和知識的人。
(七)女權主義的貢獻
在狀態分析中添加另一個維度作為感興趣的而不是中立的代表
提醒人們注意社會政策的性別具體後果(例如更全面地了解社區照料政策的影響)
有效地界定一系列被接受的條件,如「社會問題」要求社會行動(例如家庭暴力和婚內強姦)
申明私人和個人在塑造婦女在公共領域的機會方面的重要性
豐富對組織和組織價值觀的理解,對福利服務中的消費至上運動給予有力而具體的推動
為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增添新的維度
強調性別是不平等的關鍵因素
三、女權主義社會工作
(一)女權主義社會工作的出現與發展
1. 女權主義理論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女性社會工作者對西方社會中更廣泛的女權運動的承諾。它成為了與20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70年代初的激進社會工作運動有關。
2. 在20世紀70年代,關於女性關懷角色的學術著作和激進理論影響著職業思維。相反,女權運動影響了對婦女福祉和健康的諮詢方法。還圍繞影響婦女的問題進行了宣傳,特別是暴力、強姦和賣淫。
3. 女權主義的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實現了主要的思路。其中許多案文力圖提高女權主義思想對社會工作所涉及的許多問題 (如被毆打婦女) 的相關性,並將其納入理論的主要評論。
4.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一股出版物反映了更為詳細和具體的分析 (在臨床環境中的女權主義實踐, 女權主義的實踐問題, 社區護理等)。關注:
5. 沒有對社會工作中的女權主義思想進行連貫和廣泛的理論批判,而是關於如何處理婦女問題的相關問題
6. 雖然將女權主義思想納入其中是無可爭議的,但他們卻受到抵制。人們普遍認為, 社會工作的歷史及其在監督父權制福利國家方面的作用,意味著婦女仍然受到社會的壓迫,社會工作沒有做太大的改變。
對社會工作組織中婦女擔任高級職務的人數不斷受到批評,這與本組織內婦女的數量相稱,而且在大學中, 婦女對學術工作也產生了影響;
對婦女的歧視在工作場所和福利方面仍然司空見慣,她們在經濟和社會上都處於不利地位,特別是在資源貧乏的國家。
7. 將女權主義社會工作定義為:
8. 女權主義社會工作是婦女在社區中與婦女一起工作的積極行動,將她們的個人和地方困境與公共問題聯繫起來。
9. 這意味著社會工作的搬遷,承認性別中立忽視了對婦女的嚴重歧視;結構變革將通過調整個人和職業關係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女權主義社會工作(Dominelli,2002)
1. 女性主義不同觀點的複雜性要求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重新:
女權主義社會工作有益地側重於公私之間的分工。公共政策常常通過社會實踐來壓迫婦女。家庭暴力和其他虐待婦女的行為可以被孤立,幫助婦女了解她們與其他婦女分享這些經歷的情況可以肯定。
論述的概念,看看如何使用語言,解構婦女的地位和社會關係,以確定權力關係可以幫助婦女獲得信心和了解自己的立場;
重視婦女的能力和技能也賦予婦女權力;
注重與他人的聯繫,互惠,互助和分享經驗,權力和公民權可以建立連結和支持;
創造一個平等的過程,賦予權力可以實現,這是重要的;
忠誠於案主而非機構或系統,可以通過維護案主的參與來支持。
2. 女權主義社會工作尋求促進關於壓迫和不平等的對話,並避免「虛假的平等陷阱」,即所有婦女都被視為同一。
女權主義實踐原則:
3. 與男性合作的實踐原則:
四、總結
1. 女權主義的工作在理解和接近女性案主方面提供了經驗教訓,從而導致對女性生活的判斷方式更少。然而,女權主義實踐 (主要關注婦女的需要) 可能忽視建立和滿足男子的需要。在其他社會問題上給予婦女關注的高度優先地位可能並不總是合理的。
2. 女權主義在影響婦女的同時,也提出了福利的政策背景,關注性別對遭受暴力的婦女的照顧和服務期望的影響。這將繼續在女權主義理論中納入治療技術。女權主義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影響了特別重要的理論,並使其能夠朝著注重結構問題的實踐邁進,但包含個人的、重視的內容。
3. 女權主義的分析是,促進意識覺醒旨在鼓勵反思,以了解不人道的社會結構和行動,以改變這種社會條件。
4. 有人批評女權主義的工作是將婦女視為本質的一類,而不承認婦女、她們的社區和關係的多樣性。
5. 儘管有許多女權主義實踐的例子, 許多女權主義理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實踐計劃。關注性別問題, 促進團體意識覺醒和對話,員工與客戶的平等關係是主要的獨特實踐貢獻。
一起複習之前的MSW旁聽生
沒有價值信念,專家也只是技術工
什麼導致了循證社會工作叫好不叫座
不能讓所有事平等,但要盡力讓事情公平
循證社會工作的5個步驟分別是什麼
如何制定一個好的社會工作研究問題
社會工作研究有哪些道德準則?
社工本土化實際上需要「情景化」
什麼測量方法能把參與率操作化?
馬克思主義及其影響下的社會工作
香港怎麼訂社工的勝任力模型?
如何健康地管理一個社會服務機構?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派經濟學
新管理主義為社會工作帶來了什麼?
帶領一家機構,僕人式領導可以嗎?
分享朋友圈,讓朋友陪你一起學習
More we shar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