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級網遊神U選誰?Ryzen 7 2700對比i5 9600KF

2021-02-13 PCEVA評測室

本文由PCEVA會員creo投稿。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防控等級降低,不用呆在家裡自我隔離,結果學校還是沒開學,想著乾脆裝一臺臺式機吃吃雞、做點遊戲視頻發抖音玩,在考慮配置的過程中,問了一下室友,他用的是intel 酷睿 i5 9600KF+RX 5600 XT,整機價格大約在9000多的樣子,預算倒是可以接受,但intel 酷睿 i5 9600KF只有6核6線程,著實少了一點,我上一臺機子還是4核8線程呢,總不能裝個新機子線程數還倒退了吧,比較想一步到位,裝一個八核十六線程的。

淘寶上看了一下,英特爾的8核16線程售價差不多要4000元,買不起買不起。。。。整機價格妥妥的超過1W2,於是看上了AMD 銳龍 7 2700,請教過一些B站Up主,目前最優性價比的八核處理器應該還是AMD 銳龍 7 2700,售價普遍在939-999元左右已經處於觸底階段,再不買就真的買不到了。

AMD 銳龍 7 2700屬於Zen +架構,八個核心十六個線程,默頻3.2GHz加速頻率4.1GHz,雖然是上一代的銳龍處理器,但依然還是八個核心的處理器,而且價格十分便宜,算下來只有i9 9900K的四分之一價格。

左邊是室友當時裝的機子,我偶爾也會借來打打遊戲,外觀啦散熱啦各方面都比較滿意,所以就抄了回作業,再在他的基礎上進行了配置升級,比如處理器我換成了8核16線程的AMD 銳龍 7 2700,顯卡換成了RX 5700 XT,機箱也換成了其他款式。

新裝的機子處理器價格要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便宜差不多500塊錢,這五百塊錢我將其加到了顯卡上,剛好能將RX 5600 XT升級到RX 5700 XT,這樣AMD 銳龍 7 2700的機子既能打遊戲又能做視頻。

遊戲性能測試

剛好室友那有RX 5600 XT,我這又有RX 5700 XT,一直十分好奇很多裝機大神鼓吹打遊戲一定要高頻處理器的說法是否為真?我更認為打遊戲上個好顯卡就行了,處理器選啥都行,只要規格相當就可以了。500塊錢的差價加在處理器還是在顯卡上,剛好可以從我這兩個配置之間的測試獲得答案。

測試共用三組配置進行對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和AMD 銳龍 7 2700分別裝RX 5600 XT進行測試作為參考,再用AMD 銳龍 7 2700裝RX 5700 XT進行對比,看看在同樣的預算下,哪個配置性能更強。

《絕地求生》是我最經常玩的遊戲,所以第一個測試的就是《絕地求生》,出乎意料,我一直以為絕地求生是比較吃處理器性能的遊戲,但從測試結果看它並不是,同顯卡的兩組配置,測試結果相同,而AMD 銳龍 7 2700裝RX 5700 XT的平均幀數提升了34%。

《守望先鋒》也是我經常玩的遊戲之一,從測試結果看,《守望先鋒》對處理器性能並不敏感,對顯卡性能比較敏感,Ryzen 7 2700和intel 酷睿 i5 9600KF的成績基本相當,Ryzen 7 2700換了RX 5700 XT後,遊戲平均幀提升大約34%。

《APEX》其實和守望先鋒的觀感以及畫面風格非常相似,但打法有些區別,《APEX》是大逃殺的玩法,而守望先鋒更像CS GO,但最後測出來的結果,兩者的遊戲平均幀數非常相近,對配置的壓力也相當,Ryzen 7 2700和intel 酷睿 i5 9600KF跑出來的成績基本相當,Ryzen 7 2700換了RX 5700 XT後,遊戲平均幀提升大約36%。

《坦克世界》據說最近更新了國服,原本已經棄坑的遊戲又重新下了回來跑一下。從測試結果看《坦克世界》比較吃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但對顯卡性能幾乎不敏感,三個配置都獲得了相近的測試成績。

《戰地5》最近更新了大逃殺模式,可以用二戰的槍吃雞了,但比較尷尬的是壓根排不到人,一張地圖需要64個人才能開打,結果常年在個位數的玩家壓根打不成,所以最後還是用多人太平洋小島進行測試。測出來的結果是AMD 銳龍 7 2700的性能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好一點,戰地5這種大型單機遊戲衍生出來的對戰模式,對於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利用率應該是好一點,對於顯卡流處理器的利用率也不錯,換上RX 5700 XT後,性能也有25%左右的提升。

《使命召喚 16》除了戰役模式一周打完,現在多人模式也蠻多人玩的,主打快節奏的玩法吧,有點類似於CS GO,但畫質和模式以及玩法差異又很大,平時排遊戲都能比較快的加入戰局中,還是蠻好玩的。因為使命召喚 16的畫質壓力較大,所以我設置的是「高」畫質設定,跑不了最高。測試結果AMD 銳龍 7 2700的成績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稍微好一點,估計是使命召喚 16對8核16線程的處理器有所優化,能發揮多核心處理器性能的緣故,同樣的對顯卡流處理器性能利用率也不錯,將顯卡換成RX 5700 XT後,有了10%的性能提升。

《GTA 5》是一款比較經典的遊戲了,偶爾還會拿出來玩玩,錘一下警察和黑幫啥的,估計因為遊戲有大量AI計算的緣故,對多核處理器的優化尚可,Ryzen 7 2700和intel 酷睿 i5 9600KF的跑出來的成績基本相當,更換RX 5700 XT顯卡後也有35%的性能提升。

《英雄聯盟》基本已經不怎麼玩了,農藥它不香嗎?加上英雄聯盟的伺服器越來越爛,經常都登錄不上去,而且打完的對戰視頻還會丟失,簡直了。。測試方法因為無法使用回放功能,所以採用完整錄製整場對戰的平均幀數來進行對比,測完之後我發現《英雄聯盟》對於顯卡的利用率非常差,顯卡升級為RX 5700 XT得到的性能提升非常非常少,反倒是6核6線程的intel 酷睿 i5 9600KF跑出來的成績稍高一些,不過差距僅在1%左右,基本可以忽略。

《DOTA 2》玩法和英雄聯盟差不多,畫質也相近,不過對配置的壓力似乎是《DOTA 2》更高一些,三個配置的幀數在130-140左右。《DOTA 2》同樣不怎麼吃顯卡性能,將顯卡升級到RX 5700 XT後,性能僅有10%的性能提升,比較吃處理器性能。

我用三種配置跑完了電腦裡有的九個遊戲,大部分遊戲對處理器的依賴程度還是比較低的,intel 酷睿 i5 9600KF和Ryzen 7 2700測出來的遊戲性能基本差不多,僅有LOL、DOTA 2兩個遊戲對處理器的主頻比較敏感,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其他遊戲要麼測出來幀數差不多,要麼就更吃顯卡性能,處理器對於遊戲幀數的影響不大。以及大型遊戲還是得看顯卡性能,以後單機遊戲的大趨勢會向競技遊戲靠攏,這對於遊戲公司也是可持續發展和盈利的方向。如果裝機時,預算有限,將更多的預算傾斜向顯卡會更划算。

例如intel 酷睿 i5 9600KF+RX 5600 XT和Ryzen 7 2700+RX 5700 XT,後者在大多數遊戲上的性能更高一些,整體的售價卻是相當的,如果平時打遊戲比較多或者需要像我一樣,還要剪片做視頻的,不妨嘗試後者的配置。

除了遊戲性能,我裝Ryzen 7 2700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做視頻,但能測視頻方面性能的軟體並不多,而Adobe系列軟體並不能進行測試對比,所以只能測一下Cinebench R20和X264 FHB Benchmakr來參考,按我平時的體驗,Premiere能吃滿6核心6線程,選核心和線程更多的處理器會更好一些。

Cinebench R20多線程性能AMD 銳龍 7 2700要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高的多,畢竟是8核對6核,16線程對6線程,整整35%的性能差距,兩個核心+十個線程的規格差距,只要軟體能吃滿或對多核心的利用率有所優化,都是AMD 銳龍 7 2700性能比較好。

X264 FHB Benchmark能反映壓片轉碼的性能,8核16線程的AMD 銳龍 7 2700比intel 酷睿 i5 9600KF強21%,壓片能快不少。

總結

剛剛,我用三個配置測試了9個遊戲的性能表現,測試的遊戲都是目前流行的網遊和多人競技遊戲,其中intel 酷睿 i5 9600KF+RX 5600 XT的性能表現在大部分遊戲是不如AMD 銳龍 7 2700+RX 5700 XT的,性能差距大約在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三十幾不等,而兩個配置單算處理器和顯卡的價格大約都在3800左右,其他的平臺開銷基本是相當的。

這兩臺機子,一個用了新的九代intel 酷睿 i5 9600KF,一個用了AMD 銳龍 7 2700,事實證明AMD 銳龍 7 2700的性價比超高,即將退市的二代銳龍1000塊錢就有八核十六線的規格,自己用的香比什麼都好吧。既能滿足我的遊戲需求又能兼顧我做視頻的多線程需求,500塊錢的差價,拿來升級顯卡不更有效果?室友現在都有點後悔了,想換我這個8核16線程的U來數框框,再把錢加到顯卡上,使命召喚 16幀數直接提升16%啊,如果不是賣二手要被刀一截,可能他已經考慮要把intel 酷睿 i5 9600KF和主板顯卡給出掉了。

相關焦點

  • 銳龍7 2700 VS i5-9600KF對比測試
    銳龍7 2700 VS i5-9600KF對比測試 2020-04-11 12:09:11  出處:快科技 作者:流雲 編輯:流雲     評論()
  • 玩遊戲最佳電腦配置推薦 i5-9600kf+2060S中高端遊戲主機配置單
    intel 酷睿i5-9600kf所以,如果你想組建一臺遊戲通吃的電腦主機的話,cpu自然首先6核心的i5了。平時見到比較多的是i5-9400f,而本套配置筆者推薦的是i5-9600kf,這兩款處理器都是6核6線程的規格,不過i5-9600kf有著更高的主頻,在遊戲中自然也會有更好的表現。(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要主頻高的話為什麼不用i3-9350k呢?
  • 九代遊戲神器 英特爾酷睿i5 9600KF熱銷
    Intel 酷睿i5 9600KF是一款6核心6線程的處理器,但是CPU頻率更高,主頻為3.7GHz,最大睿頻4.6GHz,95W熱設計功耗(TDP),9MB三級緩存。    這款處理器遊戲效果比i5 9400F強上不少,但是價格卻沒有貴太多,看中6核心6線程而又對i5 9400F頻率有更高要求的用戶可以考慮這款處理器。
  • 「視頻」銳龍5 3500X還是酷睿i5-9400F?誰才是最好的千元網遊平臺
    現在玩遊戲的話四核其實已經不太夠用了,六核才是王道,而現在市場上最主流的六核處理器價位就是千元附近的,具體來說就是AMD的銳龍5 3500X和Intel的酷睿i5-9400F這兩個,網友們關於他們兩的討論也是最為熱烈的。
  • 聽說I3默秒全 I5秒全家?AMD不樂意啦!快走近看看
    AMD跟INTEL是電腦cup生產的兩大廠商,從上世紀中cpu誕生到現在都是期間都是相愛相殺,這幾十年之間,amd跟英特爾也是各有千秋,五年之前英特爾i3默秒全,i5秒全家,到現在的AMD YES,期間的cpu一款接著一款的出現!
  • 千元級CPU銳龍5 3600對決酷睿i5-10400F:遊戲及創作性能對比
    CPU散熱器對於超頻幅度的影響是較大的,為了貼近實際用戶的選擇,這裡僅使用了一款百元級的風冷散熱器——雅浚 ProArtist G3。內存部分,由於現在高頻內存也並不貴,而且高頻內存對遊戲有明顯提升,遊戲玩家一般都會選擇搭配高頻內存,這裡選用了XMP頻率為3600MHz的兩條十銓DDR4 3600 8GB冥神內存組成雙通道,並在主板BIOS中開啟XMP,其他BIOS設置均為默認。
  • 千元以內最值選購入門神U,AMD兩款入門級Zen 2處理器全方位測評
    接下來讓我們跟同一段位以"快"俘獲大眾芳心的Intel 酷睿i5-9400F 處理器作對比,一起看看AMD新發售的這兩款處理器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越高越好3100默頻\3100@4.4G\3300X默頻\3300X@4.5G\9400f默頻AIDA64 壓力測試 CPU溫度(單位:攝氏度) 越低越好AIDA64 壓力測試 CPU功耗(單位:瓦)通過上面的測試可以看的出,得益於7nm的加持,3100/3300X在能耗比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性能方面3100接近i5-9400f/i7-7700k
  • 預算8千以內,9600KF配2060Super顯卡裝機推薦
    原本是建議過一陣子等電腦配件價格穩定在下手,奈何他不願意為那點差價去等,又正好又看上了我前陣子買的9600KF ,沒啥好說的,給他裝唄。配置清單:英特爾9600KF處理器、華碩PRIME Z370-A II 主板,影馳RTX2060super 星曜顯卡、DDR4-3000 星曜內存、擎512G M.2 固態硬碟、安鈦克P120冰鑽機箱、骨伽GEX 750金牌全模組電源、喬思伯光影240一體水冷散熱以及喬思伯RGB風扇...
  • 千元CPU大對決 我不再迷信Intel遊戲厲害了
    [PConline 對比評測]千元CPU怎麼選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糾結的點,Intel這邊很多處理器都有著高頻的優勢,部分帶K型號還能超頻。AMD這邊依靠著多年來主打多核的路線,倒也是另闢出一片新天地,讓用戶感受到了便宜大碗的爽快感。
  • 相同預算遊戲裝機,AMD銳龍5 3600X和Intel酷睿i5 10600K該選誰?
    就拿現在主流遊戲玩家追捧的6核心12線程甜品級處理器AMD銳龍5 3600X和Intel酷睿i5 10600K來講,相同預算的情況下,用它們組裝遊戲主機,到底選誰更划算?這筆帳算出來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 Intel十代酷睿i5-10600K評測 勝過i7的中端神U
    同樣比i7-8700K略快一點,比i7-9700K略慢一點,作為對比,i9-10900K的成績為7.307s,Ryzen 5 3600X為9.638s。目前西洋棋最多支持16線程,因此可以完全發揮出i5-10600K的實力,實際測試結果為每秒24988千步。作為對比,i7-8700K的成績為每秒24415千步,Ryzen 5 3600X的成績為每秒24569千步,三者成績非常相近,與i7-9700K的每秒27108千步差距在8%左右。
  • 飛行堡壘7評測:酷睿i5 9300H力壓Ryzen 7 3750H
    華碩飛行堡壘7是目前為止少有的,同時擁有英特爾第九代移動級酷睿版本和AMD第二代移動級銳龍版本的遊戲本。在模具相同的情況下來做不同平臺的性能對比是最為理想的測試方法。此前,我們針對銳龍版飛行堡壘7已經做了深入測評(詳情請見:《1660Ti只售6999元 華碩飛行堡壘7評測》),而這款產品的外觀與酷睿版本沒有區別,只是二者的配色有所不同,因此再單獨做一遍單品評測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本次評測我們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處理器性能比拼上。
  • AMD宣布Ryzen 4000移動處理器:4800U和4800H
    Ryzen4000處理器有兩個不同的類別:u和H。Ryzen7 4800u有15W TDP,目標是超便攜筆記本電腦,並贏得了與英特爾核心i7「冰湖-u」處理器的戰鬥。CPU有大量的核心和超強的運算能力。
  • 都是6核主流U,AMD銳龍5 3500X為什麼比Intel酷睿i5 9400F更香?
    主流玩家裝機,一般都會選擇千元左右的處理器,而在這個價位上,AMD銳龍5 3500X和Intel酷睿i5 9400F可以說都是人氣很高的爆款。那麼,對於不太了解硬體產品的朋友來說,我們的推薦是優先選擇AMD銳龍5 3500X,至於原因,看完我們的分析就能找到答案。
  • 銳龍R5 1400 VS七代i5:爆超後或許i5你該害怕
    比如千元級顯卡是主流之選、比如256或者512GB級別的中端SSD是裝機或者升級的朋友的首要考慮、而到了今天的CPU討論範圍,中端的CPU從來都是銷售的主力。  無論是Core i5還是以前的E3神教,在網上點名率是很高的。自從銳龍加入競爭後,我們期待競爭天平的變化。今天,我們就是討論兩家中端的也就是千元級的CPU對抗。
  • i3還是i5 中低端遊戲平臺處理器選擇
    i3還是i5,這兩個系列的處理器定位非常接近,可能許多玩家在攢機的時候就曾經糾結過,到底要如何選擇。從價位上來看,盒裝的i3處理器大約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i5則從1200元到1500元不等,雙核心和四核心肯定要差些價格這個毋庸置疑。
  • 酷睿i5 10600k對比R5 3600X哪個好 與銳龍5 3600X評測
    銳龍5 3600X和酷睿i5-10600k對比  一、參數規格對比  從參數對比上來看,i5-10600k在主頻方面的優勢很明顯,不管是默認頻率、最大加速頻率還是全核頻率,都要比R5-3600X而銳龍R5-3600X最明顯的優勢在於價格,由於現在酷睿i5-10600K盒裝在國內還沒開賣,不過可以從i5-10500的售價以及上代i5-9600K的上市價可以推理出它的售價應該在1899元左右,而銳龍R5-3600X的售價是1499元,足足比i5 10600k便宜400大洋。
  • 600元級入門U能否通吃日常應用?酷睿i3 10100F秀給你看
    由於第十代酷睿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Intel為酷睿i3也加入了超線程技術,所以具備第十代酷睿血統的Intel酷睿i3 10100F在規格方面已經超越了第七代旗艦Intel酷睿i7 7700,而後者在二手市場上的售價還要超過千元,等於現在選擇Intel酷睿i3 10100F相當於享受了比當年酷睿i7還強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