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一生的「一塊布」設計理念
服裝設計
代表人物:三宅一生
一塊布,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是條圍巾,也許是塊抹布,但對三宅一生來說,卻是個純粹的創作。
三宅一生年輕時在巴黎學藝,32歲回國設立工作室,他的第一場時裝秀盡顯前衛風格。1977年,一個想法在三宅一生腦中揮之不去:用一塊布制一件衣。衣服被簡化成最精華的樸素,這就是「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簡稱A-POC)概念。衣服上畫上虛線,買回家後照著虛線剪,就是件新衣裳。三宅一生希望,消費者也能參與衣服的製成,過過設計師的癮,動刀動剪的結果,就是高領可能變成圓領或V領,一件衣服最後可能成了超級迷你裙。
什麼衣服丟進洗衣機,洗後還能像新的一樣?三宅一生為此又推「我要褶皺」系列,用一種奇特技術,使布料產生永久性的皺褶,貼合人的身體曲線,舒適又性感,這個系列把三宅一生的事業又引向一個新臺階。
本版撰稿 記者 張娜
二戰結束後,日本努力向西方學習現代設計,80年代成為世界重要的設計大國之一,在平面設計、日用品設計和汽車設計、電子產品設計等方面都達到國際水平。日本的設計
風格可簡樸可繁複,既嚴肅又怪誕,時而抽象時而現實,整個設計史呈現的都是東西方的交融。
我們分別從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建築設計和產品設計等方面,介紹各個領域的代表大師,看看日本設計文化。
平面設計的祖師龜倉雄策,1964年設計出東京奧運會的海報,一鳴驚人。
海報融合了太陽初升的美感,正中金色五環託起太陽,簡約又有視覺衝擊力,很得國際簡約主義設計
理念的要領。同時,他的設計也加入日本傳統文化元素,如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海報。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也生動詮釋了龜倉雄策的設計風格,他根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國際簡約主義設計理念,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
福田繁雄作為第二代平面設計師,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之父」。他在1975年設計的「1945年的勝利」海報,用漫畫形式,描繪一顆子彈反向飛回槍管,諷刺戰爭發動者自食其果,含義深刻。
有人說,福田繁雄的成功之處,就是玩熟了點線面,找到用平面表現立體空間的訣竅,賦予畫面無限擴展的空間感。這類設計極具特色,被稱為「福田式」海報。代表作是為日本京王百貨設計的宣傳海報,有人趣稱它為「數數幾條腿」。
平面設計
代表人物:龜倉雄策 福田繁雄
無印良品舉辦的無印良品國際設計比賽,堪稱日本設計界的頂尖賽事,從2006年開始,至今已有三屆。
2006年無印良品(Muji)發布了國際設計競賽,獲獎作品是sori圖釘,不起眼的小產品,但設計後提升了很大價值。圖釘的凸形曲面改換成了凹形的,這樣一來,從前按圖釘時的不舒適沒有了,按上去之後還可以掛東西,也能很容易將圖釘取下來。
產品設計
代表人物:原研哉
杭州人很熟悉的無印良品,它的藝術總監原研哉,是日本設計界的大人物,設計領域非常廣泛,包括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節目紀念冊、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
原研哉2002年加入無印良品工作,他說淺褐色是Muji的標準色,製造紙張時,若將漂白紙漿的程序減去,成品就是自然的淺褐色,Muji將這個環保概念徹底實行,就成了Muji獨有的美學智慧。
無印良品去年登陸杭州,現在在利星名品廣場和萬象城各有一家店,產品小到漏勺、筷子,大到沙發、床墊,還能買到衣服、鞋子,這家「雜貨店」一直擁有超高人氣。5月1日到15日,無印良品有個展覽在杭州萬象城舉行,「為什麼」是這場展覽的關鍵詞。
為什麼襪子後跟是一個直角?為什麼傘柄上都有一個洞?為什麼點心是按每100卡路裡的熱量包裝?為什麼湯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調整濃度……這裡,無印良品會給你一個理由,講述它的創意,如何讓你的生活更便利更美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明天是展覽最後一天。
沒有科班出身,只在建築工地幹過幾天活,安藤忠雄卻令每一個人驚喜,他開創出嶄新的建築風格,被稱為「沒文化的日本鬼才」。他建的房屋無論大小,都實用且有靈性,超脫了當今盛行的流派和風格。
安藤忠雄喜歡建築,年輕時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學習各種建築風格。28歲時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正式投身建築行業,之後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於大阪的「住吉的長屋」獲得很高評價,得到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肯定,安藤就此確立了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人風格。
「住吉的長屋」原本是年久失修的木結構建築,被安藤改造為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長屋兩端是房間,中間是一個室外的庭院。安藤奇思妙想地安排了一個不連續的空間,引入自然光線與空氣,更給人帶來意外和樂趣。據說作品獲獎後,許多人都特意趕來看長屋,即便是路過,也一定要敲門以求入內參觀。